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645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6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微型专题6学案 鲁科版选修4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沉淀的生成

当Q>

Ksp时,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会生成沉淀。

常用方法有:

①调节溶液的pH,②加入合适的沉淀剂。

(2)沉淀的溶解

当Q<

Ksp时,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沉淀会溶解。

①酸、碱溶解法,②盐溶法,③配位溶解法,④氧化还原溶解法。

(3)沉淀转化的一般原则

①溶解度较小的沉淀易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若满足Q>

Ksp溶解度小的物质也可以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物质。

②当一种试剂能沉淀溶液中的几种离子时,生成沉淀所需试剂离子浓度越小的越先沉淀。

③如果生成各种沉淀所需试剂离子的浓度相差较大,就能分步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离子的目的。

2.溶解平衡曲线的综合考查

例2

 在t℃时,Ag2CrO4(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AgCl的Ksp=1.8×

L-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时,Ag2CrO4的Ksp为1×

10-8mol3·

L-3

B.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

C.t℃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

D.t℃时,将0.01mol·

L-1AgNO3溶液滴入20mL0.01mol·

L-1KCl和0.01mol·

L-1K2CrO4的混合溶液中,Cl-先沉淀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中数据可计算Ksp(Ag2CrO4)=[Ag+]2[CrO

]=1.0×

10-11mol3·

L-3,A项错误;

在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CrO

]增大,则[Ag+]降低,而X点与Y点的[Ag+]相同,B项正确;

Y点、Z点溶液的温度相同,则Ksp相同,C项正确;

由AgCl的Ksp计算此条件下AgCl沉淀时的c(Ag+)>

10-8mol·

L-1,由Ag2CrO4的Ksp计算c(Ag+)>

L-1≈3.2×

10-5mol·

L-1,可知Cl-先沉淀,D项正确。

题点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及其应用

方法指导

 

(1)溶度积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条件下,达到溶解与沉淀平衡状态;

(2)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未达到平衡;

(3)在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状态。

【相关链接】 溶解平衡图像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溶解平衡图像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1)常见溶解平衡图像的类型

①c(Mn+)、c(An-)型图像:

如果横、纵坐标分别是阴、阳离子的浓度,溶解平衡曲线应是双曲线的一支。

以BaSO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为例,c(Ba2+)与c(SO

)关系如图:

图中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为达到溶解平衡的平衡点,可利用曲线上点(例如a、c点)的坐标来计算Ksp(BaSO4);

b点溶液过饱和,c(Ba2+)·

c(SO

)>

Ksp(BaSO4),有沉淀生成;

d点为不饱和溶液,c(Ba2+)·

)<

Ksp(BaSO4),无沉淀生成,加入BaSO4可继续溶解。

②S·

pH或c(Mn+)·

pH图像:

如果图像反映的是难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或金属阳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则平衡曲线应是一条体现S或c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的曲线。

以Fe(OH)3和Cu(OH)2为例,c·

pH关系如图:

图中曲线为相应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可利用图像判断有关氢氧化物的Ksp的大小以及离子分离方法的选择。

③离子浓度(或离子浓度对数)—溶液体积图:

一般横坐标为滴加溶液的体积,纵坐标为随溶液体积增加,相应离子浓度的变化,例如用0.1mol·

L-1AgNO3溶液滴定20.00mL含有Cl-、Br-、I-且浓度均为0.1mol·

L-1的混合溶液,绘得滴定曲线如图:

图中曲线的起始部分,滴入n(Ag+)不足,c(X-)变化较小,在恰好反应时出现突跃,突跃后的三条曲线为相应AgX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若已知a、b、c所代表的卤素离子的曲线,则可比较相应AgX的Ksp大小或利用Ksp的大小分析a、b、c分别代表哪种卤素离子的曲线。

④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很小,为研究方便,常取离子浓度的对数或负对数。

如果横、纵坐标是离子浓度的对数或负对数,则二者的关系应是一条直线。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

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pM=-lgc(M),p(CO

)=-lgc(CO

)]

图中曲线为相应碳酸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因此可对比不同碳酸盐Ksp的大小,对比线外点对不同碳酸盐来说是过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以及判断相应金属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浓度的大小。

(2)溶解平衡图像的解题策略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像题同其他类型图像解答方法一样,也是一看(看横坐标的意义、线的走势以及关键点等),二想(想有关计算公式、规律等),三判断(依据公式进行计算,作出相应判断),具体解题方法和技巧有:

①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或下方的任一点则表示过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②从图像中找到数据,根据公式计算Ksp的值。

③比较溶液中Q与Ksp大小,判断溶液中有无沉淀析出。

④涉及Q的计算时,所代入的浓度一定是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因此计算离子浓度时,所代入的溶液体积也必须是混合溶液的体积,即Q是任意状态下离子浓度幂的乘积,其值是不固定的。

二、溶液中三种离子平衡的综合

1.有关平衡常数的综合考查

例3

 Ka、Kw、Ksp分别表示酸的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溶液中

不变

B.室温下Ka(HCN)<

Ka(CH3COOH),说明CH3COOH的电离度一定比HCN的大

C.25℃时,pH均为4的盐酸和NH4I溶液中Kw不相等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越小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越小

解析 将关系式

中分子、分母同时乘以[H+]后,关系式将为Ka(CH3COOH)/Kw,此式只与温度有关,A项正确;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越易电离,但电离度还与温度、浓度等有关,B项错误;

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C项错误;

同类型的难溶物(如AgCl、AgBr、AgI),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而不同类型的难溶物(如Ag2SO4和AgI),K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需要进行换算,D项错误。

考点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综合

题点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知识的综合

 Ka、Kw、Ksp只是温度的函数,只与相关物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只能使平衡移动,但不改变Ka、Kw、Ksp的值。

【相关链接】 溶液中三大平衡的分析与比较

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举例

NH3·

H2ONH

+OH-

NH

+H2O

H2O+H+

PbI2(s)Pb2+(aq)+2I-(aq)

平衡表达式

Kb=

Kh=

Ksp=[Pb2+]·

[I-]2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内因:

强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外因:

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

盐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Ksp与温度有关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同化学平衡一样都为动态平衡,平衡的移动符合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浓度对平衡常数没影响。

①加水均能促进三大平衡正向移动;

②加入与电解质溶液中相同的微粒,都能使平衡移动;

③三大平衡都不受压强的影响。

2.盐类水解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的综合应用

例4

 硫酸镁在医疗上具有镇静、抗挛等功效。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镁的方法如下: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调节pH=6.0~6.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表所示:

pH

<

8.0

8.0~9.6

>

9.6

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25℃时,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____________(25℃时,Ksp[Mg(OH)2]=5.6×

L-3)。

答案 

(1)2NH

+MgO

Mg2++2NH3↑+H2O

(2)抑制Mg2+水解,以便得到较纯的产品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蓝色

解析 

(1)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硫酸铵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氨气、硫酸镁和水。

(2)步骤④中将硫酸镁溶液蒸发、结晶时,为了抑制镁离子的水解,调节pH为弱酸性,使镁离子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晶体。

(3)MgSO4·

7H2O在加热条件下容易失去结晶水,无法得到纯净的MgSO4·

7H2O,所以从硫酸镁溶液中获得MgSO4·

7H2O的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25℃时,Mg(OH)2的溶度积Ksp=5.6×

L-3,根据反应Mg(OH)2(s)Mg2+(aq)+2OH-(aq)可得:

[Mg2+]·

[OH-]2=5.6×

L-3,

设[OH-]=2[Mg2+]=x,则0.5x×

x2=5.6×

解得:

x≈2.24×

10-4mol·

L-1,

[H+]=

L-1≈4.5×

10-11mol·

溶液的pH≈10.3>

9.6,所以溶液呈蓝色。

方法规律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的共性:

1.加水均能促进三大平衡;

2.加热均能促进三大平衡(溶解平衡个别例外);

3.三大平衡均为水溶液中的平衡,故都不受压强的影响;

4.均遵循勒·

夏特列原理。

三、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例5

 室温时,在由水电离出的[OH-]=1.0×

10-14mol·

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HCO

、Cl-B.K+、MnO

、Br-、Cl-

C.Na+、Cl-、NO

、SO

D.Al3+、NH

、Cl-、SO

答案 C

解析 由水电离出的[OH-]=10-14mol·

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

A选项中的HCO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

B选项中的M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而Br-、Cl-具有还原性,不能大量共存;

D选项中的Al3+、NH

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考点 离子反应

题点 限定条件下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解答离子共存问题时注意限定条件,注意“一定共存”、“可能共存”等限定要求。

相关链接

 

若几种离子在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则离子能大量共存;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通常有:

(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CO

与Ba2+,Ag+与Br-、Cl-、I-等;

②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OH-与H+、NH

,H+与CH3COO-、ClO-等;

③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HCO

与H+,S2-与H+等。

(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氧化性较强的离子[如:

MnO

、NO

(H+)、ClO-等]与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如:

S2-、I-、Fe2+、SO

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Fe3+与S2-、I-、SO

等均不能大量共存;

③S2-与SO

(H+)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发生水解相互促进且进行到底的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Al3+与[Al(OH)4]-、HCO

、CO

、S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Fe3+与[Al(OH)4]-、CO

、HCO

等不能大量共存。

(4)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Fe3+与SCN-等不能大量共存。

四、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滴定曲线的综合考查

例6

 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

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

KHA>

KHB>

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B-]>

[Na+]>

[HB]>

[H+]>

[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

[A-]=[B-]=[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HA]+[HB]+[HD]=[OH-]-[H+]

解析 A项,根据图像知,在未滴加NaOH溶液时,0.1mol·

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的pH均大于1,说明三种酸均为弱酸,且HA的pH最小、酸性最强,HD的pH最大、酸性最弱,因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故KHA>

KHD,正确;

B项,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未反应的HB与生成的NaB的浓度相等,且溶液呈酸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大于B-的水解程度,故[B-]>

[OH-],正确;

C项,pH=7时,三种离子的浓度分别等于[Na+],然而三种溶液中阴离子水解程度不同,加入的NaOH的体积不同,故三种阴离子的浓度也不同,错误;

D项,根据质子守恒即可得出,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子守恒关系:

[HA]+[HB]+[HD]=[OH-]-[H+],正确。

题点 溶液混合曲线与离子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终点、中和点、中性点不一定重合。

中和点是指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或碱性,取决于所生成盐的类型;

滴定终点是指指示剂恰好变色的点,二者不完全相同。

中性点是指溶液呈中性,酸和碱不一定完全反应。

【相关链接】 滴定曲线解题方法

(1)注意纵横坐标含义:

一般横坐标为滴加酸碱溶液的体积。

(2)注意起点时的pH:

可以通过起点时的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和谁滴定谁。

(3)注意“滴定终点”“恰好中和”“呈中性”的不同。

①滴定终点:

指示剂变色时即“达到了滴定的终点”,通常与理论终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允许误差),而指示剂变色点都不是pH=7的情况。

②恰好中和:

指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时刻,此时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③呈中性:

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常温下pH=7)。

2.滴定原理的迁移与应用

例7

 (2017·

全国卷Ⅱ,28)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

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

+I2===2I-+S4O

)。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搅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

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

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mol·

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mg·

L-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_。

(填“高”或“低”)

答案 

(1)避免水底还原性杂质进入水样中(或者防止水体中的氧气逸出)

(2)2Mn(OH)2+O2===2MnO(OH)2

(3)量筒 氧气

(4)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80ab

(5)低

解析 本题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属于氧化还原滴定。

(1)取水样时,若搅拌水体,会造成水底还原性杂质进入水样中,或者水体中的氧气因搅拌溶解度降低逸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氧气氧化为MnO(OH)2,由此可得方程式为2Mn(OH)2+O2===2MnO(OH)2。

(3)配制溶液时还需要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加热可以除去溶解的氧气,避免实验结果不准确。

(4)该实验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I2,因此终点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根据关系式O2~2MnO(OH)2~2I2~4Na2S2O3

可得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ab×

10-3)mol÷

32mg·

mol-1×

103]÷

0.1L=80abmg·

(5)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泡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所测溶液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低。

考点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

题点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高锰酸钾滴定

【相关链接】 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及计算依据

(1)指示剂的选择

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或Fe2+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

用Na2S2O3溶液滴定含I2的溶液时,以淀粉为指示剂。

(2)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或运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列式进行计算。

 

题组1 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

1.对“AgCl(s)Ag+(aq)+Cl-(aq)”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说明AgCl没有完全电离,AgCl是弱电解质

②说明溶解的AgCl已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

③说明Cl-与Ag+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④说明Cl-与Ag+可以完全进行到底

A.③④B.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AgCl(s)Ag+(aq)+Cl-(aq)表示的是沉淀溶解平衡,不是电离方程式,①②错误;

该反应是可逆的,③正确,④错误。

考点 沉淀溶解平衡

题点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2.向5mL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A.AgCl=AgI=Ag2S

B.AgCl<

AgI<

Ag2S

C.AgCl>

AgI>

D.AgI>

AgCl>

解析 沉淀溶解平衡总是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由转化现象可知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AgCl>

Ag2S。

题点 沉淀的转化

3.已知25℃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向100mL该条件下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mL0.01mol·

L-1Na2SO4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最终溶液中[SO

]比原来的大

B.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a2+]、[SO

]都变小

C.溶液中析出CaSO4固体沉淀,溶液中[Ca2+]、[SO

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SO

解析 由题意知,Ksp(CaSO4)=[Ca2+][SO

]=3.0×

10-3mol·

L-1×

3.0×

L-1=9×

10-6mol2·

L-2,CaSO4饱和溶液中[Ca2+]=[SO

加入400mL0.01mol·

L-1Na2SO4溶液后,c(Ca2+)=

=6×

L-1,c(SO

)=

=8.6×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