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628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7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八生物变异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后的序列,以3个或3的倍数个碱基为单位的缺失影响较小。

(2)可遗传变异对基因种类和基因数量的影响

①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种类(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不改变基因的数量。

②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但改变基因间的组合方式,即改变基因型。

③染色体变异——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2.“两看”法界定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设计1 围绕变异的种类考查理解能力

1.(2017·

全国Ⅲ,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 D

解析 表现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正确;

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说明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B正确;

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为ii,其子代都是O型血(ii),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高茎豌豆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错误。

2.(2015·

全国Ⅱ,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 A

解析 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A正确。

3.(2017·

汕头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基因既可突变成a基因,也可突变成B基因

C.基因重组是定向的,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析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正确;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但突变后只会变成其等位基因,不会变成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B错误;

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C错误;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D错误。

设计2 围绕生物的变异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4.(2017·

衡水中学三调)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相应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B.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C.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D.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改变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解析 翻译的肽链缩短可能是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导致mRNA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A错误、D正确;

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改变,B错误;

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该病例说明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5.(2017·

广雅中学、南昌二中联考)某婚龄女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所示。

减数分裂时异常的染色体联会如图乙所示,三条染色体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状态的细胞存在于该女子的______中,在该器官中存在着染色体组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的细胞。

(3)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______种,该变异是否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检出?

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 

(1)染色体结构变异

(2)卵巢 1、2、4

(3)6 是

解析 

(1)分析题干和题图甲可知,该变异染色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且有部分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分析题图乙可知,该细胞中是三条染色体发生联会,存在于女子的卵巢中。

在该器官中卵原细胞能发生有丝分裂,则染色体组数目有2和4,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为1和2。

(3)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5号和21号、异常,5号和异常、

21号,5号、异常和21号,共6种。

该变异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检出。

核心考点2 变异原理在育种中的应用

1.据图理清“5”种生物育种

(1)“亲本

新品种”为杂交育种。

(2)“亲本

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

(3)“种子或幼苗

新品种”为诱变育种。

(4)“种子或幼苗

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

(5)“植物细胞

新细胞

愈伤组织

胚状体

人工种子―→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

提醒 

(1)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分裂期细胞的比例会增加。

(2)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但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3)单倍体育种包括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三个主要环节。

(4)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整个植株,并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细胞是否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与处理方法有关。

2.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育种的方法

(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马铃薯、甘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则可用诱变育种。

(6)若要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可利用基因工程育种。

设计1 围绕育种原理、过程、特点考查获取信息能力

1.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培育抗病高产青蒿素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野生型青蒿,筛选可能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

B.选择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再连续自交,筛选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

C.提取抗病基因导入易感病高产青蒿体细胞中,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

D.抗病低产青蒿与易感病高产青蒿杂交得F1,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最稳定遗传的抗病高产青蒿素植株

解析 通过人工诱变,可以使青蒿植株的基因发生不定向突变,其中可能会出现抗病和高产的突变,通过筛选就可以获得所需性状的个体,A正确;

通过杂交可以将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起来,通过连续自交和选择可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所需性状的新品种,B正确;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C正确;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只能获得单倍体植株,还需要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再通过人工选择,才能获得所需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植株,D错误。

 

2.黑龙江省农科院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出高品质的糯玉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C.利用c过程定能更快获得高品质的糯玉米

D.b过程一般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解析 a过程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所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

a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B错误;

c过程使用X射线处理,属于诱变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突变频率低的特点,因此,不一定能很快获得高品质的糯玉米,C错误;

b过程是杂交育种的过程,即连续自交和人工选择,可提高纯合率,D正确。

河南三市联考)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

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物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

两种植物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7个四分体

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C.图中①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

D.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6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1a1可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1∶a1=1∶1,A2a2可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2∶a2=1∶1,二者的杂交后代植株X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1A2∶A1a2∶A2a1∶a1a2=1∶1∶1∶1,由于A1、A2控制红色素合成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所以植株X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1∶2∶1,即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是植株X经过染色体加倍而产生的,体细胞中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中可形成14个四分体,A项错误;

由于甲、乙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所以植株X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而不可育,B项正确;

图中①处可采用低温或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的方法获得可育植株Y,C项错误;

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可导致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其基因型为A1A1a1a1,性成熟后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1A1∶A1a1∶a1a1=1∶4∶1,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6×

1/6=1/36,D项错误。

设计2 围绕遗传育种的实验考查设计能力

4.(2014·

全国Ⅰ,32)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

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状)品种。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

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抗病矮秆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解析 

(1)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

(2)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对基因单独考虑时符合分离定律。

(3)测交是指用F1和隐性纯合子杂交,故应先用纯合的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F1,然后再进行测交实验。

潍坊一模)水稻的杂种表现为生长和产量的优势,但水稻一般是自花传粉且去雄困难,很难实施人工杂交,袁隆平等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稻中找到了雄性不育植株。

科学研究已证明水稻雄性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基因(可育基因R对不育基因r为显性)和细胞质基因(可育基因为N,不育基因为S,细胞质中基因都成单存在,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全部来自母方)共同控制的。

基因R能够抑制基因S的表达,当细胞质中有基因N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

如图表示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杂种水稻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P  ♂N(RR)或S(RR)  ×

  ♀S(rr)

     ↓⊗↓

F1  N(RR)或S(RR)  S(Rr)大田生产中用于播种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水稻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利用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共有________种杂交组合。

(2)上图中杂交获得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恢复雄性可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水稻需年年育种,但上述育种过程不能保留雄性不育植株,请参照图示遗传图解格式,写出长期稳定获得雄性不育植株的育种方案。

答案 

(1)5 5

(2)来自父本的R基因使后代恢复雄性可育

(3)遗传图解如下图:

P  ♂N(rr)  ×

↓⊗↓

F1  N(rr)S(rr)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他包括N(RR)、N(Rr)、N(rr)、S(RR)、S(Rr)共五种基因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

利用雄性不育作为母本(1种基因型),与雄性可育个体(5种基因型)进行杂交一共有5种杂交组合。

(2)上图中以雄性不育个体S(rr)作为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为S(r),父本产生的精子中含有R基因,导致该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恢复雄性可育。

(3)杂交水稻需年年育种,但上述育种过程不能保留雄性不育植株,若要长期稳定获得雄性不育植株的育种方案,可以让N(rr)不断自交获得雄性可育个体,让N(rr)与S(rr)杂交获得S(rr),遗传图解见答案。

核心考点3 生物的进化

1.理清生物进化脉络

2.明确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

(1)

(2)

(3)

(4)

提醒 

(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

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3)“新物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与原物种间已形成生殖隔离(不能杂交或能杂交但后代不育)。

②物种必须是可育的。

如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均不可称为“物种”,因为它们均是“不育”的,而四倍体西瓜相对于二倍体西瓜则是“新物种”,因它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三倍体西瓜)不育,意味着二者之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已成为另类物种。

设计1 围绕生物进化考查理解能力

1.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

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解析 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项错误;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正确;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项正确;

地理隔离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D项正确。

2.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解析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达到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A错误;

油菜物种甲、乙杂交,子代丙是异源二倍体,其染色体数为10+8=18条,用秋水仙素处理其顶芽后,发育成的幼苗丁中部分细胞染色体加倍为36条,该类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可观察到72条染色体,还有一部分根部细胞染色体并未加倍,该类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条染色体,B正确;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不是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异,C错误;

虽然形成戊的过程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但是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物种甲(2n=20)+物种乙(2n=16),为异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物种甲、二倍体物种乙都存在生殖隔离,因而戊是新物种,D错误。

设计2 围绕生物的进化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日照一模)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经验是:

“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

”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分数缸饲养”相当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

C.“自然奇品悉具”是金鱼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种人工培育金鱼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解析 “分数缸饲养”是制造地理隔离,使其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A错误;

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为选择去除生长状态不好的个体,属于人工选择,B正确;

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因此金鱼中的“奇品”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D错误。

4.

如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若A和B的生存环境差别较大,则环境的选择作用将诱发其中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A和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

解析 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环境的选择作用并不诱发其中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而是将有利变异选择出来,B错误;

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A、B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C错误;

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5.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 C

解析 某昆虫基因pen突变后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项错误;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项错误;

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正确;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项错误。

重要题型16 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若已知AA、Aa、aa的基因型频率,求A(a)的基因频率,则:

A%=AA%+

×

Aa%;

a%=aa%+

或A%=

100%;

a%=

100%。

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若A%=p,a%=q,则:

AA%=p2,aa%=q2,Aa%=2pq。

所以,a%=

,A%=

3.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雌性显性纯合子个体数×

2+雄性显性个体数+雌性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数×

2+雄性个体数×

1)

1.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

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20%B.40%C.60%D.80%

解析 根据题意,vv有400只,Vv有400只,VV有200只,依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式,v的基因频率为[(400×

2+400×

1)÷

(1000×

2)]×

100%=60%。

2.(2017·

清远华侨中学一模)已知蚊子的基因A、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在A、B两种显性基因中,只有A基因或只有B基因的胚胎致死。

若雄蚊(AABB)与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雌雄蚊子自由交配,则F2群体中B基因频率是(  )

A.40%B.45%C.50%D.60%

解析 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的基因型为AaBb,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b和aaB_死亡,因此F2群体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其中BB∶Bb∶bb=3∶6∶1,则F2群体中B基因频率是3/10+1/2×

6/10=6/10=60%。

故选择D。

3.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

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6%、8%B.92%、8%

C.78%、92%D.8%、92%

解析 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只计数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体,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女性统计两个基因,故该校学生中Xb的基因频率为

100%=8%,则XB的基因频率为92%。

4.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

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