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7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docx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

 

玉米白酒生产操作法

实例

 

存档编号:

86~006

 

(资阳曲酒厂内部生产一级技术资料)

 

四川玉米小曲白酒生产实例

某厂针对皮厚、胚芽大、淀粉结构特殊、颗粒大小不一的非酿酒专用玉米,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工艺措施,使产品酒精体积分数为57%的原料出酒率达54%以上。

现将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1.玉米浸泡、糊化

(1)浸泡按90kg水及50kg玉米的比例,将其先后倒入泡

粮桶中搅拌均匀后,水温为74~75℃。

加盖浸泡4~5h,再放水、静置10~14h,用清水冲除酸味及杂质。

(2)初蒸将上述物料入甑,待圆汽后蒸20~25min。

若初蒸时间过长,则玉米粒裂口多;若初蒸时间太短,则容易“烂皮”。

(3)闷粮、复蒸玉米经初蒸后,放入闷水,加盖,先用大火使水温升至80℃后,再用小火、缓慢升温至94~97℃,最高不超过98℃。

若升温过快,则粮粒骤然膨胀而破皮,使淀粉流失。

然后封火闷料约1.7h。

再敞盖检查效果,若玉米粒的透心率已达90%,则即可排放闷水,并用谷壳铺盖粮面后,静置至次日凌晨复蒸1.5~2h

2.加曲、培菌糖化

(1)加曲用曲量为0.6%~0.7%。

加曲时品温较高,俗称“高温吃曲”。

分3次加曲,各次加量均等:

品温为50~60℃时,进行第1次加曲;品温为40~50℃c时,进行第2次加曲;第3次加曲时的品温为35~40℃。

(2)入箱培菌糖化要求热的熟料摊晾、加曲、入箱操作在1.5~2h之内完成,以减少感染杂菌的机会。

入箱后的物料,表面盖上席和酒糟。

发酵起始品温为25~27℃;出箱时醅温为32~34℃。

培菌糖化期为24~26h。

应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出箱醅的老嫩程度:

热天出“大转甜箱”;冷天出“点子箱”;春秋季节出“泡子箱”。

培菌糖化期间,要求箱内各部位的物料升温速度一致。

成熟醅应香味正常,清糊、粒柔。

3.入桶发酵

应根据熟粮的含水量、气温、培菌糖化醅的老嫩程度,以及配糟的酸度来确定物料的入桶品温,即所谓的“五配合”。

通常室温在23℃以上时,团烧温度应为24~25℃。

影响发酵速度的因素很多,例如熟粮水分高,培菌糖化醅含糖量高、含酵母数多,入池物料品温偏高,发酵醋酸度较高、含氧量低。

则发酵速度快;反之,则发酵速度慢。

因此,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工艺措施。

例如:

培菌糖化醅较老而含糖量较多,则入池物料品温应低些;若培菌糖化醅较嫩,俗称“箱口偏嫩”而含糖量较低,则应适当提高入池物料的品温,或采取所谓的“水桶”发酵法,即向醅中洒入原料量20%、温度为35~40℃的水,使醅的糖化速度赶上发酵速度,两者达到相对平衡。

另外,该厂还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加大培菌糖化醅与配糟之间的温差针对玉米因颗粒较大、皮厚、半纤维含量高而难以糖化的特点,在配料时,使培菌糖化醅的温度比配糟高4~5℃。

(2)低温较长时间发酵以玉米为原料的醅,其发酵期比以高粱为原料的醅长2~3天,即发酵期为8天左右。

为此,发酵池(桶)可从5个增至8个。

传统的小曲酒生产,将每批投料所用的发酵桶总数称为一酢,“一酢桶”又称之为“一轮桶”。

也有人将本次使用的发酵桶数称为一酢,或将某次投料至蒸酒结束的全过程称为一酢,老的小曲酒生产者有“酢坊”之称。

(3)增加酵母用量在培菌糖化醅出箱后,加入0.1%固态酵母,以增强发酵醅的发酵力。

(4)制丢糟酒将上一批的丢糟,加入0.2%根霉、酵母散曲,进行堆积发酵0.5~lh后,再冷至29~31℃,装入本批桶的底糟(醅)上面,继续发酵,蒸取丢糟酒。

4.蒸馏

底锅中的水装至距甑箅23~27cm,按常法进行蒸馏。

湘西玉米小曲酒生产实例

湘西玉米小曲酒又名包谷烧酒,颇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其生产工艺过程如下。

1.浸泡

选用颗粒完整且丰满、呈金黄色、无霉变及无虫蛀的玉米为原料,以65~75℃的热水或蒸馏冷凝器中的热水,浸泡2~3h。

2.蒸料

先用小火蒸煮,待品温达92℃后,闷粮2~2.5h。

再排放闷粮水,沥干,改用大火蒸2~2.5h。

要求熟料不粘手,无生心,表皮裂口率达80%以上。

3.摊晾、加曲

将上述熟料出甑,置于晾堂上翻拌冷却。

待品温冬季为28~32℃、夏季接近室温或略低于室温时,拌入原料量0.6%的小曲粉,即每甑投料380kg,用曲量为2.5kg。

采用上述物料自然冷却法,易招致杂菌污染;若改用“地下鼓风式”晾式冷却法,则可避免此弊。

4.堆积培菌糖化

将上述物料收集成堆,堆积培菌糖化4~5h后,再装入培菌糖化箱继续进行培菌糖化。

箱内料层厚度:

冬春为25~30cm;夏秋为15~20cm。

培菌糖化最高温度及时间:

冬春可达31~32℃,时间需32~35h;夏秋可达36~38℃,时间需24~26h。

其间,应适时进行翻箱,以免醅温过高而酸败。

在小曲酒生产中,有的称酸败为垮桶,即一酢或几酢、一酢或连醉出酒率下降的现象,犹如大曲酒生产中的掉排。

经培菌糖化的醅,具有明显的曲香味和甜味,其糖含量达11%~13%。

若在夏天,则允许呈微弱的酸味。

5.入池发酵

先在池底铺厚约l0cm的酒糟,再将上述箱内的醅转入池内,并以鲜酒糟铺盖表面。

然后用谷壳将四角压实,并用塑料薄膜密封。

(1)发酵期冬季为7天,夏季为5~6天。

(2)温度管理入池品温为25~28℃,因季节不同而异。

通常在冬天需注意物料保温入池;夏天则需降温入池。

物料入池约30h,品温可升至36~39℃,并持续24h左右后,再缓慢地降温至发酵结束。

在物料入池时,也可采用“回酒法”,即在醅中洒入上次蒸馏所得的酒尾10~15kg,并翻拌均匀后再入池发酵,以增强成品酒的香气并改善其口味。

6.蒸馏

将黄水加入底锅清水中后,再装锅蒸馏。

注意做到“缓汽上甑,探汽撒醅,轻、松、匀、薄,不跑汽、不压汽,边高中低”。

接酒品温为25~28℃。

380kg玉米可蒸得酒精体积分数为50%的白酒约220kg。

传统的接酒方式不截头去尾,一直接至馏出液的酒精体积分数低于10%时,坛内酒液的酒精体积分数为50%为止。

若采用截头去尾、量质摘酒、单独贮存的方法,则有利于提高酒质。

7.勾兑

可采用勾兑的方式,生产酒精体积分数为38%、40%、45%、50%等不同酒精含量的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若能采用蛋白糖、调味酒等克服香气不足、后味较淡的缺点,则效果更好。

8.成品酒质量指标

(1)感官指标呈淡黄色或微弱的米黄色,允许呈轻微的混浊状态;香气浓郁;口感绵甜爽净,回味悠长。

(2)理化指标酒精体积分数约为50%,总酯含量≥2.50g/L,总酸为0.06g/L左右,甲醇≤0.02g/l00ml,铅≤0.l0mg/L,锰≤0.20mg/L。

(3)卫生指标符合GB2758~81规定。

 

包谷小曲酒操作法

1、工艺流程

原料(包谷)→泡粮→初蒸→闷水→复蒸

→出甑摊凉→加曲拌匀→培菌糖化→配糟入窖

→发酵→蒸馏→成品

2.蒸粮工序

(1)泡粮先水后粮。

先放入90℃以上热水(粮水比约1:

2),加粮搅转后泡水温度为73~74℃,不低于70℃。

泡粮时间:

冬季3~4小时(贵州7~8小时),夏季1~1.5小时(贵州5~6小时)。

放泡水后至入甑的干发时间要力求缩短,有条件的可缩短至10小时以内。

泡粮后让其滴干,次日早晨上甑前以冷水漂洗,除去酸水,滴千后装甑。

(2)初蒸(又名干蒸)撮粮入甑至圆气的时间宜短,一般不超过50分钟,从圆气起到掺闷水止的初蒸时间,保持17~18分钟(贵州2~2.5小时)。

初蒸的目的是促使包谷颗粒受热膨胀,吸水性强,缩短煮粮时间,减少淀粉流失。

(3)闷水(或称闷粮)闷水分两次掺入:

第一次从甑面掺入,时间6~10分钟,不要过慢,使掺水后甑面水温达到72~73℃,不超过75℃,不低于70℃,水量掺到距第二次需要掺到的水位线15~20厘米为宜;第二次用70℃冷凝器水从甑底掺入,掺水时甑面水温约85℃,掺水时甑面水温比底层高,掺水时间20~30分钟。

闷水升温在80℃以前要快。

要求在2~2.5小时内烧至最高温度压火,不要太慢。

最高温度95~96°C,不超过96.5℃;也可掌握在100~99℃,不低于98.5℃。

前者用于热季或吸水较易的粮籽,其他季节和吸水较慢的粮籽多用后者,使熟粮泡些。

注意避免在96.5~98.5℃间压火。

压火后应搅转盖严。

水温高的可敞蒸15~20分钟,低的可敞蒸5~10分钟。

至白心1~2成放水。

100公斤干粮的出甑熟粮重:

热天275公斤,冬天285公斤左右(原料含水13%,并扣除糠壳计)。

当配糟酸度过大时,熟粮水分可适当偏少。

放水后冷吊至次日复蒸。

贵州的闷水操作是:

初蒸毕去盖,加入温度为40~60℃的冷却水,水量淹过其面33~50厘米。

先以小汽把水加热至水呈微沸状态,待包谷有95%以上裂口、手捏内层已全部透心,即可把水放出(作下次泡粮水)。

滴干后扒平,装入16~26厘米厚的稻壳,以防汗水回滴在粮面上,引起大开花。

同时除去稻壳中的邪杂味,有利于提高酒质。

(4)复蒸从圆气起至开始出甑时间为2小时20分至2小时30分,火力大的可以缩短到2小时10分至2小时20分。

出甑熟粮要求柔熟、泡气、干绍、漂色,化验含水分约69%,淀粉粒裂口85%以上。

贵州的经验是:

包谷煮闷好后,稍停几个小时,再装围边,上盖,开小火小汽,把料蒸穿汽,再大火大汽,最后快出甑时用大火大汽蒸排水。

蒸料时间3~4小时左右。

蒸好的包谷手捏柔熟、起沙、不粘手、水汽干利。

防止小火小汽长蒸,否则包谷外表粘含水过重,影响培菌和糖化。

3.培菌工序

(1)出甑、摊凉、加曲出甑熟粮必须用囤撮摊凉(也可参照高粱小曲酒操作法摊凉)。

每100公斤干粮热天用囤撮12~14个,冬天l0~11个。

出甑时要分排拉通倒匀,使散热一致。

出甑后及时摊开,避免表面及边角过冷。

用曲量要结合培菌、发酵情况认真调节使用,使下排配糟酸度正常,一般为干粮重的0.4~0.7%,并注意撒匀。

撒曲温度结合熟粮水分、季节、气温灵活掌握。

熟粮水分轻,天气晴朗可以高一点;熟粮水分重,天气潮湿可以低一点。

但过高将会出现培菌糟跑皮不杀心的现象,过低又容易酸箱,因此应注意调节,使箱口正常。

一般撒曲温度为:

第一次冬天39~41℃,热天29~31°C;第二次34~35℃(热季平室温)。

表17贵州经验培菌工序条件控制

条件控制

春冬季

夏秋季

第一次下曲温度(℃)

38~40

27~28

第二次下曲温度(℃)

34~35

25~26

培菌温度(℃)

30~32

25~26

用曲量(%)

0.35~0.4

0.3~0.33

收箱温度(℃)

30~32

25~26

(2)培菌糖化会囤撮时要提高抖散,撒二次曲会囤撮时还要簸转,使水汽挥发,温度一致,但要尽量减少抛撒在地上。

收箱时要倒通、倒平、头尾交叉。

箱厚冬天13~14厘米,热天薄至8厘米。

盖箱用糟子。

盖糟在出甑时倒在箱的周围,以减少翻动。

热天可隔箱边远点,切忌在地上翻。

盖箱不能过迟,迟了箱面有硬壳。

当室温高于品温时,如还末盖箱,箱温上升反而加快。

箱内最低温度,一般保持在26~26.5℃,不能低于25℃,曲药中酵母多,可适当高些。

培菌时间;冬天25~26小时。

热天21~22小时。

出箱温度:

冬天33℃,一般力求35~36℃、绒籽约50%,出箱时化验原糖5~6%,总糖l0~11%,酵母数l7~l9×106个/克,较为适宜。

贵州的经验是:

采用通风摊凉堵菌法,扫净通风箱,倒入热糟约6~15厘米厚(视季节而定),扒平吹冷,撒入2~3厘米厚熟糠,再将熟粮倒入,扒平吹冷,分两次下曲,拌匀后按要求温度保温培菌糖化。

其控制条件是:

最高温度为冬天38℃,热天36°C,发酵7天。

表18培菌阶段条件掌握(贵州资料)

条件控制

春冬季

夏秋季

培菌糖化全期(小时)

24

22~24

出箱温度(℃)

38~39

34~35

出箱老嫩质量

香甜,颗粒清糊

微甜,微酸

配糟比例

1:

3~3.5

1:

4~4.5

表19包谷糖化糖与出酒率(绵竹试点)

酢数

原糖(%)

糖化糖

(%)

总糖(%)

不同配糟比例的出酒率(%)

1:

3.8

1:

4.2

1:

4.2

(另加大米查)

1

2.58

3.82

6.40

44.44

4

3.59

4.40

7.98

45.30

10

4.04

4.56

8.60

44.12

44.39

43.42

5

4.50

4.85

9.36

44.43

6

5.05

4.71

9.75

44.51

44.98

4

5.40

4.75

10.15

44.57

45.06

46.56

3

6.07

4.74

10.81

44.53

45.20

2

6.36

4.75

11.11

45.09

1

7.46

3.41

10.87

45.53

“原糖为出箱培苗糟的含糖量”;

糖化糖为培菌糟在55℃糖化l小时的含糖量。

表20包谷发酵过程的变化(绵竹试点)

发酵时间(小时)

32

48

58

72

96

115

温度(℃)

37.2

39.5

39.7

40.1

40.0

40

水分(%)

红糟

77.3

78.1

78.1

77.9

78.1

80.5

配糟

73.8

74

74.8

75.0

73.5

75

酸度

红糟

0.95

1.0714

1.193

1.339

1.461

1.412

配糟

1.12

1.0714

1.094

1.189

1.412

1.339

糖(%)

红糟

2.065

1.365

0.216

0.827

0.324

0.075

配糟

1.013

0.639

0.236

0.966

0.324

0.069

淀粉(%)

红糟

10.868

8.052

7.666

7.334

7.109

6.930

配糟

7.901

7.795

7.656

7.229

6.938

6.654

65°

(%)

红糟

7.061

8.607

8.229

8.401

9.131

9.733

配糟

7.491

8.571

9.031

10.01

10.940

10.430

总数(亿)

红糟

0.75

0.80

0.72

0.79

0.45

0.695

配糟

0.22

0.27

0.25

0.32

0.29

0.61

其中出芽(%)

红糟

21.6

13.75

8.33

0

0

0

配糟

20.2

11.36

0

0

0

0

其中死亡(%)

红糟

4.66

20.65

41.66

59.73

85.55

89.00

配糟

0

39.62

60.00

69.36

86.20

88.00

4.发酵工序

出箱不要老,配糟温度合适,摊凉要短,发酵升温先缓后稳。

配糟冬天1:

4~4.5,热天1:

4.5~5。

入窖(桶)温度冬天约23℃,热天平室温。

控制发酵温度,冬天最高不超过35~36℃,热天不超过39℃。

配糟温度一般随室温,冬天不低于18℃,热天平室温。

出箱时,在箱内翻动一次,同时扩大摊凉面积,缩短摊凉时间,迅速入窖。

配糟水分70~70.5%,混合糟酸度0.7左右。

铺好底糟和面糟,注意踩窖。

发酵管理同前。

贵州的经验是:

入窖前铺底糟15~25厘米,入窖温度冬天30~32℃,夏天25~28℃,发酵最高温度为冬天38℃,热天36℃,发酵7天。

由上表可以看出,发酵前期配糟的酸向红糟移动,红糟的糖向配糟移动,配糟含酒量高于红糟。

当红糟酸度增大,糖量减少,酵母死亡率增高,引起红糖内酸度猛烈上升。

一般经验是,配糟酸度大时,熟粮水分少的产酒较好。

5.蒸馏工序

要求:

截头去尾,酒度63以上,不跑气、不吊尾,损失少。

要点:

黄水早放;底锅水要净;装甑要均匀疏松,不要装得过满;火力大且稳,出酒温度控制在30℃,酒尾要吊净。

(1)操作方法

①放黄水在放泡粮水后,即可放出发酵桶内的黄水,第二天开桶蒸馏。

②装甑在装甑前,先洗净底锅,安好甑格甑篦,在甑篦上撒一层熟糠。

同时揭去发酵桶上封泥,刮去面糟(放在围撮内,留到最后与底糟一并蒸馏,蒸后作丢糟处理),挖出发酵糟2~3撮,端放甑边,底锅水烧开后即可上甑。

先上2~3撮发酵糟,随即倒入上酢酒头、酒尾。

然后逐层取出发酵糟,边挖边上甑,要疏松均匀地旋散入甑,探汽上甑,始终保持疏松均匀和上气平。

待装满甑时,用木刀刮平(四周略高于中间)垫好围边。

上甑毕,盖好云盘,安好过汽筒,准备接酒。

③蒸馏盖好云盘后,检查云盘、围边、过气筒等接口处,不能漏汽跑酒;掌握好冷凝水温度和火力均匀;截头去尾,控制好酒度,吊净酒尾。

④配糟管理蒸馏毕,糟子出甑,摆放在囤撮上,作下酢配糟用。

囤撮个数和摆放形式,视室温变化而定。

(2)注意事项:

①发酵糟过湿(特别是下层),应酌加熟糠。

②注意底锅水清洁,否则会给酒带来异味,影响酒质。

③必须探汽装甑,不能见汽装甑,否则会影响出酒率。

四川小曲洒操作,几十年来经过若干次总结,总的经验是“稳、准、匀、透、适”,即操作要稳,配料要稳;糖化发酵条件控制要准;泡、闷、蒸粮要上下吸水均匀,摊凉、收箱温度要均匀;泡粮、蒸粮要透心;温度、水分、时间、酸度要合适等等。

在操作中,只有真正做到“稳、跨、匀、透、适”。

才能使淀粉利用率保持较高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