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791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大自学考试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doc

200年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8665认知心理学1

复核总分

复核人

1.Neisser于(C)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968 B.1976 C.1967 D.1956

2.(C)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

境。

A.自动加工 B.意义加工 C.控制性加工 D.自主加工

3.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约为(B)

A.1—2秒 B.15—30秒 C.1—2小时 D.2—4分钟

4.言语系统是储存言语信息的,它与(A)有某种相似。

A.语义记忆 B.情景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感记忆

5.(B)是指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A.熟悉效应 B.典型效应 C.否定判断 D.识别效应

6.(C)是语义记忆的两个网络模型。

A.集理论模型和层次网络模型 B.激活扩散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和层次网络模型 D.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7.在认知心理学初期心理过程主要是被看成心理的(C)加工过程。

A.各自分立 B.连续系列 C.普遍联系 D.并列同步

8.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记忆表征,其信息来自(C)

A.感觉 B.经验 C.知觉 D.记忆

9.在概念结构理论中,与原型说对立的是(B)

A.建构说 B.特征表说

C.层次网络模型说 D.假设考验说

10.问题解决学说中,影响较大的有联想理论和(C)

A.人本主义理论 B.建构理论

C.格式塔理论 D.尝试-错误理论

11.人们所应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分为两类:

即(A)

A.算法式和启发法 B.推论法和启发法

C.算法式和推论法 D.经验法和算法式

12.(B)策略总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这是它的根本特点。

A.算子 B.算法式 C.问题空间 D.启发法

13.在心理学中,语词可以被看作概念的形式,而将(D)看作语词的内容

或意义。

A.命题 B.短语 C.语素 D.概念

14.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为(B)

A.词素 B.音素 C.句子 D.音码

15.系列模型认为,言语理解是从语音加工开始的,然后到词汇,再到(A)的

加工,信息流动朝着一个方向,从较低的水平或阶段进入较高的水平或阶段,相继地得到加工。

A.句法和语义 B.概念和语义 C.句法和概念 D.命题和语义

16.下列行为属于问题解决的是(C)

A.写下姓名 B.回忆电话号码C.编制程序 D.发扑克牌

17.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包含了(C)代码。

A.名称 B.图像 C.视觉 D.字母

18.(B)认为,句子的语言结构对加工有重要影响,对否定句的加工时间要长

于对肯定句的加工。

A.表象-命题说 B.语言-命题说 C.表象说 D.语言-表象说

19.识别一个字词中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这个现象被称

作(D)

A.客体优势效应 B.构型优势效应

C.字母优势效应 D.字词优势效应

20.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构成的。

这些元素或成分可称为(A)

A.特征 B.因素 C.意义单元 D.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1.认知心理学目前主要强调注意的选择性维量。

22.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23.模式识别理论中的原型说的关键点在于原型是否存在。

24.认知心理学诞生于1956年。

25.心理旋转研究支持的观点是,表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表征。

26.人的信息加工包含两种加工方式:

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

27.目前认知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28.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将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

29.代表性启发法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与较少代表性的相比,愈有代表性的被判断为愈常出现。

30.推理有多种形式,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概率推理以及类比推理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1.感觉记忆P113:

以毫称计的感觉信息。

得分

32.认知心理学P1+4: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

其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工程。

得分

33.算子P281:

问题解决中包含一些操作和限定,称算子。

得分

34.产生式规则P304:

当一个产生式中的条件得到满足,则执行该产生式规定的某个行动。

困此,又称条件——行动规则。

得分

35.典型性效应P179:

指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36.数据驱动加工P39:

知觉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加工。

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得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7.何谓错觉性结合?

P102

答:

一个客体的特征与另一个客体的特征错误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错觉性结合。

得分

38.心理扫描实验的主要内容?

P225-226

答:

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视觉表象中客体同样有大小、方位、位置等空间特性,也可以被扫描。

基于这个观点,在实验里要求被试构成一个视觉表象并加以审视,如同利用内部的眼睛来扫描,以确定其中的客体或其空间特性,记录所需时间。

这些就是心理扫描实验。

它主要涉及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得分

39.简述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或概念表征的构成因素?

P202

答:

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

1、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2、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

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

40.简述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间的联系?

P87-90

答:

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较多心理学家倾向于知觉选择模型,原因之一是反应选择模型不太经济。

两者都承认注意的分配。

41.简述Anderson(1980)所提出的问题解决的三个基本特征。

P280

答:

目的指向性: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操作序列:

包括心理过程的序列;

认知操作:

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

42.论述减法反应时的内容?

P6-10

答:

这个方法紧初是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在认知心理学中,减法反应时实验既可用于研究某一个信息加工阶段或操作,也可用于研究一系列连续的加工阶段。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这种实验中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但用这种实验来研究各种具体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在复杂的过程中,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是存在一些困难的。

需要依照不同课题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以避免或减少一些困难。

得分

43.论述模式识别理论中的原型说的内容?

P52

答:

原型说的突出特点是,它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

原型不是某一个特定模式的内容复本。

它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

这种原型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进行比较,而且由于原型是一种概括表征,这种比较不要求严格的准确匹配,而只需近似的匹配即可。

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所以,即使某一范畴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外形、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所有这些个体都可与原型相匹配而得到识别。

这就意味着,只要存在相应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模式也是可以识别的。

这样,原型匹配模式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也使人的模式识别更加灵活,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得分

44.论述认知心理学中的长时记忆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P170

答:

认知心理学对长时记忆的研究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它不再将长时记忆看作单一的,而是采取分析的观点,认为长时记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系统,如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等。

第二,它着眼于长时记忆的内部加工过程,重视信息的内部表征和组织,而不局限于研究各种外部因素的作用。

这两个特点体现了当前长时记忆研究的主导方向。

得分

200年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8665认知心理学2

复核总分

复核人

总分

题号

题分

20

10

18

25

27

合分人

得分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Shepard及其同事于70年代初开展的“心理旋转”研究,主要是针对于(B)

A.概念B.表象

C.推理D.思维

2.在概念结构理论中,与(B)对立的是原型说。

A.结构说B.特征表说

C.层次网络模型说D.假设考验说

3.短时记忆容量主要是以(C)来计算的。

A.比特B.字母

C.组块D.字词

4.表象系统是储存具体事件的,它与(C)有某种相似。

A.动作记忆B.情感记忆

C.情景记忆D.语意记忆

5.(A)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

A.启动效应B.典型性效应

C.扩散效应D.熟悉效应

6.如下的两个特征模型(D)属于语义记忆模型。

A.集理论模型和层次网络模型B.激活扩散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和层次网络模型D.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7.在以R字符所作的心理旋转试验中(Cooper&Shepard,1973),旋转角度为(B)度时,被试的反应时最长。

A.60B.180

C.270D.360

8.在学习和记忆中,表象对知觉有(A)作用。

A.促进B.阻碍

C.干扰D.抑制

9.在当前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中,(C)占据主导地位。

A.尝试-错误观点B.强化观点

C.信息加工观点D.联想理论

10.下列行为属于问题解决的是(D)

A.冥想B.回忆电话号码

C.打领结D.解方程

11.人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对其进行表征,也即构成(B)

A.状态空间B.问题空间

C.算子D.问题行为

12.问题解决策略中的(B)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A算子B算法式

C问题空间D启发法

13.推理有多种形式,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概率推理以及(C)等。

A.目标推理B.逻辑推理

C.类比推理D.概念推理

14.(B)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的,被判断为比较少代表性的愈常出现。

A.可得性启发法B.代表性启发法

C.推论性启发法D.总体性启发法

15.(A)是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A.词素B.音素

C.形码D.句子

16.在心理学中,概念的形式和内容是(C)的内容或意义,同时将命题看作一个句子的意义的基本单位。

A.语素B.短语结构

C.语词D.句法

17.在言语产出过程中,确定(B)结构是思想转换为话语的一个重要环节。

A.语法B.句法

C.命题D.思维

18.问题解决学说中,影响较大的有(C)

A.精神分析理论和结构理论B.联想理论和结构理论

C.联想理论和格式塔理论D.尝试-错误理论和格式塔理论

19.(A)是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构成的。

这些元素或成分可称为特征。

A.模式B.因素

C.意义单元D.结构

20.在短时记忆中,视觉形式的刺激最终是以(B)形式储存。

A.声音B.图像

C.知觉D.表象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1.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22.1967年,Neisser的著作《认知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23.关于注意模型,Treisman提出了衰减模型。

24.认知心理学兴起于50年代中期,其后得到迅速发展。

25.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被称为注意。

26.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称为音素。

27.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提出的减法反应时实验,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28.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9.所谓典型性效应是指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对非典型成员的判断。

30.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

创造性问题解决和常规问题解决。

六、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1.问题行为图P15:

一种分析口语记录的方法称作问题行为图,由Newell和Simon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使人直观地看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序列。

由知识状态和操作两部分组成。

得分

32.特征(特征匹配说中的)P56:

是构成模式的元素或成分以及关系。

得分

33.控制性加工P98:

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34.追随程序P81:

是指在实验中,同时给被试的双耳以刺激时,要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的信息(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

35.二级同构(Shepard所指的表象与外部客体间的)P:

是指内部表征的机能联系与外部客体的结构联系是相似的,即如心理旋转与客体的物理旋转。

这种同构为二级同构。

得分

36.熟悉效应P179:

对较熟悉的句子判断较快称熟悉效应。

得分

七、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37.简述概念结构理论中的原型说内容?

P267

答:

原型说主要代表Rosch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

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

概念由两个因素构成:

原型或最佳实例、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

这两个因素紧密结合,而原型起着核心作用。

得分

38.简述言语理解的系列模型?

P348

答:

言语理解经历着顺序相对固定的一系列加工阶段,它从语音加工开始,然后到词汇,再到句法和语义的加工,信息流动朝着一个方向,从较低的水平或阶段进入较高的水平或阶段,相继地得到加工。

得分

39.简述问题的心理学描述?

P277

答:

所有问题都含有3个基本成分:

1、给定:

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2、目标:

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3、障碍:

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

得分

40.简述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

P2

答:

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

感受器接收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记忆可以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

加工器包括:

一组基本信息过程、短时记忆、解说器。

得分

41.简述(短语结构法中的)树状图。

P336

答:

短语结构语法认为一个句子是由许多组成成分构成的,其中短语是重要的结构。

短语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符合语法的句子。

这种结构如同倒立的树状,称树状图。

得分

八、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42.论述模板说主要内容?

答:

一、模板说的内容:

1)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在刺激模式的微型复本或拷贝,即模板。

它们与外部刺激模式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当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储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寻找最佳匹配,从而做出对刺激模式的判断和决策,即该刺激模式被识别了。

2)每个模板都与其它有一定意义的信息相联系,从而可以说,模板本身具有一定意义。

这样,模式被识别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意义。

二、模板说的评价:

优点:

应用于机器识别中。

缺点:

1)实际上,同一事物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在记忆系统中储存一对一的模板,其数量之巨大难以想象。

2)实际识别时,人类是相当灵活的,而这个理论的解释则显得有点儿笨。

得分

43.论述认知心理学兴起后对心理问题研究的影响。

P21

答:

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如表象、注意、问题解决等,以及它提出的新的课题,如表征、记忆结构、认知策略等,都在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得到恢复或体现。

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以前的心理过程的研究,特别是感觉知觉乃至记忆,都以心理物理实验为基础,其研究目的为取得心理物理函数或心理测量函数,而现在则逐渐转向心理物理函数背后的内部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过去对心理过程的研究大多是分析性的,现在开始重视各种过程之间的联系,逐渐采用模型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以前的研究重视数量统计和平均数据的应用。

现在,为了提示内部心理机制,已开始重视包括自我观察在内的个案研究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得分

44.论述更接近实际的言语理解过程的相互作用模型。

P348-351

答:

相互作用模型是一种言语理解模型,它认为各种水平的加工以复杂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信息并不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而且一些加工水平也是可以重叠的。

它既包括自下而上加工,又包括自上而下加工,以及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加工过程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模型认为,言语理解通过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的相互作用而实现。

自下而上加工对进入感觉系统的听觉的或视觉的信息进行分析,抽取特征,识别字母和字词及其联系,最后再予以解释,以达到对一个句子的理解。

自上而下加工的方向则相反,它从对话题的一般概念或期望开始,应用有关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来引导对特定的感觉信息、特定的字词及其句法联系等进行加工。

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加工是相互联系而进行。

(这道题的答案请大家再看看书,是否还要添加内容)

得分

200年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8665认知心理学3

复核总分

复核人

总分

题号

题分

20

10

18

25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