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862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docx

花莲南通土资场规划

花蓮南通土資場規劃

PlanningofSoil-ResourcePlaceforHualienNan-Tong

林泰煌1郭俊傑2許允成3

Tai-HuangLin1Chun-ChiehKuo2Yun-ChengHsu3

1.花蓮縣政府工務局局長

2.花蓮縣政府工務局副局長

3.花蓮縣政府工務局土木課課長

摘要

目前國內工程剩餘土收容處理之方式包括陸域棄置、回收分類再利用、海岸填地等方式。

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來源主要包括

(1)建築工程;

(2)公共工程;(3)建築物拆除工程施工所產生之剩餘泥、土砂、石、磚、瓦、混凝土塊,但不包括營建廢棄物。

設置土石方處理與資源堆置場(以下簡稱土資場)以供剩餘土石方資源暫屯、堆置、破碎、碎解、洗選、篩選、分類、拌合、加工、煆燒、回收、處理、再生利用等功能及機具設備之場所;本規劃案土資場主要以收納花蓮縣境內的營建剩餘土石方為主。

本土資場位於花蓮縣境南端、玉里鎮南通堤防東岸,東側緊臨台九線及東線鐵路,西側臨秀姑巒溪,總面積9.59公頃,計畫填埋容量約為58萬方。

主要係配合花蓮縣境、台東縣境公共工程(如玉長公路興建工程)及花蓮縣境內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堆置場之需要而設置。

一、前言

由於近年來花蓮地區經濟成長與都市發展急速,各項公共建設與營建工程也隨著蓬勃發展,但相對的也進而衍生大量的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問題,因此為能有效管制相關剩餘土石方的資源流向,預防任意棄置而嚴重破壞當地環境與生態,依據當地的迫切需求,辦理「玉里鎮南通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理及資源堆置場」(以下簡稱南通土資場)規劃工作,配合目前縣內既有土資場,經由有效回收管理與再利用,期能舒緩與解決縣內日益嚴重廢棄土問題。

目前花蓮境內公設合法土石方資源堆置場,主要以位於北區之國福土石方資源堆置場為主,提供各項工程建設產生的棄土傾倒使用,目前剩餘容量約23萬立方公尺。

而縣內之中、南區地帶並未設有土石方資源堆置

場,為使縣內各項公共工程順利推展解決縣境內廢棄土問題,因而決定尋覓合適地點以作為公設土石方資源堆置場。

由於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於前年(90年)在秀姑巒溪玉里鎮南通段,興建約1公里長的堤防,產生約9.59公頃面積的河川新生地,因這片新生地目前經估算可容納58萬立方公尺的土石方,因此決劃設為公設土石方資源堆置場,以提供相關工程棄土使用。

二、目的

南通土資場位於花蓮縣境南端,玉里鎮南通堤防東岸,設場計畫達到:

(一)提供花蓮縣境中、南區交通便利之合法土資場,避免剩餘土任意棄置,維護環境衛生及公共安全。

(二)營建剩餘土之回收,並配合新生地之開發計畫,使土地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

(三)提供區內各項公共工程建設剩餘土堆置場所,加速東部地區的開發與建設。

(四)提供優質剩餘土再生利用及剩餘土暫存轉運之場所。

三、規劃位置與範圍

(一)位置及方位

本規劃之「南通工資場」工址位置,主要位於花蓮縣境南邊之玉里鎮內秀姑巒溪南通堤防東岸之河階地,其西側為秀姑巒溪,東側緊鄰台9線與東線鐵路。

本新生地係為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於90年配合秀姑巒溪整治計畫,興建秀姑巒溪東岸南通堤防後所產生,總面積為9.5932公頃。

座落在玉里鎮樂合段,地號0806-0007。

(二)鄰近自然環境及水體

1、地形與地貌

花蓮縣境內多山,海拔在100公尺以下之平地,僅佔全縣面積9%,主要山脈有二,東為海岸山脈,西為中央山脈,山坡及高山林地約佔全縣面積89%,其中以秀姑巒山為最高峰,海拔3833公尺,位於中央山脈脊嶺。

境內有兩大河川,北為花蓮溪,南為秀姑巒溪,其中以秀姑巒溪最長,約81公里。

規劃區位於花東縱谷秀姑巒溪東岸之河階地上,西側為中央山脈,東側為海岸山脈。

基地屬於河階地形,地勢平坦,東側臨河岸,因此地勢較高,西側為秀姑巒溪河床,地勢較低,東西側落差少於5公尺。

2、地質、土壤與地震

(1)區域地質

附近出露之地層包括西側可能為中生代或古生代之崙山層板岩區,東側海岸山脈之都鑾山層、利吉層、蕃薯寮層及八里灣層,及規劃區所在之沖積層。

地質構造方面,本區主要構造為花東縱谷斷層及永豐斷層,本區屬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板塊碰撞縫合處,因此花東縱谷斷層為一逆衝斷層之集合,走向約呈北15度東,花東縱谷本身為一寬廣之斷層帶,位於規劃區西側。

永豐斷層位於海岸山脈西側,即海岸山脈正常層序之地層與利吉層的接觸帶為此一斷層的位置。

在永豐村地區是以蕃薯寮層與利吉層接觸。

在本區中主要出露在樂合村,是以都鑾山層與利吉層斷層接觸。

本斷層大致與花東縱谷斷層平行。

上述兩斷層的關係即是利吉層的西側界面為花東縱谷斷層,東界面即為永豐斷層,本斷層為一逆斷層。

(2)基地地質

本基地計進行5孔鑽探孔,孔深各為15公尺,由鑽探結果發現,基地內上覆約2~3公尺之回填層,以下為河流沖積層,本層由卵礫石層夾粗至中粒砂土所組成。

茲將地層分述如下:

回填層

本層分佈於基地表層,厚度約在2.6~3.1公尺左右,組成以卵礫石夾黃棕色粉土質砂為主,標準貫入值(SPT)均大於100以上,屬緊密之地層。

卵礫石層

本層位於回填層以下至孔底(15公尺),本層主要為河流堆積物所組成,成份以卵礫石夾黃至黃灰色粗中砂所組成,局部因土層含量較高標準貫入值低於100外,大部份地層貫入值均有達100以上,屬緊密之地層,為良好承載層。

(3)地震及斷層

地震

依據台灣地區過去的地震分布及震災損害情形,台灣地震危害度由輕至強烈分為四區(以行政區劃分):

第一區:

新竹市、台中巿、高雄市、桃園縣、新竹縣、台中縣、南投縣、彰化縣、高雄縣、屏東縣、澎湖縣、金門,馬祖地區。

第二區:

台北巿、基隆巿、台北縣、宜蘭縣、苗栗縣、雲林縣。

第三區:

台南巿、台南縣、台東縣。

第四區:

嘉義巿、嘉義縣、花蓮縣。

本區屬於第四區之高震度地帶,唯基地於歷年並未位於震央帶,且基地內並未有結構物,因此地震影響不大。

斷層

本區段最主要之地質構造即為花東縱谷斷層,花東縱谷斷層帶係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縫合斷層帶,應為一些逆斷層之集合,根據前期野外地質調查成果顯示,其方位約為北偏東10至30度,通過花東鐵路線東里站之西側約100公尺處。

(4)土壤

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辦理之台灣地區土壤調查工作之調查結果,以平均值方式計算得知台灣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概要,如表1所示;並與台灣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標準與等級區分表比較。

依該調查結果顯示,花蓮地區土壤中之重金屬含量大多列為第二~第三級。

另根據東里社區與玉里社區於民國86年6月進行之土壤調查結果顯示(表2),玉里及東里兩社區之土壤重金屬含量大多列為第一~第三級,其重金屬含量並不高。

而pH值介於6.67~6.88之間,根據美國農業部1957年農業年鑑對土壤pH值與其酸鹼性強弱的分級,本計畫區之土壤屬中性。

就土壤重金屬含量分析結果與我國土壤污染監測基準管制標準相較下,均符合相關標準並無遭受污染之虞。

表1花蓮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概要表

(單位:

ppm)

重金屬

表土

裡土

As

2.61

(二)

3.87

(二)

Cd

0.09(三)

0.09(三)

Cr

0.09

(二)

0.07

(二)

Cu

6.50

(二)

5.53

(二)

Hg

0.07

(二)

0.06

(二)

Ni

3.42(三)

2.85(三)

Pb

6.34(三)

6.72(三)

Zn

9.66

(二)

4.48

(二)

註:

1.資料來源: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資訊(84年版),民國85年3月。

2.括弧內數字表重金屬含量等級。

表2計畫區附近土壤重金屬檢測結果

採樣位置

項目

東里社區

玉里社區

表土

裡土

表土

裡土

採樣日期

86/6/18

86/6/18

86/6/18

86/6/18

pH

6.67

6.82

6.86

6.88

Cd(mg/kg)

0.0139

(一~二)

ND

0.0442

(一~二)

0.1077(三)

Pb(mg/kg)

0.5963

(一~二)

0.7639

(一~二)

7.2876(三)

8.8624(三)

Cr(mg/kg)

ND

ND

ND

ND

Zn(mg/kg)

7.1795

(二)

9.0472

(二)

8.7978

(二)

8.8497

(二)

Cu(mg/kg)

2.7240

(二)

4.0695

(二)

11.3793(三)

11.6217(三)

註:

1.各項目方法偵測極限值(ND):

Cd:

0.0054mg/kg,Pb:

0.065mg/kg,Cr:

0.028mg/kg

Zn:

0.0066mg/kg,Cu:

0.011mg/kg

2.括弧內數字代表重金屬含量等級。

3.資料來源:

花東線玉里至東里間鐵路改線工程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民國八十八年。

3、地下水

東部區域縱谷平原之沖積層顆粒粗糙、孔隙多,透水性及含水性皆佳,其西側之中央山脈地質堅硬細密。

透水及含水性不佳,山脈東西之降水直接瀉入縱谷平原區,亦補注了縱谷平原區之地下水量,此區地下水域分佈面積約八百平方公里,大都屬於花蓮溪流域,年補注量2.5億立方公尺,利用率約58%。

就地下水位而言,依據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之調查,本區之地下水位隨地面高程不同,約介於2.35公尺至4.15公尺之間,另根據玉里長濱公路新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資料顯示,玉里安通一帶導水係數在0.1~10m/min之間。

本區緊鄰秀姑巒溪,且地層屬高透水性地層,因此地下水位約與河水水位相當,水位約在基地地表下5.3公尺左右。

(三)交通路線及運輸系統

1、交通路線

本計畫場址為玉里長濱新建公路之土資場預定用地,主要係堆置隧道開挖時多餘之土石廢渣,清運之方式乃採卡車運輸為主,其運輸路線為玉長新建公路隧道西口至南通堤防東側之場址間,行經路線以玉長公路之新建道路為主,另行經數百公尺之花東公路(台9號)至本計畫場址,故對於既有道路台9號公路之影響應不致太大。

花東公路由花蓮經鳳林、光復、玉里、關山至馬蘭,為縱谷平原之幹線道路,全段長189公里,路面寬度8~15公尺,玉里附近路寬12公尺。

其一日交通量於玉里所量測之資料(省公路局,87年)顯示雙向車輛合計為機車1,715輛、小客車2,805輛、小貨車248輛、大客車110輛、大貨車204輛、貨櫃車137輛、特種車0輛,換算成小客車當量數為4,724PCU。

參考交通部運研所出版之「公路交通量成長趨勢與組成分析」,該書建議城際地區(非大都會地區)的尖峰小時流量約佔全日流量的10%,得到台9號公路的尖峰小時流量為472PCU,該路段之道路容量為4,000PCU/hr,則路段流量與容量比值(V/C)為0.12,依V/C值評估道路交通之服務水準如表3,該路段屬A級服務水準,交通狀況良好。

表3路服務水準評估等級表

服務水準

V/C

交通性質

A

<0.371

自由車流

B

0.371~0.540

穩定車流(少許延滯)

C

0.540~0.714

穩定車流

D

0.714~0.864

接近不穩定車流

E

0.864~1.000

不穩定車流

F

變化很大

強迫車流

資料來源: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1年台灣地區公路客量手冊」,90年3月。

2、運輸系統

本計畫土資場位於玉里鎮南通堤防東側之河川地,西臨秀姑巒溪,東側距離台九號省道相距60~200公尺,省道與計畫場區之間則需利用鄰近鄉道通達。

有關計畫場區鄰近交通運輸現況。

說明如下:

(1)道路系統

本境內主要道路包括台九號省道及193號縣道貫通全鎮。

聯外道路除有主要道路之台九號省道北經瑞穗、光復至花蓮市,南通台東外,尚有台18號省道,經卓鹿至阿里山外。

另外有玉長公路西接濱海台11號省道。

次要道路則有花63、花65、花66、花67、花68、花69、花70及花73號道路等。

(2)鐵路系統

鐵路系統有東線鐵路由玉里北往花蓮,接北迴鐵路可到北部及西部各縣市,往南至台東接南迴鐵路至南部及西部各縣市。

(四)土地使用現況及公共設施

1、土地使用現況

計畫區所屬之花蓮縣玉里鎮毗鄰花東縱谷區,區內除玉里及東里之行政中心區內有小型之商業活動及較大面積之住宅外,其餘地區皆以田野地為主,其主要之作物包括水田、玉米、蔬菜、果樹等,此為花東地區常見之土地利用型態。

計畫區範圍為公有土地,其使用分區為一般農業區,土地使用編定為農牧用地,計畫區東側鄰私有地,北側鄰公有地,皆屬於農牧用地,基地現況為河川新生浮覆地,地勢平坦並無被佔用情形,僅有少數垃圾及廢棄物,計畫申請使用分區及用地編定變更之範圍為9.5932公頃(同本基地範圍)

2、公共設施

本計畫場址位於南通堤防東側,附近居住人口密度很低,公共設施服務水準相對較低,鄰近聚落玉里鎮設有玉里火車站、榮民醫院、活動中心及附設托兒所、中城國小、派出所等。

水源供應上本區已屬自來水接管範圍。

(五)土地使用適宜性

根據「台灣東部區域環境敏感地劃設與土地適宜性分析」之資料顯示,基地內本身並無特殊敏感環境。

本基地形狀完整、地勢平坦,因須與鄰近農地有所隔離,故場區周圍需設置緩衝綠帶,以減少兩者土地使用性質之差異。

經調查分析結果,可列出基地之土地開發適宜性分區表,如下表所示。

表4土地使用適宜性分區表

區位

基地條件

土地開發潛力

限制

開發區

與鄰近農地等不相容使用分區相鄰

設置緩衝隔離綠帶(10公尺以上)

可開發區

地勢平坦完整,非未於上述限制開發區位

規劃為土石方資源場

四、規劃方法

(一)容量計算及使用年限預估

1、土石方掩埋容量估算

(1)依50公尺測量一橫斷面依計畫填土高程計算各斷面之面積。

(2)量取各斷面間之長度L。

(3)以平均面積乘以計算長度L後計算容量V(M³)。

2、廢棄土經掩埋後體積之估算

Y:

廢棄土經掩埋滾壓後體積(m³)

W:

每年廢棄土數量(m³/年)

B:

廢棄土自天然挖方為鬆方後體積增加率,約為20~30%。

Q:

廢棄土經掩埋滾壓後體積減少率,約為10~15%。

R:

廢棄土進處理場比例,R=100%

經計算後土石方掩埋容量為58萬立方公尺。

目前,花蓮境內公設合法土石方資源堆置場,除位於北區之國福土石方資源堆置場外,其他地區並無設置土資場,因此,本土資場服務範圍將包涵花蓮縣中、南區之工程剩餘土及台東北區之工程剩餘土,其中,預計93、94年玉長公路工程產出廢棄土23萬方,由表5可知,至民國98年後將達到土資場之容量,故推估其使用年限自民國93年至98年共5年,而實際使用年限則須視未來花蓮縣廢棄土量之成長、公共工程之推展及土資場之設置而定。

3、使用年限預估

表5計畫年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理量及土資場使用年限預估表

單位:

萬立方公尺

年度

剩餘土石方處理量

土資場剩餘容量(*)

備註

93

18

41.8

94

16

27.4

95

12

16.6

96

8

9.4

97

6

4

98

4

0

(*)註:

土資場剩餘容量已含處理量之10%被回收利用之容量

(二)排水計畫

目前場區排水系統主要由土資場場內及場外排水設施所構成,包括排水溝渠、邊坡臨時截水溝等,排水系統採重力排水方式,臨時排水及防災措施參考秀姑巒溪5年一次暴雨強度公式,永久排水設施採用25年降雨頻率之逕流量設計排水設施之排水斷面,滯洪沈砂設施之容量以50年降雨頻率之逕流量估算。

1、設計參數及計算公式

(1)逕流係數C值

依農委會「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18條所建議之逕流係數,本新生地地勢平坦,故參考水土保持手冊,採用開發前逕流係數為0.60,而開發後取用C值為0.85,且為考慮新生地下游地區之安全,開發施工期間之防災設施及防砂工程則採用逕流係數C值為1.0計算。

(2)集流時間之估算

集流時間係指逕流自集水區最遠一點到達出口控制點所須時間。

本計畫案之集流時間採水土保持手冊較為保守之Rziha公式:

tc=L/V,其中V=20(H/L)0.6

上式

tc:

集流時間(sec)

L:

集水區最上游至出口處之水平距離(m)

H:

集水區最上游至出口處之高差(m)

V:

流速(m/sec)

(3)降雨強度

排水系統之設計、排洪量,依25年一次頻率降雨強度計算。

依交通部頒定「公路排水設計規範」提供之無因次降雨強度公式及秀姑巒溪流域苗圃站可求得計畫區50、25及5年降雨頻率之降雨強度公式如下:

I50=

.....50年降雨強度

I25=

.....25年降雨強度

I5=

.....5年降雨強度

(4)逕流量估算

洪峰逕流量依「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十七條規定,以合理化公式估算。

Qp=

Qp:

洪峰逕流量(m3/sec,cms)

C:

逕流係數

I:

降雨強度(mm/hr)

A:

集水面積(ha)

(5)水利計算

排水設施設計,採用曼寧公式。

V=

R=

V=斷面平均流速(m/sec)

R=水力半徑(m)

A=通水面積(m²)

P=潤濕周長(m)

S=水面坡度

n=曼寧粗糙係數

2、排水設施

(1)土資場場外排水設施

場外排水設施主要為避免土資場對上游居民之影響,應保留排水用途,故將原有橫貫場區之排水溝改道沿土資場東側周界設置,順沿土資場往北排入秀姑巒溪。

(2)土資場場內排水設施

場內排水系統主要由原有橫貫場區防汛道路旁排水溝及填土便道路側臨時排水路構成,填土便道路側臨時排水路佈設,採用土溝形式,可加舖塑膠布防止逕流沖刷,且塑膠布可重複使用,最後將水導入原有橫貫場區排水溝,依原有排水路線排入秀姑巒溪,並依填土之順序將原有排水溝渠廢棄填平。

填土便道路側臨時排水路則配合填土進度而佈設,並依實際狀況而調整,使填土表面不會有積水之情形發生。

(三)交通運輸計畫

1、路線配置

本土資場目前鄰近交通運輸現況,包括鐵路及公路系統,東線鐵路無法用為棄土路線,故未來營運運輸管道以公路系統為主,主要道路包括台九號省道,台十八號省道及193縣道等。

場區未來營運期間,初步規劃以利用現有道路系統為原則,並分就聯外道路及場內道路分別說明如下:

(1)聯外道路

本土資場位於玉里鎮南端台九線與南通堤防之間,土資場營運期間運輸道路計畫由台九線安通橋下進出,故台九線省道為最重要之聯外道路。

台九線安通橋與本土資場之連繫,計畫利用現有6m寬道路,加以拓寬改善為路寬8m雙車道,唯對於拓寬道路涉及河川用地,需與相關單位事先協調。

聯外道路系長655公尺,路面結構計畫採用25公分碎石級配底層,5公分瀝青混凝土面層。

(2)場內道路

為運土、推土、灑水及滾壓機具進出場區之需要,本土資場規劃設置管理區便道、施工便道及填土便道等場內道路。

其配置方式說明如下,

管理區道路

本土資場之管理區道路係於管理區四周設置6m寬道路,運土卡車由聯外道路到達管理區後,經管理區道路達土石方堆置區,另於管理區道路出入口設管制站。

管理區道路之結構斷面為利用既有河階地覆蓋土滾壓完成臨時車道。

施工便道

為配合各期棄土區之施工及運土卡車之進出,故利用場內現有沿堤防之防汛道路為施工便道,道路不需再另外修築。

填土便道

為使運土卡車能順利進入各棄土區傾卸廢土,各填土區周邊設置填土便道,使堆置作業能順利進行,該道路之高程及長度隨堆置高程變化配合施工,其路寬為6m,路面結構則是利用廢棄土石滾壓完成臨時車道。

2、營運階段交通量評估

(1)交通量評估

本土資場預期可於民國92年底啟用,93、94年由於屬玉長公路工程高峰期,每年的棄土量以最大值民國93年為15萬m³,以年營運270天,預估每日進出本土資場之運土卡車約56車次(以10立方公尺容量之卡車計)(卡車每輛為2汽車當量(p.c.o)計算,每日增加的交通量為112p.c.o),另因營運需求所須員工,多為當地居民,其增加之交通量應可忽略。

交通量增加對於台9號省道而言,由於交通量自然成長,預估至民國93年計畫區附近路段交通服務水準仍維持在原有服務水準等級範圍內。

(2)棄土期間採取疏解措施及配合事項

對於營運期間,為了避免因造成地方上的交通上不便,交通疏解上須有完善且具體的交通疏解措施。

有關交通疏解措施說明如下:

台9號省道為避免增加尖峰流量運土車輛交通運輸工具的進出,應避免在上、下班尖峰時段進出,以減少其外圍道路交通增加量,即可將影響降至最輕微程度。

於台9號省道安通橋通往土資場之道路交叉口(交通節點處),應設置標示明顯之交通號誌。

營運時間,尖峰日平均每小時都有車輛往返於聯外道路,因此,工地之管理人員應確實控制車輛的進出,控制一定數量之施工車輛於聯外道路行駛,以避免對聯外道路造成過大的交通負荷。

施工期間嚴禁在道路堆積放置或拋擲足以防礙交通之物品。

以交通管制號誌限制敏感點附近之車速,以達到降低交通噪音對附近居民之影響。

設置警示牌,提醒行人經過本土資場鄰近施工區時應注意自身的安全。

工程運輸車嚴禁超載、超速,路面亦隨時補修。

於重要路口均設置旗手,指揮交通,並明顯標示標誌牌,以確保交通安全。

作業時間限制於早上7時至晚上10時,並儘可能避免於早上7時至9時及晚上5時之尖峰時間運送。

(四)水土保持調查規畫

本場址基地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秀姑巒溪南通堤防旁新生浮覆地上,為第四紀全新世沖積層,地勢平坦。

本土石方堆置場必需考慮施工中及完工後水土保持工作,避免對鄰近地區土地及設施造成間接或直街之影響,本案之水土保持計畫將依照「水土保持技術規範」規定,藉以維護環境品質,保育水土保持功能。

主要構想是在整地開發及營運時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使整地工程順利及達成邊坡穩定及植生覆蓋,主要工作分為施工中水土保持防災措施與永久性水土保持設施。

1、排水系統規畫:

(1)排水系統規劃原則

設計容量採25年一次暴雨頻率。

開挖起始點盡量選在低窪處。

排水溝斷面決定應考慮不沖刷、不淤積最佳狀態及經濟與安全。

盡量以直線設置,縱坡力求平順。

涵管排水容量須考慮泥砂含量、漂流物及是否足以宣洩洪水量。

設置於於填土上基礎須注意。

涵管橫越道路應採正交方式。

暗渠入口處經沉澱池或攔污柵,長度不要太長。

(2)地面排水

至計畫區東側,設有邊溝,最後排至秀姑巒溪。

2、邊坡穩定設置

填土分層迅速予以夯實,覆蓋植生,加強坡面及坡趾保護措施,如植生技術、擋土設施及排水人工設施加速邊坡穩定,且邊坡坡距比採1:

2(V:

H)可提供坡面長期之穩定安息角。

3、防災工程

基地於開工後,開始進行整地工程施工前需先完成安全排水設施,以確保整地過程中,既使遭遇豪雨侵襲,因有良好之安全排水,方不致因暴雨沖刷造成公共危險。

為防止地表沖蝕及貯留雨水,於臨時排水溝側及基地下游相鄰鄰地處,設置防災砂包堆置以攔阻土石流出。

於裸露之暫時開挖或填方坡面,舖設PVC不透水布,於坡址處設置擋土砂包,藉以防止暴雨來襲及二次防災措施應變。

基地於開工後,開始進行整地工程施工前需先完成安全排水及攔砂設施,以確保整地過程中,既使遭遇豪雨侵襲,因有良好之安全排水及攔砂設施,方不致因暴雨沖刷造成公共危險。

於防汛期將堆置砂包保護場區之回填土方以防止土石流失,下游重要設施計有距場區2公里處之台9線玉里大橋及縣193之樂河溪橋,因應對策為颱風期間加派人員駐守並監視溪水水位,一旦接近警戒水位即利用廣播系統向下游廣播並通知當地防災中心加強戒備。

4、植生工程

除了排水設施之外,因為挖填邊坡會使地面裸露,容易因豪雨或地震造成沖刷或崩坍,所以為了避免災害發生,必須施行邊坡穩定的工程。

邊坡穩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