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335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1.2.1编制原则 1

1.2.2编制范围 2

1.3设计概况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2.1线路概况 2

2.2技术标准 2

2.3主要工程数量表 2

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

3.1自然特征 3

3.2工程地质 3

3.2.1地层岩性 3

3.2.2地质构造 3

3.2.3地质特征 4

3.2.4水文地质 4

3.2.4.1工程水文 4

3.2.5地震动参数 4

3.2.6气象特征 5

3.3施工条件 5

3.3.1交通运输 5

3.3.2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 5

3.3.3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6

3.4民风、民俗 6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 6

4.1建设总体规划 6

4.1.1总体规划方针 6

4.1.2规划理念 6

4.1.3总体措施 6

4.2建设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7

4.2.1施工组织机构 7

4.2.2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7

4.3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7

4.3.1施工阶段安排 7

4.3.2劳动力组织安排 8

4.3.3模板、钢管支架计划表 8

4.3.4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8

4.4施工组织措施 9

4.4.1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9

4.4.2竣工验收阶段组织措施 9

4.4.3工程原材料检测及试验工作的安排和内容 9

第五章大型临时工程 10

5.1临时工程设置原则 10

5.2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及规划 10

5.2.1施工便道 10

5.2.2施工用电 11

5.2.3施工用水 11

5.2.4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11

5.2.5临时生活、生产用房及场地 11

5.2.6钢筋加工厂 11

5.2.7消防设施 11

5.2.8污水与垃圾处理 12

第六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2

6.1施工准备 12

6.1.1场地平整 12

6.1.2施工放样 12

6.2施工流程 12

6.3施工方法 12

6.3.1地基处理 12

6.3.2框架桥施工 17

6.3.3附属工程 22

第七章砼施工技术措施 25

7.1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 25

7.2混凝土的施工 27

7.3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29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29

8.1安全目标 29

8.2安全保证体系 29

8.3安全保证措施 29

8.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1

第九章应急救援预案 31

9.1施工应急抢险预案 31

9.1.1抢险领导组织机构 31

9.1.2突发事件抢险救援职责 32

9.1.3应急物资的清单、数量及摆放位置 33

9.1.4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33

9.1.5、应急响应:

34

9.1.6应急响应指导书 35

9.2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35

第十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5

10.1高压旋喷桩质量保证措施 35

10.2框架桥身质量保证措施 36

10.2.1钢筋施工 36

10.2.2模板工程 36

10.2.3混凝土工程 37

10.3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37

10.3.1混凝土浇筑 37

10.3.2砼振捣 37

10.3.3砼试件取样及留置频率 38

10.4同条件试件养护内容 38

10.5意外情况下保证质量的措施 39

10.5.1固结体强度不均匀、缩颈 39

10.6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39

第十一章工期保证措施 42

11.1建立严密的工期保证组织机构 42

11.2加强工期进度计划的制定和贯彻落实 42

11.2.1.工期目标 42

11.2.2.工期保证体系 43

11.3确保各项资源及时或提前供应到位 44

11.4加强组织管理及进度动态监测 44

11.5减少雨季、夜间施工对工期影响的保证措施 45

11.6意外情况下保证工期的措施 45

第十二章汛期防洪措施及应急预案 46

12.1汛期防洪的方针和原则 46

12.2汛期防洪组织机构 46

12.2.1成立汛期防洪工作领导小组 46

12.2.2各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责 46

12.3防洪实施措施 47

12.4防洪应急程序及工作要求 47

第十三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 48

13.1环保、水保目标 48

13.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48

13.3施工环保措施 48

13.3.1生态环境的保护 48

13.4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49

13.4.1水环境保护 49

13.4.2临时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49

第十四章施工用电专项方案 50

14.1主要用电设备一览表 50

14.2配电系统的选择 50

14.3施工用电线路选择 50

14.3.1导线选择 50

14.3.2线路敷设 50

14.4电工 51

14.5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 51

14.6供电线路 51

14.7桩基用电 52

14.8配电柜(盘)、配电箱及开关箱 53

14.9电器选择 53

14.10使用与维护 54

14.11照明 54

14.12接地与防雷 55

14.13接地与接地电阻 55

14.14用电规程 55

14.15自备电源发电机与电网操作 58

第十五章施工规范 59

15.1设计文件 59

15.2规范、验标 59

第十六章附图表 65

16.1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65

16.2施工总平面图 65

65

广通至大理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六标

DK137+800框架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1)广通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合同;

(2)广通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六标段施工图及说明;

(3)改建铁路广通至大理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六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等;

(5)《广通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管理办法》;

(6)我单位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我单位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7)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的通知》(铁建设【2009】226号);

(8)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经认证中心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9)现场实地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

(10)设计院的技术交底。

1.2编制范围

1.2.1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的到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严格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4)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学习使用国内外铁路建设成功经验和新技术,充分应用“四新”成果,配备技术骨干力量和专业化施工作业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5)遵循标准化管理原则。

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6)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三同步”的原则。

把全标段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铁路。

1.2.2编制范围

D1K137+000框架桥。

1.3设计概况

本工程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为祥云县规划的纬九路而预留的通道,为1-12×5.7m钢筋混凝土框架桥,与线路交叉里程D1K137+800,与线路正交°。

框架桥分为5个施工节(箱体3节、出入口各1节),每个施工节之间留有3cm的沉降缝。

本工程所在位置交通便利,便于各种施工材料采购及运输。

桥址距离3号拌合站拌和站大约6.5km,之间有施工便道及既有公路相连,能够满足混凝土施工需要。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DK137+800框架桥位于直线上,线间距5m。

该桥客货共线桥梁,旅客列车设计时速200km/h。

2.2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Ⅰ级;正线数目:

双线;路段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

200公里/小时;曲线半径:

3500米、纵坡:

10.5‰。

2.3主要工程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1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箱体土方

 

挖土方

m3

1728

 

填土方

m3

691

箱体

 

C40砼

m3

1577

 

HPB300

kg

11343.8

 

HRB400

kg

321039.2

框架垫层

 

C40砼

m3

112.8

框架帽石

 

C30砼

m3

2.9

箱顶防水层

 

顶面积

m2

612.8

三角找平层

M10砂浆

m3

58

 

高聚物改性防水卷材(粘结剂)

m2

638

 

粘贴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m2

638

保护层

C40纤维砼

m3

54.8

箱体侧面防水层

 

侧面积

m2

599.1

 

粘贴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m2

599.1

 

粘土

m3

124.4

箱体、护墙、沉降缝

 

箱体沉降缝个数

2

 

护墙沉降缝个数

2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m2

82.03

 

粘贴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m2

82.03

 

聚氨酯防水涂料浸渍麻绳深3cm

m2

4.8

 

防水涂料浸渍木板

m2

350.7

橡胶止水带

m

118.5

 

双组分聚硫嵌缝膏

m

5.1

旋喷桩

 

根数

754

 

钻土

m

7389.2

 

桩身

m

6032

人行道栏杆

 

栏杆钢材

kg

815.3

出入口护墙

墙身

C35砼

m3

253.72

基础

C35砼

m3

204.24

路面

C30砼

m3

37.6

含挡水墙

M10浆砌片石

m3

78.9

盲沟

 

碎石

m3

11.3

 

粗砂

m3

15.9

 

夯实粘土

m3

22.3

综合接地

 

接地端子

6

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广通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区,属云贵高原的西部,本标段位于祥云县附近。

线路主要通过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区及祥云断陷盆地以及其间的残丘缓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海拔高程1780~2730m。

沿线通过金沙江、元江分水岭,其中,楚雄至祥云为金沙江水系,祥云至上锦场为元江水系,沿线主要水系与山脉多呈北西或北北西向展布。

3.2工程地质

3.2.1地层岩性

区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坡洪积层(Q4dl+pl)、崩坡堆积层(Q4dl+col)、滑坡堆积层(Q4del)、坡残积层(Q4dl+el)、湖沼相沉积(Q4l+h),以及第四系更新统松毛坡组(Qps)等。

下伏地层为上第三系(N2)、白垩系、侏罗系、三迭系上统、二迭系下统、石炭系、泥盆系下统、奥陶系下统,以及燕山期与喜山期岩浆岩。

3.2.2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以活动断裂规模大与分布密集、切割深、强地震活动频繁为主要特征。

沙桥至祥云属拉唔村~禾甸街褶断区,构造线主要呈南北向,局部有转为北东和北西向的现象,褶皱多倒转,断裂常扭曲;祥云至上锦场属向阳~弥渡褶断区,西侧以洱海(红河)深大断裂带与藏滇歹字形构造体系相隔,因同时受北东、北西向构造应力影响,造成明显的构造重叠与干扰,北东向、南北向、北西向构造线相互穿插、割裂,褶皱多扭曲,断裂极发育。

3.2.3地质特征

沿线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软质岩)风化剥落、砂土液化、溜坍、滑坡、错落、崩塌、泥石流、顺层、岩堆、岩溶、煤层瓦斯、放射性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人工弃土、软土、松软土、膨胀(岩)土等特殊岩土。

3.2.4水文地质

3.2.4.1工程水文

⑴地表水

一般河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变化,雨季水流较大。

测区山间溪沟及次级小河流较发育,一般流程较短,流量受大气降雨控制,因季节变化而变化,以蒸发、下渗和径流等形式排泄。

⑵地下水

沿线地表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及岩溶水,一半以井泉及暗河形式出露,向龙川江、弥渡盆地及大理盆地等低洼地带排泄。

A.孔隙水

①冲沟槽谷:

孔隙潜水主要为黏性土中上层滞水。

多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不易富集,经调查地下水出露很少,民用水井大多常年有水,但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调查流量0.1~1m3/d,地下水较贫乏。

②第四系冲积层及河流阶地:

河流两岸阶地砂卵石层,上部为粉质黏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层,含水较丰富,一般埋深2~8m,局部埋藏较深。

受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随季节而变化。

B.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水量较丰富,受降雨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

C.岩溶水

岩溶水水量较丰富,分布不均匀,受岩溶发育形态及程度控制。

地表常见泉流量0.5~10l/s。

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高处裂隙水补给。

⑶地下水化学特征

沿线地表水、地下水进行水质普查发现少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都具弱~中等侵蚀性,大部分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部分地下水对混凝土普遍具弱硫酸型酸型侵蚀。

3.2.5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制的《新建广通至大理铁路工程场区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沿线地震动参数划分见下表3-2-1:

表3-2-1广通至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震动参数区划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

0.20g

0.40s

3.2.6气象特征

大理州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寒暑适中,四季如春。

历年平均气温14.8℃,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1.9℃,历年极端最低温度-4.2℃。

雨季多集中在5~9月,且夏季居多,四季雨量变化很大,年均降雨量1078.9mm,历年最大降雨量1337.2mm。

历年平均风速2.4m/秒,历年最大风速40.0m/秒,风向随季节变化。

沿线气象情况详见下表3-2-2:

表3-2-2沿线气象资料表

县市名称

大理

平均气压(mb)

800.8

气温(℃)

年平均

14.8

极端最高

31.9

极端最低

-4.2

湿度

相对(%)

年平均

66

最小

0

降水量(mm)

多年平均降雨量

1078.9

年最大降雨量

1337.2

月最大降雨量

136.8

年平均降水日数

135.9

蒸发量(mm)

年平均

1969.8

年最大

2349.5

风(m/s)

年平均风速

2.4

最大风速及其风向

40W

年平均降雪日数

0.6

年平均日照时数

2280.6

年平均雷暴日数

63.7

3.3施工条件

3.3.1交通运输

(1)铁路

既有广大铁路部分区段与本标段新线并行,经了解既有祥云车站能办理货运。

工程施工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将主要材料运至该车站,再用汽车运至工地。

(2)公路

沿线公路交通发达,G320国道与本工程并行或相交,同时沿线已经形成连接各乡镇较发达的乡村公路网络,材料运输较为方便。

(3)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与既有道路的连接已经完成,能够满足施工用材料、机械的运输需要。

3.3.2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

⑴工程用水

3号拌合站拌合水也利用该溪流水。

生活用水可在临近村庄取得。

⑵工程用电

DK137+800框架桥由DK136+900位置1台800kvA变压器提供电力,且低压线路已引至施工现场。

⑶工程燃料

本线靠近楚大高速,工程用油可利用附近加油站。

3.3.3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⑴工程用砂、石料

距离线路5km范围内砂石料场林立,多达10余家,产量可满足施工需要,用汽车可运往工地。

⑵其他如木材、板材等小材料,均可在祥云县或大理州市场上购买到。

3.4民风、民俗

广通至大理铁路站前6标经过大理白族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是白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休憩生息的地方,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民俗民风特点和禁忌,我单位将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把握和谐、平等、团结三要素,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遵守乡规民约,做到平等待人、和睦共处,认真协调好与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的关系,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构建民族路、和谐路。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

4.1建设总体规划

4.1.1总体规划方针

以总工期为目标,以祥云隧道施工为主线,以控制重难点工程为主要控制点,突出主线、兼顾其他,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采用平行流水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科学安排进度计划。

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均衡连续,全面推进,科学组织,克难攻坚,确保安全、优质完成建设任务。

4.1.2规划理念

深入推进铁路项目标准化管理和深入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坚持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施工有序,追求卓越,永不懈怠,不断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和“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质量理念。

4.1.3总体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以方便管理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组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总工期的要求,以隧道工程为线下工程的节点控制工期,合理安排路基、桥梁下部结构等工程的开竣工时间。

以控制工期的祥云隧道为重难点工程,并根据工程数量上足施工队伍、机械设备等资源,以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针对本标段的施工特点,配置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架子队),上足先进的施工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制定完善的安全及环保管理体系并予实施,以保证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4.2建设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4.2.1施工组织机构

按照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管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及我公司《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组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大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设在祥云县。

项目部下设六部两室一队,分别是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征拆办公室、中心试验室、精测队。

各职能部门调配具有丰富国内铁路干线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强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本项目。

项目部下设桥涵作业队2个、路基作业队2个、隧道作业队3个,共7个作业队下设工班。

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部(工作组)—作业队”的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项目组织机构图。

广通至大理站前六标项目组织结构图

4.2.2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DK137+800框架桥由桥涵二队桥梁1工班负责施工。

4.3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计划开工时间为2014年5月01日,竣工时间为2014年09月30日,共153天(附后施工进度计划网络)。

4.3.1施工阶段安排

本工程共安排四个施工阶段组织施工,即施工准备及征拆阶段、线下主体阶段、附属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第一阶段:

施工准备及征拆阶段

施工时间为2014年5月01日至2014年5月15日,工期15天。

工作内容包括:

“三通一平”施工,做好技术、试验、设备、物资等一切准备工作;确保DK137+800框架桥工点达到全面开工条件。

第二阶段:

地基处理及检测

施工时间为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6月30日,工期46天。

工作内容包括:

框架桥基坑开挖、基底高压旋喷桩处理及检测、碎石垫层铺设等施工。

第三阶段:

主体施工

施工时间为2014年7月01日至2014年9月20日,工期82天。

工作内容包括:

C30砼垫层浇筑、箱体及出入口翼墙施工等。

第四阶段:

附属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时间为为2014年9月21日开始至2014年9月30日结束

4.3.2劳动力组织安排

工班名称

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

钢筋加工安装组

框架施工

合计

桥梁1工班

3

10

12

25

4.3.3模板、钢管支架计划表

工班名称

框架内模

平模

钢管支架

桥梁1工班

1套(约350m2)

约250m2

15(t)

4.3.4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框架桥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

或容量或吨位

数量

设备性能

1

挖掘机

神钢220

1.0m3

1

良好

2

自卸汽车

后八轮

20m3

3

良好

3

插入式振捣器

XYD2B

2.5kw

5

良好

4

平板式振捣器

ZW2

2.2kw

2

良好

5

汽车吊

QY25

25t

1

良好

6

电焊机

BX-400

400A

4

良好

7

发电机

QF150

150kw

1

良好

增加高压旋喷桩机械设备

8

旋喷钻机

XP-30

30KW

2

良好

9

高压泵机

XPB-90C

90KW

2

良好

10

空压机

2V-6/8

40KW

2

良好

11

灰浆泵

XPB-10

22KW

2

良好

12

灰浆搅拌机

3KW

2

良好

4.4施工组织措施

4.4.1施工阶段组织措施

科学组织施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强化计划管理,明确阶段工期,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和生产要素,实现均衡高产,保证计划完成,确保各阶段工期目标的实现。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布置队伍,科学配置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程度,为工程施工赢得时间,确保工期。

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施工调度、施工进度、生产要素、工序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严密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实行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加强工序衔接以获取时间的最佳利用。

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当地气候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根据各项工程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保证全线均衡施工,稳产高产,以日进度保月进度,月进度保年进度,年进度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质量严格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强化管理,加强考核,加大奖惩力度,落实各项责任制。

强化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定期检修,备足易损部件和零配件,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定期和及时对施工便道进行维修养护,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加快进度,为正常的施工争取时间。

拌合站等重点工地配备发电机作为自备电源,满足外部电源停电时施工用电需求,保证重点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工程所需各种物资和设备按计划提前组织进场,并有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