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505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欢迎欢迎握握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5)谁和她学了不一样的动作,请你来表演一下(拍手、挥手动作)引出儿歌:

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见再见挥挥手。

  4.完整儿歌表演学着做个礼仪好宝宝,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你,生活中的礼仪还有很多呢,现在我们先把今天学的这些礼仪看着图完整的做一做、说一说。

  5.迁移经验讨论:

  刚才老师说生活中的礼仪还有很多,那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要讲礼貌、学礼仪?

幼儿自由表达(如喝水要排队,滑滑梯要排队,走路要慢慢走,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6.延伸活动:

  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戏时创设做客的情景,到客人家做客先要按门铃,见到主人要说什么?

(你好),娃娃家的主人要说什么?

(欢迎光临)请进动作……附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要拉许多好朋友,你早你早弯弯腰,你好你好点点头,谢谢谢谢拱拱手,请进请进伸伸手,欢迎欢迎握握手,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见再见挥挥手,做个礼仪好宝宝。

主题2宝宝要睡觉

教学目的:

  1.了解睡眠时要注意的事项(不蒙头、不蹬被子、不趴着睡、不放东西到嘴巴里等)。

  2.培养按时睡觉和使用正确睡姿睡觉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摇篮曲音乐。

  2.幼儿用书。

  3."

娃娃家"

游戏玩具若干组。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做动作进入活动。

  

(1)教师:

听,宝宝要睡觉了,让我们抱着宝宝轻轻摇一摇吧!

  

(2)幼儿抱着娃娃跟着教师一起做摇宝宝睡觉的动作。

  2、与幼儿谈论睡觉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宝宝睡着了,我们应该怎样去照顾宝宝呢?

  

(2)幼儿开始讨论,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幼儿:

宝宝蒙着头睡觉好吗?

宝宝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好吗?

  (3)教师:

为什么蒙头睡觉、边吃东西边睡觉都是不好的睡姿呢?

  (4)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些不良。

睡眠姿势带来的坏处:

睡觉时j蹬被子会使身体受凉;

蒙头睡觉和趴着睡会使呼吸不通畅;

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会呛到自己。

所以小朋友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哦!

  3、幼儿看书,带领幼儿朗读并学习儿歌。

书上有一首儿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教师朗读儿歌后,就书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

  (3)师生一起朗读儿歌,并鼓励幼儿自己念一念。

  (4)教师:

这首儿歌告诉我僻保持正确睡眠姿势的重要性。

其实,按时睡觉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小朋友晚上要在9:

00以前睡觉,这样第二天才会有精神。

  4、幼儿玩"

的游戏,在照顾娃娃的过程中加深对正确睡姿的印象。

现在我们来玩"

游戏吧!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的娃娃被照顾的最好。

  

(2)教师组织幼儿分成若干组玩"

游戏,并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游戏进行指导。

主题3《衣服变小了》

活动名称:

社会《衣服变小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旧衣服的处理方法,,培养珍惜衣服,关爱他人的意识。

  2、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旧衣服的处理方法。

幼儿捐赠旧衣服的照片。

  1、出示幼儿捐赠旧衣服的照片,向幼儿提问:

照片中的大箱子有什么用?

  2、3、告诉幼儿安安也捐赠过旧衣服,为幼儿讲故事《送衣服》。

  4、5、向幼儿提问:

  为什么安安有些衣服不合身?

  妈妈和安安怎样处理不合身的衣服?

  为什么妈妈把旧衣服送给别人?

  你的衣服不合身了是怎么处理的?

  6、活动评价让幼儿说出处理旧衣服的方法。

  能专心听故事,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主题4爱护我的小手

教学目的:

  1、了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及其功能。

  2、知道保护手的一些方法。

  幼儿用书教学过程:

  1、通过做手指操,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

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操。

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

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

小拇指睡了,无名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引导幼儿了解收的结构。

大家看看,我们的小手长得什么样子呢?

  

(2)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

我们的手上有五个手指,他们长短不一样。

手指下面的部分叫做手掌,手掌又分为手心和手背。

  3、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

我们的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

手可以玩玩具、吃饭、洗脸、穿衣服、画画、而且还能用手去感知东西的大小、冷热、轻重。

看来小手的用处可真大啊。

  4、引导幼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手。

手可以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

,(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让幼儿为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贴花。

刚才我们在书上看到了保护小手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5)教师在幼儿回答时用:

"

……会让手……,应该……保护小手。

的句型来整理幼儿的答案。

如刚烧好的饭菜很烫,会烫伤手,应该等它冷一点儿再端碗;

寒冷的冬天会让手上的皮肤开裂,我们应该在手上涂些护手霜。

'

  5、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活动的内容,总结手的用途和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评价:

  1.知道3~4种手的作用。

  2.知道2~3种保护手的方法(洗手后涂上护手霜、手脏时洗手、不用手碰插座、不咬手等)。

主题5玩具送回家

 教学目的:

  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将玩具分类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学习检查遗漏,养成做事缜密细致的好习惯。

  3.养成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各类玩具。

  3.课件。

  教学过程1、故事引题: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不过大家听完故事后要告诉我故事里都有谁?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教师讲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玩过的玩具要将其放回原处。

故事里都有谁呢?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积木班长为什么不高兴了?

为什么积木兄弟躺在地上哭?

怎样才能帮助它们呢?

  (4)幼儿思考,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

玩过的积木要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3、教师继续讲故事的下半段,让幼儿感受股市的美好结局。

想知道积木兄弟后来到底回家了吗?

请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

积木兄弟回家了吗?

小朋友们是怎样向值班老师保证的?

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呢?

  (3)幼儿回答。

  4、联系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学会将玩具归类。

你们看,我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谁来将它们送回家?

  

(2)幼儿分批将玩具送回原处,教师让幼儿检查是否将玩具都送回去了。

  (3)请幼儿根据玩具的种类再送一次玩具,做到真正把玩具送回家。

  5、让幼儿养成收拾玩具时检查的好习惯

(1)教师:

现在我们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里了,那么我自己的家呢?

  

(2)幼儿讨论后回答。

拿玩具的时候要记得玩具原先摆放的位置,在收拾玩具要检查桌面、地面上是否还遗留有玩具。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操作书上的游戏。

在玩玩具时,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5)幼儿回答。

在玩玩具的时候,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

不用玩敲击别人身体等。

主题6我会上厕所

教学目标1.了解上厕所时的注意事项,知道憋尿不利于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入厕习惯。

  1.幼儿用书。

  2.课件。

  教学过程1、幼儿看书,直接引出活动主题。

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看看这些画面上都说了些什么?

  

(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片刻并回答。

他们在哪里?

他们在做什么?

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势一样吗?

  (4)幼儿回答。

  2、出示课件,了解如厕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书上的女孩是怎么上厕所的?

如厕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幼儿认真阅读幼儿用书后回答。

女孩是坐在座便器上的,她用手纸从前后擦屁股。

如厕后,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拉好衣裤、冲水和洗手哦!

在幼儿园如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幼儿讨论并回答。

在幼儿园如厕时,上厕所的小朋友会比较多,这时我们应注意排队和等待,在等待时不要拥挤,推搡,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发现及时解手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1)教师讲述事例:

君君玩游戏时兴致勃勃的,老师提醒小朋友们要去解小便了,他却说:

我没便"

,其实是他不想离开自己正在玩的玩具。

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收拾玩具了,君君这才觉得自己憋不住了,于是赶紧往洗手间跑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尿在了身上。

  

(2)教师:

君君为什么会尿在身上呢?

他这样憋尿好吗?

怎样才不会尿在身上呢?

  (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有了尿意的时候要及时解手,长期憋尿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君君在玩玩具期间应该去解一次手,这样他就不会尿裤子了。

主题7我会打招呼

教学目标:

  1.学习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学习在打招呼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并面带微笑。

  1.课件、幼儿用书。

  2.轻松欢快的音乐。

  3.各种打招呼的图片,如挥手、微笑、拥抱等。

  4.请两名幼儿事先排练好进入幼儿园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教师请事先排演好的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小故事。

你们仔细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

他们又说了什么?

  

(2)两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他们是怎么说的?

他们表演了早上来幼儿园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见面后互相说了"

你早!

你好!

(5)教师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模仿对话,并注意提醒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面带微笑:

  2.请幼儿看书。

小朋友请打开书,看看图上都有谁?

她说了什么话?

在说话的时候,她又是怎样做的?

  

(2)幼儿看书后回答。

  (3)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幼儿用书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3.学习儿歌"

小可懂礼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叫"

,请大家仔细听。

  

(2)幼儿倾听教师的朗诵。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

如小可喜欢的表情是什么?

她都遇到了谁?

和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

  (4)教师请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念儿歌。

  4.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

教师将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号。

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走步,等这段音乐结束时,迅速找一个朋友打招呼。

依次的,等第二段音乐结束时,必须重新找一个朋友打招呼。

有几张图片,音乐就重复放几次。

  

(2)调整图片前后的顺序,请幼儿按照图片的新顺序再次进行游戏。

主题8幼儿礼仪教学——手势语

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知道不同类型手势的不同用途。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核心要素:

交通警指交通手势语各不同

聋哑人用手语须尊重明事理

活动准备:

1视频四个

2、挂图一幅

3、《相信相爱的一家人》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愉快幼儿的情绪。

教师带幼儿随着欢快的音乐,开着小汽车进入场地。

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谈话____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经验谈话,马路上那么多车,为什么都很有秩序,能顺利通行?

小结:

因为有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

这些动作有一个名字——手势语

2、观看视频——培养观察力、表达能力。

幼儿观察并回答。

(1)片中的人是什么身份?

(2)他在做什么?

第一个视频里的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

第二个视频里的合唱会上,指挥家在指挥演唱

第三个视频的聋哑人正在用手语对话。

第四个视频的篮球裁判正在使用手语提示规则。

2、诵读儿歌-----感知礼仪

出示挂图,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的诵读三字儿歌。

3、学习手语——培养爱心

教给幼儿简单的聋哑人手语,教育幼儿尊重聋哑人。

培养幼儿的爱心。

4、游戏《我做你猜》——培养礼仪习惯

游戏玩法:

(1)教师用动作表达一个词语,另一个幼儿说出这个词语。

要求幼儿的手势或动作要准确。

(2)可以让幼儿说词语,大家猜,并作出动作。

5、创编手语----培养创编能力

三、结束部分:

运用学过的手势语表扬幼儿,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让我们一起用新学到的手语去和小朋友交流.

四、活动延伸1、回家和家人一起创编手语动作。

2、幼儿集体感受手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谈情说案:

1、开头可以改为:

幼儿开着汽车进入场地,老师用手势示意幼儿坐下,或者前进,或者停止。

问:

刚才老师没说话,小朋友怎么知道老师要大家做什么?

(老师用手势)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手势活动有秩序,马上的车是谁指挥着安全通行?

交警叔叔。

2、老师上课的教态语言好。

3、随机应变能强,随机教育很好。

4、聋哑人的手势语部分多了点,可以删除一些。

5、前面看视频部分,可以再精炼一下。

主题9围餐的礼仪

教学设想: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而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可同现代文明相结合寻求指导理论,教育中可进行爱惜劳动成果,诚实、勤劳等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通过围餐,让幼儿认识中国的饮宴礼仪,认识围餐的上菜顺序。

2、,在进餐过程中实践所学的礼仪,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让家长配合,在家进餐时也让幼儿“练习”,让幼儿在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进餐前,介绍中国传统的饮宴礼仪。

1、介绍上菜的顺序。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

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

2、讲解进餐礼仪。

(1)、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

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2)、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使用筷子不能交叉;

夹菜应先拣离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夹菜时不要在碗碟里乱翻找。

(3)、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4)、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5)、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

等汤和食物凉了,才去吃。

二、进行围餐,在进餐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指导。

三、进餐后,教师奖励做得好的幼儿,让他们在以后的进餐中也能有更好的礼仪.

主题10乘车要注意什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

这是什么?

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

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活动的延伸:

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

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关于汽车这个话题,一直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主题11学做小客人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核心要素:

  做客前约在先说人数定时间如约至勿早晚

  小礼品人喜欢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乱翻

  主人忙要适时先致谢再告辞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

  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

  用语和简单礼节。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

  学说“你好”。

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

  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

当别人提出问题时,

  要大方地回答。

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

  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

  “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

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

  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

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主题12我不愿意孤独

∙ 设计意图:

我园有多达60%的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往往在语言、学习、生活等方面和其他小孩有所不同,这就不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和阴影,有一部分孩子甚至性格孤僻,不爱讲话。

  行知先生主张尊重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

爱是尊重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对孩子的真爱,尊重只能是虚假的形式,唯有发自肺腑的爱,才能产生真正的尊重。

本课从让孩子了解什么是"

孤独"

开始,逐步让幼儿感受到爱,有爱的人不会孤独。

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朋友在一起就会开心。

  尝试主动交往,感受积极主动交往的意义。

  活动重点:

○1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孤独。

  ○2怎么样才能不孤独。

  ○3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爱。

  活动难点:

幼儿之间主动交往;

将爱传播出去,让别人感受到爱,自己也会快乐。

本课挂图本课的语音故事、音乐《爱的抱抱》、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挂图,根据挂图内容提问:

这些图片上都有些呀?

(小朋友、老师、滑滑梯)师:

大家看看这个戴眼镜的小朋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呢?

(不高兴……),他为什么不高兴呢?

(……)给幼儿讲述这个故事,二、让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