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2197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回答题目Word文档格式.docx

28.学习动机:

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的四个方面。

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29.偏误分析:

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料哦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四、论述题

31.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解释的方法(至少三种)

答:

(1)以旧词释新词。

用学生已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

用学过的汉语词汇释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翻译的局限、正确的理解此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也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讲新词“恰巧”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同义词“正好”来释义。

(3)近义词比较,通过对词义相近的词(通常是借助学过的词引进新词)的比较分析来向学生讲清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词义的细微差别:

比如“保护”和“保卫”,

词义的褒贬:

比如“成果”和“后果”

词的用法:

比如“或者”和“还是”

(4)例句释义。

教师直接给学生几个例句,让学生通过例句来体会词义。

比如,讲”难怪“一词,教师可以举出几个例句:

难怪两个星期没看成他,他回老家了。

难怪教室里这么冷,原来没有暖气了。

32.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不同之处在于国内各少数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并沐浴着中华文化,在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中,由于民族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难就要小的多,而外国学生来自世界各国,各国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就造成了对汉语的理解学习和运用zhog的占该,甚至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与语言交际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对外汉口与教学的课程包括文化对比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含义。

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意识已经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一差异给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造成的文化不适应症都需要我们在课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实际上,第二语言校勘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内容的校勘学。

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从零一个角度讲,其前提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责无旁贷

33.试述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35.试分析“我每天晚上都散步散步”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

再简要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五、综合教案设计题

36.根据下面的课文,设计一份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

初级班;

课时:

90分钟)

老王是个老烟民。

从二十年前开始,就抽烟了。

最近,他咳嗽得很厉害。

医生叫他不要吸烟了。

他决定戒烟。

到今天为止,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吸烟了。

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

昨天,他的朋友给他一只烟,老王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他。

老王朔:

“我答应过医生,再也不吸烟了。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大家都应该戒烟!

1、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掌握本课重点语法项目并能熟练使用。

2、教学重点:

1)“V+过”表示动作的完成。

2)“又”和“再”的用法

3、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重点词语讲解:

抽、咳嗽、抽烟、闻、答应;

厉害;

烟民、健康(词语领读与蒋介、生词扩展)

(3)语法与课文讲练

1)老师领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法点讲解:

“V+过”表示动作的完成。

比如:

吃过、看过、听过、去过

“我答应过医生”

“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抽过烟了。

“又”和“再”的用法

“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

“他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朋友。

(语法点讲解、句型替换练习)

2)课文模仿练习

(4)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2004年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评分的客观性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2.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_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_和__认知心理学_。

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4.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_初中等_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__11___级。

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语言交际能力__。

6.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__认知方式__。

7.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学习的成果__。

8._言语交际能力_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专用语言教学(LSP),是在_D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2.保证___B___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A.难易度B.效度C.区分度D.信度

3.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___D____。

A.编写最好的教材B.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C.设计最有针对性地考试D.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4.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____B___。

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5.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C___

A.中介语理论B.认知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

6.《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____A____的纲领性文件。

A.功能法B.听说法C.认知法D.听说法

7.教材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___D_____划分出来的

A.教学方法B.教学对象C.教学手段D.课程类型

8.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是由若干个___B_____组成的。

A.教学技巧B.教学步骤C.教学单位D.教学对象

三、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8分)

2.中介语(也有人译成“过渡语”或“语际语”):

是指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起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4.跨文化交际:

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这种交际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试述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

成人语言学习的生理器官已经成熟,智力发育健全,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语言材料。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正迁移作用或/和负迁移作用)。

成年人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正式场合(课堂)进行,因此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第一语言学习。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这和儿童习得母语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不同。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

在第二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

这是因为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课堂进行有组织的的教学活动和展示有计划的教学内容。

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在课堂上进行并且完成,展示的教学内容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操练加以掌握并进而巩固。

课堂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最基本的形式来实现的,因而培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在传授语言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操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运用于社会交际中。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还必须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有机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比不可少的辅助部分。

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的中心环节。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其他环节都要以课堂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适应和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学原则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确定、教材的选择等等要考虑是否在课堂上可行,是否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成绩测试的内容和方法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测试的结果则要考虑是否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3.简述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

认知法又叫“认知——符号法”,被认为是“现代的语法——翻译法”。

其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发现和创造性的作用,目标是在听、说、读、写全面掌握语言。

(一)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

(二)主要特点

1.教学原则:

①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②以学生为中心

③提倡演绎法,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

只用母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

⑥反对有错必纠,主张不影响交际的错误,不急于纠正

⑦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先理解(认)再操练(知)

2.不足:

①转换生成语法尚无法应用到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②完全排斥机械性训练值得商榷

③知法作为一个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须进一步研究

五、设计综合课教案(16分)

(情景:

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

去干什么?

金成泰:

田中,起床啦,起床啦!

田中:

今天星期六,干嘛起得这么早?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我游泳游得不好,去唱卡拉OK吧。

好啊,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

金成泰: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

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问问她去不去。

行,我现在就打。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状态补语)的用法,连动句的用法,以及“起床”“唱歌”“游泳”等离合词的用法。

2.掌握功能项目:

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

(指出一到两个即可。

(二)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

2.学习新课

3.生词学习

4.课文讲练

①重点词语讲练:

这么(“这么早”)、怎么(“我怎么不知道”)、干吗、就(“我现在就打”)

②重点语法讲练(答出两个即可)

A.离合词(如:

“唱歌”“起床”“游泳”)

B.程度补语(状态补语):

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

(如“干吗起得这么早”、“我网球打得不好”、“我游泳游得不好”)

C.连动句

(如“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③活用练习

5.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6.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复习旧课:

5分钟/生词学习:

10分钟/课文讲练:

25分钟/重点词语讲练:

10分钟

重点语法讲练:

20分钟/活用练习:

15分钟/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5分钟

(三)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2003年

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3、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5、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6、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

7、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两部分。

1、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B。

A、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听说训练D、教材编写

2、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C。

A、水平测试B、诊断测试C、成绩测试D、潜能测试

3、“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D之一。

A、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4、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C。

A、口语中常用的B、意思单一的C、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D、适用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的

5、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C。

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势语D、手势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B。

A、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1、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是第一语言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第二语言。

3、负迁移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其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移。

分阻碍性干扰(目的语中有,母语中没有,从而干扰)和接入性干扰(目的与没有,母语有的,从而干扰)。

2、功能教学法的优点是什么?

3、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传统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

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

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语言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于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互动的活动。

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助、促进、引起学生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精彩表演”要难得多。

正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从单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转到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言学习/习得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上来了。

3、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一:

描绘习得过程,知道学习二:

强调语言习得机制,人的本质属性,狼孩

初级班课时:

50分钟)

(背景:

麦克从楼下拿来一封信,这封信是玛丽前天刚寄出去的……)

麦克:

玛丽,这不是你前天寄出去的信吗?

玛丽:

是啊,怎么又退回来了?

是不是地址或者邮政编码没写对?

不是,通知单上说,邮票没贴够。

我放进去了几张照片,可能超重了。

还欠多少邮票?

还需要再贴五块钱的。

我这儿正好有一张五块的,帮我贴上去吧。

贴好了。

投进下边的邮筒里去吧。

(他们等电梯……)

别等电梯了,我们走下去吧。

我刚才就是走上来的。

辛苦你了!

哪里。

2002年

1、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知识文化。

2、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

二是可接受性/得体性。

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6赛林格(L.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是由__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7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方法和技巧。

8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性试题。

9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10、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对象分出来的;

《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教学目的分出来的。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上标号,每空1分,共6分)

1、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D)

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B、是阅读课的一种,与泛读课相对

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

2、完成测试(clozetesting)中“完形”一词来自:

(C )

A、转换生成语言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结构主义语言学

3、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

(B)

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C、有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

4、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知识的内容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

5、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

(A)

A、分立式测试B、标准化测试C、模参照测试D、水平测试

6、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C)

A、技能训练B、知识传授C、课堂教学D、教材编写

三、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

(二)迁移——迁移一般指学生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

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移。

学得的经验如果恰当地运用,其效果是正迁移,反之是负迁移(干扰)。

(三)测试的效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

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要测的东西?

如果是,就是有效的;

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

在选择试题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

一是这份试题究竟要测什么;

二是这份试题究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四、论述题(共40分)

3、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10分)

(1)学习的主体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

两者的学习主体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学习的起点不同。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所谓“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从而认识它的。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从而认识它的。

(3)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不同。

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

语言环境比较单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

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

课堂以外,一般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或者说,总处在一种双语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外语,课下使用母语。

外语在生活中没有占有跟母语相当的地位。

(4)学习的动力不同。

儿童习得母语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跟社团的成员交往,因而动力强。

他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各异:

考试、求职、专业、喜欢、加入另一社团等等。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儿童的第一语言基本上是不用“教”的,而是自然习得的。

输入的和习得的是同一种语言。

父母输入的语言是“照顾式语言”:

简单、清楚、有重复、速度慢、伴随着丰富的体势语、有具体的语言环境。

第二语言输入的情况各异,……

(或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1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2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不同3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4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4、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10分)

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践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或:

实践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针对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语言内容和语言材料;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语言;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快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5、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10分)

教师教什么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