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0826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观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教学重点:

1.学会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单元整体教学

同学们,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学习四篇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每一篇文章就像一幅瑰丽壮美的图画,学完之后一定会让你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请同学们打开第一组课文提示,看看书中给我们介绍什么方法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呢?

1.学生自读,画批。

2.监控两点:

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

搜集相关自然奇观的资料。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苏轼)、“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范仲淹)、“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毛泽东)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对前塘秋潮的咏赞。

同学们你们对钱塘江有哪些了解呢?

(介绍资料)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雄伟、气势磅礴,那么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个奇观吧。

齐读课题《观潮》。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呢?

“天下奇观”又是什么意思?

3.师:

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

n)雷薄(bó

)雾风号(há

o)浪吼(hǒu)

涨(zhǎng)起颤(chà

n)动

②易读错字

大堤(dī)踮脚(diǎn)霎时(shà

(2)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

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

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薄”是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

“贯”上部分共4笔。

(3)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

“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五、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看看第2至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总分关系)

2.小组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

(1):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

(2):

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段(3、4):

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段(5):

潮过后江面的景象。

3.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课后的资料袋,再认真地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作业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大堤(dītī)风号浪吼(há

ohà

o)

笼罩(ló

nglǒng)踮脚(diǎndià

n)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

(2)形容隐隐约约。

    (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

3.用直线将搭配恰当的词语来起来。

山崩地裂的江面横贯涌来

若隐若现的响声人声翻滚

风平浪静的堤岸余波江面

人山人海的景物白浪鼎沸

六、板书

(1)天下奇观总

(2)潮来前

1观潮三(3、4)潮来时分(时间顺序)

四(5)潮过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

听!

这是什么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

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

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

“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

人声鼎沸

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

跳着叫着,挥手喊着:

潮来了,潮来了

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

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

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

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4)引入文字资料:

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录像。

(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

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6)教师:

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

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

(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五段:

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

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

  (学习第二段,体会:

平静、人山人海)

   小结: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

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

(放录像)

  1.教师:

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

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

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板书设计:

          潮来前:

风平浪静人山人海

     观潮   潮来时:

齐头并进山崩地裂(远—近)

          潮来后: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