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93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1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1页
亲,该文档总共1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1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doc

目录

1概况 1

1.1自然概况 1

1.2社会经济概况 7

1.3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 10

2总体规划 14

2.1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4

2.2规划目标 16

2.3功能区划分 17

2.4控制性指标 18

2.5干支流总体布局 19

3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与水资源配置 22

3.1水文 22

3.2水资源评价 29

3.3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32

3.4需水预测 37

3.5可供水量分析 41

3.6供需平衡分析 44

3.7水资源配置 45

4防洪减灾规划 49

4.1防洪规划 49

4.2山洪灾害防治 60

4.3河道整治规划 63

4.4治涝规划 66

5供水规划 68

5.1供水现状 68

5.2供水目标 70

5.3城乡供水总体布局 70

5.4重点城镇供水规划 71

5.5重点工业园供水规划 72

5.6城市应急供水方案 72

6灌溉规划 74

6.1灌溉现状 74

6.2灌溉发展目标 75

6.3灌溉总体布局 75

6.4特枯水年抗旱对策 77

7地方水电建设规划 78

7.1地方电力建设现状 78

7.2地方水力发电规划 78

8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 80

8.1水资源保护 80

8.2水土保持规划 96

9环境影响评价 108

9.1环境保护目标 108

9.2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 109

9.3环境现状 113

9.4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 116

9.5规划分析 118

9.6环境影响分析 119

9.7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22

9.8不确定性因素 123

9.9环境影响初步评价结论与建议 124

10流域管理规划 126

10.1水利管理现状 126

10.2防洪减灾管理规划 127

10.3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规划 128

10.4水资源保护管理规划 130

10.5水利管理政策法规建设 131

10.6水利科技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 132

11近期工程 135

11.1近期工程选择原则 135

11.2近期工程选择项目 135

11.3近期工程投资 136

11.4近期工程实施效益分折 136

11.5主要近期工程简介 137

57

1概况

1.1自然概况

1.1.1自然地理

南河为嘉陵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境内,地理座标在北纬32゜15′~32゜42′,东经105゜48′~106゜18′之间,北面与陕西省宁强县相邻;东面与旺苍县的万家、伏泷白水接壤;西面和南面与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相连。

流域面积1099km2,本流域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盆周,为米仓山西段南侧的山区向盆西北丘陵的过渡地带,河口为川北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广元市城区。

南河主源鱼洞河发源于米仓山山脉西段,河源高程1679m,河流从北往南流经曾家、麻柳、荣山,又折向西经大石于广元市区城南汇入嘉陵江,河道长76.5km,入河口河床高程466m,流域天然落差1134m,河道平均比降为6.28‰。

南河中上游段河谷深切,下游段河谷宽缓,区内水系呈羽状分布。

荣山镇以上称为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47km2,上游暗河发育,其主要支沟有李家河;荣山镇以下称下游,控制流域面积352km2,主要支沟有长滩河、雷家河等。

具体情况见表1-1。

表1-1南河流域主要支流情况表

序号

名称

距南河河口距离(km)

集水面积(km2)

河长(km)

河道平均比降(‰)

1

李家河

67.8

178.3

46

15.7

2

长滩河

21.2

115.9

25.8

8.44

3

雷家河

6.30

45.6

9.3

21

长滩河为南河中游左岸支流,嘉陵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元坝区柳桥乡东山村,从东南至西北环流穿元坝市区而出,于龙洞扁大桥上游约400m汇入南河,流域面积115.9km2,河道长25.8km,河口处海拔高程501.1m,河道平均比降为8.44‰。

雷家河为南河下游左岸支流,发源于利州区大山上,河源高程678m,流域面积45.6km2,河道长9.3km,河道平均比降21‰。

本流域人类活动较少,林草覆盖率21%,水利设施较少,人类活动对径流和洪水的影响不显著。

上游朝天区麻柳乡境内,已建成两处电站,分别为麻柳电站、麻柳二级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规模较小,总装机容量1.2MW。

1.1.2气象

南河流域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

冬春季节,该区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降水少。

年内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常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洪涝灾害。

其余的盛夏时间常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连晴高温天气,形成盛夏伏旱。

进入秋季后,冷空气逐渐加强南下,而高原近地面仍为热低压控制,低压东侧的偏南气流与南下冷空气在盆周相持,因而成云致雨,造成秋涝。

据广元市气象资料统计境内年均气温16.0℃,东西两侧山丘地区略低于嘉陵江干流沿岸地带。

年内气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3℃,最低气温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4.6℃。

霜期变化情况由北向南渐减,年平均无霜期260d。

多年均降雨量1185.5mm,多年平均年降雨天数为153.4d,夏、秋季节(6至9月)受暖湿海洋气团控制,水气充足,降水显著增多;约占全年总降水时的75.6%,月降水以7月份最多,其中又以7月上旬为最大。

冬季(11至3月)降水稀少,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左右。

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少水年不足丰水年的三分之一,易造成少水年大旱,丰水年多洪水。

区内夏秋季节气候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左右,7至10月份均在75%以上,最高可达到76.7%;1至3月份最低为60.3%,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483.6mm。

区境内大风常出现在每年春秋季节转换交替阶段。

多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28.7m/s,有时山口河谷达8~10级以上。

每年3月至5月和10至11月,大风日数最多,持续时间一般16至18小时,最长时间3天。

每年盛夏,雷雨常伴阵性大风,但持续时间较短。

1.1.3地形地质

1.1.3.1地形地貌

广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盆周,为龙门山北段东侧和米仓山西段南侧的山区向盆西北丘陵的过渡地带。

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山体北陡南缓,呈中山、低山、丘陵逐渐过渡的趋势。

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主要呈北东展布。

南河中上游段河谷深切,岩溶发育,形成多处溶蚀洼地、溶洞暗河;两岸山高坡陡,山体连绵,山顶高程1000~1500m,相对高差100~400m,多为“U”型狭谷。

南河下游段河谷宽缓,两岸阶地、漫滩较为发育,是典型的侵蚀堆积地貌。

1.1.3.2地层岩性

流域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下段(J2s2、J2s1)地层,工区以南为一套白垩系下统剑阁组(K1jn)和剑门关组(K1j)地层,以北为三迭系地层,其区域主要地层岩性及分布见表1-4。

表1-4区域地层岩性特征表

组(段)

地层代号

厚度(m)

岩性特征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坡残积

堆积层

Q4dl+el

0~6

褐黄~浅紫红色粘土、壤土夹少量块碎石组成,稍湿。

分布于丘顶及缓坡等部位。

坡洪积

堆积层

Q4dl+pl

0~10

褐~褐黄色粘土夹孤块石组成,局部夹少量砂土,湿~饱和。

分布于各支沟沟床部位。

崩坡积

堆积层

Q4col+dl

0~15

块碎石土。

分布于坡脚。

冲积堆积层

Q4al

0~25

由褐灰~灰色砂卵砾石组成。

结构松散~稍密,高漫滩具二元结构,上部为0~9.5m厚浅黄~褐黑色砂壤土、粉质壤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层,分布于嘉陵江及支流河床及漫滩、高漫滩部位。

上更新统

Q3al

10~20

上部为1~1.5m厚浅黄色砂土,下部为砾石层,呈褐灰色半胶结~胶结状,为砂、钙质胶结。

主要分布于嘉陵江、白龙江两岸Ⅰ级阶地上。

中更新统

Q2al

0~25

具二元结构,上部为褐黄~棕黃色粘土,厚2~7m;下部为黄褐色半胶结~疏松状砾石层,为泥、砂质充填。

零星分布于嘉陵江、白龙江两岸Ⅱ级阶地。

Q2al

0~20

具二元结构,上部为褐黄~棕黃色粘土,下部为黄褐色砾石层,呈半胶结状。

零星分布于嘉陵江两岸Ⅲ级阶地。

中生界

白垩系

下统

剑阁组

K1jn

261~280

浅褐灰色厚层砾岩、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岩、泥岩的韵律互层,底部为浅灰、灰白色块状钙质石英砂岩。

分布于工区以南。

剑门关组上段

K1j2

488~505

浅灰色厚层砂岩,或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岩、泥岩的不等厚韵律式互层所组成,分布于工区以南。

剑门关组下段

K1j1

530~542

为块状砾岩,或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质泥岩,构成四个不等厚的五级韵律层。

底部砾岩厚达200m左右。

分布于工区以南剑阁等地。

侏罗系

上统

莲花口组上、下段

J3L2~1

540~710

为石英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的不等厚韵律互层,根据各类岩石的比例关系大致划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砾岩占34.4%,砂岩24.1%、泥岩41.5%,下段砾岩占47.8%,砂岩33.4%、泥岩18.8%,分布于工区以东。

中统

遂宁组

J3sn

40~510

以鲜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绿灰色薄~中厚层钙质细砂岩。

底部有一层厚2~5m的青灰色中厚层硅质胶结石英砂岩。

分布于工区以东。

沙溪庙组上段

J2s2

45~1226

为灰白、青灰色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式互层。

中下部间夹有一层较稳定的灰绿色叶肢介页岩,以此为分段标志。

广泛分布于工程库、坝区。

沙溪庙组下段

J2s1

30~327

为浅灰色厚层~块状含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式互层。

分布于工区库尾及水库周边。

千佛岩组

J2q

165~2416

由底部石英质砾岩及其上绿灰色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绿灰或紫红色粉砂岩、泥岩的韵律式互层组成。

分布于库尾以北。

下统

白田坝组

J1b

35~450

为石英砂岩、黄绿、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的不等厚韵律互层,间夹炭质页岩及煤层。

分布于库尾以北。

三迭系

上统

须家河组

T3x

485~669

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下部夹炭质页岩及煤层。

分布于工区以北。

中统

雷口坡组

T2L

241~466

下部以浅灰色厚层块状白云岩为主,底部夹数层泥质白云质页岩,上部为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

分布于工区以北。

1.1.3.3地质构造及地震

南河流域正处在青藏高原向南逐渐过渡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以及我国西部地槽和中部地台过渡地带。

区域地质构造从西北向东南大致包括摩天岭构造区、龙门山~米仓山构造区、四川盆地区三个构造区。

本流域内无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主要受外围中强地震的影响,外围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最大影响烈度为Ⅶ度,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2008年6月11日批准实施的《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查得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1.1.3.4天然建筑材料

流域内河道砂砾料虽然丰富,但其品质差,硬度低,粉质重,经检测砂不能作为本工程使用。

但河道内卵石及附近石英岩储藏丰富,品质高,可在施工现场设置破碎厂,将卵石及附近石英岩破碎筛选后用作工程砂砾料使用;其天然沙石需到广元城区嘉陵江料场购买,运距一般20~25km,储量和质量基本能满足混凝土各级骨料的要求。

区内石灰岩储藏非常丰富,初步测算区内石灰石可开采量达220万m3,新鲜岩石坚硬-较坚硬,抗压强度大于100MPa。

其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和超过要求。

1.1.4资源

1.1.4.1水资源

南河流域水资源比较丰沛。

根据1970~2010年水文代表系列分析,流域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1114万m3。

地表径流同降水一样,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丰水期6-10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88.1%,且常以洪水形式出现,枯期河道内水量很少。

地表径流的年际间变化大,实测年径流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达17.5倍。

地下水资源量为7686万m3,南河属川北山丘区,河川切割较深,降水入渗补给等于河川的基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全部为重复计算量,即水资源总量等于当地地表水资源量。

经计算南河水资源总量为61114万m3。

1.1.4.2土地资源

南河流域类土地面积为164.9万亩,占广元全市的6.7%。

土地分类为:

耕地16.8万亩,占总面积的10.2%;园地4.56万亩,占2.77%;林地93.17万亩,占56.52%;其它农用地16.81万亩,占10.17%;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5.7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6%;交通运输用地1.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其他用地用地面积12.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未利用地12.87万亩,占7.81%。

1.1.4.3矿产资源

流域目前已发现有矿产地30处,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21处;其中中型矿床4个,主要为耐火粘土、煤、熔剂灰岩、砂金、玻璃石英砂、硅灰台、晶质石墨、页岩等。

其中煤1202.04万吨,黄金3582千克,天然气储量达0.22亿立方米以上。

在区域上集中分布于南河流域中上游的旺苍、朝天、元坝三个县区。

流域非金属矿产居多,有色金属矿产较少,主要为煤炭和砂金。

1.1.4.4旅游资源

广元是四川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广元每年举办一届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今年已是第五届。

自“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广元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新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达11个,数量居全省第二,全国第五。

南河流域作为广元旅游业的主要片区之一,流域内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元坝区的平乐寺、古楼寨,旺苍县的观音阁、三清庙等旅游景点。

1.1.4.5其它资源

南河流域境内分布野生动物150种,其中金丝猴、牛羚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76种。

分布境内野生植物1200多种,仅珍贵野生木本植物320种,其中:

珙桐、水青树、连香树、剑阁柏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

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红皮书的野生动植物就有20余种。

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上游山区的旺苍县、元坝区境内。

1.1.5灾害

1.1.5.1洪灾

南河处嘉陵江左岸,集水面积较小,易受暴雨区笼罩,加之该区属于我省川北大巴山暴雨区,暴雨量级大,峰型尖瘦,由此形成的洪水具有起涨快,陡涨陡落。

南河流域已成防洪工程大部分防洪标准不足,防洪未形成有效的防洪封闭圈。

加之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遇大洪水损失严重,南河流域防洪形势严峻。

据史料记载,从1827年至1949年的120年间,南河遭受的大洪水有14次,其中1899年、1906年、1907年及1981年为特大洪水。

1899年洪水: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大水,汗寿水没大石场,嘉陵江涨没西关”;1906年洪水: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大水,广元、旺苍、大石、山堡等地,冲刷田舍无算。

汛高大石场,逼城东南隅”;1907年洪水:

“光绪三十三年,广元东山堡等处山水暴发,冲毁禾稼,被灾二百余家。

”1981年洪水:

8月22日大水,是建国后发生的最大洪水,洪量大、水位高,超警戒水位3.5m,相对现有界面水位最深达2m,下游长坝上千亩农田被淹,5000户农舍被冲毁,河床被抬高50~70cm,当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3000余万元,洪水重现期约50年一遇。

近年来又经历了1998年“9.16”、2000年“8.16”洪水,2003年“7.15”洪水最大,当日花果园桥最高洪峰流量达700m3/s,洪水超警戒水位2.4m,沿河部分单位一楼进水,堤防被水冲毁上千米,四级拦水闸坝被水损毁,元坝中学及部分单位建筑设施被水毁坏,下游上千亩良田被淹,造成洪灾损失9000余万元。

1.1.5.2旱灾

南河流域气候区地处秦巴山区南麓,地形复杂多样,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冷暖气流的交汇点,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导致多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发生频繁。

据广元市统计,1971~2000年的30年间,区内每年有春旱发生的概率为90%,为全省春旱易发或高发区,大部分始于3月初,一般止于4月初或4月底,各县区春旱发生概率分别为:

利州86.7%、旺苍50.0%、苍溪83.3%、青川63.3%、剑阁60.0%。

辖区内每年夏旱发生的概率为901%,为全省夏旱多发区之一,主要集中在5月,各县区夏旱发生概率分别为:

利州70.0%、旺苍40.0%、苍溪80.0%、青川63.3%、剑阁66.7%。

辖区内每年有伏旱发生的概率为83.3%,为全省伏旱较多地区之一,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各县区的发生概率分别为利州36.7%、旺苍36.7、苍溪60.0%、青川60.0%、剑阁53.3%。

辖区内每年有秋旱发生的概率为90%,为全省秋旱多发地,各县区秋旱的发生概率分别为:

利州83.3%、旺苍16.7%、苍溪66.7%、青川13.3%、剑阁73.3%。

辖区内每年有冬旱发生的概率为100%,为全省冬旱最多地区,各县区的发生概率分别为:

利州93.3%、旺苍96.7%、苍溪76.7%、剑阁。

80.0%

广元市干旱发生概率为100%,即每年均有干旱发生,是全省干旱最多的地区。

1990~2004年的15年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200多万亩。

2006年流域内发生了严重的夏、伏连旱灾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冬、春、夏、伏“四连旱”,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南河流域有85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受灾,大春粮食损失近10万t。

2007年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冬、春、夏三连旱,“四苗”培育和水稻栽插严重受阻,迟栽水稻和改种旱作面积大增,旱春作物产量损失巨大。

1.1.5.3地震

经查国家地震部门的潜在地震危险性分析成果,工程建设区不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地质背景,主要受外围地震波及影响。

根据1:

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对应其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考虑到调压井、压力管道位于高陡边坡地带,离地震区较近,其地震破坏效应较强,建议在地震基本烈度Ⅶ度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抗震设计。

1.2社会经济概况

1.2.1行政区划及人口

南河流域涉及广元市朝天区、旺苍县、元坝区、利州区共4个县(区),流域面积1099km2,占广元市总面积的6.9%。

2010年末流域内总人口26.91万人,占广元市总人口的8.7%,其中城镇人口22.45万人,城镇化率为83.4%。

南河上游的地区人口较少,流域的绝大部分人口分不在下游的利州区境内,而广元市主城区大部分位于流域内,使得流域内的城镇人口远多于流域内的农村人口。

根据统计,利州区流域内总人口24.09万人,占利州区总人口的50.4%,占南河流域的89.5%;利州区流域内城镇人口21.62万人,占全流域的96.3%。

1.2.2GDP及其组成

广元市地处我省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滞后,广元市城区占有南河流域经济的绝大部分,是广元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2010年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62.7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315元,约是广元市平均水平的2倍,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0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8:

49:

43。

流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上游的朝天区、旺苍县、元坝区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经济总量仅占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流域的7.9%,而利州区仅占流域面积的55%,地区生产总值却占92.1%。

1.2.3工业

流域内工业以冶金、电子机械、医药、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纺织服装为主,但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基本集中在交通相对发达的利州区,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1.39亿元,占全流域工业增加值的81%,较上年增长24.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南河中上游广大地区为南河流域经济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工业发展较为缓慢,但随着其丰富水资源、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将带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的发展。

1.2.4农业

南河流域境内以深丘、低山为主,耕地率较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流域内的农业农作为以小麦、玉米、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以猕猴桃、黑木耳、核桃等。

2010年粮食产量2.83万t,人均粮食产量105kg,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0年末流域内实有耕地面积7.05万亩,田土比38:

62,农村人均耕地面积1.58亩,有效灌面1.74万亩,有效灌溉率为25%,低于全省及广元市的平均水平。

耕地和灌面的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条件好的下游利州区境内,随着近年来流域工业生产的大跨步发展,使工农业用水矛盾逐渐凸显,由于缺乏足够的水利工程,灌溉高峰期缺水时有发生,成为制约农业稳产高产的制约因素。

1.2.5交通

地处南河河口的广元城区是北线入川的一个大站,是四川的北大门,区域交通四通八达,铁路有广巴铁路;公路有国道108、212等干线及县道、乡道公路。

便捷的交通使区域成为川北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

南河流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详见表1-2-1。

表1-2-1南河流域社会经济现状基本情况表

县(区)

乡镇

人口(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耕地面积(万亩)

有效灌面(万亩)

粮食产量(万t)

合计

#城镇

#农村

合计

一产

二产

三产

朝天区

麻柳乡

0.83

0.25

0.58

1.45

0.52

0.42

0.51

0.78

0.20

0.31

汪家乡

0.61

0.28

0.33

1.12

0.40

0.33

0.39

0.85

0.21

0.34

小计

1.44

0.53

0.91

2.57

0.92

0.75

0.91

1.63

0.41

0.65

占南河流域(%)

5.40

2.40

20.40

4.10

19.30

2.40

3.40

23.20

23.50

23.10

旺苍县

燕子乡

0.65

0.10

0.55

1.08

0.41

0.28

0.39

0.82

0.08

0.33

占南河流域(%)

2.40

0.40

12.40

1.70

8.70

0.90

1.40

11.60

4.50

11.60

元坝区

柳桥乡

0.72

0.20

0.52

1.33

0.49

0.39

0.44

0.63

0.26

0.26

占南河流域(%)

2.70

0.90

11.70

2.10

10.40

1.30

1.60

8.90

15.00

9.10

利州区

荣山镇

1.00

0.35

0.65

1.87

0.54

0.69

0.63

1.36

0.34

0.55

大石镇

1.27

0.41

0.86

2.48

0.72

0.92

0.84

1.59

0.40

0.64

东坝办事处

2.92

1.96

0.96

7.25

1.67

2.90

2.68

1.01

0.25

0.41

广元城区

18.90

18.90

 

46.16

 

25.03

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