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254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文档格式.docx

如,则有ΔH=ΔH1+ΔH2。

两个关系:

ΔH2=a·

ΔH1

②A

B,ΔH1=-ΔH2。

五、能源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

(2)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3)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H2SO4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4)已知相同条件下2SO2(g)+O2(g)2SO3(g) ΔH1,反应2SO2(s)+O2(g)2SO3(g) ΔH2,则ΔH1>ΔH2。

解析:

(1)×

 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也伴随着能量变化。

(2)×

 反应条件不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即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3)√ 因浓H2SO4溶解时放热,故放热大于57.3kJ。

(4)×

 反应①SO2为气态,放出的热量比反应②要多,所以ΔH1<ΔH2。

2.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

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吗?

答案:

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燃料的燃烧一般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进行;

而不需要加热进行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和NH4Cl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属于吸热反应。

3.NaOH固体、浓H2SO4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该变化属于放热反应吗?

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属于吸热反应吗?

提示:

前者不属于放热反应,后者不属于吸热反应,因为这两个过程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4.已知N2(g)+3H2(g)2NH3(g) ΔH=akJ/mol,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完全后,放热为akJ,对吗?

不对。

①N2(g)+3H2(g)2NH3(g) ΔH=akJ/mol,表示1molN2与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放出热量为|a|kJ,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即1molN2和3molH2不可能完全反应,故其值要小于理论值。

②N2与H2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a为负值,因此,描述放出多少热量时,应为-a或|a|kJ。

5.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是57.3kJ/mol,所以含有1molH2SO4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57.3kJ的能量,这种说法对吗?

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H2O。

1molH2SO4完全反应会生成2molH2O。

6.1molH2分子断裂开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

1molCl2分子断裂开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放出431kJ的能量,则反应H2(g)+Cl2(g)===2HCl(g)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断键所吸收的热量为436kJ+243kJ=679kJ,成键所放出的热量为431kJ×

2=862kJ,则共放出的热量为862kJ-679kJ=183kJ。

183kJ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NO2(g)N2O4(g) ΔH=-56.9kJ/mol,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N2O4(g)2NO2(g) ΔH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0大于零

C.该反应ΔH0=-56.9kJ/mol

D.该反应可表示1molN2O4投入容器中分解时的热效应

选B ΔH0=+56.9kJ/mol,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N2O4不可能完全分解,所以D项错误。

8.(2012·

大纲全国卷)反应A+B→C(ΔH<

0)分两步进行:

①A+B→X(ΔH>

0),②X→C(Δ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选D 因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②放出的热量比反应①吸收的热量多。

选项A,图中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且总反应为吸热反应,错;

选项B,图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吸热反应,错;

选项C,图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错。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1.书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生成0.5molNH3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20.0g的稀NaOH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

(2)N2(g)+3H2(g)

2NH3(g)ΔH=-77.2kJ/mol

(3)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96.8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kJ/mol(反应热)

选C 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即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A项错误;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ΔH应小于0,B项错误;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D项错误。

3.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aq)+SO

(aq)+Ba2+(aq)+2OH-(aq)===BaSO4(s)+2H2O(l);

ΔH=-57.3kJ/mol

B.KOH(aq)+

H2SO4(aq)===

K2SO4(aq)+H2O(l);

ΔH=-57.3kJ/mol

C.C8H18(l)+

O2(g)===8CO2(g)+9H2O(g);

ΔH=-5518kJ/mol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l);

选B A项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

C项中生成物水为气态;

D项中辛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所以A、C、D错误。

4.(2013·

北京高考)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2NO(g)

2N(g)

N2(g)2O(g)

O2(g)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1)3NO2+H2O===2HNO3+NO

(2)①N2(g)+O2(g)===2NO(g) ΔH=+183kJ/mol

②增大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五步”

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ΔH的值

2.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五审”

[特别提醒] 

(1)对于同素异形体,除注明聚集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

因为同素异形体虽然构成元素相同,但属于不同物质,其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反应中的ΔH也不同。

(2)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的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

等量的同一物质,气态时能量最大,其次为液态,最小的为固态。

(3)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

如:

2SO2(g)+O2(g)2SO3(g) ΔH=-197kJ/mol是指2molSO2(g)和1molO2(g)完全转化为2molSO3(g)时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的计算

5.(2011·

海南高考)已知:

2Zn(s)+O2(g)===2ZnO(s)ΔH=-701.0kJ·

mol-1

2Hg(l)+O2(g)===2HgO(s) ΔH=-181.6kJ·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  )

A.+519.4kJ/mol       B.+259.7kJ/mol

C.-259.7kJ/molD.-519.4kJ/mol

选C 利用盖斯定律将两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加减即可计算出所给反应的反应热。

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再除以2即得目标方程式,所以ΔH=

×

(-701.0kJ·

mol-1+181.6kJ·

mol-1)=-259.7kJ·

mol-1。

6.(2013·

新课标卷Ⅱ)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

S2(g)+2H2O(g) ΔH2

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ΔH4=

(ΔH1+ΔH2-3ΔH3)

B.ΔH4=

(3ΔH3-ΔH1-ΔH2)

C.ΔH4=

D.ΔH4=

(ΔH1-ΔH2-3ΔH3)

选A 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反应×

+第二个反应×

-第三个反应×

2可得第四个反应,则ΔH4=ΔH1×

+ΔH2×

-ΔH3×

2=

(ΔH1+ΔH2-3ΔH3)。

7.(2013·

海南高考)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

2H2(g)+O2(g)===2H2O(g) ΔH2

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  )

A.12ΔH3+5ΔH2-2ΔH1

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

D.ΔH1-5ΔH2-12ΔH3

选A 盖斯定律的常规考查。

分别给已知方程式编号,由盖斯定律可知所给方程式由③×

12+②×

5-①×

2得到,故ΔH=12ΔH3+5ΔH2-2ΔH1。

8.高考组合题

(1)(2013·

四川节选)焙烧明矾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

已知25℃、101kPa时:

2SO2(g)+O2(g)2SO3(g)ΔH1=-197kJ/mol;

H2O(g)===H2O(l)ΔH2=-44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ΔH3=-545kJ/mol。

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

天津高考改编)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

已知:

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

WO2(s)+2H2(g)W(s)+2H2O(g)①

ΔH=+66.0kJ·

WO2(g)+2H2(g)W(s)+2H2O(g)②

ΔH=-137.9kJ·

则WO2(s)W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

(3)(2012·

海南高考节选)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①N2(g)+2O2(g)===N2O4(l)

ΔH1=-19.5kJ·

②N2H4(l)+O2(g)===N2(g)+2H2O(g)

ΔH2=-534.2kJ·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题中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

(③—①)—②可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即SO3(g)+H2O(l)===H2SO4(l) ΔH=

(ΔH3-H1)-ΔH2=-130kJ/mol

(2)利用盖斯定律:

由①—②可以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则ΔH=ΔH1-ΔH2

=+66.0kJ·

mol-1-(-137.9kJ·

mol-1)

=+203.9kJ·

(3)利用盖斯定律,②×

2-①可以得到

2N2H4(l)+N2O4(l)===3N2(g)+4H2O(g)

则ΔH=ΔH2×

2-ΔH1=-1048.9kJ·

(1)SO3(g)+H2O(l)=H2SO4(l) ΔH=-130kJ/mol

(2)+203.9kJ/moL

(3)2N2H4(l)+N2O4(l)=3N2(g)+4H2O(g)ΔH=-1048.9kJ/mol

计算反应热的四种方法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把反应热当作“产物”,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根据燃烧热数据,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

Q=燃烧热×

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

如已知H2的燃烧热为ΔH=-285.8kJ·

mol-1,燃烧2molH2放出的热量为2mol×

285.8kJ·

mol-1=571.6kJ。

3.根据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进行计算

如H2与Cl2燃烧生成HCl的反应,H2(g)+Cl2(g)===2HCl(g),断裂旧键吸收的总能量为679kJ·

mol-1,新键形成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为862kJ·

mol-1,故该反应的反应热ΔH=679kJ·

mol-1-862kJ·

mol-1=-183kJ·

4.利用盖斯定律求解

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若其反应物是所求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调整计量数后作为基础化学方程式或与基础化学方程式各对应部分相加;

若其反应物是所求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生成物,调整计量数后各对应部分由基础化学方程式相减,整理即可得到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

调整计量数既是与目标相符,又能消除无关物质。

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如由

a.C(s)+O2(g)===CO2(g) ΔH1;

b.C(s)+

O2(g)===CO(g) ΔH2;

a.-b.可得CO(g)+

O2(g)===CO2(g)

ΔH=ΔH1-ΔH2

②合理设计反应途径如

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变化反应热代数和相等。

ΔH=ΔH1+ΔH2。

[特别提醒] 在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时注意:

(1)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清楚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物质的量与已知物质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时,需注意断键和成键的总数,必须是断键和成键时吸收或放出的总能量。

(3)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在调整方程式时,要注意ΔH的正负和数值也要随之调整。

中和热的测定

鲁科版采用简易量热计,是专门测量反应热的仪器,比人教版采用大小烧杯及盖板保温效果好,测量更准确

为增强搅拌效果,苏教版改用了电动搅拌器,且所有仪器均固定,减少了人工活动,易于观察实验数据。

(2010·

重庆高考)右面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是否正确?

温度计的位置应放在小烧杯内,而不是放在泡沫塑料中,错误。

在理清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高考题重在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规范操作。

1.中和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kJ/mol,最终误差与(t终-t始)有关,请以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反应为例,分析下列误差:

引起误差的实验操作

t终-t始

|ΔH|

保温措施不好

搅拌不充分

所用酸、碱浓度过大

用同浓度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

用同浓度的醋酸代表盐酸

用50mL0.50mol/LNaOH溶液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2.中和热测定的数据处理:

以NaOH和盐酸反应为例,每次测量加入试剂量均相同。

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温度差

1

20.0℃

2

20.2℃

3

18.5℃

4

19.8℃

则以上记录有何不妥之处?

平均温度差应为多少?

缺少原始数据的记录,即起始温度、终止温度;

计算平均温度时应删去第3组数据,因为其误差较大,故平均温度差为20℃。

1.在化学反应中,为使某一反应物充分反应常采用另一反应物过量的方法。

(1)本实验中采用NaOH溶液的浓度稍大于盐酸的浓度,原因是盐酸的浓度越大越易挥发,故不采用盐酸过量的方法。

(2)工业合成氨时,常采用通入过量氮气从而使H2尽可能转化,原因是H2的原料成本高,而氮气成本低。

(3)工业合成SO3,常采用通入过量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2.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

(1)注意温度相同。

必须确保酸、碱两种溶液的温度相同。

(2)注意酸、碱的浓度大小。

为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

(3)注意保温。

必须确保实验过程中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扩散到测定仪器以外。

(4)注意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宜使用精确度为0.1℃的温度计,且测量时应尽可能读准。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

(5)注意两个近似。

一个是体系的比热容近似等于水的比热容,二是酸、碱溶液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

以“PM2.5污染物的研究”为载体串联反应热知识

高考载体(2013·

天津高考T10)

  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

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①H2(g)+

O2(g)===H2O(g)

ΔH=-241.8kJ·

②C(s)+

O2(g)===CO(g)

ΔH=-110.5kJ·

[知识串联设计]

(1)反应①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试判断2molH2和1molO2的总能量与2molH2O(g)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反应②确定24g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g)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表示是H2的燃烧热吗?

若1molH2O(l)完全转化为H2O(g)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则H2的燃烧热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CO转化成CO2的能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反应②和右图能量关系,能否确定碳的燃烧热是多少?

(5)依据反应①、②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反应:

C(s)+

O2(g)===CO(g) ΔH1

C(s)+O2(g)===CO2(g) ΔH2

试比较ΔH1和ΔH2的大小。

(1)放热反应 2molH2和1molO2的总能量大于2molH2O(g)的能量

(2)221kJ

(3)不是,氢的燃烧热为ΔH=-285.8kJ/mol

(4)2CO(s)+O2(g)===2CO2(s)ΔH=-566kJ·

C的燃烧热为ΔH=-393.5kJ·

(5)C(s)+H2O(g)===CO(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