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5835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案Word格式.docx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没有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列比例式、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等。

另外,学生不注重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只重数学运算的结果,不注意解题步骤的完整性,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简化为数学比例式的简单计算等。

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答计算题的能力;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

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难点:

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流程图

复习: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有哪些?

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原理。

引入:

火箭以氢气为燃料发射。

燃料的计算

 

学生在自己练习完成例题的计算,讨论交流,学习解题方法

自学书上例题,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

→→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课堂测评、交流、统计测评结果

小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注意事项

课堂练习

纠错练习

→→→→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资源及技术应用

火箭的发射需要燃料,燃料的种类比较多。

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历经十年终于研发成功,以液氢为燃料,液氧为助燃剂,是我国最大推力的火箭。

问:

长征五号火箭用氢气作燃料,为准确控制火箭,假设升空的火箭需要氢气10吨时,在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氧气使之完全燃烧?

10吨氧气行吗?

为什么?

该如何计算呢?

了解我国新研制成功的长征五号火箭的情况。

思考

以我国历经十年研制实验成功的长征五号“冰箭”-(以液氢为燃料)是我国最大推力的火箭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科学实验中的意义,科学的利用能

源。

展示液氢发动机的简易模型图,使学生了解火箭发动机的简单结构。

提出燃料的填充质量,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埋下伏笔。

复习回顾

引入新课

提问: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什么信息?

2H2+O2

2H2O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小结:

1.质: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2.量:

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回忆所学知识并回答。

化学方程式至少能提供四个方面的信息。

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并过度到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并让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中参加反应

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这一重要思想。

体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原理。

带入方程式的都是纯物质的量。

有关含杂质的计算,不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展示化学方程式在“质”方面的变化和“量”方面的不变的关系。

C+O2

CO2

12:

32:

44

24:

64:

88

36:

96:

1326g?

?

?

22g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

就可以利用物质的质量比不变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在化学方程式中,只要知道一种物质是质量,就可以算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学生书写质量比12:

32:

44

约分:

3:

8:

11

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完成质量比的数量关系的书写。

突破幻灯片固定预设的数量关系,可以任意举例数字。

新课

2.小组合作,自学P102例题1和例题2,说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投影例题:

【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少了的4.4吨到哪里去了?

理解解题过程

指导阅读和小结

学生阅读课本例1和例2,分小组进行学习,说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看懂计算过程,试着自己计算。

讨论、归纳正确解题的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让学生板书解题步骤

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

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做铺垫。

圈画解题步骤的重点,提醒学生注意简单快速记忆。

课堂练习(基础练习)

3.练一练: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Cl2)多少克?

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观看视频: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进行练习。

小组讨论完成、交流,纠正错误。

播放实验的视频是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为第七章学习《燃烧和灭火》埋下伏笔——燃烧不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播放视频,展示书本上没有的实验。

理解反应原理,吸引学生兴趣。

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指导学生练习并进行纠错。

并提出问题

展示正确的解法。

第二问的计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观看微视频(存在问题的视频)

仔细观察解题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

错误之处:

1.设不能带单位;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4.解题不过不完整,没有答。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练习

学生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能纠错说明学生会做了,培养学生纠错能力。

师生互动,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让学生理解化学计算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

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此处用一个有多处错误的微视频,把解题的过程详细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起到强烈的对比作用,比直接展示图片的效果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巩固新知,从比较、评价中熟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实物展台切换展示学生纸质练习,可快速演示、交流,提高效率。

学生白板上书写解题过程,实物台切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过程。

小结: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学生先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设不能带单位

化学式要准确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相对分子质量要计算正确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完整

通过纠错发现易错点,进行总结,可加深理解记忆。

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加深理解。

拓展练习

4.解决设问:

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进行解答,

实物展台展示交流。

首尾呼应,完成教学引入的设问。

师生互动,提高效率。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练习,集体交流,师生互动,提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堂

测评

(提示:

打开配套习题,互动答题,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独立作答

指名学生上台在白板上书写解第3题过程。

集体交流。

独立完成,分层检测,统计学生的答对率,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技术学习课程的能力。

利用答题平台和互动答题工具,实现智能互动课堂

课本P1031.2.3

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解题步骤:

(1)设

(2)写

(3)算(先标后算)

(4)列

(5)答

评价与反思:

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需要学生自学两道例题,另外还要完成五道习题的练习和交流。

所以要求学生提前高质量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预习不到位,习题的量就要适当减少。

这节课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是:

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课标要求只是完成简单的计算,不要求进行提升和扩展。

所以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上构成完整的体系,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

整堂课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合作精神。

教学中注重了自主、合作与探究,课堂气氛活跃,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

亮点:

1.多次使用视频和微视频,特别是微视频,是教师自己用数位板制作的,清晰的展示了解题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仔细的、慢慢的从头至尾观看了解题过程,效果要比展示一张图片好。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例1、例2,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板演、互动,由学生找错误。

学生做得很好,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最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由学生的纠错中,自己归纳解题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了解题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5.实现了化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学生能熟练使用电子白板,培养了学生应用电子白板的能力。

6.从课堂检测成绩统计分析看,满分10分,全班48人,平均分8.3分,及格率(6分及格)91.7%,优秀率(8分优秀)79.2%,18名同学满分,4名同学不及格。

不及格的同学需要单独辅导吧,加强练习,提高成绩。

总体来说,本节课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比较成功。

不足之处:

视频的使用和师生的互动会耽误宝贵是时间。

学生的基础差异大,在问题的层次上做得不够好,所以学生的有效参与率不是很满意;

有一些同学不能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还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模仿、生搬硬套。

如何才能是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这还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