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7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docx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

附件3

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管理规范(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专职消防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职责分工、对象内容、组织实施、考核评定以及奖惩等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专职消防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

《公安消防部队训练工作若干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专职消防队管理办法》;

《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行)》;

《中国石油专职消防队执勤战斗业务培训大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专职消防队

指股份公司所属地区公司专门从事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与现场监护及消防监督工作的成建制专业化队伍。

3。

2消防员

专职消防队承担灭火救援作战任务的战斗员、驾驶员和通信员等各类人员的总称.

3。

2消防指战员

专职消防队承担灭火救援任务的指挥员和消防员的总称。

3.3体能训练

专职消防队为适应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以提高指战员的体质为目的而开展的各项体育训练.

3。

4专业技术训练

消防指战员为有效完成灭火救援任务而开展的消防装备操作使用训练以及供水、破拆、登高等操作技能训练的总称.

3。

4战术合成训练

以战斗班(组)、基层大(中)队、支(大)队为单位,开展的车辆操作和编成训练、灭火救援行动分步训练以及典型火灾救援演练,统称为战术合成训练。

3。

5适应性训练

消防指战员为适应高温、高寒、噪音、强风、暴雨、黑暗等环境而开展的个人和团体训练.

3.6综合训练计划

专职消防队按指战员业务训练的总体规划所制定的年度、季度、月、周业务培训的计划,称为综合训练计划。

3。

7专业训练计划

专职消防队为有效组织消防演习、业务竞赛及其他专项训练活动而制定的组织实施计划,称为专项训练计划。

4管理内容

4。

1训练的职责分工

4.1。

1各地区公司人事部门是所属专职消防队的业务训练归口管理部门.各专职消防队的领导是训练工作的责任人,战训部门是训练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其他业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业务分工,协同配合。

4。

1.2地区公司培训主管部门的业务训练职责:

a)按照公司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所属专职消防队的消防员培训需求,审定专职消防队的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落实;

b)督促检查专职消防队落实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总结推广训练工作经验;

c)组织专职消防队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定期开展专职消防队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4。

1.3消防支(大)队的业务训练职责如下:

a)按照上级业务训练的部署,研究制定本支(大)队训练计划,并组织贯彻落实;

b)负责指挥员和机关其他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训练工作。

c)负责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配合地区公司主管部门组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d)负责新队员集训以及新调入人员的岗前业务培训工作;

e)负责特种消防车驾驶人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及取证工作;

f)负责组织消防业务交流和竞赛等活动。

4.1.4战训管理部门的业务训练职责如下:

a)负责拟制、下达业务训练计划,制定、上报训练保障计划;

b)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基层大(中)队的业务训练工作;

c)负责组织集训、考核、演练、竞赛等训练活动;

d)登记、统计、总结、报告业务训练情况,推广训练工作经验;

e)组织实施业务训练评比表彰活动,办理有关奖惩事宜;

f)负责指导训练装备、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4。

1。

5基层大(中)队的业务训练职责如下:

a)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业务训练;

b)考核、评定业务训练质量,登记、统计、总结、报告业务训练情况;

c)管理使用训练教材、器材、场地和设施;

d)组织业务训练中的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后勤保障和安全工作。

4.2训练对象与内容

4.2。

1新招收的消防员应集中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其打牢技术、战术基础,具备初步的执勤能力。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a)法规条令、战备管理、内务管理以及与专职消防队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学习;

b)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与要求、训练和灭火救援行动安全要则等安全常识学习;

c)燃烧基础知识、灭火救援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常识、灭火剂等业务知识学习;

d)泵浦消防车、供水器材、喷射器具、个人防护装备、灭火器和灭火剂等装备器材知识培训;

e)佩戴空气呼吸器、水带铺设、射水、攀登等专业技术训练;

f)单人队列和班队列的动作训练以及常规的体能训练.

4。

2.2在岗消防员应立足岗位,区分层次,注重石油石化灭火救援方法训练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精通本岗位的专业技能。

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a)各类消防员应开展法律常识、安全防护、现场救护、通信联络、责任区情况熟悉以及体能训练等共同科目的训练;

b)战斗员应按级别开展燃烧、灭火、危化品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射水、供水、破拆等专业技术训练以及泡沫、水罐、举高等消防车的车载固定装备操控训练;

c)驾驶员应按级别开展灭火剂供给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行驶、停靠、调头等驾驶技术训练以及消防车操作、常见故障排除等专业技术训练;

d)通信员应按级别开展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的应用、通信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和接处警、通信器材操作、通信联络方式等专业技术训练;

e)班长除完成各级战斗员的训练课目外,还应进行火灾及常见灾害事故处置的基本程序与对策等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指挥技能、组训技能等专业技术训练;

f)现场摄(录)像员应进行摄录像资料的编辑与制作、摄(录)像器材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灾害现场摄(录)像的内容和要求等相关知识培训和专业技术训练.

4.2。

3消防指挥员应通过随队训练和自学的方式,完成规定的训练课目,不断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a)所有指挥员应开展基础理论、决策指挥、辖区情况熟悉、执勤职责、执勤实力等培训以及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和体能训练;

b)基层大(中)队指挥员应开展执勤战斗预案制作、组训能力、指挥能力以及装备器材的操作与使用等专业训练;

c)支(大)队指挥员应开展灭火救援决策指挥、灭火救援技战术学习与研究、灭火救援计算以及计算机软件应用等专业训练。

4.2.4各专职消防队应以满足石油石化企业灭火救援作战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开展下列合成演练:

a)以战斗班(组)为单位,开展水罐、泡沫、干粉、举高等消防车的单车展开操法训练,以提高班组人员相互配合,熟练使用消防车的能力;

b)以战斗班(组)为单位,开展火场破拆、救人、阵地设置等灭火救援行动分步训练,以提高班(组)独立完成灭火救援战斗任务的能力;

c)以基层大(中)队为单位,开展常用战斗组合情况下的车辆编成训练,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中人员之间、车辆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d)以基层大(中)队为单位,开展炼化装置、油(气)罐区、装卸站台、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的典型火灾扑救合成训练以及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建(构)筑物倒塌等灾害事故的人员施救模拟合成训练,提高基层队灭火救援战术措施运用和整体协调配合能力;

e)以基层大(中)队为单位,适时开展适应灭火救援现场缺水、带电、强风、暴雨、夜间等特殊环境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复杂火灾、特殊环境和特殊任务下的适应能力和执行能力;

f)以支(大)队为单位,开展多个基层队参加的联合灭火救援演练,提高支(大)队整体战术措施的运用能力、基层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以及指挥员的科学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

g)以各联防区为单位,开展区域联防增援预案的桌面推演,以增强区域联防单位间的联合作战能力。

4。

3训练的组织实施

4.3。

1专职消防队的业务训练应贯彻“练为战”的指导思想,依据《中国石油专职消防队执勤战斗业务训练大纲》,结合所在地区公司灭火救援需要和气候特点等实际情况,按照从难从严的原则科学组织。

4。

3.2各地区公司应制定所属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的阶段性规划,并纳入员工培训总体规划之中。

消防支(大)队应制定年度或季度业务训练计划,基层消防大(中)队应制定每月或周业务训练计划。

技能竞赛、灭火演习、集中训练、集中考核等重要训练活动,应由组织单位制定专项计划。

4。

3.3各级业务训练应包括参加训练人员的数量,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训练质量指标等内容.参加业务训练的人员总数应不少于核定的执勤人员总数的90%;各类消防指战员的训练时间不应少于附录A的规定.

4.3。

4新招收的消防员的集中训练,应由消防支(大)队抽调专人组织,并配备足够的教学力量。

训练方式可采取教室授课与场地训练相结合,集中讲授与单兵教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3。

5在岗消防员的共同课目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应由基层大(中)队领导统一组织;各类消防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可由基层大(中)队领导现场指导,由相关专业的班长或业务骨干分头组织训练.

4。

3。

6支(大)队机关指挥员的个人防护训练和体能训练,应由支(大)队领导亲自组织,由战训部门具体承办。

基础理论、决策指挥、灭火救援技战术学习与研究等内容,应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外请教官与轮流授课相结合,学习与研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按计划进行。

4.3.7基层大(中)队指挥员的个人防护训练和体能训练,应与本队消防员同步进行。

基础理论、决策指挥、灭火救援技战术学习与研究、执勤战斗预案制作、组训能力、指挥能力以及装备器材的操作与使用等专业训练,应在支(大)队集中培训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

4.3.8战斗班(组)的战术合成训练,应在基层大(中)队领导的指导下,由战斗班长组织;基层大(中)队、支(大)队的战术合成训练,应由本级主要领导负责,各级的正副职领导必须按规定的时数同时参加训练,坚决杜绝漏训现象。

4。

3.9业务训练的集中授课,应采用录像、多媒体教学和其他电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时应根据消防员的工龄、分类指导、因人施教。

场地训练和现场实兵、实地演练应严格遵守训练安全的相关规定以及生产现场的有关规定。

4.4训练的考核评定

4.4。

1专职消防队应依据年度训练计划,按下列要求对各级指挥员、基层大(中)队以及各类消防员进行业务训练考核和评定工作:

a)新招收消防员集训结束时,应由支(大)队业务部门组织普考和成绩评定;

b)在岗消防员或班(组)在单科训练结束时,应由基层大(中)队组织普考和成绩评定;

c)基层大(中)队训练周期结束时,应由支(大)队组织对基层大(中)队指挥员和消防员进行抽考和成绩评定;

d)支(大)队机关训练周期结束时,应由支队领导组织对指挥员进行抽考和成绩评定;

e)股份公司消防业务主管部门,应按年度对专职消防队的训练情况进行抽考和成绩评定。

4。

4。

2专职消防队个人单科训练成绩,可按合格和不合格两级制及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制或百分制评定,个人年度训练成绩应按由所有单课目训练成绩综合评定。

a)优秀:

两级制评定课目全部合格,四级制评定课目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其中半数以上课目为优秀;或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均在及格以上,其中60%以上的训练课目成绩为优秀;

b)良好:

两级制评定课目合格率不低于90%,四级制评定课目成绩均在及格以上,其中训练课目成绩优良率不低于60%;

c)及格:

两级制评定课目合格率不低于60%,四级制评定课目80%以上训练课目成绩为及格以上;

d)不及格:

达不到及格上述标准为不及格。

4。

4.3基层大(中)队的年度训练成绩由本级指挥员年度训练成绩、本级合成训练成绩和个人训练课目抽考成绩综合评定;支(大)队的年度训练成绩由机关指挥员年度训练成绩、演练成绩和下级单位训练课目抽考成绩综合评定。

a)优秀:

本级指战员年度训练成绩均在良好以上,优秀率不低于50%;本级合成训练成绩为优秀;下级单位或个人训练课目抽考成绩及合格率为100%,其中优良率不低于80%。

b)良好:

本级指战员年度训练成绩均在及格以上,优良率不低于50%;本级合成训练成绩在良好以上;下级单位或个人训练课目抽考成绩合格率为90%,其中优良率不低于50%;

c)及格:

本级指战员的年度训练成绩、合成训练成绩均在及格以上;下级单位或个人的训练课目抽考成绩合格率不低于80%;

d)不及格:

达不到及格标准。

4。

4。

4专职消防队应建立各级业务训练记录和各类人员业务训练档案,真实、准确、及时记录各项训练实施的时间、内容、组织人及考核情况,详细登记各类执勤人员参加各类训练的时间和成绩.

4.5训练的奖惩

4。

5.1专职消防队应依据股份公司或所属地区公司员工奖惩的有关规定,结合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建立业务训练奖惩机制,并将业务训练考核情况纳入各级经济责任制考核之中。

具体奖惩可按下列方式进行:

a)上调或下调岗位工资;

b)上浮或下浮奖金系数;

c)一次性发放奖金或奖励物资;

d)通报表彰或授予奖励证书;

e)在单项劳动竞赛中加分或扣分;

f)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解除劳动合同等行政处分。

4.5。

2消防指战员在业务训练中,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给予奖励:

a)年度业务训练综合成绩评定优异的;

b)在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较高等级的;

c)被评为优秀教练员的;

d)在支(大)队以上单位组织的消防竞赛,或其它重点业务训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e)在消防业务训练组织、训练改革、训练器材革新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f)层大(中)队的训练成绩达到标兵大(中)队或先进大(中)队标准的;

g)其他对消防业务和训练做出重大贡献或突出成绩的.

4.5.3消防指战员在业务训练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分别给予相应的处分:

a)经常旷训、怠训,经批评教育仍不整改的;

b)无特殊原因年度训练综合成绩评定不及格的;

c)擅自改变年度训练任务,随意减少参加业务训练人数、时间或内容的;

d)弄虚作假,谎报业务训练成绩的;

e)因失职、违反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

f)其他干扰业务训练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业务训练任务完成的。

4。

5.4专职消防队业务训练奖惩,应由所在地区公司和专职消防队按权限分级实施.消防支(大)队可按规定将一定费用作为训练专项奖励资金,由支(大)队和基层大(中)队实施考核和奖励。

附录A

各类人员训练时间表

(规范性附录)

人员

时间

项目

支(大)队指

挥员(小时/年)

基层队指挥员(小时/年)

在岗消防员(小时/年)

新队员集训

(累计小时)

非倒班

二班倒

三班倒

非倒班

二班倒

三班倒

体能训练

240

240

160

120

240

160

120

90

专业知识学习

240

160

100

80

240

160

120

270

辖区情况熟悉

80

160

80

80

240

160

120

90

专业技术训练

80

160

100

80

360

240

140

180

战术合成训练

80

240

160

120

360

240

140

90

合计

720(90天)

960(120天)

600(75天)

480(60天)

1440(180天)

960(120天)

640(80天)

720(90天)

注:

1。

实行支队、大队、中队三级管理的专职消防队的大队,训练时间可由专职消防队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2。

各级现场摄录像员、安全员、火场文书以及支(大)机关的通信员、指挥车驾驶员等人员的训练时间有各专职消防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高原地区专职消防队的训练时间,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