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6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docx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谈

高考复习方法谈

杨国/孙海舰/张洪彬/郝惠荣

【专题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专题号】G32

【复印期号】1997年04期

【原文出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1997年05期第7-16页

    〔编者按〕高考前总复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多年来的实践,已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自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现行的方法,尚需由不断地实践来丰富、提高,以期日积月累,有新的突破。

本刊集中发表这四篇专论,用意便在于此。

愿读者尤其身在教研第一线的老师们,能将自己的心得写出来发表,俾有益于广大同道同学。

      高考复习针对能力要求

      杨国

    历史高考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向上看,已日渐突破以往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考察的臼窠,试题的设计角度、命题水平和对思维能力的考察力度都不断增强,就整个试题分布上看,对思维能力考察的分值达到3/4以上,而且在史实间的联系和迁移,题目的重新设计(指内容常见但设问变化)和转移,试题的分析审题、思维的提高和创新及基本概念和史学理论的考察上也引人注目。

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科能力在教学中的反映,证明了“考试说明”的指导性作用和意义,因此,能否适应高考,通过对考试中涉及的诸多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力思维,把握历史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方面,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日渐重要。

只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复习中注意联系实际内容予以引导、启发和讲解,着重他们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应变性,真正实现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迁移联系各种史实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历史史实有个重要特点就是时效性,将已学过的史实运用到相同情境或知识学习过程中,揭示同类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就具有同性作用,反之,将已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环境或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无疑也会形成这类事物的更高层次和能力,即异化性作用,这两种迁移,联系方式的运用,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使思维呈现跳跃性,这就有利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疏导和暗示、适时引导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国际条件,国内形势,洋务运动的客观促进和产生的历史影响、意义和作用,还可以联系它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别和联系,分析它与欧风美雨的关系。

再如当西方资产阶级完成时而东方却远未发展成熟问题,这本身就隐含着比较分析的含义,这里引导学生注意时间为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涉及欧美地区,他们的革命或改革完成后的影响,同期中国社会为什么没有“成熟”?

即使成熟是否会完成这一使命,有共性是否存在个性,等等。

这种方式的不断运用,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知识的迁移和联系使用不当,有时会造成片面和失误,因为学生在不断地掌握知识,他们常常会对一些理性问题、综合性问题产生或左或右的偏位性理解。

例如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学生们有的认为是日本要攻占平津夺取中国领土,有的认为日本要独霸中国、称霸世界,众说纷纭。

这里通过引导学生迁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30年代大危机,美国《九国公约》,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大国的纵容等内容,可以溶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纠偏归正,使不易把握的问题通过迁移联系,得到正确解决。

    当然,迁移和联系,也适合于内容相近或相似的其他学科,这类学科涉及语文,如阅读材料,读懂变化性的命题语言和部分课文涉及的历史知识,以及诗、词、歌、联等。

涉及数学归纳法、统计和比例等,涉及政治、哲学的常识和辩证法内容,还涉及地理、外语(词汇、欧化语言及句释)等方面的有关知识。

这种有效迁移、联系和渗透对于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时空宏微,加深对知识理解方面,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设计转换各种题目,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变通能力

    事实上,高考命题的范围、覆盖和比例,早已不再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稳了,而是不避重点和难点,也考虑到热点和时事性,充分体现了学科的教育功能,同时逐渐地将触角延伸到当代的中国和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教学时对历史发展进程和重要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联系性强的典型性史实,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和指导,教学中根据需要和可能性,将一个史实变换设计成多种题型,并就每一题型的侧重点、思路和方法及失误迷惑的原因予以简析,让学生从分析讲解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达到触类旁通,以一当十的功效,以提高对题目的变通能力。

例如清军入关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问题,就多选题来看有A·八旗制建立,向封建制转变为入关奠定了基础。

B.明政权被推翻,农民政权不稳固有利于清军入关。

C.农民政权不可能取得对全国的长久统治。

D.山海关失利,吴三桂降清是可以克服的偶然现象。

通过分析理解,不难发现正确答案是ABC。

这里要考虑的关键是必然性、偶然性,农民的阶级、时代局限性和内因外因的有关理论。

还可以进一步转换,将它设计为问答题即“有人认为清军入关是可以克服的偶然现象,试联系史实予以简要说明。

”那么,从解答步骤上讲,要先判断正误,再以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论述,然后评价上述认识的误因,这当然就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进一层的能力性要求。

由此还可以补充有关史实如《圆圆曲》。

清史稿和今天史界的一些观点,设计成材料解析题。

通过辨异求同,渗透理论,运用史实对此作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这样便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活化了知识的多样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此外,对于热点和时事感强的有关内容,除了搜集理好一些备用材料外,从世界战略、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外环境形势方面进行设计转换,也能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三、突破走出定向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对某些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认识,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或者偏重于一些个别性结论,以及将一些伟大人物的结论条条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因此在观察认识教学指导过程中,往往不是完全依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来看问题,而是带有一些盲目性、教条化的色彩。

这反映在教学中不仅学生,有时教师也存在有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势,认识历史人物、事件及现象时带有较大的片面性。

相反,当今的高考趋向表明,只有依照历史发展的大环境,将历史现象置于其中,着眼于生产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来实事求是地、辩证地认识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方法。

在这方面,刘宗绪教授在《中史参》1996年第3期上作了较为深刻的说明,他认为治史“要时时运用辩证法,切莫搞片面性。

”他举例认为,“历史的治乱、分合变化多端,都不应作极端的评价。

治未必都好,乱也未必都坏。

战国时代,诸侯分立,乱则乱矣,但是出现了诸子立说,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现象。

即使是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也并非都是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证明。

它有破坏性,但是也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调节作用。

”他还认为“历史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还是追根溯源,考察一下时间、地点、条件为好。

”评价历史,不允许人为地强加于史。

这里的追根溯源,就是说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评价,而不应将不属于它的东西强加于它,而后又以此为标准进行评价。

    不仅如此,而且定向思维的突破还表现在对历史事物的初始认识和发展认识的理解上,如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起始问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私有财产问题上的立场、态度。

又反映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评价标准上,如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英国圈地运动的评价,对殖民掠夺活动的认识。

    这种突破从内容把握角度上看,可以由今到古,由外而中,由全至局,从宏到微。

从教材的处理角度上看,可以详处变略,略处变详,大字变小,小字变大。

从辨异求同,发掘挖深角度上看,可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正的反看,反的正看。

当然,这种辩证思维能力必须结合当时的形势,以历史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变化,以及基本的历史理论为指导,以具体史实和内容为依据,进行分析理解。

否则,就会出现错误,造成失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相互联系,对比中外历史 培养学生形成“大历史”能力

    这里所说的“大历史”,不是指学科间的渗透、迁移和贯通,而是偏指中国和世界历史之间的有机构成,其实,人类社会的历史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纵横交织的。

那么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世界历史的变幻发展是紧密联系、互不可分的,人们只是受习惯性认识和教材本身的编排体例的影响,才不自觉地将二者分离,而高考命题克服了这一局限,不断引入中外联系方面的试题,有效地考察了中外知识的一体化结构以及学生对宏观历史阶段特点和某一特殊切入点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例如1990年上海试题第3题,关于毛泽东论爱国主义的看法,在中国、德、日就有本质不同,1995年上海试题关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俄文化发展的特点表现问题。

1994年全国统考中的中国维新变法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关于社会变革作用的比较及其深层原因,1995年统考中指南针在东西方的用途比较及其意义,1995年高考中的中埃西三国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特点意义及其与全局(二战)的关系。

    通过分析试题,揣摩其特点和命题的角度,以及课堂复习教学中的引导,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全局观念,整体印象以及“大历史”的一种理性认识,使思维能力逐渐提高。

      五、发掘、提炼历史要素 培养学生适应各类题目的解答能力

    发掘、提炼历史要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指各类题型尤其是多选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测试功能方面的训练;其二则是指学生在试题的鉴别、审定和答题的技术性要求方面的能力。

两者不是孤立的。

可以说,前者着重于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准确运用这些信息解答难度较大的一些题目;后者则侧重于审题和分析题意,他们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结果。

说到底没有正确的审题,就不可能有准确的答题,二者结合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解答能力。

    这里,就审题方面来说,每种题型都必然会有相应的历史要素,诸如时空地域主体设问以及各种范畴的层次要求,即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还有各种能力评定的要求(概括、归纳、分析现象、联系对比、说明理解等),在训练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此认识明确,特别是这类要素随着高考命题水平的提高,测试功能增强,往往隐含较深,不易发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和补充,进行发掘、提炼。

磨刀不误砍柴功。

尽管这会花费不少时间,操作起来,显然有些琐碎,但是通过这种反复训练和强化要求,学生就会适应各种不同题型的特点,掌握解答这些显性或隐性要素的试题技巧,同时这也是准确解答试题的基础。

    其次就答题方面而言,鉴于历史材料已向各种题型延伸的特点,我们必须寻求积极的对策。

这里仅以材料解析题为例,就从材料中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作简要说明。

获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明确提问和材料的关系属于外延式(答案在材料外)还是内涵式问题(与前述相反),其次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进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并且注意不能照搬照抄原文,要论从史出,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解析的层次性、能力性也要逐步提高,这在无界定性设问中尤为明显。

另外要注意每一设问后的分数值,它也能帮助学生明确解答该题的信息量的多少。

在处理获取的有效信息时,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

冯一下先生认为,操作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挂靠法、提要法、钩玄法,发微法和正反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交替使用,在答案的表述上必须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切忌杂乱,论点要明确,所列的要点必须清晰,即便是纯理论性的认识,也要注意还原成历史感强的学科性语言。

    当前,历史高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已日渐深化和提高,这是考试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历史教学在发展学生学科能力方面具有许多优越的环境和条件,通过上述各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提高成绩的潜在能力,从而更进一步地揭示出历史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高考复习讲练评三“到位”

      孙海舰

    讲课、练习与试卷讲评,是教学与复习的三个重要环节。

由于高三历史教学与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因此,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死扣课本满堂灌;训练大搞“题海战”;试卷讲评对答案等诸如此类的弊端,影响到复习的效果。

那么,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三大环节,扎扎实实地提高学习成绩?

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讲课起点要高,知识传授力争到位

    这里所说的“到位”,包含着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

    1.超越教材认识,力争观点到位。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

历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观点统率材料,史论结合。

而现行世界近现代史教材,已是多年来未变的老面孔,观念滞后现象严重。

与当前高考命题者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

高考命题人曾多次表明,绝不会在学术观点上迁就陈旧的甚至错误的东西。

相反,他们往往利用考试来促进中学教改。

如1993年“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1994年革命与1848年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等高考试题,就已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点。

这种状况既然不是我们中学老师所能扭转,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千方百计地搜集大学教材,尤其是命题人的论著加以研究,力争在观点上、认识上与高考命题人尽量接近,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在高起点上进行。

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问题、对帝国主义腐朽性的再认识问题、对门罗主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重新评价问题以及垄断组织的进步性等问题,史学界已有全新论断,命题人论著中也有明确表述。

因此,在这些观点上,我们就应尽量与命题人保持一致,否则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吃亏。

    2.重视知识梳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

历史知识结构,是指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历史教学内容如此之多,异常散乱,要想加以准确的记忆和深入的理解,就必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结构,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设计板书时,最好能用大小括号将有关内容按从属或并列关系联结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发展的整体中来,给学生以清晰深刻的印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使散现于教材中的琐碎知识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这对于深入理解和准确记忆无疑是有益的。

    3.补充重要知识,深入挖掘内在联系,做到分析到位。

教材的表述,由于受篇幅限制,往往是简单的。

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需要我们教师去挖掘和分析,有时也不得不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以使讲授更清楚一些。

如在讲帝国主义国家德国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德国统一后,俾斯麦长期控制首相大权。

他的对外政策是典型的“大陆政策”,即把同欧洲大陆各国处理好关系,防止法国复仇作为重点,而不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以免造成新的矛盾。

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他的这种保守的对外政策已不能再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尤其是1888年,新皇帝威廉二世继位,他积极向世界扩张,与俾斯麦政见不合,俾斯麦终于在1890年递交辞呈。

从此,德国开始向世界扩张,“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同殖民地最多的英国产生尖锐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以英德矛盾的双方为核心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产生。

这样分析,就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如讲工业革命的后果时,我不但根据教材归纳出工业革命的三大后果,即它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产生,而且还继续分析道:

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要改变工场手工业时期或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的潮流;由于英法等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由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而他们从产生那天起就不断斗争,从而出现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

      二、练习讲求实效,习题训练到位

    1.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

从知识的掌握来说,必须从基本的知识练起。

如果操之过急,一开始便做大题难题,势必造成一些同学的畏惧和厌学心理。

因此,训练应夯实基础,多做中小型的基础题,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扎扎实实地搞好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铺平道路。

实际上高考题中也常常出现由基础题组合而成的试题。

为此,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小基础题的基础上把几个相关的基础题进行合理组合。

由于对这些基础题学生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答较难一些的大题自然比较顺手,进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2.练习形式多样化。

除作业练习和课堂问题之外,还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题思路。

在专题训练或平时训练中,把一些重点专题归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

这种作法,既完成了繁杂的专题复习任务,又节省了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至于每日一题活动,即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较好的题,由学生轮流抄于黑板上,以训练学生答题思路。

第二天答案上墙,根据反馈情况进行适当点评。

因这些题多由教师精心选出,覆盖了教材各重点章节,质量较高,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3.精心命制各阶段考试题。

考试是更高级的练习。

一般在题型方面与高考保持一致。

但根据教学与复习的阶段,在命题内容方面应有所侧重。

高二阶段侧重在夯实基础,适当进行能力训练。

故应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兼顾基础复习。

在高三的三个循环中,每一循环的试题都要明确体现该循环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第一循环单元复习题,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照顾到单元的边边角角,并体现出该单元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第二循环专题复习题尽可能纵横联系,左顾右盼,以开阔学生视野,能力要求自然应大大加强。

至于第三循环综合复习题,侧重在进行考前模拟,利用典型的类型题进行解题和应试能力强化训练。

      三、重视试卷讲评,力争讲评到位

    讲评是考试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高三阶段的试卷讲评,具有非常重要特殊的意义。

每次考试后由试卷反映出的学生复习中的得与失、成绩与不足,要通过总结讲评来解决。

只有通过及时的讲评、全面的总结、科学的分析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砸实、巩固其基础知识,以期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因此,在讲评中,教师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讲评试卷绝不可不分主次的对答案,必须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起到讲评作用。

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评前进行认真批阅并作精心的准备,逐题统计失分情况。

对比率相对较低的题不予讲评,只有部分同学出错的可于课下个别进行,或适当点评。

只有错误率较高的题才集中精力重点讲评。

这样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出错率高,说明该题学生没有掌握好,学生也特别迫切地要求弄明白这样的地方,因此最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解决。

    比如,1848年法国革命的任务是:

A.解决工人阶级的经济要求 B.解决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C.解决工人阶级的政治要求 D.解决国家体制的变革问题

    此题在考试中学生的答案较分散,正确答案应为B,而多数同学选择的是A或C。

可见,这一难点问题学生掌握得普遍较差。

因此,我们在讲评时把这道题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深入讲解。

首先回忆工业革命的后果之一,生产力迅猛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力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在1848年发生革命。

并重申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再把法国革命置于1848年革命的大背景中去理解。

这样,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试卷讲评而最终解决。

    2.分析不足,查找原因。

答卷失分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欠缺(如答不出或答错);二属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表述不清);三是审题失误(如未看清题意和答题要求);四是技术性失分(如笔误等)。

讲评时应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及学生的典型答案,进行深入分析,使出错学生在较深层次上弄清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传授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专门安排方法指导课,则往往缺少针对性且效果也未必很明显。

而在讲评试卷时,由于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结合审题失误讲审题方法,结合答题弊病强调答题要求等等,效果自然会更好一些。

如能补充典型试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即兴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上好一次试卷讲评课所费的时间,往往会超过一次考试的时间,由于必须进行精心的准备,才能讲有内容,评有针对性,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了。

但从效果上看,我觉得这样的讲评收效最大,因而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

    总之,讲、练、评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三大环节。

如能切实抓好讲、练、评这三大环节,正确地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文科班历史教学与复习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高考复习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

      张洪彬

    高三历史大都安排三轮复习,一轮按章节,二轮归专题,三轮搞强化。

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但二轮专题复习应把握好跨度与深度。

    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

宏观上以历史时期或国别为线索总结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此谓之跨度。

微观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规律等,此谓之深度。

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

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于探索规律。

因此把握好跨度与深度不仅是培养高中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高中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本质、探索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形成学科能力的过程。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也是适应高考试题特别是问答题变化的趋势。

近几年“大跨度”与“小切口”兼顾已成为高考问答题的一大特色。

例如1992年第49题对孙中山、中国共产党斗争探索的考查,既有跨度(1912—1956),也有深度(结果不同的原因)。

第50题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考查,跨度表现为1857—1947,深度表现为原因、特点的分析上。

1994年对维新思想和启蒙思想的对比,时间跨度100多年,空间跨度相距万里,对原因的探索又有相当的深度。

1995年对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考查,也属此类。

这一现象恰恰体现了高考在知识考查的同时,加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趋势和方向,因此,只有把握好跨度与深度,才能真正做到以史得论,以论统史,史论结合,也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历史教学的困境。

    综上所述,二轮复习把握好跨度与深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何把握呢?

我的做法是:

    运用导学法处理跨度。

跨度是深度的基础,没有牢固扎实的基本史实作依托就无从谈深度的处理。

为此二轮复习中,复习每一专题我都刻印导学提纲。

以时间或国别为线索,提示出该专题的主要内容,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顺提纲来阅读教材,把散见于教科书各部分的内容,填写抄记在提纲上,使之结构完整,脉络清楚,内容充实。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加强了对教材的学习,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运用导学法比发现成的提纲背一背,或教师逐条逐项讲一讲,效果好得多。

    确定能力目标。

处理深度就是对基本史实的再认识,深分析,而这一过程的开展必须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作指导。

为此我在各专题练习中都确定能力目标。

例如在中国古代政治史复习中确立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用于阐释社会形态更替、自然经济与专制集权)、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用于阐释分裂、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用于分析王朝灭亡)的目标。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中确立了用历史的、阶级的方法分析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标。

围绕这些目标,我对提纲内容精讲点拨,深化对基本史实的学习。

    精选精练题目。

除围绕目标精讲点拨以外,我把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