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320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测量工考核试题Word下载.docx

二.综合题

1.铁路线路选点测量工作如何进行?

1.适用范围:

用于铁路线路勘测,根据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方面的资料,经过研究、分析、对比,选出适合的导线线路,并对其详细测设。

2.仪器设备:

全站仪、棱镜、木桩、铁钉、红油漆、刷子、锤子。

3.导线点布设要求

(1)尽量接近线路通过的位置。

大桥及复杂中桥和隧道口附近、严重地质不良地段以及越岭垭口地段,均应设点。

(2)底层稳固、便于保存。

(3)视野开阔、测绘方便。

(4)点间的距离以不短于50m、不大于40m为宜。

为侧路应用方便,应在导线上加设转点,转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400m。

4.量测内容整理计算

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检查数据是否齐全,测量数据和计算数据是否取到足够位数,有无记错、算错。

将转折角、边长、起始边方位角及起始点坐标整理于计算表中。

并通过坐标反算,计算出各导线点坐标整理于计算表中。

2.请分析如何设置桥梁承台与墩身上的变形观测标。

答1.承台观测标:

设置两个观测标。

承台观测标-1设置于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2设置于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2.墩身观测标:

①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位于墩身两侧。

②当墩全高>

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

当墩全高≤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

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

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

3.承台与墩身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

承台与墩身观测标设置图

三.计算

1.试计算虚交点的曲线测设元素(见图)、主点里程,并简诉曲线主点测设的方法与步骤。

已知:

R=40m,基线AB=25m,∠B=30º

,∠A=45º

,A点里程为K2+364.70,sin75º

=0.965926,tg18.75º

=0.339454。

 

(1)

曲中点

(2)A点

A点

2.有一附合导线,总长为1857.63米,坐标增量总和∑△X=118.630米,∑△Y=1511.790米,与附合导线相连接的的高级点坐标Xa=294.930米,Ya=2984.430米,Xb=413.040米,Yb=4496.386米,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每100米边长的坐标增量改正数(X和Y分别计算)。

答:

fX=∑△X-(Xb-Xa)=118.63-(413.04-294.93)=118.63-118.11=0.52

fY=∑△Y-(Yb-Ya)=1511.79-(4496.386-2984.430)=1511.79-1511.956=-0.166

fS=(fX2+fY2)1/2=(0.038416+0.2704)1/2=0.5458

K=1/∑S/fS=1/3403

υX(100)=100×

-fX/∑S=-100×

0.52/1857.63=-0.028

υY(100)=100×

-fY/∑S=-100×

(-0.166)/1857.63=0.009

3.某测区布设一条四等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水准点BM0的高程为500.310米,各测段的高差(米)及单程水准路线长度(公里)如图所示,试计算1、2、3三个待定水准点的高程。

并说明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S30=1.1

H30=-1.551

,可以进行闭合差分配

H1=501.382m;

H2=503.741m;

H3=501.854m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保持相等可消除或减弱下列误差:

(1) 

当调焦时,调焦透镜光心移动的轨迹和望远镜光轴不重合,则改变调焦就会引起视准轴的改变,从而改变了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关系。

如果在测量中保持前视后视距离相等,就可在前视和后视读数过程中不改变调焦,避免因调焦而引起的误差。

(2) 

仪器虽经过校正,但i角仍会有微小的残余误差,也就是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完全平行,当在测量时如能保持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这种因i角引入的观测误差就能消除。

(3) 

可完全消除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

(4) 

可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

高级技师考核

一.简答题

1.简述轴线法对围护结构和现场周围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的基本原理。

沿基坑的每条直线边建一轴线,并在直线边上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轴线法不需要测角,(位移)监测点离轴线的也不需要测距,只需将轴线用经纬仪投射到位移点旁边,即可量取偏距,通过两次偏距的比较来发现水平位移量。

2.当需要进行一个偏僻地区的详细地形测量时,植被使得动态RTK测量很难正常进行,不得不使用全站仪。

但附近又没有控制点,只在40km之外有一个GPS参考站发布RTK数据。

采用GPS和全站仪的传统测量方式和SmartStation的作业方式有哪些不同?

(一)比较:

(1)使用GPS和全站仪的传统测量方式

使用GPS测量一系列控制点,并将坐标导入全站仪。

将全站仪安置在这些点上,进行碎部测量。

如果全站仪在GPS获得位置前安置在控制点上,其测量坐标就必须返回办公室后才能计算出。

每个控制点上必须安置两次仪器,一次是GPS,另一次是全站仪,使用两套设备。

(2)使用SmartStation的作业方式

在合适的地点安置SmartStation,先用RTK测量出测站的坐标,然后就可以开始碎部测量。

在第二个控制点上安置SmartStation并用RTK测量测站坐标。

由于这些点之间的关系未知,SmartStation从第一点向所有详细测点传递坐标系。

从第二个控制点观测第一个控制点,并继续观测其它测点的详细数据。

(二)LeicaSmartStation全新的测量方式优点:

(1)每个点只观测一次,要SmartStation一套设备;

(2)只需要一组作业队伍;

(3)自动进行坐标计算与变换;

(4)减少测量作业时间。

3.一、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的规定有哪些?

(1)往测奇数站上:

后一前一前一后;

偶数站上:

前一后一后一前。

(2)返测奇数站上:

前一后一后一前;

偶数站上:

后一前一前一后。

(3)若使用数字水准仪与条码尺,应将有关参数、限差预先输入,并按自动观测模式顺序操作。

一、二等水准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在夜间观测。

(4)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简述全站仪天顶测距法传递高程的步骤。

(1)在竖井或隧道中钻空下安置配有弯管目镜的全站仪,并将望远镜放置水平,既竖盘天顶距读数为

,读取立于井下待测高程的控制点上的水准尺读数,得到仪器。

(2)在地面投点孔上方安置有孔的钢板,在钢板孔上安置反射棱镜。

(3)然后将望远镜指向天顶,显示天顶距读数为

的状态,并瞄准反射棱镜,按测距键测定垂直距离;

仪器高程加垂直距离后,即得到仪器与钢板面的高差。

(4)在地面上用水准仪将钢板面与地面水准控制点联测,得到钢板面高程后,根据已经测得的仪器高、仪器与钢板面的高差,从而计算出井下高程控制点的高程。

二.综合题

1.天津地铁某标段大直沽西路站盾构施工变形监测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随着盾构的掘进,周围土体应力产生变化,使地面、建筑物随之变形。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

人为的地质勘察、地基处理、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沉降。

因此,盾构施工必须进行地面及建筑物跟踪监测。

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

大直沽西路站位于河东区六纬路和大直沽西路“十”字交叉路口处,交通繁忙,因此,本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地面最大沉降量≤0.1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14H%;

即地面最大沉降量≤18.7mm(盾构井段),两点之间的差异沉降量为3‰D(D为两点之间的距离);

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26.18mm(盾构井段)。

该区段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发育,沉淀层厚巨大。

本次最大勘探深度为80m。

勘探深度范围内的沉积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全新统(Q4)及上更新统(Q3)第五组及第一组堆积层,按形成的时代及成因类型共划分十个工程地质层,岩性为粘性土、粉土、粉砂。

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Ⅲ陆相层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

请根据以上内容对此次地面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答案:

隧道地表变形监测工作分二个阶段:

试验段监测和正常掘进段监测。

地表监测主要有3项内容:

隧道上方地面变形监测、周边建筑物及地表重要设施变形监测、地下重要管线变形监测。

(1)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监测

1)试验段监测,为适应盾构在新的介质条件下工作,优选施工参数,取得该地区的沉降监测控制参数,在盾构初始掘进的28.8米范围内,设立监测试验段。

在试验段中地面沉降测量工作将采取缩短测点的间距,增加测量频次的作业方法。

具体方案是:

在实验段28.8米之内,沿轴线每隔2.4米设一个沉降监测点,每隔4.8米设一条横向沉降观测断面,每条沉降槽双线布设10个沉降观测点:

左右轴线上各布1个点;

左右轴线之间布设2个点;

垂直左右轴线两侧各布设3个点。

试验段设计6条沉降槽,共计60个沉降点。

2)掘进段监测,轴线上每隔4.8米布设一个沉降监测点;

每隔28.8米设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沉降监测断面单线布设7个沉降监测点;

双线布设10个沉降监测点。

左右轴线上各布设1个点;

垂直轴线两侧各布3个点。

断面点之间距轴线两侧3米,以外5~6米。

正常掘进段共布设34条沉降槽,地表沉降监测点共计644个沉降点。

3)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监测频率:

1—7天1次/天;

7—15天1次/2天;

15—30天1次/4天;

30天以上1次/2月。

4)监测资料的报警,应在实现有确定的报警值的前提下实施,一般地面沉降量报警值为:

+1cm~-3cm;

5)地面沉降点的布设,沥青路面监测点布设φ12×

7cm的道钉;

水泥路面监测点布设:

先将水泥路面钻孔,深度为水泥厚度,直径120mm,在圆孔中间打入直径10—20mm,长40—50cm的螺纹钢筋,监测点低于地面5—10cm。

尚未施工的场地布设直径10—20mm,长40—50cm的螺纹钢筋,直接钉入地下,地面露出0.5cm,标志周围作保护。

(2)隧道周边建筑物及重要设施形变监测

隧道轴线外侧20米范围内的地面建筑物为沉降监测对象。

在每栋建筑物的外墙上每隔10—15米布设一个沉降监测点。

1)建筑物沉降监测频率1—7天1次/天;

2)建筑物沉降监测资料的报警:

地面建筑物也是如此,尤其是高层建筑物更要加以严格掌握报警值。

建筑物沉降报警值为3cm,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倾斜,其倾斜的报警值为1/500。

3)建筑物沉降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选设应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位置:

如建筑物的墙角、大转角处、结构柱、山墙、高低层建筑物结合部和沉降缝或裂缝处两侧;

沿外墙每隔10—15米设置一个。

点位埋设在外墙面正负零以上的10—15cm处,点与墙壁间距在3—5cm为佳,标志长10cm。

布点方法:

使用冲击钻在墙体上打好孔,孔的直径与标志的直径相同,孔深度5—7cm,然后将标志钉入孔内。

49.答案:

为了便于检核,在竖井井口搭建三个仪器安置台A、B、C,将投点仪安置在仪器安置台上,依据地面的平面控制点测量投点仪的坐标并将其投测到竖井内。

依据A、B、C三点和待标定的中线点4和5计算放样数据——距离和转角,在A或B或G安置仪器,后视B或A或C,施测现场标定中线点4和5,或用全站仪直接放样坐标标定待定的中线点4和5。

在此基础上,安置仪器于4或5点,后视A或B或C,放设隧道中心线或轨道中心线,图中的1、2、3点,l、2、3、4、5点共同组成开挖中线,直到隧道开挖。

2.请分析铁路工程中坐标换带系统的转换。

GPS采用WGS一84坐标系,而在工程测量中所采用的是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

因此,需要将WGS一84坐标系转换为工程测量中所采用的坐标系。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

要在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如图4-3),需要知道3个平移参数(

),3个旋转参数(

)以及尺度比因子m。

为求得7个转换参数,在两个坐标系中至少应有3个公共点,即已知3个点在WGS一84中的坐标和在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求解转换参数时,公共点坐标的误差对所求参数影响很大,因此所选公共点应满足下列条件:

在WGS一84坐标系与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的大地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除上述7个参数外,还应给出两坐标系的两个椭球参数,一个是长半径,另一个是扁率。

在WGS一84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与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类似,但有如下三点不同:

1.地方坐标系的参考椭球长半径是在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的椭球长半径上加上测区平均高程面的高程

2.中央子午线通过测区中央;

3.平面直角坐标x、y的加常数不是0和500km,而另有加常数。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转换

如图4-4所示,在两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需要有4个转换参数,其中2个平移参数(

),1个旋转参数

和1个尺度比因子m。

转换公式如下

为求得4个转换参数,应至少有两个公共点。

(三)高程系统的转换

一)高程拟合法

虽然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距离变化极不规则,但在小区域内,用斜面域二次曲面来确定似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间的距离还是可行的。

①斜面拟合法

如果已知至少3个点的正常高

并测出其大地高H,则可解出式(4-4)中的系数a、b、c,然后便可根据任一点的大地高按式(4-5)求得相应的正常高。

二)二次取面拟合法

二次曲面拟合法的方程式为:

卷面不洁扣5分,字迹不清视为错误。

三.计算题

1.如图,已知

=223.456m,

=234.567m,

=154.147m,

=254º

=90m,

=70º

08'

56"

=96.387m.,试求P点的坐标

2.已知水准点5的高程为531.272米,四次隧道洞内各点高程的过程和尺读数如下图所示(测洞顶时,水准尺倒置),试求1、2、3、4点的高程

已知HBM5=531.272m

H1=HBM5+(-2.114-1.512)=527.646m

H2=H1+(1.176-1.673)=527.149m

H3=H2+(1.972+2.041)=531.162m

H4=H3+(-0.751-1.573)=528.838

3.已知α=55º

43'

24″,R=500m,ZY的里程为37+553.24;

QZ的里程为37+796.38;

YZ的里程为38+039.52,要求在圆曲线上每20m测设一曲线点,试计算偏角值。

解:

1、测站设在ZY点

(1)偏角计算

如图,以切线ZY—JD为零方向,曲线ZY-QZ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偏角值与水平度盘读数增加方向一致,各曲线点的偏角称为“正拨”。

已知ZY的里程为K37+553.24,QZ里程为K37+796.38,R=500m。

按公式计算:

曲线长k=20m的偏角值

δ=

·

=1º

08′45″

第一点(K37+560)的偏角值

δ1=

=23′15″(k1=6.76m,)

第二点(K37+580)的偏角值

δ2=δ1+δ=23′15″+1º

08′45″=1º

32′00″。

第三点(K37+600)的偏角

δ3=δ1+2δ=23′15″+2×

08′45″=2º

40′45″。

同法可计算出4、5……各点的偏角值,算至QZ偏角为13º

55´

68´

´

,其值应为δQZ=

,对应的曲线长为243.14m。

计算时应按里程列表计算各点的偏角值(如下表)。

偏角计算表(正拨)

里程

曲线长

偏角

置镜ZY37+553.24

+560.00

+580.00

+760.00

+780.00

QZ37+796.38

6.76

20.00

16.38

00'

'

23'

15'

12°

59'

33'

13°

55'

51'

(=α/4)

中级工考核

1.在工程测量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应如何确定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应满足测区投影长度变形的要求的前提下,可作如下选择:

(1)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

带或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1985年高程基准、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

(3)小测区可采用简易方法定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

(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坐标系统;

(5)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2.在等级网的水平角观测中,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如可进行处理?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的度盘位置上进行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若一测回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

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

3.全站仪在使用,迁站和维护中应注意什么?

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开工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将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请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

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

应握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

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

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

在太阳光照射下观测仪器,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在杂乱环境下测量,仪器要有专人守护。

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或细铅丝)将三脚架三个脚联起来,以防滑倒。

4当架设仪器在三脚架上时,尽可能用木制三脚架,因为使用金属三脚架可能会产生振动,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远,搬站时应将仪器卸下,装箱后背着走。

行走前要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检查安全带是否系好。

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近,搬站时可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靠在肩上,但仪器要尽量保持直立放置。

搬站之前,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

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沙必须用毛刷或柔软的擦镜纸擦掉。

禁止用手指抚摸仪器的任何光学元件表面。

清洁仪器透镜表面时,请先用干净的毛刷扫去灰尘,再用干净的无线棉布沾酒精由透镜中心向外一圈圈的轻轻擦拭。

除去仪器箱上的灰尘时切不可作用任何稀释剂或汽油,而应用干净的布块沾中性洗涤剂擦洗。

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及灰尘后装箱。

回到办公室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凉干后再装箱内。

10 

冬天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时,仪器搬出室外或搬入室内,应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箱。

仪器转运时注意事项

首先把仪器装在仪器箱内,再把仪器箱装在专供转运用的木箱内,并在空隙处填以泡沫、海绵、刨花或其它防震物品。

装好后将木箱或塑料箱盖子盖好。

需要时应用绳子捆扎结实。

无专供转运的木箱或塑料箱的仪器不应托运,应由测量员亲自携带。

在整个转运过程中,要做到人不离开仪器,如乘车,应将仪器放在松软物品上面,并用手扶着,在颠簸厉害的道路上行驶时,应将仪器抱在怀里。

3注意轻拿轻放、放正、不挤不压,无论天气晴雨,均要事先做好防晒、防雨、防震等措施。

4.请简述GPS-RTK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1)参考站和流动站的项目(任务)设置参数应准确无误。

根据不同仪器类型而设置不同,作业时要严格按各仪器配套*作手册要求进行参数设置。

(2)流动站接收机只有经过初始化完成后才能进行RTK测量,初始化分静态初始化或OT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