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485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B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8、四夷之乐”这一政策是指西周天子容纳夷狄蛮戎JD音乐奏于郊庙,来炫耀、威慑人民。

9、《诗经》是孔子从西周保存下来的3000多首民歌中整理、删改、加工出一部民

歌集中,其书共有歌曲③首。

10、“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是O最早把音乐与仁德结合在一起的。

11、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歌唱家秦青有个叫⑪。

12、齐诋王使人吹竽好⑫人,齐宣王使人吹竽好三百人。

13、儒家学派对音乐的态度是肯定,墨家学派对音乐的态度是⑫,道家学

派对音乐的态度是否定。

14、《楚辞》中的代表是屈原的⑫。

15、蔡邕有一张古琴叫⑫。

16、京房这位大乐律学家利用三分损益法的原理推算出了⑫律。

17、踏谣娘这一表演形式产生于⑫时代。

18、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的四弦曲项琵琶用⑫弹。

19、唐坐部伎由⑫首乐曲组成。

20、曲子词的艺术特点:

歌词是长短句相结合,创作方法是⑫。

21、现能见到宋姜夔创作的歌曲共有⑫首。

22、《碧鸡漫志》是宋代王灼的音乐专著,它是以论述古代⑫为主的音乐著作。

23、明时期的文人积极主动参与当时民歌的和⑫工作。

24、清代鼓词艺人四大家是⑫、、⑫、⑫。

25、二黄起源于安徽,是⑫与秦腔相结合的产物。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史料记载侈乐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时期。

A夏B商C周

2、礼崩乐坏说的是时代的文化下移事件。

A春秋B战国C西周

3、曾候乙墓出土的编钟分悬挂于钟架上。

A三层B四层C五层

4、骑吹是鼓乐的一种,它用于场合。

A天子宴乐B道路车驾C郊庙祭祀

5、公元四世纪传入的五弦琵琶是用弹奏法。

A指弹B拔弹

阮籍善于演奏乐器。

A古琴B古筝C啸

7、“操”是古琴曲式的一种形式,创作这种乐曲的人一般是。

A隐士或名人受难B名人受崇

8、货郎调这种音乐形式在时代最为盛行。

A唐初B中唐C宋

9、《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作品。

A王实甫B马致远C关汉卿

10、李芳园是清代著名的演奏家。

A古琴B古筝C琵琶

四、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叔之离磬

2、十二律律名

3、七部乐

4、胡琴

五、论述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西周时期的乐器

2、简述《梦溪笔谈》和《乐书》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答案(B)

每题1分共25分

1X2V3V4V5V6X7X8V9V10V11V12X13X14V15V16V17V18X19X20X21X22X23V24X25V

二、填空题:

CD弹歌C2大禹8夏3周064、36、16、4⑥伶州鸠C7七十C8少数民族09305⑪孔子①薛谭①2—0否定少九歌①5焦尾琴3538北齐08拨⑬六<20依词填词01十七首02歌曲砂搜集、整理彩梅清胡赵025吹腔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A2A3A4B5A6C7A8C9C10C

四、名词解释:

叔之离磬这一词出之于《礼记.明堂位》,(1分)“叔“是指舜时期的一位音乐家,“离磬”是指编磬。

(1分)意思是说编磬是舜时期的一位叫叔的音乐家所制造。

磬是石器时期的产物,(1分)它最初是从耕田用的梨铧和切肉的工具“石庖丁”演变而来。

(1分)磬也被称为“石”或“鸣球”,“戛击鸣球,击石附石”说的就是磬。

(1分)

2、十二律律名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错一处扣0.5分)

3、七部乐

七部乐是隋文帝时的。

(1分)七部乐包括:

国伎(即西凉伎)、清商伎、(1分)高丽伎、天竺伎、(1分)安国伎、龟兹伎、(1分)文康伎(礼毕)。

(1分)

4、胡琴

胡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的扎筝,(1分)扎筝与嵇琴有相似之处。

嵇琴原是奚族的一种乐器。

(奚族生活于辽宁西喇木伦河流域及河北北部)宋代被上层社会称为嵇琴。

(1

分)宋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有诗曰: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由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1分)由此可知,“马尾胡琴”在宋时已初步地确立,(1分)为后来流行的“胡琴”的形制奠定了基础,是元代宫廷音乐中的一重要乐器。

五、论述题:

1简述西周时期的乐器

乐器发展到西周仅文献记载有七十多种,(1分)可见乐器的制造技术、器乐曲的创作和演奏技巧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中外音乐发展史上敲击乐器首先得已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

(1分)敲击乐器萌芽于新旧石器时代,(1分)成型于西周至春秋战国,这一时期是敲击乐器的极盛时期。

(1分)从周代的音乐资料中可以得知,乐器曾被分成八类:

金、石、土、革、木、丝、匏、竹。

史称八音。

(1分)在八音中属于敲击乐器的金、石、革、木四种,占八音的一半。

(1分)《诗经》中提到的乐器有二十九,而敲乐器就占去了二十余种。

(1分)由于科学的发展,我国的乐器

逐渐得已完善,于是出现了乐器的具体分类。

分类的依据是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而进行的。

(1分)乐器分类法的产生标志着我国乐器在当时已进入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1分)2、简述《梦溪笔谈》和《乐书》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对当时音乐上所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其中有不少至今还有一定的意义。

(1分)如他认为歌唱的声调要与歌词紧密结合才能感动人。

(1分)他批评有

些乐器演奏者只重形式,仅靠乐器发音、靠演奏技术是不能感人的。

(1分)他还认为古代钟是扁的,是因为扁才能声短,今人不懂这个道理把钟做成了圆的,这是不对的,这样会使声音延长,快速演奏时就清浊不分。

(1分)

《乐书》是陈暘的一部音乐理论专著,(1分)全书共二百卷,(1分)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1分)其书的前95卷是摘录古代经典书籍、音乐文字,并有注释。

后105卷论述了律吕、五声、历代乐章、杂剧、百戏等,(1分)并记述了前代和当时的民间音乐,及少数民族的音乐和外国音乐。

(1分)其中还绘有不少乐器图及介绍,是研究宋代之前音乐的重要文献,(1分)但也有不少复古的落后的东西。

附评分标准:

1、判断题、选择题,错一处扣1分。

2、填空题,有的题两、三个空,全错不给分,错一处或两处扣0.5分。

3、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依评分点给分。

与答案一致,给分;

基本一致,酌情给分;

完全不一致,按分值扣分。

1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

),用于宴飨和祭祀

活动中;

3《诗经》中的"

国风"

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为代表的民歌;

一类

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

4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

世界上()的律学理论;

5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112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相和歌"

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

但歌"

直发展到由()相和歌;

7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在这个时期利用鲜

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

凡一百五十章"

叫作("

),也叫"

北歌"

.

8《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著作,全文是用"

秦客"

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

9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

择,(),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

10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

11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对于我们

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12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

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

13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

年间的(),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

2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

1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

a(嵇康),b(陈康士),c(郭沔)

2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

a(成玉),b(汤应曾),c(张雄)

3《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

a(荣斋),b(华秋萍),c(王猷定)

4《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徐青山),b(徐大椿),c(燕南芝庵)

5《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沈心工),b(曾孝谷),c(李叔同)

6《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

a(萧友梅),b(赵元任),c(黄自)

7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

a(刘天华),b(阿炳),c(徐炳麟)

8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

a(聂耳),b(任光),c(青主)

9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

a(李劫夫),b(李一鸣),c(卢肃)

10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

a(宋杨),b(费克),c(马可)

3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

1相和大曲

2沈心工

3黄自

4《黄河大合唱》

4简述题共1题计20分简述南戏

5论述题共1题计30分

《乐记》

2评分标准及答案

1评分说明:

A填空题,单项选择题:

严格按答案给分.

B名词解释题:

按所答要点的多少和正确程度给分.

C简述题:

要求按题意作出正确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

D论述题:

要求文字表述清晰,理论观点正确,论述符合逻辑,

E联系实际部分要紧扣题意,不要简单的踩点给分.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乐舞;

2"

六代乐舞"

;

3郑,卫之音;

4三分损益;

5律学;

6"

汉承秦制"

7乐府;

8徒歌;

9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

10鼓吹乐;

11真人代歌;

12音乐美学著作;

13东野主人;

14推荐;

15曲子;

16工尺谱;

17十七首;

18词乐曲谱;

19赚词;

20陈遇乾.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c;

2b;

3a;

4b;

5a;

6a;

7b;

8b;

9c;

10a.

3请解释下例名词每题5分

1相和大曲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

的音乐形式,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

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

2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

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

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

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

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

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

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

4简述题20分

简述南戏计20分(答案要点)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

永嘉杂剧"

"

戏文"

.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

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

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

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

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仅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论述题(答案要点)计30分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

①音乐本质与特征;

②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

③音乐的美感认识;

④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

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认为:

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

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在的观点,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指出"

乐者,象成

者也"

.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

《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因此,提

出了: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

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的观点.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

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

礼,乐,刑,政"

都是巩固统

治的工具,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

乐"

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

《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等等.

《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所谓的"

乐者,乐也"

有两层意思,"

乐者"

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

而"

乐也"

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

乐而不流;

以欲忘道,则或而不乐."

因此,《乐记》肯定"

乐得其道"

而否定"

乐得其欲"

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乐记》中也有许多糟粕,如作者提出的"

乱世之音"

亡国之音"

等都成为可以镇压进步音乐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就能够同"

乐由天作"

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乐记》之中.

总之,《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

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

礼乐"

的一个总结.

中国音乐史试题单选题

第1题(1.0)分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A、《乐记》B、《乐论》

C《声无哀乐论》D、《梦溪笔谈》

第2题(1.0)分的音乐素材来自于京剧西皮过门的音调。

A、赵元任《海韵》B、萧友梅《问》

C黄自《春思曲》D、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3题(1.0)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是。

A、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B、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

C吕骥的《凤凰涅槃》D、黄自的《长恨歌》

第4题(1.0)

黄源洛创作的歌剧

遵循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程式,是中国新歌剧探索期的重

要代表作。

A、《荆轲》

B、

《观音》

C《秋子》

D、

《白毛女》

第5题(1.0)

孔子观赏古乐舞

后称赞它“尽善尽美”,这是古人最早提出的艺术评价准

则。

A、《大武》

《韶》

C《咸池》

《云门》

第6题(1.0)

是东汉琴家阮籍的重要代表作品。

A、《胡笳十八拍》

B、《广陵散》

C《幽兰》D、《酒狂》

第7题(1.0)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在时期出现了巨大转折,市民音乐走向繁荣。

A、魏晋B、隋唐

C宋元D、明清

第8题(1.0)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是。

A、黎锦辉B、沈心工

C李叔同D、萧友梅

第9题(1.0)分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A、相和歌B、鼓吹乐

C清商乐D、百戏

第10题(1.0)分用三分损益的方法,将“徵”音弦长三分而损之,得到音。

A、宫B、商

C角D、羽

第11题(1.0)分近代较有影响的民间器乐社团中,古琴社以,最为著名。

A、今虞琴社B、大同乐社

C天韵社D、国乐改进社

第12题(1.0)分西周礼乐机构春官中的最高乐官是。

A、瞽师B、大师

C大司乐D、乐师

第13题(1.0)分近代传统音乐品种中的职业化程度最高。

A、器乐B、歌舞

C说唱D、戏曲

第14题(1.0)分贺绿汀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在配器和复调手法运用方面堪称佳作。

第15题(1.0)分是黎锦辉儿童歌舞剧中最成功的一部。

A、《小小画家》B、《三蝴蝶》

C《秋子》D、《明月之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