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06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再别康桥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心为物役,物我两忘,情愿做一条康河清波里的水草。

作者通过“招摇”一词,把水草人性化了,生动地写出诗人理想中的自由,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留恋。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4节,写榆阴下的清潭,即拜伦潭。

康河的上游,河身曲折多弯,那里有闻名的拜伦潭,传说当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常在那儿游玩,诗人在剑桥读书时也常来这里游玩。

在这一节诗里,诗人完全超脱了现实而进入了幻境:

那浓阴覆盖着的潭水,不是纯净无色的清泉,而是五彩缤纷,斑斓多姿的“天上虹”;

可惜它“揉碎在浮藻间”,这“彩虹”,就是“沉淀”在诗人心灵深处的“梦”。

这“梦”像“彩虹”,很美;

但是它“揉碎”了,又很凄楚。

读这一节诗要注意“沉淀”一词。

“沉淀”,意即这是过去的而且积淀在心灵的最深处,那“彩虹似的梦”就是长久以来隐藏在诗人心灵深处的秘密。

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原来,《再别康桥》是诗人心灵的“放歌”,是诗人“隐私”的“曝光”。

诗人的“隐私”是什么?

是美好的理想破灭了,还是绚丽的爱情化为了泡影?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5节,写康河泛舟。

康河是美的,在夕阳西下的时刻,驾一叶小舟,撑一支长篙,穿过垂柳榆阴,划破水中的霞光彩虹,船儿便缓缓地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

那“青草更青处”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梦幻般的境界?

为什么令诗人那么神往?

诗人没有明说,让我们展开想象,同诗人一道去尽情地享受吧。

当晚上归来时,天上星光灿烂,水中星火闪烁,连小船儿也载满了一船星辉。

波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满载而归,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读这一节诗要特别留意“寻梦”二字,它是本节诗的“眼”,也是全诗的“眼”。

此时此刻,诗人的心灵也在康河里“泛舟”,追寻着当年在康河里度过的美妙时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即向心灵的更深处追忆,他终于寻回了那“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彩虹似的“梦”。

诗人在梦幻中、在回忆中“满载一船星辉”,那“揉碎”了的梦“破镜重圆”,诗人陶醉了,忘情了,他沉浸在斑斓的梦幻里,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1);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注]

(1)笙箫:

shēnɡxiāo,管乐器,这里代指乐曲。

第6节,在“追梦”中诗人忘情了,以至于高声“放歌”,但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猛然觉醒“我不能放歌”。

为什么“不能放歌”?

这是“沉淀”着的“梦”呀,这是积淀在心灵深处的隐私呀。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要“别离”什么?

要“别离”这“揉碎”了的“梦”。

现在诗人把“梦”“寻”回了,那是甜甜的,他要独自享受,那是酸楚的,他只能独自吞噬。

这静悄悄好比“别离的笙箫”,一个人静悄悄地沉思默想,在沉默中体味着别离的滋味。

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这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

往日欢愉喧哗的康桥,也与他心气相通,今晚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别离那“揉碎的梦”而沉默了。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无声胜有声,诗人无声的告别胜似有声的笙箫。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7节,跟开头呼应。

首尾两节节奏相同,语意相似,仅变换几个词语,形成一种回环美。

“不带走一片云彩”呼应开头“作别西天的云彩”。

“云彩”是什么?

读到末尾,我们不难看出,“云彩”就是诗人追寻的“梦”,“不带走一片云彩”或者说“作别西天的云彩”,就是不带走这个“梦”,就是要“别离”这个“梦”,去追寻他的新的“梦”。

一蓓蕾绽放

如一只蜜蜂,觅着花蜜而来,

如一只小鸟,寻着宁静而来。

那颗冰雪的心,柔美的心,让你变得轻盈,灵动。

听到翅膀生长的声音时,那想飞的欲望如缓缓流过的泉水在你心头颤动,奏出叮当叮当的乐响,一阵风吹过,告诉你,哲学家罗素他在大西洋的彼岸,那颗追求真知的心忽然热烈起来,你的眼里忽然迸出渴望的光,于是,踏着足迹,

你,轻轻地来了......

来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民主自由之地,温柔富贵之乡。

那柔美的康河,映着你轻快活泼的身影。

那典雅的康桥,还记得你流连驻足的不舍。

抬头,西天,云彩悄悄变换,

低头,河里,青荇油油招摇。

康桥,如清晨第一簇阳光,照亮你的双眼。

康桥,如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你带来诗的传奇。

二,梦

曾经有人说,你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爱,自由,美。

而康桥的空气溢满了这种爱,自由,美的味道。

你那诗的性灵被这美,这爱,这自由,冲开了一道小小的出口,于是,你身上那诗的芬芳便沿着这出口漫开来。

那座古典秀美的康桥,你从一开始就爱上了她。

倚立于桥边,凝望着康河,便感觉这桥,这河便是天上的一位精灵,悄悄地降落于这里。

要不,你看这精致,这生动。

桥的两端,垂杨依依,在夕阳的映衬下,有一种朦胧迷醉的美,如一位新婚的女子,颜面低垂,娇羞动人。

清澈见底的河水,河里飘荡着长长的水草,斜斜的夕阳,照出一水的柔波,那波光里荡漾着杨柳的艳影,这景,这情,总能在你心头起一阵一阵的涟漪,心得最低层,有什么在悄悄生长。

是美,是爱,是诗。

诗意的康桥,梦开始的地方。

你说,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

是的,康河的水,孕育了一代诗人,唤醒了久蛰在你心中诗人的天命,开启了一个梦。

你的梦,时代的梦。

三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的风,轻盈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美丽的康桥,不仅用这醉人的景开启了你诗人的诗心,也用诗意的爱让潜伏已久的诗情如那美丽的喷泉一样从心底喷薄而出。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她,如这康桥一样典雅大方,容颜动人,谈吐不俗,眉间的优雅如这康河旁的留置一样让人迷醉,娉婷的身影如康河的柔波一样让人心神荡漾。

言语中透露的美如这水中倒映着的虹样,静谧柔美,她身上透出的爱,美,自由亦是诗人长期追求的一个梦,星星点点揉碎在那一河水里。

你想澄一只长篙,驾一艘小船,向青草更青处寻找那个梦,于是想放歌吟诗一首。

可奈何,在你想靠近时,梦就忽然变得模糊起来,似要渐渐离你而去。

无奈,那一份朦胧暧昧的情。

只是初恋,按美好的初恋,曾经是人间的四月天,你只能把她悄悄地刻在心底,你要轻轻地远离了。

你们相逢在康桥上,你是哪一片不羁的行云,偶尔投放在她的波心。

你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四,心底的爱

你说,你的眼是康桥教你睁的,你的求知欲是康桥给你拨动的,你的意识是康桥给你胚胎的。

康河的水开启了你诗人的灵性。

康河的水润泽了你那颗宽大厚实的心,让我们的诗人,始终怀着一颗平实的心,不喜欢与人争论,而醉心于自己所追求的艺术中。

在这康河,诗人邂逅了一个个先哲,真知。

美丽的曼苏菲儿,罗素,狄更生。

他们人格的火焰也照彻了诗人的一颗心。

这康桥,未相逢却要别离,淡淡的哀愁,无言的爱,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轻轻地,我走了。

1、云彩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金柳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3、水草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4、水波和星辉

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

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

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

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

充满生机的"

金柳"

"

青荇"

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

天上虹"

星辉斑斓"

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

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

轻轻的招手"

中定格为永恒。

逐节讲析并评价。

(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

轻轻的"

,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

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

新娘"

,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

艳影"

荡漾"

在"

我的心头"

,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

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

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

彩虹"

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

放歌"

,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

于是不能"

,只能"

悄悄"

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

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

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

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

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

轻轻\"

,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

静\"

字。

三个\"

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

作别\"

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

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

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

招摇\"

自在的\"

青荇\"

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

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

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

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

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

离别在即,不能;

静美于心,不忍。

唯有\"

悄悄\"

才是诗人所愿。

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

变成了\"

,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再别康桥》的艺术形式:

1、形式:

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明确:

首句连用三个\"

轻轻的\"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

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

西天的云彩。

\"

最后一节以三个\"

悄悄的\"

与首阙回环对应。

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

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

已毋须赘言。

既然在康桥涅盘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

--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

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明确: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

,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

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

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

长袍白面,郊寒岛瘦\"

的诗人气度。

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

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明确:

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

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

第一个将\"

河畔的金柳\"

大胆地想象为\"

夕阳中的新娘\"

,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

天上虹\"

,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

彩虹似的梦\"

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

借用\"

梦/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

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招手\"

荡漾\"

揉碎\"

漫溯\"

挥一挥\"

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诗中有画

——读《再别康桥》有感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李俊兴

上这一课,我主要的考虑是:

我该怎样上出诗歌的诗味来呢?

在我看来,语文课的诗味靠朗读来体现,靠想象来对接,靠共鸣来巩固。

怎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去实践我的课堂理想,成了我突破这堂课的关键。

读诗歌要了解诗人,这是知人论世的老调调。

上课之初,学生就说出了他们所知道的徐志摩。

他们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看过《人间四月天》的同学一定知道徐志摩人生中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徐志摩与林徽因爱情就发生在英国,发生在康桥(剑桥)。

徐志摩说:

“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美的一条水……”对康河的热爱,源于这里的风景秀美,源于诗人诗性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英国的两年生活经历,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可以这样说,康桥是徐志摩的精神家园。

这是徐志摩第三次离开英国,在归国的邮轮上写就的一首诗。

对康桥的热爱、眷恋贯穿诗歌的始终。

康桥在诗人心中就是一个刚出世的婴儿,圣洁让人不可亵渎;

是一个盛装的新娘,娇媚令人心驰神往。

不管是岸边的柳树,还是河底的水草都成了诗人心中的安琪儿。

诗人有情,康河有意,于是催生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样物我合一的意境。

爱得越深,越怕失去。

当不得不失去时,我的离开也就变得黯然,变得小心谨慎。

如同高三学子手捧心驰神往的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轻轻地”三个字就变得温润有情,变成全诗的感情基调。

因为珍惜,我“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不愿破坏康桥的宁静,不愿破坏康桥的美好。

康桥的宁静美好依赖剑桥大学的历史悠久。

创建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培养出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哈佛、耶鲁两所顶级名校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加起来还高出一截。

据说,剑桥大学迄今已出了13位英国首相,9位坎特伯雷大主教,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就是剑桥的学生。

剑桥大学是滋养情操的所在,是催生诗情的所在。

那些年轻幼稚的灵魂在这里会变得更加智慧更加成熟。

我没有去过剑桥,但我们可以想象:

古老的校园、庄重的教学楼、白发的教授、敦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切该是多么的令人向往与迷恋?

徐志摩有幸,能在这个校园里度过两年美好的时光;

康桥有幸,滋养着有“中国奇才”之称的诗人成长。

因为有了康桥,才会有徐志摩绮丽清澈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散文)、《再别康桥》。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像徐志摩这么快乐的生活过?

在自己所向往的地方跟自己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没有生活的繁琐没有工作的压力,一切都像童话故事里一样美好。

这种经历注定了徐志摩的诗歌会打上空灵、唯美的烙印。

从他选择的意象“柳树、青荇、水草、天上虹、星辉”可以看出,浪漫美好是主旋律。

就连离别的“笙箫”,也是那么忧伤凄美。

诚然,意象的选择,也凸现出新月派诗人的诗歌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再别康桥》每一节都会换一个韵,增强了文章的灵动性。

诗歌的每一节都是一副画:

夕阳金柳、康河青荇、拜伦潭照、漫溯寻梦……读者在如画的诗歌中沉醉,在如乐曲的旋律中产不能自已地爱上康桥。

我还想说,“诗中有画”是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最好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