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1019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文档格式.doc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学法指导。

1、谈话:

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奇妙的大自然,正因为有了季节的更替,自然的变换,才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尤其是春天,春光明媚、景色迷人,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春天美景的诗。

大家能背几首吗?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2、点评导入:

(表扬背诵好的学生,鼓励学生课外积极诵读古诗。

)美丽的春姑娘魅力无穷,使得大诗人杜牧、程颢诗兴大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的杰作。

(课件出示:

4古诗两首)

3.对于学习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指名回答。

大家说的非常好,学习古诗,先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诗意,然后展开想象,读出诗的画面,想象它背后的故事,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最后熟读成诵。

出示方法:

初读诗句,理解诗意。

精读古诗,想象画面。

品读诗句,丰富情景。

反复吟诵,感悟诗境。

这节课,我们就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二)检查自学,初读诗句。

1.自由读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3.电脑出示:

江南春春日偶成

(唐)杜牧(北宋)程颢

千里/莺啼/绿映红,云淡/风轻/近午天,

水村/山郭/酒旗风。

傍花/随柳/过前川。

南朝/四百/八十寺,时人/不识/余心乐,

多少/楼台/烟雨中。

将谓/偷闲/学少年。

采取指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4.逐句默读古诗,思考古诗大意:

每句诗描写了什么景象,整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不理解的词句用问号标出。

5.小组合作学习。

每首诗由一位同学说说每句诗的大意,描写了哪些景象,对于疑难的地方全组同学交流。

不能解决的疑难由小组长记录下来。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这两首都是写春景的诗,诗人都是通过描写,在读者眼前展现一幅图画,这两首展现了两幅怎样的图画?

分别寄托着作者的什么情感?

让我们再读古诗,品味诗中的意境。

(三)精读《江南春》,感受意境。

1.品词析句,体会景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范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

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表达。

)(千里江南,绿树红花,,酒旗飘扬。

烟雨朦胧,黄莺啼叫)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下面的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根据需要可以二人进行合作学习)

(3)交流诗意(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就其在空中飘扬。

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4)(师)好美的景色呀!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

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请你把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你找到的是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

(5)(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数不清的寺庙迷蒙的烟雨)

(6)请你们用自己美妙的声音,把江南的美读出来好吗?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感觉走,再来读一读古诗,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齐读,教师伴读。

2.理解诗意,感悟情美。

(1)杜牧的诗写的这么好,你了解杜牧吗?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杜牧的资料,给我们讲一讲杜牧好吗?

(生汇报:

通过你的交流我知道了,杜牧,字牧之,因生活在渐渐没落的晚唐时期,所以从青年起他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国家的理想。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被称为“小杜”。

还知道他和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世称“小李杜”,还知道他的诗《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同一诗人,面对不同的情景,会有不同的感受。

根据你对杜牧的认识,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江南春》这首诗的呢?

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杜牧是愉悦的,(从千里-----)(今)

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古)

(3)(师)是呀,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夜泊秦淮》也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诗人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由得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

(4)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

自己先试试。

(指名读,学生评议,齐读。

3. 

反复诵读,体会韵美。

(1)请你们再次来深情的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2)边想象画面边练习背诵,同时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然后互相背诵给同位听一听。

指名背诵,评议。

师生齐诵。

(四)精读《春日偶成》,感受情怀。

品读一、二句

师:

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有几个问题问问大家。

(1)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

(生联系诗句回答中午出门,天气晴朗。

(2)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

淡云、轻风、午天、鲜花、垂柳、前川。

引导学生读: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解词:

傍:

靠近。

随:

沿着。

过:

到。

这些你在诗中写到了,还有没写到的吗?

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

一定很美吧?

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

(生纷纷描绘。

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

生1:

春光明媚、姹紫嫣红

生2:

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

……

真美,把诗句读一读,能读美吗?

(生各自练读后当众朗读)

(3)看图,说句意

(将近中午,春光明媚,云淡风轻。

我在花丛中柳林间穿行,走到了前面的小河。

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致,你高兴吗?

试着把你高兴的感觉读出来。

(生再读一、二句)

品读三、四句

(1)师:

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开心不?

都做了些什么?

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

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3: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笑着聆听)你们真有意思,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河边洗衣的姑娘们在议论你呢!

听到他们说什么了?

说我返老还童了。

说我像个孩子,在偷闲玩耍呢。

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

所以诗人说什么了?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说得好,大诗人程颢整天忙着到处讲学,就像我们整天学习一样。

这一天,他偶然来到郊外,顿时被眼前美丽的春景迷惑了,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看图,诗人脸上的表情如何?

追问:

“他怎么笑的?

他为什么笑呢?

看来,人们并不理解诗人当时的感受,如果把当天你写下的诗的意思说给他们听,他们会理解的。

引导学生理解:

时人:

当时的人。

识:

知道、理解。

余:

我。

谓:

认为。

偷闲:

忙里抽空。

启发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诗句的意思。

(人们不知道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样子,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去玩耍呢。

(3)通过诵读古诗,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无比快乐)

练习通过朗读把诗人无比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自由读,指名读。

比赛读。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对比吟诵,感悟意境。

1.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朗读。

同样是春天,却诗情画意各不相同,他们眼中的春景有哪些不同?

(学情预设:

心情不同,这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再读这两首诗,体会两大诗人的不同心境。

(对比朗读,感受诗人不同的心情,不同感受。

(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

古人云:

诗中有画。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春日偶成》诗中展现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如果还能写出画面中人物的心情,那就更棒了。

1.小组内交流诗句描绘的意境。

2.集体交流,相互补充。

(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春日偶成》。

3.写写诗句描绘的意境并交流。

(七)积累拓展,课下延伸。

1.背诵默写古诗。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

  (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3、办手抄报:

  “诗歌里的春天”。

(★选做)

  4、和家人一起春游。

[老师带着学生游,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游,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实最有利于学生创造。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

]

(八)板书设计

江南春春日偶成

杜牧程颢

写景: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写景:

淡云、轻风、花、柳、河

酒旗风寺庙楼台烟雨

抒情:

赞美春天借古讽今抒情:

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