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4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题目:

100m3/d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

二、内容:

设计日处理(80~260)M3的中温定容式污泥厌氧消化池。

三、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

1.污泥的含水率96.5%,污泥全年平均温度25°C,日平均最低温度23°C;

2.大气的全年平均温度21°C,土壤冬季计算温度10°C,冬季冻土深度0.6米,土壤全年平均温度23°C,冬季室外计算温度3°C;

3.当地底下水位深度7米(距地表);

4.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温度控制在33—35°C,消化池需加热和搅拌。

四、污泥厌氧消化的概述

1.基本定义(什么叫厌氧消化);

2.处理的对象(如食品废料,城市废水污泥,……)

3.意义作用;

4.有机物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

5.影响厌氧消化的因素;

6.厌氧消化池的类型;

7.工艺流程。

厌氧消化池的类型:

按容积大小可分为:

●小型<2500m3

●中形≈5000m3

●大型>10000m3

按处理负荷可分为:

●标准负荷消化池,无需加热搅拌(消化时间长,已淘汰)

●高负荷消化池,有需加热搅拌(消化时间短)

按结构可分为:

●固定盖式(定容式)

●浮定盖式(动容式)

按温度可分为:

●低温<20°C自然消化(很少采用)

●中温30~35°C加热搅拌(人工控制消化)

●高温>50°C加热搅拌(人工控制消化)

工艺流程:

 

五、定容式消化池尺寸的计算

1.设计的概述:

对四种设计方法进行简介

(1)按污泥的投配率计算,即每天投加的新鲜污泥量(m3)与消化池容积的比例(%),

式中V—消化池的计算体积,m3;

w—每日新鲜污泥量,m3;

n—污泥投配率,%,对中温消化n=6~8%。

(2)

按有机物负荷计算

式中V—消化池的计算体积,m3;

Sv—污泥中有机物重量,kg/d;

S—消化池有机物负荷,kg/m3·d,取1.6~3.2。

(3)按消化时间计算

式中V—消化池的计算体积,m3;

w—每日新鲜污泥量,m3/d;

w1—每日排出消化池的熟污泥量,m3/d;

T—消化时间,d。

(4)按固体停留时间Tc计算

2.消化池的结构及尺寸计算

●池体部分埋地下,下锥体的位置需高于地下水位至少7m,防止地下水污染;

●保温层要延伸到地下,一般在冻土层下;

●需要确定和计算的尺寸:

D、h1、h2、h3、h4、d1、d2、α1、α2、δ。

●由经验确定某些尺寸:

V(m3)

50

100

200

300

4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D(m)

4.4

5.52

7.0

8.0

8.8

9.4

11.88

13.6

15.0

16.14

d1=2m左右,d2=1m左右,h1=1m左右,h3≧D/2,α1=200,α2=250~300。

●需计算的尺寸:

3.消化池的有效容积计算

消化池中液面高度最多至上锥体高度1/2处。

VII,VIII,VIV

VII+VIII+VIV>V0,V0为所需容积

4.消化池各部分表面积计算

消化池总表面积A=AI+AII+AIII+VIV

AIII=AIII地表+AIII地下

一般,池体地上高=60%h3,池体地下高=40%h3。

5.消化池各部分厚度

●建筑材料:

钢筋混凝土。

●池盖厚度250mm,池壁厚度400mm,池底厚度700mm。

六、定容式消化池加热系统的计算

1.基本参数

●新鲜污泥的比热c=4.168×103J/L·℃

●消化池各部分传热系数要求:

集气罩和上锥体(池盖):

k≤2.9308×103J/m2·h·℃

池体(池壁):

k≤2.5121×103J/m2·h·℃

下锥体(池底):

k≤1.8841×103J/m2·h·℃

2.计算所需热量

●提高新鲜污泥温度至消化温度全年所需的平均热量

QA=V``/24×(td-ts)×c×103

QA—全年所需平均热量,J/h;td—消化温度,℃;

ts—污泥全年平均温度,℃;c—污泥的比热;

V``—每天每座消化池投加的新鲜污泥量,m3/d.

●提高新鲜污泥温度至消化温度全年所需的最大热量

QAma=V``/24×(td-tsmin)×c×103

tsmin—污泥日平均最低温度,℃

●消化池耗热量计算

QB=ΣA·k·(td-tA)×1.2

A—池盖、池壁、池底的散热面积,m2;

k—池盖、池壁、池底的散热系数,J/m2·h·℃;

tA—池外介质(大气,土壤)温度,℃;

td—消化温度,℃。

QB=QB池盖+QB池体大气+QB池体土壤+QB池底

计算最大耗热量QBmax

●所需总热量

平均热量Q=QA+QB最大热量Qmax=QAmax+QBmax

3.保温层计算

●常用保温材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λ=83.74J/m2·h·℃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λ=5.5684J/m2·h·℃

●要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要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λ≤4.186J/m2·h·℃

●消化池各部分导热系数要求:

池盖λ≤2.931×103J/m2·h·℃

池壁λ≤2.512×103J/m2·h·℃

池底λ≤1.884×103J/m2·h·℃

●各部分散热系数

污泥将热量传到钢筋混凝土池壁时α=1256.04J/m2·h·℃

污泥气体将热量传到钢筋混凝土池壁时α=31.4J/m2·h·℃

当空气为介质时,池壁至空气的散热系数α=12.56~33.5J/m2·h·℃

当土壤为介质时,池壁至土壤的散热系数α=2.09~6.28J/m2·h·℃

●保温层厚度计算

保温材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

厚度

δB—保温层厚度,mm

λG—池盖、池壁、池底的钢筋混凝土导热系数,J/m2·h·℃

kG—池盖、池壁、池底的导热系数允许值,J/m2·h·℃

δG—池盖、池壁、池底的钢筋混凝土厚度,mm

λB—保温材料导热系数,J/m2·h·℃

4.消化池加热量计算

●加热方法:

池内蒸汽直接加热。

●饱和水蒸气绝对压力49.03×104Pa,温度151.11℃

5.所需蒸汽量计算

Qmax—每座污泥消化池全年的最大耗热量,J/h;

I—饱和蒸汽的含热量,2747.8×103J/kg;

Id—消化温度时,污泥的含热量,Id=td×4.18×103J/kg,

td消化温度=33~35℃。

6.蒸汽竖管直径计算

(mm),取整数

ρ—蒸汽密度,kg/m3

v—蒸汽流量,3~5m3/sec

7.搅拌计算(略)

8.投配、排泥、溢流计算(略)

七、设计成果

说明书,消化池结构图(正剖面视图、俯视图、重要部位局部图)

八、任务

学号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1

处理量,m3/d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崔玉川,马志毅等.废水处理工艺计算.北京:

水利出版社,1994.

[2]金儒霖,刘永泳编著.污泥处置.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十、装订顺序:

封面—任务书—说明书目录—说明书正文—图纸。

十一、说明书格式:

参照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