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282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6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三、判断题

〔〕1、西周时期所谓的"

乡学"

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

>

4、孔丘提出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的思想中,"

性"

是指先天素质,"

习"

是指行为习惯.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6、孔子所提倡的"

爱"

是无差别的"

而墨子所提倡的"

是有差别的"

爱.

〔〕7、孔子的"

教育中,"

书"

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四、名词解释题

1、学在官府:

2、六艺:

3、"

有教无类"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

2、简述西周"

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与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3.评析孔子"

学而优则仕"

的教育主张.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学派和学派.

2、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的是;

认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的是.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或"

贤士"

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

6、孟轲提出的"

五伦"

分别是"

、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

.

8、《大学》提出的"

三纲领"

是,,;

八条目"

是、、、、、、、"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1、"

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2、真正揭开"

百家争鸣"

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3、"

明人伦"

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

〔〕4、"

化性起伪"

是谁提出的?

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

〔〕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6、提出培养"

兼士"

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

不言之教"

B、"

以法为教"

C、"

兴利除害"

D、"

1、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充人固有的"

善性"

的过程.

〔〕2、墨家教育中所谓的"

博乎道术"

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文史知识的教育.

〔〕3、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各家私学的集散地,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4、荀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孟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1、稷下学宫:

2、明人伦:

3、虚壹而静:

4、三纲领八条目:

5、豫时孙摩:

6、教学相长:

四、简答题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五、论述题

1.从"

人性论"

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1.在秦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狱吏_____对小篆进行改进,简化成为_____,这种字形和我们今天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2、"

立五经博士"

的文教政策是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_____的正式设立.

4、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_____.5、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_____的形式.6、汉灵帝时设立的_____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7、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

_____"

.8、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_____.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_____.

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

〔〕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

太学"

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

〔〕8、汉代首先提出"

独尊儒术"

思想的是谁?

〔〕1、秦朝实施"

以吏为师"

的教育制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加强了民众的法制意识,因此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进步.

〔〕2、秦始皇"

书同文字"

的文教政策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

的政治思想为汉高祖采纳,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文教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教育的主流.

1、三大文教政策:

2、三纲五常:

3、次相授受:

4、文翁兴学:

5、"

设科射策"

1、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2、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NO〕

1、魏文帝时制定"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2、西晋咸宁二年<

276年>

晋武帝下令立,以后发展成为与太学相区别、面向高层官僚子弟的学府,开中央官学教育分别士庶的先例.3、南朝宋元嘉十五年<

438年>

开儒学馆,翌年又设立、、,改变了汉代官学中儒家独尊的格局,也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4.《》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

〔〕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

〔〕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

A、颜之推B、颜渊C、颜元D、颜真卿

〔〕1、东晋时期创办国子学的目的是为了"

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1、九品中正制:

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1、什么是"

九品中正"

选士制度?

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1.唐太宗诏令_____、_____等考定五经文字,并对五经经义进行统一解释,由皇帝钦定,题名为《》,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2.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颁布行天下.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

.3.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

六学一馆"

是指:

、、、、、和.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

6、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7、经过唐朝200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终于形成了、、、和五种考试方法.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

〔〕8、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

性三品"

思想

〔〕6、"

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

〔〕1、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的大转变.

1、六学二馆

1、试述唐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3、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四书》包括《》、《》、《》、《》.它是由编定的.

2.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主持发起,史称"

第二次是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

第三次由主持发动,史称"

.3.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4.两宋著名的书院有##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等.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

《》、《》、《》等.6.朱熹将人性分成"

与"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7、朱熹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与两个阶段.

升舍"

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

〔〕2、"

学田"

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书院"

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

〔〕5、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6、从"

教"

、"

养"

取"

任"

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NO〕

A、韩愈B、朱熹C、王安石D、王守仁

1、"

国子监"

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

2、"

积分法"

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3、设置地方教育行政长官"

提举学事司"

是元代官学制度有别于宋代的特点之一.

〔〕4、殿试制度是在宋代成为制度的.〔我做错了〕

〔〕5、"

这种教育组织萌芽于宋朝末年.

6、程朱理学在宋代即已取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并控制了宋、元、明、清四代的科举和学校.

7、在儿童教育上,朱熹强调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王守仁强调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

1、学田:

2、苏湖教法:

3、三舍法

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3、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1、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2.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1.朱元璋曾下令对《》一书大加删节,以符合其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2.永乐年间按程朱理学思想编纂《》、《》、《》,颁行天下.3.明国子监内设立有"

俨然校内公堂和监狱,对学生进行审讯和惩罚.4.明代府、州、县学中的生员一般分附学生、、三种.5.明初国子监还实行"

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

先习吏事"

.6.明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令在乡社中设立,"

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

7、明清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蒙学教师一般称为.

8、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4个步骤.

八股取士"

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A、岳麓书院B、学海堂C、漳南书院D、东林书院

监生历事制度"

是明代出现的一种教学实习制度.

〔〕2、明代的国子监学生物质待遇优厚,管束也较宽松.

1、监生历事:

2、八股文取试:

1.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与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2、东林书院的办学特点是什么?

1、如何理解王守仁"

致良知"

的教育目的论?

2.试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1.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树立儒学和理学的权威地位,顺治帝封孔子为"

_"

康熙帝亲书"

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对于朱熹与程朱理学,康熙帝除下诏朱熹配享孔庙外,还命人编辑《》.2.顺治九年颁布《》八条,命镌碑于各省地方官学明伦堂;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对各省地方官学颁布《》十六条,雍正二年更将该十六条作进一步解释,推衍成约有万言文字,称为《》,作为各级学校纪律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3.和是阮元举办的两所著名书院,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书院官学化和科举化的风潮中独树一帜.

4、明清科举常科只有一科.

5、颜元在教育内容上强调"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

诂经精舍"

是谁创办的?

〔〕2、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

〔〕1、清代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批判传统宋明理学教育,而颜元则是这一思潮的重要代表.

〔〕2、讲求"

真学、实学"

强调"

习行"

是阮元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清代书院主要可分为哪些类型?

2、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3、颜元重"

实学"

和"

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

1、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1、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

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的代表.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改变了初期对儒家文化的政策,成立了"

对儒家经典进行删改后印行,准民间阅读.3.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

4、在马礼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A、林则徐B、阮元C、龚自珍D、魏源

三、简答题

1、简述早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

2、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3、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

4、张之洞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

的教育宗旨,并在其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5、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977年成立的"

改组为"

.二、判断题

〔〕1、中国最早创办的的新式学堂是##船政学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宗旨是维新运动时期提出的.

三、名词解释题

1、京师同文馆:

1、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2、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思想中,"

中学"

西学"

分别指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1、评述张之洞"

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2、是1897年在长沙创办的维新学校,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对推动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梁启超提出的"

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

4、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

、、、"

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5、《》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6、清政府规定从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7、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

8、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9、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五项教育宗旨是:

、、、、.10、1907年,清政府颁布《》和《》,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11、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开学.12、和都是中国教育会在##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2、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3、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

壬寅—癸卯学制"

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A、1912—1913年B、1902—1903年

C、1922—1927年D、1898—1899年

〔〕1、维新变法失败后,所有新设学堂均被顽固派废除.

〔〕2、近代第一部由国家公布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1、南洋公学:

2、京师大学堂:

3、庚款兴学:

4、学部:

1、早期改良派的基本教育主张包括哪些内容?

2、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有哪些论述?

百日维新"

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5、简述清末"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1、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

2、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于1912年1月19日颁布了《》和《》,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也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3、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

.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年;

中学校年限为年,不分级.4、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5、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

、、、和.

6、1920年,首次招收女大学生.

二、名词解释

1、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2、简述蔡元培的"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

四、论述题

1、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2、试述蔡元培先生改革大学的措施和指导思想.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1.1919年10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

"

的国民教育宗旨.2、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

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3.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来华讲学,教育思想颇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4、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和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5、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

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6、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由于采用了美国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称"

7.1925年5月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在中共领导下通过了《》,总结以往工人教育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今后工人教育运动的内容、形式、方法,成为之后工人教育的指导.8、1926年5月在广东召开了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规定了农民教育的方针、组织、经费等问题,后来事实上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行动纲领.9、、、分别是中国共产党于湖南、##、广州创办的各具特色的革命干部学校.

〔〕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2、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C、平民女学D、农民运动讲习所

〔〕14、1922年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是一部主要参考日本的学制.

1、勤工俭学运动:

1、"

五四"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包括哪几个方面?

2、《壬戌学制》相对于"

壬子癸丑学制"

的明显特点是什么?

1、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上议决通过了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

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

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3.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地方试行.4、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撰写的《》和《》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名著.

5、陶行知开展乡村教育实验过程中创办的两所著名的学校是和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实际上是一所难童学校..

6、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

四大教育"

是指、、、,"

三大方式"

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