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9347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7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docx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复习

心理学纲要I心理学基础.txt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

钱多钱少,常有就好!

人老人少,健康就好!

家贫家富,和睦就好。

2003年全国教育硕士招生统一考试复习纲要

心理学

2003年10月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1、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古老而年轻:

亚里斯多德《论灵魂》是最早的一部最早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1879年冯特(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的开端。

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说: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3、科学性质:

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认识世界的科学,认识、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的言语、行动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所以社会各领域对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越来越重视。

二、人的心理现象

1、心理现象研究的两个方面:

心理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2、心理(活动)过程:

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人的大脑在一定的时间内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

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关系的过程。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

人对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记忆:

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思维: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想象:

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

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待所认识的事物总是持有一定的态度,人对这种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

(3)意志过程:

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4)注意:

人在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种心理状态,即为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

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的基础,只有对一个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有一定的情感,随着认识的深化,情感也会随着变化。

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它可以提高认识过程的积极性和效率,也可降低认识过程的积极性,对认识过程起阻作用。

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人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在意志活动时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等。

此外,在执行意志决定的过程中,通常要通过认识活动预见活动的进程,注意情况的变化。

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意志使人的认识过程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

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

第一,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影响。

积极愉快的情感可提高人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活动积极性,削弱人的斗志,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

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情感,不畏困难,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意志薄弱,就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最终将一事无成。

3、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人所共同具有的,但这些过程具体表现在各个人身上却存在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

(1)能力:

是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气质:

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3)性格:

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4、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

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又会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探索心理规律。

2、规律是若干事物变化之间的确定关系。

3、心理学研究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心理因素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真正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器官是在1861年,法国医生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发现了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与唯心主义作斗争

(2)对邻近学科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1)根据心理活动规律,影响人的心理

(2)能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3)让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

(1)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是可以观察的。

有目共睹,有耳共听;可以得到共证的。

(2)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是可以测量的。

即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发展性原则

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心理也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心理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阐述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阐明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这对研究学生个性特别重要,展示了发展的前景,预示着可能出现的心理特点。

3、系统性原则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

4、教育性原则

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选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尤其不要对儿童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规则:

(1)计划

(2)系统(3)随时记录(4)自然状态观察

优点:

自然,尤其是对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

不足:

被动,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出现,只能解释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2、实验法

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考虑三个变量:

一是自变量,刺激情景和实验情景;二是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或变化结果;三是无关变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要加以控制。

分类: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因素可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

自然实验法,日常生活中控制或改变某些因素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状态,但实验情景不易控制,易受无关变量影响。

3、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优点:

(1)标准化测验编制严谨,效果可靠

(2)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方便(3)有常模可供参照(4)简便易行

缺点:

(1)间接测验,即根据行为推断心理,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难以推断心理

(2)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3)对施测者的要求较高(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表明过程。

4、调查法

同是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可用调查法。

特点:

(1)间接收集资料

(2)自然进程中进行,不能反映现象和行为的因果关系(3)操作基本不受时间、空间限制(4)调查范围广,收集信息速度快(5)效果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调查方式:

(1)谈话法(访谈法):

要创设宽松、坦诚、信任的良好氛围;调查者事先应有充分准备。

只能限于少数人,如果人多费时,对研究者的言行要求高,不能只凭谈话就下结论。

(2)问卷:

间接研究。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的资料。

当回收率低时,影响准确性,不如实回答,影响可信度。

就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言,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但作为对问题的初步了解,为研究提供线索方面有价值,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活动产品分析:

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活动产品与心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

5、个案分析法

对单个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优点:

(1)便于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2)结合其他方法,可以考察人的行为发展过程。

缺点:

(1)缺乏代表性

(2)特殊性缺乏可对比的个体和小组,要找参照标准(3)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是粗略的。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冯特,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感情三个基本元素。

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三个元素构成的。

首创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命名为“构造心理学”。

纯内省、纯科学的分析脱离了实际。

2、机能主义心理学

19世纪末,美国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

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不象构造主义认为的意识是心理的构成成分。

推动了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美国重视心理学在教育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创始人美国华生。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S-R。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其中加入认知、期望、目的等中间变量。

斯金纳反对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

赫尔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归纳”,采用“假设-演绎”法。

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自然科学化,严谨了。

但它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机械分析行为,从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4、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德国,后在美国发展。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

5、精神分析心理学

1900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

重视异常行为的研究,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的系统,是三者矛盾冲突的结果。

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表层,无意识才是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深层,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

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弗洛依德将心理分成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这是贡献。

人的一切行为归于被压抑的性欲,无意识决定意识,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6、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

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认为:

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当有了适当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反对行为主义相信可观察的刺激与反应,而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不足:

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的人,内心世界的描述有时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出发。

方法不明,理论难检验,但淡化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是心理学的趋势之一。

7、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

1967年奈塞《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

建立了认知模型。

皮亚杰学派由皮亚杰始创,并建立了发生认识论。

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并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而适应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

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1、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

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神经免疫学、认知工程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

2、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

教育心理学、人机交互作用的认知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3、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提上心理学研究日程

可以在科学基础上应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

4、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1)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

注意:

激活和抑制

记忆: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

脑成像和脑电图:

注意、知觉、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

(3)智力与脑的关系

(4)意识与无意识

内隐认知:

阈下知觉、自动加工、盲视、负启动效应、内隐学习、内隐记忆

(5)儿童认知发展

幼儿认知并不必然表现为表现为前运算、前逻辑、前因果。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普遍阶段的理论受到人们置疑。

(6)学习过程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做中学。

(7)人力资源开发

(8)认知工程心理学

计算机应用于工程技术,人和计算机之间对话和通讯。

(9)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压力增大和应激状态持续,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1、结构

神经元及神经细胞,由细胞体、轴突、树突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中央有细胞核,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

树突是从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管状物,在细胞体附近有广泛的分支。

它接受从其他神经元来的信息并传至细胞体。

轴突也是管状延伸物,但比树突长,又称神经纤维,其末端分布于其他组织中,并形成各种神经末梢。

轴突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

有的轴突上有髓鞘,起绝缘作用。

轴突末梢有许多膨大的分支,为突触小体,它是传递信息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的发放端。

2、功能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树突)、传递信息(轴突)、整合信息(细胞体)的机能。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它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性质。

3、分类

感觉(传入)神经元:

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

运动(传出)神经元:

将脑和脊髓加工后的信息向效应器传递

联络神经元:

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极化状态:

神经细胞膜内为负离子,膜外体液中为正离子,平时神经细胞膜内外保持电位差。

安静时为极化状态。

去极化状态:

一个刺激物,刺激到膜的一定部位,膜上受刺激的部位的通透性就会发生改变,允许膜外的正离子进入,于是膜内外的正负离子就大多可以通行,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小或消失。

一次神经冲动:

膜外受刺激的部位和没有受刺激的部位也会产生一个电位差,从而产生传导,另一方面,随着膜的通透性复原,刺激部位的极化状态恢复,与周围部位的电位差消失。

不应期:

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都不做反应。

神经细胞的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连续,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刺激过程:

感受器受物理的或化学的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信息是客观事物的情况对有机体的通知。

同型关系(比称对应关系):

外界的一些情况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转化,就成了神经冲动的频率—脉冲,之间是比称对应的关系,这是物理形式转化为生理形式的信息,不同的神经冲动频率又使人们看成不同的颜色或听成不同的声音,这是生理形式转化为心理形式。

反应过程:

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会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为反应过程。

刺激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信息转化是通过能量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也是能量转化过程,如,神经冲动传到肌肉就转化为肌肉的机械运动,反应有时是兴奋的,有时是抑制的,往往又相互配合。

有的反应是外显的,有的反应是隐藏在身体内部的。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脑、脊髓)

1、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低部位,主要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

2、脑:

人脑包括:

延脑、脑桥、中脑、间脑(丘脑、下丘脑)、小脑、大脑

脑干:

延脑、脑桥、中脑,是许多重要脏器的神经中枢。

丘脑:

人体传入冲动的转换站,除嗅觉外各个感觉器官的传入纤维,都在丘及脑交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脑。

丘脑又称低级感觉中枢。

下丘脑:

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还有些部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一些部位与觉醒和睡眠的节律有关。

网状结构:

在脑干中占很大比例。

灰质和白质相混杂而成。

其中植物神经交错成网,神经细胞散在其中。

它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联系。

与躯体运动、内脏活动、睡眠、觉醒有关。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大脑:

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脑回(边缘叶)与附近皮层及有关皮下结构形成边缘系统。

功能是:

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参与记忆活动,感觉的整合。

3、大脑皮层:

脑的最高级部位,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器官。

结构:

分成六层,第1-4层主要功能是对刺激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综合,第5-6层主要是接受和传递来自上面几层的信息。

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额叶、颞叶、顶叶、枕叶。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和有机体的感受器相联系的机构。

脑神经:

12对,分布于头、面部,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

脊神经:

31对,从脊髓两侧发出,分布于躯体和四肢,与躯体感觉与身体运动有关。

植物性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从脑与脊髓出发,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又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在下丘脑,因此一般不受人的意志控制,训练后也可。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

反射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二、反射弧及其结构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三、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特殊通路:

特殊的传入通路是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的特定社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产生对应关系。

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叫做特殊传入通路。

身体的某一条肌肉跟脑的哪一部位连接也是对应的,这种连接叫特殊的传出通路。

它调节特殊的骨骼肌肉群,产生特定的随意运动。

特殊通路保证了人们反射的准确性。

非特殊通路:

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传入神经有侧枝进入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把神经冲动传播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保证机体的清醒状态,传出神经的侧枝经网状结构的转接,传到身体许多部位保证一定的姿势,协调肌肉的活动,配合特定的随意运动。

四、反射弧的环形通路

传入传出来回往返。

第三节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是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是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是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其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教育和训练获得的反射。

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指一个本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经常伴随着某个能引起这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这种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泛化:

一件事物成为条件刺激物之后,在初期不光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

分化: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物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条件反射。

强化:

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条件反射的消退:

停止强化,动物已经建立起来的为获得强化物而进行的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

动力定型: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的一连串反应就会依次出现。

二级条件反射:

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也能形成条件反射。

(二)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

是指在一定的刺激环境中,动物的某种反应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共同点:

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根本的共同点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会消退,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两者都有泛化和分化。

不同点:

无条件刺激物是否明确;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反应方式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被动,工具性条件反射主动。

强化时间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间表。

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定时间隔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不定时间隔强化。

三、两种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

现实信号,如铃声。

第二信号:

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文字。

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

第四节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1、兴奋过程:

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

2、抑制过程:

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

(1)非条件性抑制:

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

外抑制:

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

如突然出现强声。

超限抑制:

当刺激过强、

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如过度疲劳时的睡眠。

(2)条件性抑制(内抑制):

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的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使有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的分析,作出完善的反应,学习中,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就是通过分化抑制实现的。

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扩散和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由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扩散。

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集中。

过强过弱的刺激会引起扩散,适中的刺激易于集中。

2、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负诱导: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抑制过程为负诱导。

视而不见

正诱导:

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闹觉。

同时性诱导:

诱导过程同时发生在不同部位上。

继时性诱导:

诱导过程相继发生在同一部位上。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