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28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Word文件下载.docx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理论观点包括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实施)

1、科学的方法对劳动要素作出的观点

2、科学地挑选员工,并加以训练、教育、发展及技能

3、培养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精神。

4、工人和管理明确分工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2、评价

1.负面评价

①对资本家来说,

1)这个方法给工人更多的好处,提高了工资

2)管理人员分离出来,增加了非生产人员的开支

3)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取代了资本家按个人旨意、经验进行管理的传统方法后,会影响资本家的权威

②对工人来说

1)把工作执行与工作计划分开的做法损害了劳动者的权利

2)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工人的工作很容易被其他人代替

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工人的工资完全由管理人员根据产量确定,失去工人“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决定工资的权利”

4)把工人看做会说话的机器,是他们在体能和技能上手最大限度的压榨

2.正面评价

1)冲破了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

2)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3)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了有了实践基础

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大致是什么,五大职能,十四项基本原则)

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十四项基本原则:

1.分工2.责任与权力3.纪律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平等12.人员保持稳定13.主动性14.集体精神

三、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代表人物:

梅奥)

观点:

1.企业的责任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

霍桑实验(4个)

①照明实验:

实验组发现无论灯光增或者减,产量都增加。

说明:

工人由于受到关注而高兴,工作更加积极。

②福利实验:

提高福利,短时间内生产率提高,时间一长,生产率降低。

福利激励性是短暂的具有时效性。

③访谈实验:

规划谈话/不规范谈话,影响员工不仅是物质因素,还有情绪。

结果:

员工生产率大幅度增加

④群体实验:

实行集体计件工资制,以小组的总产量为依据对每个工人付酬,并强调互相协作。

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群体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调节控制作用。

产量只能维持中等水平。

四、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

马斯洛)

哪几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1、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

五、双因素理论(代表人物:

赫兹伯格)

1)保健因素:

意思是这类因素对职工行为的影响类似卫生保健对人们身体的影响。

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2)激励因素:

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

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六、XY理论

①X理论的观点(代表人物:

麦格雷戈):

1)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

2)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方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

必须要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

3)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②Y理论的观点:

1)人并不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与这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

2)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

3)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决策

1、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2、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3、决策的类型

可按不同的标准对决策进行分类

(一)从决策的时间长短性,可把决策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二)从决策的综合性看,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从决策的主体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四)从决策的起点看,可把决策分为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五)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看,可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六)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

4、决策的特点

(1)目标性

(2)可行性(3)选择性(4)满意性(5)过程性(6)动态性

5、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有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出来的,经济人都是理性的。

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主要内容:

(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份选方案的情况

(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下而上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6、行为决策理论

理论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1)人是有限理性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

所谓直觉上的偏差,是指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决策者仅把问题的部分信息当作认知对象

3)由于受决策时间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7、回溯决策理论

彼得、索尔伯格提出的

内容:

隐含最爱理论把思考重点放在决策制定之后,解释决策者如何努力使自己的决策合理化。

8、头脑风暴原则:

(1)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2)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什么就应该说出来

(3)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

计划

一计划的内容类型

1.WHAT:

做什么?

目标与内容2.WHY:

为什么做?

原因3.WHO:

谁去做?

人员4:

Where

:

何地做,地点5.When:

何时做?

时间6.HOW:

怎样做?

方式手段

类型:

1)按时间长短:

1.长期计划2.短期计划

2)按职能空间:

1.业务计划2.财务计划3.人事计划

3)按综合程度:

1.战略性计划2.战术性计划

4)按明确性:

1.具体性计划2.指导性计划

5)按程序化程度:

1.程序性计划2.非程序性计划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彼得德鲁克提出)

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成果责任,并以此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的准则。

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三、目标的性质

1.层次性2.网络性3.多样性4.可考核性5.可实现性6.富有挑战性7.伴随信息反馈性

四、滚动计划法:

为什么使用:

在计划工作中很难准确的预测将来影响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产业、顾客等的各种变化因素,而且随着计划期的延长,这种不确定性就越来越大。

而滚动计划法可以避免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特点:

1.计划更加贴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贴合实际2.滚动计划的方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

3.滚动计划的方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对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第三章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的任务:

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

组织设计的原则:

(1)因事先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2)权责对等的原则(3)命令统一的原则

2、管理幅度的概念:

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量总是有限的。

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

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和性质(①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③计划的完善程度④非管理事务的多少)

2)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主管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则可以迅速地把握问题的关键,给下属提供指导建议,缩短占用时间;

下属具备符合要求的能力,受到良好的系统培训,可以自己去解决,从而减少请示的时间)

3)工作环境(组织环境稳定与否会影响组织活动内容和政策的调整频率与幅度)

4)工作条件(①与助手的配备情况②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③工作地点的相近性)

3、组织结构图:

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

部门化

4、职业部门化

优点:

(1)职能是划分活动类型、从而设立部门的最自然、最方便、最符合逻辑的标准,带来专业化分工的种种好处,可以使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或专心致志地研究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或积极努力地探索和开发市场,或分析和评价资金的运动。

(2)有利于维护最高行政指挥的权威,有利于维护组织的统一性(3)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培训、相互交流、从而技术水平的提高局限性:

不利于指导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不利于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使本来相互依存的部门之间的活动不协调,影响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

5、产品部门化

(1)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验结合起来

(2)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向(3)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4)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

局限性:

需要较多的人去管理各个产品部,过分强调单位利益,影响企业的统一指挥,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提高待摊成本,影响企业竞争能力

6、区域部门化的优缺点:

类似于产品部门化

7、集权与分权

集权的定义:

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定义:

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

集权的影响因素:

1、组织的历史2、领导的个性3、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

分权的影响因素:

1、组织中促进分权的因素:

(1):

组织的规模

(2)活动的分散性(3)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2、不利于分权的因素:

(1)政策的统一性

(2)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

8、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差别:

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结构,规范组织成员在活动中的关系。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

正式组织:

是组织设计的结果;

非正式组织:

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

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

非正式组织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

第四篇领导

1、领导的内涵

领导就是指指导、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括下列三要素:

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2、领导的作用

在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具体发挥指挥、协调和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

3、领导与管理的差别

(1)从本质上说: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利的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

(2)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3)一个人可能是个管理者,但并不是个领导者。

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

4、领导理论:

管理方格,领导权变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是布莱克和穆顿提出的,列举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横轴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纵轴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

两个纬度,从对人的关心,对生产的关心。

 

9.1型方式(任务型)。

只注重任务的完成,不重视重视人的因素。

这种领导是一种专权式的领导,下属只能奉命行事,职工失去进取精神,不愿用创造性的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不能施展所有本领。

1.9型方式(乡村俱乐部型)。

与9.1型相反,即特别关心员工。

持此方式的领导者认为,只要职工精神愉快,生产自然会好,这种管理的结果可能很脆弱,一旦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了影响,生产成绩会随之下降。

5.5型方式(中庸之道型型)。

即不过于重视人的因素,也不过于重视人的因素,努力保持和谐和妥协,以免顾此失彼。

遇到问题总想用息事宁人的办法了事。

此种方式比1.9型和9.1型强些。

但是由于老守传统习惯,从长远看,会使企业落伍。

1.1型方式(贫乏型)对职工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都很差。

这种方式无疑会使企业失败,在实践中很少见到。

9.9型方式(团队型)。

对生产和人的关心都达到了最高点。

在9.9型方式下,职工在工作上希望相互协作,共同去实现企业目标;

领导者全心全意地关心职工,努力使职工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需要。

应用这种方式的结果是,职工都能运用智慧和创造力进行工作,关系和谐,出色地完成任务。

从上述不同方式的分析中,显然可以得出下述结论:

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

既要关系企业任务的完成,又要关心职工的正当利益。

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

5、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适”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

换句话说,领导和领导者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即

菲德勒设计了一种问卷(LPC)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难合作的同事的评价。

如果领导者对于这种同事的评价太多用第一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

如果评价太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种领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

菲德勒认为环境的好坏对领导的目标有重大影响。

对低LPC型领导来说,他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

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保证完成任务;

当环境较好时,任务能够确保完成,他的目标将是搞好人际关系。

对高LPC型领导来说,他比较重视人际关系。

如果环境较差,他将把人际关系放在首位;

如果环境较好时,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他将追求完成工作任务,如图所示:

菲德勒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

领导环境决定了决定了领导的方式。

在环境较好的1,、2、3和环境较差的7、8情况下,采用低LPC领导方式,即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在环境中等的4、5和6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方式,即人际关系的领导方式有效。

激励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两个基本论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激励作用。

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

(1)生理的需要(人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必须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如衣、食、住、行等)

(2)安全的需要(1、对现在的安全需要:

对自己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所保证如就业安全、生产中的劳动安全、社会生活中的人身安全;

2、对未来的安全需要,就是希望未来生活如病、老、伤、残和失业后的生活保障等)

(3)社交需要(在一种被接受或属于的情况下工作,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属于某一群体,也因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4)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受别人尊重,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有被人尊重的条件)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报复1.胜任感方面,学徒工自己操作完成工作;

2成就感方面)

2、期望理论

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

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以下三种联系的判断:

(1)努力——绩效的联系。

(2)绩效——奖赏的联系。

(3)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找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

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

期望理论的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

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依据是员工个人的感觉,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关。

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要员工以自己的感觉确认自己经过努力工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赏,他就会努力工作。

目前国内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的期望激励就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

3、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这种激励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谈判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P433)

公式:

4、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金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认得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

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

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会减弱直至消失。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1)正强化

所谓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正强化的刺激物不仅仅包含奖金等物质奖励,还包含表扬、提升、改善工作关系等精神奖励。

为了使强化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注意实施不同的强化方式。

1.连续的、固定的

2.间断的、时间和数量都不固定

(2)负强化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

第五章控制

1、控制的必要性:

无论计划制定的如何周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执行计划的活动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出现与计划不一致的现象。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2、控制的主要内容与类型

控制的主要内容:

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控制的类型: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四类:

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

(2)目标控制,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三类:

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

3、有效控制的特征(了解)

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4、平衡积分卡(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

平衡积分卡不仅可以用作企业绩效评估方法,而且可以用作战略管理方法,同时它还是一种企业控制工具。

企业不仅要关注财务指标,而且要重视组织的运营能力,企业不仅要关心短期目标,而且要考虑长期战略发展

平衡积分卡的内容:

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

最主要的宗旨:

愿景和战略

第六章创新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年):

在熊彼特的理论中。

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

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研究企业创新时,分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2、维持职能和创新职能(理解)

维持职能:

组织,领导和控制,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

创新职能:

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

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

3、创新的过程(简单了解)

1)寻找机会2)提出构思3)迅速行动4)忍耐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