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8310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

多彩的课间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的课余生活,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

2.用多种方式表现课余生活,增强保护意识。

活动课时: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开课:

(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

这学期是同学们的品德与生活课老师。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有意思。

这里,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本学期所学内容。

(老师先带学生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看一遍;最后同桌俩互相讨论讲讲自己最喜欢哪部分内容。

二、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

老师:

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

这里,老师提几点要求:

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

(必要时借书)

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大美术本。

3.学期考评方法:

数数谁的五角星最多得分。

4.每节课根据纪律情况奖励小故事。

三、布置作业:

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围记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的课余生活,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

2.用多种方式表现课余生活,增强保护意识。

活动课时: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开课:

二、下课了,同学们回去做什么呢?

我们去看一看。

同学们自由发言。

填第5页课间生活调查表。

三、自己设计游戏。

快乐的双休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

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技能:

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3.、情感:

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课前准备:

了解本地区儿童在假期中可能有的实际生活,并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在假期中怎样安排孩子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还记得以前的假期生活是怎样过得吗?

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二、活动一:

我的假期愿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以前的假期生活,再说一说现在自己的假期愿望。

2.全班范围内交流:

3.全班同学讨论。

4.教师小结:

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

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技能:

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3.、情感:

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课前准备:

了解本地区儿童在假期中可能有的实际生活,并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在假期中怎样安排孩子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活动一:

学习制定计划表

1.引导学生想一想:

(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

(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

(3)修改哪些内容?

(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

(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

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三、教师小结:

(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巧安排,会节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

学会做些家务,从而懂得帮助父母减少开支。

2.技能:

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用最少的钱买到满意的生活必需品。

3.情感:

懂得父母的辛苦。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最少的钱买到满意的生活必需品,并懂得父母的辛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怎样花钱

1.引导学生想一想:

(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

(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

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3.填写第14页本学期买学习用品的记录。

二、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

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技能:

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3.情感:

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制定计划表

1.引导学生想一想:

(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

(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

(3)修改哪些内容?

(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

(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

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3.教师小结:

二、布置作业:

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第二单元我可爱的家乡

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1.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观察《我的家乡》。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

街道、田野、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1.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二、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

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2.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准备:

搜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空闲时间你会不会和家人一起到湖边走走,到公园去逛逛呢?

呼吸湖边新鲜的空气,欣赏公园的美丽景色,这是件多么令人神往,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2.生活当中除了咱们这有这么优美的地方,其它的城市也有。

世界各地都一样,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

二、小结:

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三元素,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们。

动物、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富有趣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2.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准备:

搜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焦点访谈:

我们的环境怎么了?

1.现实的生活与理想永远都会隔很远。

人类生活周围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卫生、光、声音等)都存在着被污染、被破坏的情况。

2.同学们好好想想造成污染与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

3.学生讨论学习。

4.小结:

环境被污染、被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急功近利或愚昧无知造成的,有的污染与破坏的后果一时一刻看不出来,但最终还是会给人类带来不利。

美好的环境人人喜爱,但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与维系。

三、留住美好的家园

1.在同学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妙的,家园是美好的。

那咱们就用画笔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用美好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描述出来。

2.让大家把他们画的画展示给大家看看。

我的家乡真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

2.了解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

搜集祖国各地美丽风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了解家乡以前的样子。

2.了解家乡的特产。

3.调查家乡的其他情况。

二、看一看,比一比

课本第27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

2.了解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

搜集祖国各地美丽风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玩一玩

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三、制作家乡图并介绍

四、画画家乡的未来

五、我要做的更好

1.咱们周围的水清吗?

2.你每天呼吸时觉得困难,空气新鲜吗?

3.看看周围,你觉得干净吗?

4.请大家好好的想一想,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是我们造成的?

我们能为美化环境做些什么呢?

5.在实际生活当中,你有没有乱扔垃圾。

6.有没有向水里扔垃圾。

7.是不是经常放鞭炮,这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

第三单元吃的学问

我们的食物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

(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

、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教师准备:

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

还想了解些什么?

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

(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师:

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

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二、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1.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2.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

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

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

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3.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

4.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5.讨论并汇报:

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

为什么?

第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

(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

、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

(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分组讨论:

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汇报你的发现。

二、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延伸:

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

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

食物从哪里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能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有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及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

稻谷

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

我呀来呀来的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

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除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

4.朗读故事《悯农》。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和思考浪费粮食的现象。

二、交流和汇报调查结果

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老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食物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能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有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及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

白白的大米煮出来。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金黄的谷子碾出来。

金黄的谷子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三、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全班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四、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五、活动延伸

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的好处,保证健康,减少疾病。

3.不偏食、不挑食,做一个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健康人。

教学重难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在生活中最喜欢吃些什么呢?

2.最不喜欢吃的又是什么?

3.你有偏食的习惯吗?

4.你的身体健康吗?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什么好处?

看课文划出来:

(1)有利于……

(2)保证……

第二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的好处,保证健康,减少疾病。

3.不偏食、不挑食,做一个有良好饮食习惯的健康人。

教学重难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有那些?

1.一日三餐……

2.饮食前后……

3.饮食多样化……

4.不吃马路边小食……

三、小结

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不偏食、不挑食。

第四单元和水交朋友

水的秘密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

2.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

3.增强对水的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儿童的探索兴趣并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提升。

2.激发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情绪的体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用图记录:

放在太阳底下晒了几天的一杯水或用火煮锅里的水的变化。

2.课前请教长辈有关冰、霜、雪等的知识。

3.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杯用保温杯装着的开水和一块小玻璃。

教师准备:

1.每位学生课前发杯子和锅子图。

2.有关下雪、冰、霜、依山傍水的美景、洪水泛滥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以谜语:

“猜猜我是谁”引入

(师)水姑娘说: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指名猜。

那在生活当中,你什么时候用到水呢?

指名说。

1.学生齐读谜面

2.学生猜。

3.学生说在日常生活中用水的情况。

4.让学生了解生活,体验生活。

过渡:

水的用途可真大啊!

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有什么特点吗?

结合你们的日常生活,说说我的特点吧!

二、说一说

1.指名说水的特点。

2.师小结水的特点:

水姑娘说它本来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3.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说说水可以为人类作出什么巨大的贡献?

1、学生自由说说水有什么特点。

4.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水可以为人类作出什么贡献。

过渡:

噢!

原来水的用途这么大的,我们的日常生活根本就离不开它。

可是在地球上,可以供我们人类饮用的水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注意节约用水,不要浪费。

行吗?

接着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水的乐园去探索水的秘密好吗?

三、展一展

1.谁能把你们对水的观察和了解展示给大家看?

(指名几位学生)

2.那到底水跑到哪里去了?

3.指名回答板画:

水水蒸气

4.师小结:

原来水在加热后就会变成水蒸气跑掉的。

延伸:

那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存在这种现象的?

(指名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

2.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规律。

3.增强对水的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儿童的探索兴趣并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提升。

2.激发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情绪的体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用图记录:

放在太阳底下晒了几天的一杯水或用火煮锅里的水的变化。

2.课前请教长辈有关冰、霜、雪等的知识。

3.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杯用保温杯装着的开水和一块小玻璃。

教师准备:

1.每位学生课前发杯子和锅子图。

2.有关下雪、冰、霜、依山傍水的美景、洪水泛滥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过渡: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可你们知道吗?

当水蒸气遇到冷的东西时又会变成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看谁最快发现水的另一个秘密,好吗?

二、小实验

1.下面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

2.指名汇报:

板书:

水蒸气水

3.小结板书:

水遇到热就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东西就会变成水。

三、过渡:

水的秘密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下雨吧?

那你们想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吗?

下面我们到水乐园的下一站,跟着水姑娘去旅行,看看它有什么变化好吗?

学生做实验:

水蒸气遇到玻璃变成水的小实验要求:

(1)观看有什么现象?

(2)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四、猜一猜

1.水除了能变出我们上面所说的东西外,你知道它还会变成什么吗?

2.师(板书:

水——冰、霜、雪)

3.师:

那你们知道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这些东西呢?

(1)指名说。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水的神奇吧!

教师出示下雪、结冰、霜景,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A.让学生说一说水还会变成什么?

B.学生回答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这些东西。

表扬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和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欣赏画面,使学生对生活中水的神奇的变化更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小结板书:

水遇热就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冰、雪、霜。

从这节课里,我们知道了水有三种变化,是哪三种呢?

(指名说)

我们能离开水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和水的用途。

2.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

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提问:

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哪些地方有水。

谈话:

同学们:

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吗?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提问:

①天空中有水吗?

②地下有水吗?

③土壤里有水吗?

出示挂图。

结合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有水?

小结:

自然界里的水。

天上年年有下不完的雨水和雪水,江、河、湖、海里有水,地下有水,井里有水,土壤里有水等。

2.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用途谈话:

现在我们知道了,江河湖海里有水,天上、地下都有水,谁知道哪些地方要用水?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分别出示牲畜饮水、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等挂图或投影片,并一一给予讲解。

小结: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洗脸、刷牙、洗澡要用水,洗菜、做饭、洗衣要用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活下去。

动物也要喝水、用水,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植物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最后干死。

海上运输离不开水,水力发电离不开水。

工厂生产离不开水,总之,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和水的用途。

2.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

虽然天空中、江河里、海洋里、地下都有水,但供给我们喝、洗衣、做饭、灌溉农田、发电、工业生产用的水却并不很多。

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是工人叔叔花费了很多劳动,把江河、湖、水库里的水加工净化得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1)出示挂图。

(一人端着洗完的菜离去,自来水管未关严)

提问:

同学们看看画中的阿姨做到节约用水了吗?

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

(一个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到另一个小朋友身上。

提问:

同学看看能做这样的游戏吗?

为什么?

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3)提问:

你们平时有哪些浪费水的行为?

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

三、巩固讲述:

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用途一课。

(板书:

课题)我们知道了在天空、江河、海洋、地下都有水。

同时还知道了水有很多的用途,无论是我们生活、工业生产、水上运输、水力发电、还是灌溉农田等都要用到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水这么重要,而自来水又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

四、作业

想一想:

你怎样做到节约用水?

板书:

我们要节约用水。

水生气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