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705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doc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1.1项目地理位置 2

1.2概述 2

1.2.1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

1.2.2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执行情况 3

1.3工程概况 4

1.4编制依据 4

1.5主要经济指标 4

1.6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5

1.7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 5

第二章 7

2.1区域概况 7

2.2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状况 7

2.3交通发展规划 7

2.4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现状及评价 8

2.5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林、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8

2.6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8

2.6.1地形地貌 8

2.6.2沿线岩土层特征 8

2.6.3沿线水文地质特征 9

2.6.4场地下水及地基土的腐蚀性 9

2.6.5沿线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9

2.6.5.4岩土参数的选用 10

4.5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0

2.6.6结论及建议 11

第三章道路规划和交通量发展预测 13

第四章工程设计 16

4.1总体设计 16

4.1.1项目概况及规划概况 16

4.1.2规划分析 16

4.1.3总体建设方案 17

4.1.4采用的技术标准 17

4.2道路工程设计 17

4.2.1平面设计 17

4.2.2纵断面设计 17

4.2.3横断面设计 18

4.2.4路面结构设计 18

4.2.5路基设计 20

4.2.6交叉口设计 21

4.2.7公交停靠站设计 21

4.2.8无障碍设计 21

4.3桥涵工程设计 21

4.3.1项目概况 21

4.3.2设计规范 22

4.3.3技术标准 22

4.3.4工程地质 22

4.3.5水文地址、气象等自然条件 22

4.3.6主要建筑材料 23

4.3.7涵洞设计要点:

23

4.3.8施工注意事项:

23

4.4排水工程设计 23

4.4.1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及范围 23

4.5照明工程设计 34

4.5.1工程概况 34

4.5.2设计内容 34

4.5.3设计依据 34

4.5.4道路照明设计 35

4.5.5照明电源及控制方式 35

4.5.6功率因数补偿 35

4.5.7电缆及电缆敷设 35

4.5.8计量 35

4.5.10节能 36

4.5.11其他 36

4.6交通工程设计 36

4.6.1概述 36

4.6.2采用的技术规范 36

4.6.3设计内容 36

4.7绿化工程设计 39

4.7.1设计概况 39

4.7.2设计依据 39

4.7.3设计范围 39

4.7.4设计原则 39

4.7.5设计目标 39

4.7.6绿化设计 39

4.7.7道路绿地率 40

4.7.8绿化施工 40

第五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43

5.5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44

5.6营运期间环保措施 44

5.7生态环境 44

第六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 46

6.1设计主要依据 46

6.2主要危害因素 46

6.3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47

第七章节能与节水 48

7.1道路运输节能的概况 48

7.1.1建设期节能 48

7.1.2营运期节能 48

7.2项目节能影响因素 48

7.3项目节能措施 48

7.4项目节能效益 48

7.4.1燃油节约的计算 48

7.4.2节能分析 49

7.5给排水节能 50

第九章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53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地理位置

1.2概述

1.2.1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采用或参考的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4)《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GBJ08-89-94)

(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1)

(8)《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

(9)《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J041-2000)

(1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9)《给排水制图规范》(GB/T50106-2001)

(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1)

(2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24)《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9-98)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和参数》(第二版)

(2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30)其他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

2、采用的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道路红线宽度:

40m

设计速度:

40km/m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KN

桥涵设计荷载标准:

城—B级

防洪(潮)标准:

1/100超微(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4.644m)

道路横断面型式:

三幅路

机动车道数:

双向4车道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0年

抗震设防:

本项目道路工程科不设防,桥梁等重要构造物仅考虑建议设防。

本工程采用@京坐标系,1985年黄海高程。

1.2.2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执行情况

按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投(20110278号)文件执行。

1.建设规模

道路全长2269.733米,建设内容为道路、涵洞、排水、交通、照明及绿化工程,工程地点位于XX市工区南部,@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项目区@侧,路线起点为四号路路中,由@向南,终于经五路终点,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被发改投(2011)278号文件)一致。

XX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曲线半径为220米,不舍缓和曲线,不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要求,本次设计曲线半径300米,缓和曲线长50米,大于不设超高、不设价款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2.建设标准

道路等级采用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40m,设计速度40km/h,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三幅路,双向4车道,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KN。

与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投(2011)278号文件)一致。

3.项目投资

本次设计按两种模式分别计算了项目总投资。

其中,采用银行贷款融资模式计列建设期利息,采用BT方案融资模式计列项目投资回报。

工程铺底流动资金未列。

工程设计分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

1、推荐–贷款融资,建安费为:

7562.9122万元,总投资为:

10361.6994万元。

2、推荐方案-BT融资,建安费为:

7562.9122万元,总投资:

1078.0294万元。

3、比较方案-贷款融资:

建安费为:

7775.8185万元,总投资为:

1062.1808万元。

4、比较方案-BT融资:

建安费为:

7775.8185万元,总投资:

11053.3504万元。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总投资为9486.82万元,与可研相比相差:

贷款融资:

推荐方案9.22%,比较方案11.96%;BT融资:

推荐方案13.67%,比较方案16.51%。

1.3工程概况

XX市XX地区XX路位于XX市工区南部,@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项目区西@侧,路线起点为已建四号路路中,由@向南,终于规划经五路终点,全长2269.733m。

规划红线宽40m,横断面按三幅路形式布置,双向四车道。

此次建设内容主要是道路、涵洞、交通、排水、绿化及照明工程。

工程建设工期暂定12个月,同期建设完毕。

1.4编制依据

《中标通知书》

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被发改投(2011)278号文件);

XX市规划局XXX分局《关于要求再次审查XX市XX地区经五路、*七路及XX路工程方案设计的复函》(@规铁函【2011】80号);

《XXX工业区XX路规划道路及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图》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XX市城市izongti规划》

《XX市港城市总体规划》

《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

《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竖向规划图;

《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XX市港工业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复字【2011】395号);

《关于XX市XX地区XX路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水水保【2011】41号);

《关于XXX区XX路项目用地预审的批复》(@国土预审【2011】37号);

业主提供的1:

1000地形图及相关设计规范等。

1.5主要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推荐方案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基本指标

1

道路等级

等级

城市次干路

2

设计速度

公里/小时

40

3

远景交通量(2028)

辆/日

23116

4

占用土地

176.73

未含临时用地

5

拆迁房屋

平方米

6

投资估算金额

万元

10784.0294

7

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元

4750.673

路线

1

路线总长

公里

2.270

2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0.881

3

平曲线最小半径

米/个

300/1

4

直线最大长度

2009.113

5

最大纵坡

0.502%

6

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形:

米/处

6000/1

凹形:

米/处

5000/1

路基、路面

1

红线宽度

40

2

土石方数量

千立方米

186.23

3

平均每公里土石方

千立方米

82.04

4

不良地质路段

2269.7

5

路基防护

平方米

16850

6

路面

(1)水泥混凝土路面

千平方米

57.474

(2)人行道(含盲道)

千平方米

27.082

路线交叉

1

平面交叉

2

排水工程

1

雨水管长

5635

2

污水管长

4686

3

雨水口

224

4

检查井

307

照明工程

1

双臂路灯

118

2

12m杆三火投光灯

9

3

12m杆二火投光灯

2

交通工程

1

交通设施

公里

2.27

绿化工程

1

乔木

754

2

灌木

957

3

地被植物

平方米

6558

1.6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本次设计按两种模式分别计算了项目总投资。

其中,采用银行贷款融资模式计列建设期利息,采用BT方案融资模式计列项目投资回报。

工程铺底流动资金未列。

工程设计分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

1、推荐方案-贷款融资,建安费为:

7562.9122万元,总投资为:

10361.6994万元。

2、推荐方案-BT融资,建安费为:

7562.9122万元,总投资:

1078.0294万元。

3、比较方案-贷款融资:

建安费为:

7775.8185万元,总投资为:

1062.1808万元。

4、比较方案-BT融资:

建安费为:

7775.8185万元,总投资:

11053.3504万元。

1.7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

该项目的建成,将能够显著改善临海工业区的交通状况,完善XXX工业区路网,方便驻地企业交通出行,对保障临海工业区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增强XXX临海工业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2.1区域概况

XX市XX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XX市东部,东邻广东省湛江市,南邻@部湾,西部为XX市区,背部为灵山县、浦@县和博白县。

XXX区距XX市近40公里,距合浦县城廉州镇40多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50公里,距广东省湛江市约150公里,距海南省首府海口市124海里。

XXX区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是广西以及大西南连接广东、附件陆路经济走廊的重要交通枢纽。

2.2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状况

XX市已建成自由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功能齐全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运输状况分述如下:

1、公路

XX市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已初步形成以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中药县乡公路为支骨架的便捷的公路网网络。

2、铁路

钦州至@海铁路已于1995年7月建成通车,沿线设有@海、合浦、旺乡岭、那丽、钦州东和钦州等6个营运站,钦@铁路年吞吐能力近期为600万吨,远期为1200万吨,2004年,铁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75.2万吨。

@海火车站为国家二级客货运站,现有货场面积38640平方米,4条货物装卸作业线,仓库面积2200平方米,起重能力36吨。

3、水运

XX市现有港埠码头23个,生产性泊位43个,与98个国家和地区的218个港口有货物贸易往来。

@海现有石步岭、XXX区、涠洲岛深水中转港区、大风江港区、海角老港区、乔港客运旅游泊位港区、榄跟港区、沙田港区等八个港区共43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6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为710万吨。

4.航空

@海福成机场是广西三大主要机场之一,有3200米跑道一条、1800米滑行道一条,通信导航系统全部引进当今欧美最先进的设备设施,供电系统全场负荷为一级负荷;具备了4E级大型民用机场的规模。

5.XXX临海工业区公路情况

南宁至@海高速公路、合浦至山口高速公路贯通@海全境,@海至XXX区一级公路连接@海城市中心区与XXX工业区。

@海至XXX一级公路进港路段、XXX区4号路已基本建成。

随后这些道路及本项目的建设完成。

随着这些道路及本项目的建设完成,XXX临海工业区将形成一个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具备良好的公路对外交通运输条件。

2.3交通发展规划

1)公路规划

XXX区规划的对外公路主要有四条,@铁一级公路,三塘至闸口的二级公路,连接着工业区和营盘的滨海公路及连接合浦—湛江高速公路的城市快速干道。

其中@铁一级公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120米。

三塘至闸口的二级公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70米。

连接工业区和营盘的滨海公路的红线宽度为70米。

规划区内各组团之间规划红线宽度70米和30米的区内主次干道。

2)铁路规划

规划XXX区对外铁路与国家规划正线铁路合浦至河唇线相接。

港区规划为双向进线,主线沿合浦至XXX公路直通深水港区。

铁路毗陵@薯工业区,在工业区@端设一货运站,便于工业区引入铁路专用线。

@铁沿白沙头港南侧滨海进线,以满足白沙头工业、进港运输需求。

铁路双向进线减少了铁路对城市的干扰,使XXX宝贵的岸线得到充分利用。

为满足将来港口货物编运需要,必要时在@铁一级公路以@规划铁路编组站。

3)航空规划

XX市现有机场一座,占地1.73平方公里,引进美国先进的全天候盲降系统,是一个具备全天候起降条件的中型机场。

规划将@海机场扩建为大型国际机场,由XX市与XXX共用。

XXX区至机场距离25公里,进出机场方便。

4)城市路网规划

XXX区路网格局以方格网为主,分区规划分为四个等级;快速干道、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

为满足将来港口货物运输需要,连接合浦~湛江高速公路的城市次干道设置高架路。

5)规划区交通系统交叉口规划

规划区内用地以工业项目为主,因此区内规划道路以交通运输为主,在处理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城市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交叉时适当考虑立体交叉口外合理规划区内预留是一个立体交叉口。

2.4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现状及评价

本项目位于XX市港工业区内,工业区内现有交通设施比较落后,除一些乡村土路外,已建成的道路有兴港路、营闸公路、XXX四号路、XXX七号路基本建设完成。

其余各规划道路均未建设,落后的交通设施已渐渐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需实施关键性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区域交通状况,促进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

2.5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林、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项目区沿线以林地、旱地为主,局部为荒地等。

线路区域内人口密度较小,路线所经区域无河流、矿源、文物和旅游资源,对其无影响。

2.6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2.6.1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场地位于南康盆地的东南端,地貌上属滨海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现一半为农作物耕地,一半为村民宅地。

场地大部分为丘陵地势较高,高程一般在13.50~22.5m左右。

2.6.2沿线岩土层特征

根据本次转谈揭露,场地沿线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为七层,其中1耕表土层,1近期冲击粗砂层,2含中砂粘性土层、3含粘性土砾(粗)砂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海组冲洪积层,4粘土、4砾粗砂、5砾粗砂层为第四系更新统湛江组冲洪积层,现分述如下:

(1)耕表土:

灰褐、灰黑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中粗砂组成,含有机质。

分布于场地全线。

层厚0.50~1.70m,平均厚度1.01m。

(2)粗砂1:

灰白色,湿,松散,该层只分布于N9号孔(K0+750)中。

石英质粗砂为主,颗粒呈次棱角~次圆状,级配较差。

该层厚1.01m。

(3)含中砂粘性土2:

棕黄、棕红色,稍湿~湿,软塑~可塑状态。

以粘性土为主,含有30~60%(局部为粗砂),颗粒呈次棱角状,作标贯试验12次,N=3~6击/30cm。

层厚0.40~5.30m,平均厚度2.00m。

除K0+750至K0+800外,全线均有分布。

(4)含粘性土砾(粗)砂3:

褐黄,褐红杂灰白色等色,稍湿~湿,稍密为主。

主要由石英砾粗砂组成。

颗粒多呈次棱角状,偶见铁锰质结核,粉粘粒含量约20~40%。

作标贯试验8次,N=8~13击/30cm。

该层厚0.4~0.450m,平均厚度1.89m.。

该层分布于沿线大部分地段。

(5)粘土4:

灰白、紫红相间,夹浅黄色,稍湿,可塑~硬塑。

质纯,切面光滑,摇振反应无。

该层厚0.80~6.50m,平均厚度2.56m。

作标贯试验15次,N=9~14击/30cm。

该层分布于沿线大部分地段,层位及厚度变化比较大。

(6)砾粗砂4:

主要分布于场地@西段(K0+450~1+560)。

呈灰白,浅黄色,湿,稍密~中密。

石英质砾(粗)砂为主,含少量细砾石,颗粒呈次棱角~次圆状,级配良好。

该层厚0.40~5.60m,平均2.51m。

作标贯试验9次,N=15~18击/30cm。

以上各土层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图表。

2.6.3沿线水文地质特征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地下水一层,属孔隙潜水、局部承压。

主要赋存于砾粗砂5层中。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6.0~11.40m,高程9.80~14.72m,水位低于管道埋深,水量中等,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向西部径流排泄入海。

根据有关资料,地下水位在丰水期与枯水期间落差一般在2.5~4.0m左右。

含水层透水性较强,渗透系数K=30~50m/d之间。

另沿线K1+080段与K0+780段各有一条水沟与线路相交,勘察期间K1+080段水量较小,K0+780段为干枯状态。

2.6.4场地下水及地基土的腐蚀性

沿线地下水总体埋深较大,含水层及透水层埋深亦较大,一般低于管道以下。

根据本次土腐蚀性分析报告(详见附表8)及当地的建筑经验,本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为腐蚀性。

2.6.5沿线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2.6.5.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勘察场地处于南康盆地冲洪积平原上,属于低丘陵地带,地基土层坡度不大,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场地稳定性较好。

适宜拟建道路及排水管道的建设。

2.6.5.2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拟建线路沿线无区域性活动断裂存在,距区域深大断裂较远。

勘察区域内地震强度弱、频度低,属相对稳定区。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

XX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广西炼油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堪)》(XX市勘察院,2005)中的波速测试结果表明,场地地基土中的耕表土、含砂粘性土2属软弱土类型,其他底层属中硬土类型。

场地等效剪切波波速Vse=341.9~429.9m/s,按场地内覆盖层>50m考虑,场地类别可判定为II类,特征周期为0.35s。

场地平坦开阔,属对抗震一般地段。

2.6.5.3沿线地基土评价

(1)耕表土该层全线均有分布,呈松散状态,性质不稳定,成份复杂,均匀性差,属软弱地基土层,宜作清除处理或作绿化用土。

(2)粗砂1该层只分布于N9号孔(K0+750)中,未经处理,不可直接用作路基及管基持力层。

(3)含中砂粘性土该层呈松散状态,厚度较大,承载力一般,可考虑用作拟建排水管道及道路的持力层,但该层孔隙比较大,遇水淹泡易较化软化,雨季施工要注意保护。

(4)含粘性土砾(粗砂)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属中等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及道路的持力层。

(5)粘土4承载力较高,属中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的持力层。

(6)砾粗砂只在钻孔S17(K1+450)、S18(K1+550)中分布,承载力较高,属中等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及道路的持力层。

(7)砾粗砂层厚较大,承载力较高,属中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的持力层。

2.6.5.4岩土参数的选用

根据现场勘查及室内试验结果,结合本地勘查经验,各岩土层的主要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如下表2:

各岩土层主要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值表2

土层名称及编号

天然重度(KN/m3)

粘聚力标准值Ck(kpa)

内摩擦角标准值

承载力特征值(kpa)

压缩模量Es(MPa)

基槽开挖边坡比

耕表土

17.5

——

——

——

——

1:

1.5

粗砂

17.5

——

25

80

4.0

1:

1.5

含砂粘性土

含粘性土砾砂

19.6

23.8

21.9

200

12.1

11

粘土

18.6

73.7

14.1

180

12.6

1:

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