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51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大经典习题之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文档格式.docx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

教师称博士。

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文学,助教与教官。

宋代除了太学外,有律算书画医诸学,书院制度开始兴起。

宋初有四大书院——白鹿,乐麓,应天,嵩阳。

南宋书院有“三舍”制度。

元代有蒙古国小学,回回国小学,教授蒙文、阿拉伯和波斯文学。

元代书院始设“山长”

明清教育制度相近,中央有国子监,学生称贡生、监生。

明代国子监分南北两监(北京和南京),有日、朝等国学生。

清代正式形成五贡——副贡、拔贡、优贡、岁贡、恩贡。

明清府和州县设孔庙和学官(学校),府学教官称教授,县学称教谕。

明学称学正,副职均称训导,学生院试进学后的生员(秀才),按成绩优劣依次分廪生增生、附生。

还有启蒙教育,明清有三类:

私塾,义学,专馆。

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建立京师大学堂为新式学校。

我国古代的教育曾实行过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弊端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察举制实行奖罚分明的责任制,有才不举,举而不实者受罚;

有才即举,举而得人者受奖。

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重视品学才绩,是两汉实行察举制的主要成功之处。

这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

察举制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

后来,由于官吏的腐败,察举制出现了严重流弊,“虚延者荻誉,枸检者离毁”,权贵请托,作假求名,贿赂之风愈禁愈烈,被举荐者竟是“举孝廉,不知书”之徒。

九品中正制使“权归著姓”,不少贵胄子弟不学无术,素质很低,他们凭籍门第,“明经求第”多是顾人答策,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况。

九品中正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从某些方面讲对当代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九品中正制选士是凭籍门第。

考试仅是走走过场而已,而科举制则以考试为主,举荐为辅。

书院教育是古代一种教育方式,起源于先秦时期,宋朝将这种教育方式发扬光大。

著名的有朱熹的岳麓书院、石介的泰山书院。

书院教育的特点﹕

1.强调道德教育﹐反对追逐名利

2.着重尊师爱生﹐建立师生情谊

3.尊重学术自由﹐扬弃门派之见

4.提倡学术创新﹐否定死守陈说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非常特殊的教育机构和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于唐末至五代时期,发展兴盛于宋、元,延续到明、清,合官学和私学于一身,集讲学、研究、藏书、议政为一体,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书院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育思想,值得当代教育借鉴。

东林书院的重要特点是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致力于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为此,它的名声大振;

但它也由此而遭到统治者的禁毁《明史·

顾宪成传》说:

“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明末曾四毁书院:

第一次是嘉靖十六年(1537)御史游居敬上疏,指斥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

第二次是嘉靖十七年(1538)吏部尚书许赞以“官学不修,别起书院,耗财扰民”为借口,“申毁天下书院”第三次是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为了整顿吏治、整顿教育,遂以书院多无实学,且“科敛民财”为理由,封闭全国书院。

第四次就是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拆毁天下书院,首及东林”。

四毁书院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一项政治措施.

对当今教育的影响包括:

第一,书院既是教学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对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书院注重学术交流和学术自由,开展争辩,有利于各门学派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书院讲学可以自由听讲,老师可以自由讲学,不受地域的限制,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第四,书院的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当今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第五,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对传统的教育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第六,名师讲学的内容整理为“讲义”,学生记录的为“语录”,是后世教学中教师讲义和学生听课笔记的由来。

第二大题:

论述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回顾历史,反思当下,前车之鉴,理当汲取。

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取士的公平性,尤其在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环境中,一些贫穷的文人通过寒窗苦读,科举入仕,挤入上层社会,体现了学而优则仕(使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根深柢固,对中国社会有着长远的消极影响),也为统治阶级提供发展了一些人才。

但尤其是八股取士制度,让学校教育彻底失去了统治阶级办学的初衷,大量的平庸之辈侥幸上士,而真正的饱学之士和济世之才被挤出士外。

学校成了连统治阶级也无用的废地。

科举制度的根深蒂固,让人们无法抹去它。

当代,我国的大学考取制度是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仍然比较公平的考试录用制度,这是基于人们还没有找到比之更好的办法。

但它的缺陷又是有目共睹,尤其在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用人制度必须改革,否则,学校教育就会偏离教育的真谛。

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对学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

一个制度如果不改革不完善,不顺应时代,走向僵化是必然的。

古代的科举制度严重的后果足以让我们之引以为戒,我们在不应因高考的弊病而否定高考制度的同时,也应从考试内容和方式着手对当代教育进行革新完善。

在当代教育模式中,对人才选拔方式依然实施类似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学历制度。

既已考试未评定教育的主要方式,把成绩看做是评价的标准,这使得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负面作用,改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在考试的题目中,大都以记忆性的知识较多,而且几乎是仅以一次期末考试就评定了学生所有的能力,而大都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

这使得学生天天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为了一张能够证明学历的文凭而在苦读。

这显然是没有真正地考察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死记硬背而不求理解的做法。

我以为,中国这些腐朽的文化遗留一天不改变,我们的考生还得在这个痛苦的考海中挣扎,所以,要改变腐朽的文化,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评定人才的标准。

第三大题:

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什么共同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

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

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

礼义。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

明智。

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诚信。

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

“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

孟子的教育思想,继承了孔子的"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的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道德基本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原说,以善教得民为目的的道德作用论,以居仁由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道德范畴论,以反省内求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

所谓道德教化就是在全社会进行儒家伦理教育。

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人际关系,即"

五伦"

处理"

关系的道德信条应该是仁、义、礼、智、信,即"

五常"

在"

之中,董仲舒最重视君臣、父子、夫妇这三伦,他以"

天意"

在"

尊阳抑阴"

为理论根据将这三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主从关系绝对化了,这就是所谓的"

王道三纲"

"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发展至后世,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纲常名教的伦理学基础,"

三纲"

与"

合称,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其实三纲最早是源于先秦时期的,董仲舒在原有三纲的基础上改造成了“王道之三纲”。

五常则是董仲舒在孔孟宣扬的仁、义、礼、智的基础上,再加上“信”而成的。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他说:

“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

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

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

“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

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

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

能解斗争,能决是非。

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

”上述列举的这些“能”,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

这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了。

启示:

1.重视官德和吏治、家庭美德、学校的德育、社会公德建设,法制与德治不可偏废

第四大题:

中国古代有哪些与近代相似的儿童教育主张,对当代小学教育有何启示?

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

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

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

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

乐学"

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要导之以礼"

."

讽之读书"

开其知觉"

.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一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

因此,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

同样,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毫无益处。

  同时,王守仁还认为儿童教学“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因此,教学应该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1.及早施教,勿失时机(2)守道崇德,勤俭自立(3)慈严相济,均爱勿偏(4)风化熏染,陶冶品性。

(5)虽在孩稚,便渐督正(6).须由天分,娱心畅情。

至今仍充满着熠熠生辉的现实意义:

(1)倡导早期教育。

(2)重视道德启蒙(3)掌握情感原则(4)进行环境陶冶(5)关于语言教育。

(6)关于艺术教育。

另外,对于如何做学问,颜之推曾精辟地提出过“眼学” 的学习方法,主张亲眼观察、实地考察和亲身经历。

广泛意 义上,这也可权作是其儿童教育教学思想的组成。

古代儿童教育的方法?

急送熟读;

潜移默化;

循序渐进;

培养诱导,寓教于乐;

因材施教。

重视以身试教,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因人而异多方诱导,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

第五大题:

中体西用的教育主张有何历史地位,请用史实说明?

历史地位和评价: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

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机“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

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

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地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此原理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

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最初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

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要被新的形势所替代。

积极意义:

第一.中体西用思想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中体西用"

的集大成者张之洞将"

中体西用论"

发展成"

整顿中法,仿行西法"

并提出"

以仿西法为主"

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

发展为变法维新,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而以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受到"

的影响,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方略。

不过他们突破了中体西用论的框框,思想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主张仿效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用暴力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

第三,中体西用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的政治理论,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尽管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因种种原因而失败了,但是维新派人士和孙中山对怎样学习外国的思路是正确的。

消极意义:

第一,“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那样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

第二,它是洋务经济深层的需要。

第三,这是洋务派自存的一种需要。

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顽固派提出机车轰鸣会震动皇陵,洋务派不得不一度用马匹来牵引车厢。

办天文算学馆,顽固派又说这是以夷变夏,是废弃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第四,“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

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有利于打破国民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障碍。

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一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即译介一种,真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第六大题:

比较中国近现代的三个学制,从课程设置上和教育宗旨的变化方面上,看中国教育不断近代化的进程?

癸卯学制1904

①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奏定学堂章程》②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③纵向初等、中等、高等、三段。

共分七级④横向普通、师范、实业三足鼎立的整体格局框架⑤意义是近代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标志性意义⑥打击了旧的教育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⑦但是依旧是“中体西用”浓厚的封建性⑧在课程设置中传统的中国经学内容比重大⑨硬套日本的学制不合实际学制冗长。

从课程设置看,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

读经讲经课,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40%(还不算每天半小时的温经),高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修身课,仍占40%。

小学不设外语,也是要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中学根基。

中学堂的读经讲经和修身课也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高等学堂政科(即文科),经学、伦理仍为必修课,艺科(即理科)也设有伦理课。

壬子癸丑学制1913①1912~1913陆续公布了一系列学制叫壬子癸丑学制。

②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中学校——4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4年、小学以下——蒙学院、大学以上——大学院③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种④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⑤批判了清政府的“忠君尊孔”废除读经讲经⑥缩短了受教育年限⑦提倡男女平等⑧缺点虽然整齐划一但是灵活性不够⑨修业年限又太短偏重于普通教育。

对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够.

壬子癸丑学制对应的课程标准①废除了“癸卯”中的读经讲经课②突出了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地位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④提高了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⑤关注美感和情感教育注重课程的“应用性。

平民化、手脑协调发展”。

壬戌学制1922新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重中国民经济力⑤注重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个地伸缩余地

新学制”的特点:

①根据学龄儿童分期划分教育阶段②初等教育4~2分段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③中学教育是改革的“核心”——年限4加到6年提高了中学程度④高中实行分科制——兼顾了升学就业双重任务有利于学生发展⑤中学分成初中和高中增加了灵活性⑥取消大学预有利于大学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新学制”的意义①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由日本转向美国寻求借鉴的标志②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③考虑到了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④比较彻底的拜托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⑤重视基础的民众的教育⑥学制简明并留有灵活性——一直延续至今⑦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⑧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尽管壬寅学制尚不完善,也有许多明显的缺点,而且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实行,但它毕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是近代学制的肇始,是中国新学制的开端,不仅对中国学制的建设影响巨大,而且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也意义深远。

癸卯学制虽然也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毕竟比壬寅学制有了很大改进,它奠定了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推动了新教育的发展,通过新学堂的发展为培养近代中国的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支配下,通过对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变革在制度上的保障,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此外,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也是教育实践中的先进之处在学制中的显现。

壬子学制。

它毕竟是一个对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学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新学制,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即我国的教育宗旨。

第七大题:

中国近现代平民教育思潮的历史地位及对当代教育教育的启示?

从晏阳初、梁漱溟再到陶行知,20世纪30、40年代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思潮反映的是一种知识份子的良知,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平民教育的对象是乡村平民,这里所说的平民——晏阳初的解释是:

“我们对一般男女已过过学龄期限的(就是在十二岁以上的)不识字的,及已识字而缺乏常识的人都称为“平民”。

事实上,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推行,确实大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上海个书局售出《平民千字课》的总数报告,截止1926年9月底止,“共360万部。

准此以推,全国平民学校毕业生,至少已达300万名以上”。

因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可以称为“普及教育的先声”,是不无道理的。

2007年教师节,温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穷人教育学”这样一个对穷人系统研究的学问,其归根结底,还是在强调“平民教育”的理论思想。

平民教育思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乡村的改造,而温总理今天强调的穷人教育学,实际是在新时期下具有新特点的平民教育——它主张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的农民,也要关注城市中的弱势群体,防止两极分化,构建和谐社会。

穷人教育,成为当前形势下面向普通百姓,广大低收入者的教育。

历史地位:

是五四时期新教育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特点。

例如陈独秀在1915年提出的“一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主张以民主主义的教育取代封建专制教育,以广大的人民为对象。

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宗旨的制订。

1919年4月,蔡元培等教育家在教育调查会上提出了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作为教育宗旨。

在1922年《新学制系统改革案》中更明确地把“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规定为七项标准之一。

另一方面,平民教育思潮还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男女教育机会均等,尤其是女子教育的发展。

第八大题: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优秀的教师论思想?

荀子是先秦儒家朱子中最为提倡尊师的。

他将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他视教师为治国之本。

荀子以为,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

有无师法,对人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教师是礼仪的化身,他们提纲挈领地掌握着仁义的准则、先王的规则。

所以,师法是使礼义转化为每个人品质的捷径。

没有师长的教导,人就会加重本性的放纵;

有师长的教导,就能积累善,改变自己。

既然如此尊师、重师,荀况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要求。

他以为,为师之道就在于:

有尊师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

至于简单的传习学问,是不足论的。

荀况的尊师思想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学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可以具体说是孟轲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十分尊师。

它说:

“三王四代唯其师。

”首先,社会上每个人,从军到民,都是教师教出来的,尤其是以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好老师。

其次,《学记》以为:

“能为教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把为师、为长、为君视为一个逻辑过程,是为师实际上成为为君的一种素质、一项使命,就使尊师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而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取得了一致。

此外,它还概括了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有本义和引申义的区别)。

《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

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具有新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