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82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docx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物理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代码:

0661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主要论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物理性污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控制原理与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危害及其评价方法和标准,理解和掌握物理性污染的基本规律、测试和监测方法、控制方法和技术等,具备解决环境物理性污染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物理性污染的成因、传播规律、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基本控制技术等,并初步具倍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噪声控制、电磁污染控制、放射性防治、振动防治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专业工作、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危害、特征。

2.了解热污染、光污染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

3.理解和掌握声学基础知识和噪声测量方法,熟悉噪声和振动控制有关规范、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噪声和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4.理解和掌握电磁辐射基础知识,熟悉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了解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5.了解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特点,理解和掌握辐射剂量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为环境工程与管理的专业主干课程,与本课程平行进行的课程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分别从环境各不同要素介绍污染控制的原理和工艺。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基本危害,了解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研究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

物理环境、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环境物理学的研究特点。

第二节 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

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1、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

2、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

(四)考核要求

1、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

⑴ 识记:

物理环境的定义

⑵ 理解:

⑶ 应用:

2、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

⑴ 识记:

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⑵ 理解:

物理性污染的概念

⑶ 应用: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理解和掌握声学基础知识和声波的传播规律,掌握噪声测量技术和评价方法,熟悉噪声控制有关规范、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声音和噪声、噪声的特点与影响、噪声的控制。

第二节 声学基础

声波的形成、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平面声波、球面声波的特点;声音的频谱、声压级的计算、声波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 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环境噪声标准

第四节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室内吸声降噪

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单层均质墙的隔声性能、多层墙的隔声特性;隔声间;隔声罩、隔声屏。

第六节  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消声器的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声学基础

2、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4、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5、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四)考核要求

1、声学基础

⑴ 识记:

噪声的定义、声波的形成、横波和纵波、描述声波的物理量、声音的频谱、声源的指向性、声强、声功率、声能密度

⑵ 理解:

声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声压级及计算、

⑶ 应用:

声压级的计算、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2、噪声评价和标准

⑴ 识记:

等响曲线、响度级和响度;噪度和感觉噪声级;各种产品噪声标准和各种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室内环境噪声允许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⑵ 理解:

计权声级、累计百分数声级

⑶ 应用:

A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昼夜等效声级

3、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⑴ 识记:

吸声系数、吸声量、多孔性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⑵ 理解:

吸声量计算、吸声原理、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室内吸声降噪的原理

⑶ 应用:

吸声特性和影响因素、室内声场计算、吸声降噪量计算

4、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⑴ 识记:

透声系数、隔声量、插入损失、隔声频率特性、隔声质量定律

⑵ 理解:

平均隔声量计算、单层匀质墙隔声的频率特性、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多层墙的隔声特性、隔声间、隔声门窗的特点、隔声屏的特点

⑶ 应用:

隔声罩的隔声计算、组合墙的隔声量计算

5、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⑴ 识记:

消声器定义、消声器的评价量、阻性消声器的结构形式、抗性消声器的结构形式、复合结构消声器的结构形式

⑵ 理解:

对消声器的要求、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及影响因素、扩张室式消声器的影响因素、共振消声器原理

⑶ 应用:

阻性消声器的设计计算、扩张室式和共振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振动的概念、危害,了解振动的基本理论、掌握振动的评价和标准,熟悉振动控制技术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振动与振动污染、振动污染源、振动的影响。

第二节 振动基础

振动的基本物理量、振动的性质、简谐振动系统、振动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节 振动的评价和标准

振动的评价和评价指标、环境振动标准

第四节 振动控制技术

振动源的控制、机械振动控制、弹性减振、冲击减振、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振动衰减。

第五节 减振材料与装置及其应用

减振材料、减振装置、振动污染的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

1、振动污染

2、振动基础

3、振动评价

4、振动控制技术

5、减振材料与装置

(四)考核要求

1、振动污染

⑴ 识记:

振动污染的定义、振动来源及危害

⑵ 理解:

⑶ 应用:

2、振动基础

⑴ 识记:

振动的基本物理量

⑵ 理解:

共振、固有频率、位移振幅倍率

⑶ 应用:

3、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⑴ 识记:

振动的评价指标

⑵ 理解:

振动的评价标准

⑶ 应用:

评价标准的应用

4、振动控制技术

⑴ 识记:

⑵ 理解:

振动源控制、机械振动控制、弹性减振、阻尼振动、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振动衰减。

⑶ 应用:

5、减振材料与装置

⑴ 识记:

减振材料、减振装置

⑵ 领会:

⑶ 应用:

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电磁辐射的概念、危害,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掌握电磁辐射的防护标准,熟悉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电磁环境和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源、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 电磁辐射基础

电场和磁场、电磁场与电磁辐射、射频电磁场、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第三节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相关计算方法。

第四节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电磁辐射防护技术、电磁辐射控制应用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

1、电磁辐射污染

2、电磁辐射基础

3、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4、电磁辐射控制技术

(四)考核要求

1、电磁辐射污染

⑴ 识记:

电磁辐射污染源

⑵ 理解:

电磁辐射的危害

⑶ 应用:

2、电磁辐射基础

⑴ 识记:

电场、磁场、电磁场与电磁辐射

⑵ 理解:

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⑶ 应用:

3、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⑴ 识记:

⑵ 理解:

电磁辐射相关标准

⑶ 应用:

4、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技术

⑴ 识记:

电磁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⑵ 领会:

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电磁辐射防治技术

⑶ 应用:

第五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放射性的概念、危害,了解放射性的基本理论、掌握放射性的防护标准,熟悉放射性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危害。

第二节 辐射剂量学基础

辐射剂量学的基本物理量和单位、放射性活度、照射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有效剂量当量、集体剂量当量和集体有效剂量、辐射防护的量和概念。

第三节 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放射性废物及其处理途径、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环境放射性防护标准、辐射防护一般措施。

第四节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

第五节 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

去污的定义、化学去污技术、机械去污技术、其他去污新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辐射的生物效应

2、辐射剂量基础

3、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4、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辐射的生物效应

⑴ 识记:

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危害

⑵ 理解:

⑶ 应用:

2、辐射剂量基础

⑴ 识记:

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

⑵ 领会:

与辐射防护有关的概念

⑶ 应用:

3、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⑴ 识记:

⑵ 理解:

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处理原则

⑶ 应用:

辐射防护标准

4、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⑴ 识记:

固化技术、减容技术、膜分离和过滤、絮凝沉淀、蒸发、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

⑵ 理解:

固化技术

⑶ 应用:

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热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水体热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掌握水体热污染防治的技术,了解热岛效应的成因、影响及防治,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影响,熟悉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了解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熟悉热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热环境、热污染及其类型。

第二节 水体热污染

水体热污染的影响、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 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防治。

第四节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第五节 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水体热污染评价与标准、大气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第六节 热污染控制技术

节能技术与设备、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热污染及其类型

2、水体热污染

3、热岛效应

4、温室效应

5、热污染控制技术

(四)考核要求

1、热污染及其类型

⑴ 识记:

热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⑵ 理解:

⑶ 应用:

2、水体热污染

⑴ 识记:

⑵ 理解:

水体热污染的影响、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⑶ 应用:

3、热岛效应

⑴ 识记:

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⑵ 理解: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防治。

⑶ 应用:

4、温室效应

⑴ 识记:

⑵ 理解:

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⑶ 应用:

5、热污染控制技术

⑴ 识记:

⑵ 理解:

节能技术与设备、热泵、热管、隔热材料、空冷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⑶ 应用:

第七章光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光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光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熟悉光污染防治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光环境、光源及其类型、光污染及其分类、光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 光学基础

光的基本物理量、电光源的基本技术参数。

第三节 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天然光环境的评价、人工光环境的评价。

第四节 光污染防治技术

可见光污染防治、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

(三)考核知识点

1、光污染及其危害

2、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3、光污染防治技术

(四)考核要求

1、光污染及其危害

⑴ 识记:

光污染的危害

⑵ 理解:

⑶ 应用:

2、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⑴ 识记:

采光系数、采光系数标准、适当的照度水平

⑵ 领会:

⑶ 应用:

3、光污染防治技术

⑴ 识记:

⑵ 领会:

直接眩光的限制、反射眩光和光幕反射的限制、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

⑶ 应用: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

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物理性污染控制》(2007年版),陈杰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教材: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011年第二版),毛东兴洪宗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2006),陈亢利,钱先友,许浩瀚.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

本课程共3学分,建议总课时54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概论

2

第二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20

第三章

 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8

第四章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控制

8

第五章

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8

第六章

热污染及其控制

4

第七章

光污染及其控制

4

合计

54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

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

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

3:

3:

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

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为: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本课程重点章为第二、三、四、五等4章。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声功率是声源每秒发出的总能量,随离开声源的距离增加而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与距离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2、隔声组合体的隔声量决定因素包括每个构件的

A、面积的大小 B、面密度 C、隔声量 D、吸声材料E、硬度

三、填空题

3、室内声场中所听到的声音来自 和 两个部分。

四、名词解释

4、声压级

五、简答题

5、阻性消声器的消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提高其消声量?

六、论述题

6、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有哪些种类?

其吸声的原理是什么?

七、计算题

7、在一个教室中原来的背景声音为A声级63dB,有一个放音机在放音乐,其A声级是65dB,则现在的A声级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