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149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语言的魅力。

师:

同学们,汉语中形容语言的词语有很多,比如:

千言万语,妙语连珠,夸夸其谈,语出惊人,大言不惭,忠言逆耳,金玉良言……中国的语言可是丰富多彩,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如何?

古时一位秀才在江边遇到一渔夫坐在船上钓鱼,心生一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

”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下句,这时,渔夫对答到: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秀才愕然,连声叫好。

同学们,你们觉得故事中秀才与渔夫的话说的怎么样?

生:

,妙语连珠,语出惊人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朗读。

1.师:

同学们,我出示一个小故事,大家自己先读读。

出示课件: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学生试读,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生读完。

同学们,感觉这篇文章读来与以往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吗?

(生:

语句读起来比较拗口,句子意思古奥难懂、故事简短精炼。

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

这是古代文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所以这种写作文体就叫文言文。

如果把它的意思按照现在的语言习惯写下来,那就是白话文,也就是我们平时读的文章。

3.自由朗读课文,找到难读的字词句,标画出来多读几遍。

(着重强调“为、应、梁、惠、诣、乃、曰、禽”的读音。

4.指名谈文中难读的字词句,师生共同交流。

5.出示划有停顿线的全文,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停顿之处的读法。

出示: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随机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三、参考注释,弄懂课文大意。

同学们,学习这个小故事有个很好的助手,不知道大家知道它是谁吗?

文后注释)对,要想读懂文言文,利用好文后注释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把文后的注释自己批注到文中,看能不能读懂故事大意。

(生自己根据注释学习。

2.分小组讨论自己读不懂的字词,然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注:

学生读不懂的词语可能有以下几个词语。

杨氏之子:

姓杨人家的孩子。

孔君平;

孔坦,字君平。

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

孩子父亲的好朋友。

设果:

摆上水果招待客人。

夫子:

旧时对学者或者老师的尊称。

禽:

鸟儿。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对的阅读能力做出自己的解释,因为是初次学习文言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渗透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入门指导。

3.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把每句话的意思说一说,然后全文连起来说一说。

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教师简单提这样几个问题:

文中人物都有谁?

他们做了什么,谈了什么?

从哪句话里知道的?

给你的印象如何?

四、深化巩固,拓展运用。

1.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再读全文。

谈谈本次读与前面的读有什么不同?

2.根据自己对课文意思的理解,同桌分角色演一演故事内容。

(注意人物语言是文言。

五、学习书写“曰、惠、禽”。

(注意字形和笔画。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语言→文言→注释→朗读理解

孔君平:

逗小儿学者(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

设果机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