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909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现状与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

各个学校在课程编排上每个班级都安排了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很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好这一课。

有些学校虽然也投入了人力、物力印制了教材,编写了教案,但是还是没有真正的开设起来。

关键词:

校本课程现状对策

一、现状:

(一)校长应付上级检查开设了校本科但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

1、在我们农村小学不少校长,习惯于国家统一的课程设计,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满足于现状,缺少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

2、开发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是需要全体同志参与、潜心研究、探索、积累。

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而目前我们有些校长每天疲于应付上级检查,有些学校面临布局调整,校长也不知道自己的任期有多长,不可能静下心来研究校本课程。

3、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考核评价一时难以确定,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也不明白,甚至不知道学校还有校本课程。

这样使我们的校长对课程开发失去了外部压力,既无内在动力又无外部压力。

所以,校本课程开发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二)农村教师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的欠缺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依据教育方针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提出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构想。

这里强调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

不具备也不可能有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致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

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信赖和被动服从。

学校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

(三)校本课程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缺乏特色

(四)校本课程实施有名无实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校长对课程开发的领导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存在的不足而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是建立在有效利用学校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各方人员积极参与的能动过程。

主体应当是学校,校长应首先担当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责,把校本课程的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课程开发的领导能力。

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开发出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校长具有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

善于把先进的理念贯穿于校本开发过程的始终。

建立科学合理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机制,形成校本课程的集体决策程序。

(二)以人为本,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激情。

校本课程开发应当是建立在面向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产物。

任何课程要能够发挥其效能都必须透过教师的运作和学生经验的建构。

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校本课程开发始终充满生机。

但是,校本课程是作为一个全新事物进入教育工作者领域的,其开发活动在一定程序上超越了教师的日常生活范畴。

因此,教师对这一活动要经过一个逐渐认识和适应过程。

要积极引导他们,使教师由课程改革的“阻力”向“动力”转变,并使之最终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力”。

校本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而且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问题,从理论上看它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课程理论编制技术。

1、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增强课程意识。

教师必须了解多层次的课程知识,但与课程知识和课程开发技能相比,更重要的是具备课程意识。

因此,在教师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其课程意识。

只有具备较强的课程意识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去理解课程方案,要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对课程要素一致的内在含义;

同时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作适当调整,以弥补设计本身适应性不足的缺陷,才能自觉地站在课程编制者的角度去组织和实施教学。

2、掌握课程开发技术。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校本课程理论与技能训练,缺乏应有的理论与技能,以至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感到茫然失措,从而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因此,为了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真正实现角色转换,在掌握课程理论的同时,还应该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技术。

课程编制即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的;

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

在编制的每个阶段,教师都必须掌握基本的技术:

(1)设计阶段,对国家课程计划、标准在审定教材进行微观化和具体化处理;

(2)实施阶段,在班级层次上组织教学活动,将备课方案付诸运行;

(3)评价阶段,确定课程课程计划是否满足课程目标的要求,对讲述的材料、信息方式的选择进行考察,对完成的课程产品,诸如学习指导书、补充教材、乡土教材等进行检验。

(三)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优势。

而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走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积淀。

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

当然,学校的特色不是几个人议论议论,或者是校长的主观想象就能形成的。

特色需要细心的观察、长期的探索、多方面的互动以及用心的栽培。

在开发中,学校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根据师生自己的特点、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志趣,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构建有自己特色的课程。

要从当地社区,学校资源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能力与需求确定备选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进行实施。

最后对校本课程的科学性、需求性进行及时评估研究,切实加强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都相对滞后的农村小学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但是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有先进理念的指导,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开发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地工作,有意识地去开发,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一定能实现的。

 

[作者简介]李光辉,1981年10月出生,2002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永年县西河庄乡高寨小学校长。

电话:

6976077邮箱:

gaozhaixiaoxue@

[参考文献]

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支持者》张万波

个性化:

《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张新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