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8166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docx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

地理综合题答题指导

一、析题的规范性------严密审视问题的设置,把握设问的中心,明确回答的方向。

1.把握设问的性质(形式),要把握题目设问的方向,切合方向去组织回答。

综合题就其设问形式而言: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2.把握设问的中心

我们常说的“审题”,审的就是题目设问的中心——地理事物对象,然后才能明确回答的方向。

3.审题型模式,常见题型模式有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原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

3)影响(正面、负面)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要素(总量、结构)

9)评价(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

2)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

5)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7)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1)“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3)“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4)“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4.析题思维的规范性

拿到题目不要“迫不及待”的提笔就写,越是“似曾相识”的设问就越容易出错。

应确立规范思维。

5.析题步骤的规范性

遇到解题有困难后。

不要“穷想”“干想”,要静下心来思考解题的规范步骤。

析题规范性的概括性要求:

1、审文——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

做到:

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题分值

同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语”——确定题干中心词,认定答题方向

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考虑特殊角度,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

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

2、审图——即对图象处理过程

近几年地理图象考题的设置和审图要求,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图形类型

图像功能

审图要求

区域分布图

区位分析为主

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分析要素空间区位联系

从主题要求出发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对策结题

概念图

概念形象化

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结题

原理图

说明地理事物成因

紧扣符号含义及要素间的联系:

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

分析该事物的影响结题

联系图

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以整体性特点和意义分析结题

统计图

表格统计图

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约算勿精算

扇状统计、三角坐标统计图

表达为“以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柱状统计图

以时间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不论哪一类图,其审视解题过程一般为:

①看图名定主题

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

④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罗列①、②、③。

同时,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一般有:

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等时序。

“线”——有经纬线、等值线、交通线、生产网络线、要素相关线条等。

“面”——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

“箭头”——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②区域生产要素流向;③工艺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二、据关键的中心词对应教材主干知识的原理、规律、案例、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和套路的迁移。

迎合设问组织答案,切忌“字多却不能表意”。

近年地理综合题格式的两个悄然变化:

(1)填空(横线)格式的设题逐渐增加,叙述(段落)为主,更注重因果分析。

有因必有果,写果就必须有因

(2)总结性的语言也必须有。

1.语句组织的因果有效性

答案组织要针对题目的设问的要求,注重答案组织的因果联系,做到答题的有效性。

地理主观题的答案组织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题型的模式。

三、表述的规范性-----要求多角度、条理性表述,学会分点,不能泛泛而谈。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

近年来,地理主观题的设置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列举表述为主;二是以原理表述为主。

1.分点、多角度表述

列举表述讲究分点、多角度表述,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同时注意知识套路的迁移。

2.条理性的规范表述

凡有“原因、成因、原理、分析”等字眼的设问,表述时都需要条理性、线索性地回答。

3.完整性的规范表述

答案组织应迎合题目的角度要求,并且要做到表述的完整性。

表述规范性的概括性要求:

4、简答题与分析题答题语言的区别

分析题表述的思路A、图文零散信息归纳为某一共性特征

B、由材料中的条件推导出某一结论

C、由原因推导出结果

简答题:

直接答出问题的结论(特征、原因)等

5、从分值确定答题要点(如设问有9分,一般答4个要点)

6、书写整洁,不留空缺。

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命题规律

根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

  1.特征问题;

  2.成因问题;

  3.分布规律;

  4.评价问题;

  5.判断问题;

  6.区位问题。

一、明确答题方向

  

(一)特征描述。

(二)成因问题。

  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

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

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1.自然环境特点——异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

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2.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

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3.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应锁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变化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注意进行逆向推理。

(三)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1.“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

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2.“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又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

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3.“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4.“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

  1.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

  2.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五)推断问题。

  根据材料,审明题义,回归教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六)区位问题。

  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

二、重视图表分析,提取有效信息

  

(一)图像表达特点。

  地理图像表达方式有:

点、线、面、箭头、数字、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1.“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

  2.“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地球自转速度线等)交通线(铁路、公路、航空、航海、内河水运等)、输水(气、煤、电)线、生产网络线、地理要素相关线等。

3.“面”——聚落、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在大比例尺地图中,点状地理事物则呈面状分布)。

  4.“箭头”——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大洋环流、大气环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地壳物质循环等);②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动力、产品、市场信息等);③工艺流程等;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二)图表数量特点。

  1.统计表格——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估算勿精算。

  ①同一时段,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

  ②同一地区,比较不同时代(或时段)的发展差异;

  ③同一区域,以史为鉴——颂今或警世;

  ④多个区域进行比较,借鉴取经或突出特色。

2.扇状(饼状)统计图和三角坐标统计图——以地理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①判断地理要素主次关系;

  ②分析成因、进行评价、分析对策。

  3.柱状、折(曲)线统计图——以时间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折(曲)线图用来显示某一变量是如何随另一变量而变化的。

只有当变量是连续性数据时,才能用折(曲)线图。

折(曲)线图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因为折(曲)线图还能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据。

  ①揭示时空分布特色、时代进步表现;

  ②说明时空差异原因。

4.等值线统计图——以区域空间差异比较为主。

  ①从数形状态分析区域特点:

注意其疏密、平曲、开闭、趋向,数值标准及单位。

相邻两根线的关系是难点,应特别注意。

  ②分析成因及评价。

  5.直角坐标统计图——以两两地理要素相关特点分析为主:

应从特殊位相入手。

  ①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标位置及变化趋势;

  ②分析成因、评价影响。

(三)地图功能特征。

  地图依功能可划分为:

  1.“区域分布图”——以区位分析为主:

  ①掌握好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取得解题“入场券”;②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③分析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人文地理要素主要是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原燃料、科技、政策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区位联系;④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整治开发的对策。

2.“概念图”——概念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的主题进[JP3]行整理时是十分有用的。

概念图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

这样整理之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更清晰易懂,也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了。

如教材中的“交通运输网中的形式和层次图”。

  ①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②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

  3.“原理图”——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

  ①紧扣符号含义及地理要素间的联系,紧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

  ②分析该事物的影响。

4.“景观图”——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为主。

  ①描述地理事物的区位、季节变化、阶段变化。

  ②分析地理事物外貌特色的形成原因。

  5.“统计图”——说明地理事物时间发展状态、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差异为主。

  6.“联系图”——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主。

  ①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②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和意义。

  7.“流程图”——反映生产工艺流程。

流程图能够帮助理解某组事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发生的。

能有效地概括出某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

建立流程图时,首先把每个事件简要地写在方框内。

然后,把最先发生的事件排在最上方,第二发生的事件排在其次,依此类推。

最后,把各个事件依次用箭头连接起来。

①熟悉工艺流程,认识该产品的上、下游联系。

  ②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及影响。

  8.“漫画图”——以环保主题为主。

  ①抓住与常规思维异常的形象、文字来说明漫画主题。

  ②多为可持续发展类。

  9.韦恩图:

韦恩图是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方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重合的圆组成。

每一个圆代表一个特定的概念或观点。

概念之间的共同特征(相似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各自的特征(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

目前高考中较少见。

三、学会审题

  审题过程及内容:

①审材料;②审设问;③审题分。

  1.定范围——确定考“政、历、地”三门中的哪一门。

  2.定方向——确定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问中的哪一问。

  3.定中心——确定试题要求考什么。

  4.定性质——从分数分配上确定考题是简答题,还是简述题或论述题。

  5.定方法——确定答题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四、表达准确

  文科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点的完整短文,答题时,要有概括有说明。

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言之有据,无废话,不离题;在语言使用上,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多借用教材。

五、答题规范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

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

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六、答题步骤

  

(一)读懂题意:

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

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

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

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

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四)准确表述:

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的情况。

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命题规律

1.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2.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3.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4.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命题时一定会考虑并提高选择题的迷惑性。

而考生在应试过程中,为了能更有效地反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升解答选择题的速度与正确率,就必须熟知选择题常见的置疑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混淆概念

在涉及概念的选择题中,往往是通过混淆相关概念,或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和片面认识来置惑诱错。

对于这类试题,考生必须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比较,注重其内涵和外延。

2.以偏概全

某些选项表述的知识点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内是正确的,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选项中的表述以偏概全时,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这时要从多角度去思考,或从语法、逻辑的角度去分析。

3.表述绝对化

选项中绝对化的表述大多是错误的,但有些绝对化的表述是正确的,因此必须认真分析。

分析这类问题时,使用反例法往往比较有效。

4.定势诱惑

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

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考生很容易误入圈套,掉下陷阱。

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分析思维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要注意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5.误联因果

选择题中的因果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是选项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搞清楚其因果关系是否正确。

6.变式迷惑

这类选择题主要是通过变换试题的表现形式,如图文转换、形式变换或通过新情境的干扰来增加试题的迷惑度。

7.无图考图

这类试题在近年的地理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考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要引起重视。

解答这类试题要求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平时一定要加强对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8.隐含信息

这类试题的关键信息往往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如果没有把握住题干或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必定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解答这类试题要特别慎重,而且要注意检查。

9.前后矛盾(正误同项)

有些选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也正因为如此,其迷惑度明显增加,也很容易导致考生误入陷阱,应特别注意检查。

10.支不符干

这类试题的迷惑度更大,因为其选项本身往往是正确的,只是因为不符合题干的要求而不能成为正确答案。

11.新名词、术语的干扰

在与时政地理有关或能反映地理研究新成果的试题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名词、术语或陌生地名,而这些新名词、术语或陌生地名增加了试题的迷惑度,解答这类试题往往用排除法。

二、解答选择题的一般方法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

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

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

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具体要求可概括为: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题肢两部分,“仔细审题”是指对题干与题肢要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

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第二,搞清基本信息。

A.明确试题要求和提示信息。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

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少)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B.明确试题意图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明示条件:

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暗示条件:

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限制性(或特定)条件:

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

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C.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的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D.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2.认真筛选

“认真筛选”是指依据题干的要求,从题肢与题干的关系上对备选项进行认真推敲。

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可以通过对现象特征的对比分析来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根据限定语,得出题干中的引申义,对地理特征、现象进行纵横对比,正反区分,明确现象发生的区域与时限。

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

第一次筛选,即“排错项”。

在审清题肢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题肢。

第二次筛选,即“排异项”。

常针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虽然题肢观点或内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这种试题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符合题意”。

做好“第二次筛选”的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和题干的联系,以题干给定的条件为“筛子”,对选项逐一进行筛选,检查验证,弃误留正,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次筛选,即“选最符合题意项”。

当一个小题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与题干有关联的题肢时,这样的选择题往往难度较大。

这时我们就要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即“最符合题意”的题肢,排除其余相关但不相符的题肢。

3.果断确定

第一,相信直觉。

第一感觉的正确率通常是比较高的。

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考虑后,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题后,再对有疑问的地方作重点检查。

假如在检查的时候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正确选项时,记住一条:

“别动了,就选一开始选的那个!

”如果过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反而会怀疑正确的选项。

第二,不要空题。

当你实在确定不了正确选项的时候,就是闭着眼睛也要选一个,这样做,正确的概率是25%。

为了能够在选择题方面得到高分,在平时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期间,既要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基本的学科原理进行分析,构建高质量的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