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962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5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安市金地豪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五、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高科技生态农业为根本,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该项目区发展成为21世纪面向全省及周边城市,集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观光农业、高科技培训、推广、示范、休闲游赏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种养殖园和旅游风景区。

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一方面紧紧把握着现代化科技农业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另一方面把握着历史的脉络,以体现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世界。

本项目的策划、景观布局、物体形态、空间关系及各项工程设施在符合农业改造建设与生态农业结合的原则下,同自然环境中的河、水、林融为一体,使整个生态园区自然中有人工,人工中见自然,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科技含量高,生态气息浓,文化内涵深,与众不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园区。

使整个产业园区以一流的科技,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景观,一流的服务,成为六安市的一颗璀璨明珠、生态农业观光、学习胜地,并逐步发展成为安徽省现代化农业科技展示的基地,农业科普教育的基地;

逐渐使项目区成为“外貌园林化、建设科学化、气息时代化、餐饮特色化、产业规模化、效益良好化”的生态园区。

2、资源利用目标:

一是资然利用的循环性,通过对项目区进行整体规划,利用水面进行水产品生态养殖,建设垂钓中心;

在项目区丘陵地带建设鸡舍,主要采用散养为主,使规模养殖自然化;

另外,农业绿色植物基地可建设成为旅游观赏区;

项目在设计时注重观赏性,将建立观光旅游带和相关的服务设施,循环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

二是生产过程的循环,养鸡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部分类便投入沼气池,产生沼气、沼肥(沼液和沼渣),沼气可以作为观光区的餐饮燃料、生活燃料和照明,沼液和沼渣既可以发展水产养殖,改善水质,也可以作农业种植的有机肥料;

养鸡产生粪便排放在鱼塘内,可以增加鱼塘的肥力,有利于鱼塘浮游生物的生长,有利于鱼的生长;

养殖的畜禽可以作为接待观光旅游客人的美味佳肴。

3、生态保护目标:

项目力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在建设中,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保护现有的良好资源,维护有安全隐患的部位;

在经营中,力求循环利用,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及促进动植物生产的化学产品,生产过程全部为有机化:

养殖畜禽产生的粪便用于种植业的肥料和生产沼气,沼气用于观光区餐饮燃料、生活用燃料和照明,节约了能源沼渣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种植,沼液可能用来养鱼,改善鱼塘的水质环境;

在旅游观光中,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不安排有损环境污染的项目,环保化处理游客留下的生活垃圾。

六、建设期限: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

七、投资规模:

1200万元

八、资金筹措:

总投资1200.00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00.0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1000.00万元。

九、编制依据:

1、《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2、《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5、《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7、《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纲要》;

8、《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安徽省生态省建设省级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10、《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11、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省级生态省建设示范基地(项目)的通知)皖发改环资函[2010]611号。

十、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预计每年可提供5万个就业工日,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也可为六安市居民提供无公害、绿色优质保健农副产品,丰富城镇居民的餐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项目的带动可以对金安区域及至全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起到优化调整的作用。

通过本项目示范园和周边地区的技术推广及辐射,可迅速提高六安市郊区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文化素质,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接受技术培训,可较快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和科技应用水平。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生态农业是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农业循环经济的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同时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业生态种养业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一个地区的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历经劳动人民选择培育,展现了它的独特农业景观。

不仅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树适其土”的现实,而且各地区只有充分利用其特有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才能调整好农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考虑趋同的弊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农业生态种养业适应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求。

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享受。

消费者对农业市场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

一个地区绝对生产不了市场需求的所有农产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产自许多地区,每个地区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真正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生态种养业适应了地道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消费者需求信息说明,地道、天然、营养和保健类的农产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市场非常广阔,这也是新阶段消费者对农业的客观要求。

只有坚持农业生态,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

目前,本地区的农业种养殖业大都是传统的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的种植和养殖,而且以家庭自己消费为主,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尤其是立体循环式的生产。

传统的生产方式,只能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简单化的生产,不能适合市场的需求,生产成本高,产出率低,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浪费农业资源,甚至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合理,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产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因此,建立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项目的实施,将在本地区引入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带去更多的农民从事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农业生产,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2000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符合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

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六安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

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六安市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示范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六安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建设该示范园是十分必要的。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1、本项目符合当前产业政策,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产业。

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生态安徽的战略决策,并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特别近几年来,安徽省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提出要发挥我省农业大省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业生产,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步伐,逐步实现由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的目标。

六安市政府也提出,要发展、推广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实现带动更多的农民实现致富的目标,生态环境建设深得人心,生态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

2、自然条件优越。

六安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区座落在六安市城北乡,其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

全市界于东经115°

20’-117°

14’,北纬31°

01’-32°

40’之间,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全年日照1876-2003.5小时,各县区年总降水量1008.5-1545.7毫米,平均气温16.7-17.9℃。

3、项目实施单位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管理基础。

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养殖业的安徽省农业示范基地,其中有机食品正在申报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

公司具有丰富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经验;

同时,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水产研究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学习最新的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吸取别人科学的管理经验,使得本企业一直向前健康稳定的发展。

因此,本项目具有坚实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基础。

4、项目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

六安市地处在安徽西部,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

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

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

该地域内城市密布,人口密集、消费层次高,拥有近3亿人口的广泛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区位于六安市城北乡,与六安市区仅八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随着六安市的旅游开发,城北乡将成为六安市重要的旅游、度假、休闲的人口聚集之地。

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己流转土地1000亩,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将成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以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和展示地方特产为主题,自然、恬静、优美的生态园区。

第三章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经济产业化生产,以有机农业为主线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倡导绿色餐饮,打造品质生活”是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无公害、绿色食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首选,同时,美化生活、休闲娱乐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当前,项目区绿色食品的生产,美化生活、休闲娱乐的方式和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无公害、有机食品市场上供不应求,本项目主要通过立体生态方式开展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生产,全部生产过程实行绿色化,不使用任何促进动植物生长和病虫害防治的化学制品,另外,在种养殖的品种选择上,也顺其自然,力求“土”、“野”,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品质,产品投入市场后,将会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

在立体生态种养殖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结合基地的特点,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开展观光旅游,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利用园区自然生长的蔬菜果品及土家禽等无公害绿色食品为游客提供餐饮、还提供自动、自主餐饮活动,游客可以自己在采摘蔬菜果品,可以自己猎捕土家禽,自行烹饪。

高品质的绿色食品,加上灵活的营销方式,将为本项目拓展广阔的市场。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优越

本项目区座落在六安市城北乡,其总面积1654km2,总人口85万人,是全市第一人口大镇,也是农业大镇。

拥有有72万亩耕地,60万亩山林草场,20万亩水面,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金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理位置优越,东倚省会合肥,驱车50分钟即可到达合肥骆岗机场,南毗舒城,西靠裕安,北倚寿县,312国道、六舒路、六寿路三条主干道与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构成快捷便利的交通网,正在建设的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并即将投入使用,届时金安交通更加便捷,农村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话,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特别是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独特的区位优势,使金安区能够首先接受东部地区的辐射,迎接中西部地区的开发。

安徽省加大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六安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都为金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2、气候条件优越

项目区地处地处大别山北麓,属江淮分水岭丘陵(岗)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丰乐河、淠河、杭淠等河流干渠纵贯区境。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5.5℃。

3、交通条件优越

项目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主要干线有:

宁西高速、商景高速、合武高速、合阜高速、312国道、105国道、206国道、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合九铁路、六舒三公路。

农村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话,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安徽省加大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六安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都为金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4、资源丰富

金安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

农业基础条件优越。

有耕地72万亩,林业用地60万亩,可养水面20万亩,草场20万亩。

金安是淠史杭水利工程主灌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年产粮食40万吨、油料3万吨、水产品2万吨。

近年来,列为安徽省重点项目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已初见成效,十年九旱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已逐步成为“留水栽树”示范区和高效农业样板区。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日渐壮大,羽绒加工、麻纺、茶叶精制等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崛起。

二、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农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养殖业的安徽省农业示范基地。

公司现位于六安市金安区城北乡,占地面积320亩,建筑面积1.6万亩。

1、法人代表:

王永俊

2、公司人员结构:

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农业示范基地企业之一,现有总资产3800万元,员工112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高级技术人员3人、中级技术人员11人。

3、主要业务:

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主要业务是观光农业、度假休息、垂钓娱乐、生态农业、生态养殖。

4、公司生态建设现有规模:

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有鱼塘200亩,有机蔬菜大棚50亩,植物园50亩。

5、公司管理模式:

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坚持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坚持整体营销模式,实现订单化生产,严格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规范经营管理。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一、粪污处理工艺

1、工艺设计原则

(1)减量化:

工艺采用雨污分流方式,从而进一步减少污水量,治理好畜禽粪污染,同时还应有效地削减污染总量,如冲洗鸡舍可做到少用或不用,把冲洗鸡舍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污染源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

养殖场的冲洗水通过输污管道排入到沼气池,养殖场雨水通过场区排雨明沟排出,尽量防止雨水进入沼气池,从而减少治理经费,达到将污染源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

(2)无害化:

选用先进的厌氧发酵沼气处理技术,所有污水必须经过封闭式的厌氧发酵工艺,常温发酵。

经过10天左右的厌氧发酵,病毒杀灭率96%以上,无毒无味运行,消除蚊蝇孳生地,切断寄生虫的生长源,细菌指标达到卫生防疫要求,整个治理过程都是封闭式的运行,工作环境良好。

(3)资源化:

有害粪污经过治理,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工艺上采用干清粪分离方式,冲洗污水治理经过厌氧发酵后可去除CODCR80%以上、BOD580%,沼液通过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脱氮除磷后可进行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或者达标排放。

收集的粪便用做生产有机肥的生产原料,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4)生态化:

通过对粪污的治理,控制场区及周边水体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生产有机肥可改善生产基地土壤生态环境。

实施无公害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土壤生态系统能量有效转化,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沼气工艺流程

配方搅拌

有机肥

翻堆、烘干

干化池

脱水

人工收集

粪便

鸡舍

污水

水产养殖

沼液

排污管道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沼气池

冲洗污水

直接排放

沼气

农田灌溉

雨水排放明沟

燃料和照明

3、工艺流程简述

通过粪污收集,将收集的粪翻堆、烘干后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

冲洗污水经过地下排污管道输送进入沼气池内厌氧发酵。

生产出的沼气用于炊事用能等,沼液用于农田施肥和水产养殖,沼渣用于有机肥料等。

养殖区的粪污通过人工的和自然的方式实现废弃物利用,发展有机农业。

二、土鸡饲养技术方案

1、主要技术工艺流程

收集性状优良的六安市土鸡原种→加强遗传资源保护→保种选育→提纯复壮→扩大核心群→扩繁

2、技术工艺参数

种鸡羽毛纯度95%、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90%以上、母鸡年生产蛋量170-180枚、5%开产日龄150日龄。

3、土鸡散养工艺说明

场地选择:

在果园内养鸡,选择桃园,因为桃子成熟早。

收获后可立即将脱温的土鸡放到果园内散养。

鸡舍建设:

放养土鸡的场地要建造鸡舍,供鸡群晚上休息,在不适宜舍外放牧的天气,鸡群也可以在鸡舍内活动。

饲料:

育雏期间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全饲料,10日龄后可以在饲料里拦一些青菜和鲜嫩的青草,也可以把青绿饲料放到笼内或地面,让雏鸡采食。

育雏结束后,在放养期间可以继续使用配合饲料在早晨和傍晚2次补饲,白天让鸡群在场地采食青菜,草籽和虫子等。

防疫:

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饲料,饮水情况。

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产看鸡粪,找出相应的病鸡。

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

放牧场应事先检查,发现动物尸体应妥善处理,以防疫病疫情爆发。

加强防范饲养家禽外逃,防范野生动物入侵。

三、养殖区疫病检测方案

养殖区疫病检测遵循以下原则:

1、疫病诊断监测实验室能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监测工作;

2、发现疑似病例能及时对疫舍进行隔离、封锁,阻断传染途径,并及时上报。

疫病防控流程框图

四、淡水鱼种苗培育方案:

鱼苗品种主要是四大家鱼。

1、主要工艺技术流程:

亲鱼培育→分池→强制培育→人工催产→产卵池产卵→孵化环道孵化→出环

2、工艺流程概述:

(1)亲鱼培育

亲鱼是指达到性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育的种鱼。

亲鱼培育是指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促进亲鱼的性腺发育,培育出成熟度高的亲鱼的过程。

①产后及秋季培育:

生殖结束后,将亲鱼放入水质较好的池塘中,几天后,应给予充足和品质较好的饵料,使其体力恢复,且尽量使亲鱼在越冬前有较好的脂肪储存。

②冬季:

在水温5℃以上时,鱼还摄食,应适量投喂饵料以维持鱼体半壮,不落膘。

③春季及产前:

投饵要增加,且质量要好,以确保其性腺迅速发育。

(2)分池

将所有亲鱼按本场规模及繁育批次分别放入几个塘中(雌雄比例为1/1.5为宜,最好不少于1/1,放养密度100-125KG/亩)。

(3)强制培育

春季来临时,换去一半池水,加注清水,使水深保持1.5米左右。

3月开始投喂麦芽、豆饼,每天每尾50~100g,一般青精饲料比为17/1。

冲水:

在亲鱼培育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冲水,冬季每周期1次;

春季3~5天一次;

产卵前隔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