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58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乙》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1.地震基本概念与地震波

2.地球内部构造

3.地壳

(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1.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

2.褶皱与断层

3.地层的接触关系

(九)海底扩张及板块构造

1.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

2.板块构造基础知识

(十)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3.风化作用的产物

(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1.河流的形成

2.阶地的成因分类

3.河流的侵蚀作用

4.河流的搬运作用

5.河流的沉积作用

(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

1.海洋概况

2.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

3.海底沉积物

(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1.湖泊概述

2.湖泊的沉积作用

3.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1.冰川地质作用基础

2.地下水地质作用基础

3.风的地质作用基础

(十五)地球的演化

1.地球的天文时期

2.隐生宙时期

3.显生宙时期

(十六)常见地质图件的识别

1.综合地层柱状图

2.地质图

二、考试要求

1.较好地把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形态、大陆和大洋的地形特征。

2.了解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3.大致了解太阳系起源假说及太阳系相关概念,包括撞击作用、类地行星、类木行星、小行星、陨石。

1.准确掌握矿物的定义、晶体与非晶体区别、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及力学性质。

2.熟悉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准确掌握岩浆和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类型、鲍文反应系列等内容。

2.了解火山活动的主要现象及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喷发的基本类型,全球及我国现今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3.掌握深成侵入体和浅成侵入体的基本特点。

4.掌握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特征。

5.熟悉常见岩浆岩(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辉长岩、橄榄岩)的肉眼鉴定;

(四)外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

1.较好地把握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特征。

2.掌握沉积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特征。

3.熟悉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火山角砾岩、石灰岩、硅质岩)的肉眼鉴定

1.熟悉变质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2.了解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

3.清楚变质岩主要的结构构造。

4.了解主要变质作用类型,包括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

5.常见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构造角砾岩)的肉眼鉴定

1.准确把握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标准,包括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穿插关系律。

2.准确理解放射性同位素地质年代的概念,掌握放射性衰变定律。

3.掌握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的关系、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

1.掌握地震基本概念,包括地震、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源距等。

2.掌握地震的震源深度分类、成因分类。

3.掌握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确定。

4.了解全球地震分布,包括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

5.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纵波、横波、表面波)及地震仪。

6.通过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主要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康拉德面)、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地球的基本圈层构造(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各圈层的基本物态特征。

7.了解大陆地壳的双层结构特征、大洋地壳的基本结构特征、地壳均衡概念。

1.掌握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层产状及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2.掌握褶皱的几何要素(枢纽、轴面、翼、核)、常见褶皱类型及特点(基本类型:

向斜、背斜;

按照轴面产状、枢纽产状划分的类型)、褶皱的识别及形成时代。

3.掌握断裂构造的基本特征,包括节理和断层、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面、盘、位移、断距)、常见断层类型及特点(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形成的时代。

4.准确掌握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侵入接触)的特点及其地质意义。

(九)海底扩张及块构造

1.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思想和证据。

2.了解洋脊、洋脊地震带、洋脊沉积物分布特征、两种大陆边缘、洋底海山及火山岛链、热点等特点。

3.准确把握海底扩张的证据,包括古地磁学(地磁场转向、海底地磁条带)、海底年龄、洋中脊考察、转换断层。

4.掌握板块构造的含义、板块划分的依据、三大类板块边界(离散型、聚敛型、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全球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可能的驱动力。

5.了解板块构造与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造山运动、成矿作用等的关系。

1.掌握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包括物理风化作用河、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2.掌握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3.了解风化作用的产物,包括风化产物的类型、残积物、风化壳剖面、古风化壳、土壤。

1.掌握河流的侵蚀作用方式、侵蚀作用方向。

2.掌握河流的搬运作用方式、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3.掌握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特点、沉积的主要类型。

4.准确把握阶地的成因分类。

1.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海洋生物基本特征。

2.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及其地质作用。

3.掌握海洋沉积物的来源。

了解滨海沉积、浅海沉积、半深海沉积、深海沉积的基本特点。

1.掌握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湖泊的成因类型等基本知识。

2.掌握湖泊的机械沉积作用、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3.掌握沼泽的成因、沼泽沉积作用及其矿产。

1.准确掌握冰川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成冰作用、冰川冰、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冰渍物、冰期、间冰期。

2.掌握地下水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孔隙度、透水性、隔水层、地下水面、潜水、承压水、喀斯特地貌。

3.了解风的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吹扬、磨蚀、风积物、沙丘、沙漠、黄土、沙漠化。

1.大致了解地球的天文起源假说。

2.了解隐生宙时期大气圈和水圈成分演化、陆核和地盾的形成情况。

3.掌握显生宙时期生物的全面繁荣和快速演化、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特点、构造运动频繁。

4.了解古地理变迁特点。

1.了解综合地层柱状图的一般内容、地层单位及其相互关系、地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岩浆岩与沉积岩层的相互关系等。

2.了解正规地质图的构成(图名、比例尺、国际分幅代号、主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图切地质剖面图、图例等),能够由图上读出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主要特点,通过读图能够总结出地质发展史的信息。

 

三、主要参考书目

夏邦栋,《普通地质学》,1995,第二版,地质出版社

或其它《普通地质学》教科书

QQQQ普通地质学整理

1.①地球内部密度向下渐增,但是不均匀增加。

在400km、600km、2900km和400km处有明显增加,2900km处变化最大,地心为13g/cm3。

②重力,在2900km深度以内,重力大致随深度增加,但有波动。

2900km深度到地心,重力逐渐变小,地心重力为0.

③压力,从地表至地心逐渐增加,10km为3000atm,35km为10000atm,2900km为150万atm,地心为370万atm。

2.内部圈层划分:

地壳与地幔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为古登堡面。

3.陆地地形

①山地(低山<

500~1000m>

中山<

1000~3500m>

高山<

大于3500m>

);

沿两大地带分布,一为环太平洋两岸地带,二为从阿尔卑斯山到喜马拉雅山再到南亚地带。

②丘陵(一般仅数十米,最高200m),属重峦叠嶂低矮地形,如东南丘陵,川中丘陵。

③平原海拔较低的宽广平坦地区,海拔多在0~500m,海拔0~200m叫低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200~500m叫高平原(如成都平原)。

④高原海拔500m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面积比较辽阔的平地。

⑤盆地周围山岭环绕,中部地势较平似盆状的地形。

⑥洼地陆地上有些地区很低,高程在海平面以下。

4.摩氏硬度计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⑥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10.金钢石P34表

5.表3-7表3-8表3-9

喷出岩构造:

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按SiO2含量划分岩浆岩【大于65%(花岗岩)、52%~65%(正长,闪长,安山)、45%~52%(辉长岩,玄武岩)、小于45%(橄榄岩,辉长岩)】

变质岩特征构造:

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6.地层表:

(P50)

地质年代单位:

宙、代、纪、世、期

地层单位:

宇、界、系、统、阶

7.褶皱

概念:

岩层受力变形产生一系列连续的弯曲

岩层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是岩层塑性变形表现。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侧部分岩层依次对称变老。

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较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对称变新。

褶皱要素核:

褶皱的中心部分。

翼:

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

枢纽:

褶皱弯曲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细分(P63,64图):

按轴面产状→直立褶皱(A)倾斜褶皱(B)倒转褶皱(C)平卧褶皱(D)

按枢纽产状→水平褶皱(AB)倾伏褶皱(CD)

8.断层

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这种断裂叫断层。

要素:

断层面、断盘、断距。

正断层:

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

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

平移断层:

沿断层面走向,两盘相对错动

断层组合类型(P675-23):

阶状断层→两条或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走向平行正断层组合而成,上盘依次下降,呈阶状。

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一个中间断块下降,两边断块相对上升的构造。

地垒:

有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一个中间断块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的构造。

叠瓦构造:

数条逆断层平行排列,构成倾向一致的逆断层组合。

9.地层间接触关系

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不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即两套地层之间有地层缺失。

不整合面: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接触面叫不整合面,通常保留着古风化壳或大陆沉积物或在不整合面上有粗粒的,由上覆地层碎屑物组成的底砾岩。

不整合分类:

①平行不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彼此平行的,也叫假整合。

<

1、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有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变化。

2、形成过程:

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蚀→再次地壳下降,重新接受沉积>

②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斜交的。

1、角度不整合反映发生过一次显著水平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变化。

陆地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岩层褶皱、断裂),上升遭受剥蚀→再次下降接受沉积>

不整合共同特点:

①有明显侵蚀面存在,侵蚀面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②有明显岩层缺失现象③不整合面上下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差异。

10.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累积得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层快速震动的现象.

震源体:

地球内部累积存储地震能量和地应力的部位,或岩石发生破裂及强烈塑性变形的区域。

震源: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极震区:

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

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

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源距:

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源的距离

微观震中:

地震发生后,通过仪器测出的地震震中位置。

宏观震中:

震后通过地震调查灾评确定的地表破坏程度最高的地域。

震域:

地面上地震所波及的区域。

地震波:

地震所产生的颤动是以弹性波把能量传出的,即地震波。

(纵波速度快于横波)。

表面波: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地震时来自震源的波动(纵波、横波)以不同的速度与地面相碰撞,使地壳表面激起沿地表传播的弹性波。

特点→波长长,波速稳,只在表面传播不能传入地下,对地面破坏性最大。

震级:

用以衡量地震强度的量。

烈度:

地面遭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

(1-12度)

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震源深度分类:

浅源(小于60km)中源(60-300km)深源(大于300km)

震级分类:

微震(小于3级)弱震(3-4.5级)中强震(4.5-6级)强震(大于6级)

震中距分类:

地方震(100km以内)近震(100-1000km)远震(大于1000km)

发生年代分类:

古地震,历史地震,近代地震

11.地震活动规律

地震在空间分布,主要位于构造活动地带,按板块构造理论地震主要分布于板块边界上。

世界地震分布最大特点是具有全球规模的带状分布现象,共分为4条。

①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勘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活动最强烈。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活动带(从印尼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经帕米尔高原、中亚、西亚延伸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全长1500km),活动次于环太。

③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沿大洋中脊分布,蜿蜒于各大洋中,几乎彼此相连,全长6500km),均为浅源地震,未有大规模地震。

④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与上述3条相比,其规模最小,且不连续分布于大陆内部裂谷带,如东非裂谷带,红海裂谷带,贝加尔裂谷带),活动较弱,主要为浅源地震。

我国地震分布:

我国处于阿尔卑斯——印度尼西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中间,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较高。

基本呈带状分布,可分为6条①青藏高原地震区②新疆——阿拉善地震区③华北地震区④华南地震区⑤台湾及东海地震区⑥南中国海地震区

12.火山喷发方式

1>

按喷发途径分为①熔透式②裂隙式③中心式

2>

按喷发状态分为①宁静式②猛烈式③中间式

13.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①侵入接触:

又称热接触,是由炙热的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岩体而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特征为靠近岩浆岩体的围岩有接触变质现象,围岩岩体内有时可见岩浆岩体的小岩枝或岩脉侵入其中,岩浆岩体内有捕掳体,边缘有细粒矿物组成的冷凝边,这种接触关系反映出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晚于被倾入的围岩。

②沉积接触:

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体,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特征为上覆围岩和岩浆岩体接触处,无接触变质现象,他们的接触界面是一个风化剥蚀面,常残留有古风化壳或剥蚀痕迹,靠近岩浆岩体的上覆围岩中常含有岩浆岩被风化剥蚀形成的碎屑,岩体顶部的岩枝或岩脉有被围岩切割的现象,围岩的我层理与接触面往往平行。

沉积接触关系反映出倾入岩体形成的时间早于围岩。

③断层接触:

是侵入岩体形成后,由于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位移导致侵入岩体为围岩的接触界面是断层面或断层带。

特征为接触面附近常有破碎和动力变质现象。

岩浆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时,则很难判断岩浆岩体形成是早于还是晚于围岩。

但岩浆岩体的形成一定早于断层。

14.化学风化方式

①氧化作用②溶解作用③水化作用④水解作用

15.河流侵蚀作用

(一)下蚀作用:

河水及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作用。

→形成V形河谷

河水最终注入水体的水面就是控制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常称作河流侵蚀基准面,海平面是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

(二)侧蚀作用:

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沙石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及河谷加宽的过程→裁弯取直,槽型河谷

(三)溯源侵蚀:

又称向源侵蚀,是使河谷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侵蚀作用。

16.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一)形成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

沿河谷两岸断续分布,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一般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形成过程:

当地壳上升,河流进行下蚀作用。

如果地壳停止上升,甚至微有下降,于是河床纵比降变缓,河流流速减小,动能降低,河流由以下蚀作用为主转化为以侧蚀作用为主,在测试作用下,河流加宽出现了河曲,形成了边滩。

后来由于地壳再次上升,使河床抬高,增加了河流纵比降,河流下蚀作用再次加强,河流切入谷底之下,原来的河漫滩到了谷坡之上,洪水期也不能被河水淹没,就形成了河谷阶地。

这个过程重复几次,就形成了多级河谷阶地。

按基岩出露情况和阶面上冲击物的组成将阶地分为①侵蚀阶地:

这类阶地是由基岩构成,一般阶面较窄,没有或零星有冲击物,阶砍较高。

一般形成于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

②堆积阶地:

阶面和阶坎全部都由冲击物组成,而基座低于河水位,在地表未出露。

堆积阶地一般出现在较低级别的阶地。

③基座阶地:

阶面上位冲击物,阶砍下部可见到基岩。

这种结构说明河流下蚀的深度大于冲击物厚度,反应后期构造上升幅度较大。

(二)形成准平原、深切河曲和夷平面。

17.地下水

存在于地表土壤和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岩石储水能力的大小决定于孔隙率

地下水来源①地表水入渗②大气中的水汽可凝结进入岩石的孔隙③古埋藏水④岩浆中分异出的地下水,矿物结晶水中分离出来的地下水

潜水:

潜水是第一个区域不透水层之上的饱和重力水,如井水

承压水:

充满两个不透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地下水、、

18.山岳冰川剥蚀地貌

①围谷②U形谷③冰斗④刃脊⑤角峰⑥悬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