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35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2

一、项目提要……………………………………………2

二、项目编制依据…………………………………………3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4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内容……………………………………5

一、设计思路………………………………………………5

二、建筑设计………………………………………………5

三、结构设计………………………………………………7

四、给排水设计……………………………………………9

五、电气设计……………………………………………11

第四章消防设计……………………………………………11

一、建筑专业消防设计…………………………………11

二、结构专业消防设计…………………………………12

三、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12

四、电气专业消防设计………………………………12

第五章节能设计……………………………………13

一、建筑专业节能设计………………………………13

二、给排水专业节能设计………………………………13

三、电气专业节能设计………………………………………14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4

一、投资估算……………………………………………………14

二、资金筹措……………………………………………………15

第七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15

一、建设期限………………………………………………15

二、实施进度安排…………………………………………15

第八章土地与环境保护……………………………………15

一、土地…………………………………………………………15

二、环境保护……………………………………………………15

三、结论………………………………………………………16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16

一、成立基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16

二、管理机制……………………………………………………16

三、施工管理…………………………………………………17

第十章效益分析与风险分析…………………………………17

一、效益分析………………………………………………17

二、风险评价……………………………………………18

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方案…………………………………18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西藏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

**地区民政局

3、项目建设地点:

**地区**县

4、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经营主体:

**地区民政局

(2)、项目所有制形式:

国家所有制

5、项目建设年限

本项目建设年限为一年: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6、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

方案一

1)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4822.96㎡。

a、老年住宿楼建筑面积2704.24㎡;建筑层数:

地上四层;建筑高度:

14.5m。

b、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786.08㎡;建筑层数:

地上二层;建筑高度:

7.2m。

c、职工住宿楼建筑面积858.0平方米;建筑层数:

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1.4m。

d、食堂建筑面积474.64平方米;建筑层数:

地上一层;建筑高度6.0m。

2)投资估算:

2012.57万元,以上资金全部申请国家投资。

方案二

1)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5295.8㎡。

a、老年住宿楼建筑面积2704.24㎡;建筑层数:

地上四层;建筑高度:

14.5m。

b、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258.92㎡;建筑层数:

地上二层;建筑高度:

12.9m。

c、职工住宿楼建筑面积858.0平方米;建筑层数:

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1.4m。

d、食堂建筑面积6474.64平方米;建筑层数:

地上一层;建筑高度6.0m。

2)投资估算:

1988.46万元,以上资金全部申请国家投资。

二、项目编制依据

1、设计项目委托书

2、设计任务书

3、当地政府有关批文:

a、立项报告书

b、国土资源规划设计条件

4、建设用地红线图

5、业主提供的现状图

6、有关的会议纪要等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9、《西藏自治区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0、《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文化厅等部门关于加强老年文化工作意见的通知》(藏政办发[2000]61号)

11、《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民政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的通知》(藏政办发〔2005〕103号)

1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请编报2011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建议方案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1]599号)

13、《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建标【2010】194号)

14、国家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和参数》(第二版);

15、《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06年);

16、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的规范、规程及设计通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地区地处西藏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

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内陆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全地区总面积42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其中藏族326920人占总人口的98.86%),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5%。

全地区共辖10个县、1个特别区,分别是:

**、聂荣、安多、班戈、申扎、尼玛、嘉黎、比如、巴青、索县和双湖特别区共计114个乡镇,37个居委会,1154个村民委员会。

近年来,在区党委、民政厅等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地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着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地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非常困难,福利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同其他地区尤其是同拉萨市相比,明显滞后,因此在**地区**县创建一所护理院是十分必要:

1、是现实需求的需要。

**地区“五保”、“三无”、半失去能等对象人数比较多,而且也没有一所标准的老年护理院,其他福利基础设施也较缺乏,依照**区福利事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五保”、“三无”、半失去能等老人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需求,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福利事业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制约着**地区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护理院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如果“五保”、“三无”、半失去能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养老、扶助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新建**地区护理院项目,将为**地区“五保”、“三无”、半失去能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将减轻当地社会的养老压力,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护理院的建设是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该护理院项目实施后,将大力缓解**地区现有养老工作的压力,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

将在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4、是我区研制老年护理标准和制度的需要。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区制定老年护理服务标准、入住老人甄别标准、机构运行管理制度等提供经验和依据。

5、是我区研究老年护理院配套政策的需要。

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区研究制定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运营模式提供经验和依据。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的建设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

1、建设地点

**地区**县。

2、本项目建设条件

(1)、气象条件

**县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

这里冬季长达近半年,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1℃,元月份平均气温-14.4℃;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为风雪期和土壤冻结期,六月到八月为生长期。

年降水量为406.2毫米,多集中在六月至九月间。

年蒸发量为1810.3毫米,相对湿度只有51%。

气候特征是干燥、多风。

(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该场址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较高,满足多层建筑的建设要求。

具体概况详见地勘报告。

(3)、市政工程配套设施

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给水、排水系统和道路系统,这些有利条件都为本项目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土地征用

本项目位于**地区**县,建设用地已经由国土部门划拨到位。

综上所述,本项目交通条件十分方便,市政配套设施条件齐备,符合城市建设部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建设条件已经成熟,从项目的工程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十分可行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内容

一、设计思路

首先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功能要求,结合院内的地形情况,合理地组织交通流线和空间;其次根据建设规模以及功能分布,提出平面布局;最后再进一步分析各个建筑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协调院内现有建筑风格进行立面造型设计,通过技术、经济多方面比较,与委托方等相关部门共同确定了该设计方案。

二、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的设计供委托书

2、国家有关部门法规、规定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节能标准》(JGJ26-95)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5)、《民用建筑采暖设计标准》(DB54/0015-2007)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2009版)。

(二)、建筑物单体设计及规模需求分析

1、本项目方案设计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在现有场地条件下满足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求,充分考虑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材料、资金等资源,在建筑立面选型上力求简洁大方,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保证技术性能,同时考虑因地制宜、经济适用、降低造价。

2、建筑规模分析

根据《西藏自治区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此次建设规模:

老年护理院按照72床的需求进行设计;考虑到后期发展需要老年活动中心和职工宿舍楼按照96人的需求进行设计。

1)、老年住宿楼

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第3.1.3老年人居住建筑的面积标准不应低于表3.1.3的规定。

a、72人的居住面积:

72人X25㎡/人=1800㎡

b、医疗保健用房:

诊疗室、药品室、消毒室、心电图室:

141.51㎡

观察理疗(保健):

96床(人)X2%=2床(人)

2床(人)X30㎡=60㎡

c、相关配套建筑面积(楼内公共部分):

再加上附属用房面积,所以老年住宿楼筑面积为2704.2400㎡。

2)、老年活动中心

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第4.1.5老年人居住建筑配套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不应低于表4.1.5.1的规定。

a、活动室部分建筑规模

娱乐用房:

96人X1㎡=96㎡

学习用房:

96人X1㎡=96㎡

健身用房:

96人X1㎡=96㎡

超市用房:

96人X1㎡=96㎡

c、办公部分:

按10人的办公规模需设置办公室3间,会议室1间咨询、财务、档案室等。

共计建筑面积约347.84平方米

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为786.08㎡左右。

3)、职工宿舍楼

按照每户71㎡X12=852㎡

4)、食堂

根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3.13条的要求

餐厅建筑面积:

96人X2㎡/人X0.6=115.2㎡,

厨房建筑面积:

115.2㎡X1=115.2㎡,

再加上配套用房,设计的面积为474.64㎡。

综上所叙:

老年住宿楼设计的建筑面积2704.24㎡与规模分析的面积3500㎡规模接近;老年活动中心所设计的建筑面积786.08㎡与规模分析的面积1500㎡规模接近;职工宿舍858.0㎡与规模分析的面积852㎡规模接近;同时也符合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

5)结论

通过2)项的分析,不难看出:

该设计方案既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又满足甲方使用要求。

3、设计思路:

在建筑风格上体现庄重、严谨、大方的立面形式,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在功能上,按照住宿、娱乐、就餐等功能要求进行有机组合。

4、方案比选

方案一从平面布局的流畅性、空间利用的便捷性、房间功能合理性及外观立面设计都优于方案二。

因此经过两个方案的比较,推荐方案为方案一。

(三)建筑装修标准

1、外墙:

仿平光花岗岩真石漆。

2、内墙:

乳胶漆

三、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地区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

工程位置:

**地区**县。

1、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4822.96㎡。

a、老年住宿楼建筑面积2704.24㎡;建筑层数:

地上四层;建筑高度:

14.5m。

b、老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786.08㎡;建筑层数:

地上二层;建筑高度:

7.2m。

c、职工住宿楼建筑面积858.0平方米;建筑层数:

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1.4m。

d、食堂建筑面积474.64平方米;建筑层数:

地上一层;建筑高度6.0m。

2、建筑平面功能:

具体详方案设计图及相应设计说明。

(二)、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参数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参数

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丙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抗震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三)、自然条件

1、风雪荷载(50年一遇)

风雪荷载参数

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地面粗糙度

W0=0.30KN/m2

S0=0.15KN/m2

B类

2、标准冻土深度:

0.6米

3工程地质条件

1):

勘察单位及完成日期: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勘察分院;于二零一一年三月正在进行完成。

根据地勘报告,基础持力层位于人工换填土极配卵石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暂定为200Kpa。

考虑基础方案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施工工期等情况后,设计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四)、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参数

抗震设防

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

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

分组

场地特征

周期值

建筑场地

类别

7度

0.15g

第三组

0.45(s)

II类

(五)、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本工程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

本工程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

序号

名称

代号

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006年版)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7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2008年局部修订版)

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建质[2008]84号

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10

其它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2、活荷载标准值

荷载类别

标准层(KN/m2)

序号

荷载类别

1

办公室,

2.0

5

消防楼梯

3.5

2

走廊,档案室

2.5

6

厕所

2.0

3

库房

5.0

7

其他

2.0

4

上人屋面

2.0

水箱

30T

5

不上人屋面

1.0

(六)结构分析与计算

1、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年3月版)进行结构分析。

其中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不大于1/550,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同时考虑5%的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2、计算主要参数

周期折减系数:

0.75

地震力放大系数:

1.0

计算振型数:

15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0.85

梁刚度增大系数:

中梁;1.6,边梁;1.3

梁扭矩折减系数:

0.40

特征周期:

0.45s

3、结构体系及基础选型

(1)、结构体系: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側力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基础选型设计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3)、抗震缝、沉降缝、伸缩缝、后浇带

按规范要求设置一道后浇带。

(4)、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

a、混凝土C20,C30,C35

b、混凝土耐久性分类

属于二类b环境部分:

位处于地下部分构件,其余部分属于一类环境

c、钢材

HPB235级钢筋:

fy=210N/mm2

HPB335级钢筋:

fy=300N/mm2

HRB400级钢筋:

fy=360N/mm2,

型钢,钢板等:

Q235B钢。

d、焊条:

HPB235钢筋、Q235B钢焊接:

E43系列;

HRB335钢筋焊接:

E50系列

HRB400钢筋焊接:

E55系列

e、砌块和砂浆:

0.000以下墙体:

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混凝土实心砌块,水泥砂浆强度为Mb7.5;其余墙体均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强度等级为MU7.5,砌筑水泥砂。

浆强度为M7.5

四、给排水设计

(一)、总平面

1、设计内容:

(1)、室外给水系统

(2)、室外排水系统

2、室外给水系统

本工程所在地安徽大道市政给水管网已形成,消防用水由院内新建成450m3消防水池经水泵房内消防水泵加压供水。

院内给水管网连成环网,管径为DN150。

根据消防规范在院内设有室外消火栓。

3、室外排水系统

本工程所在市政排水管网已形成,院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

建筑物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院内已建成污水管网,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排入院内雨水排水管网。

(二)、单体设计

1、老年住宿楼2、老年活动中心3、职工宿舍楼

(1)、设计内容

a、生活给水系统

b、消火栓给水系统

c、自动喷淋给水系统

d、灭火器配置

e、生活排水系统

f、雨水系统

(2)、生活给水系统

a、水源:

由市政给水经水泵房内变频给水装置加压提供。

b、用水量估算:

经初步计算,教师培训楼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45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4.7m3/h。

c、教师培训楼的生活热水由屋面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带电辅助加热)提供。

(3)、消火栓给水系统

a、消防用水量室外25L/s,室内20L/s,火灾延续时间2h。

b、储水装置:

在室外设消防水池和水泵房。

c、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由消火栓给水加压泵、屋面水箱、消防增压稳压装置(水箱和消防增压稳压装置设于教师培训楼屋顶水箱间内)、消防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组成。

在每层平面设一定数量的室内消火栓,以保证同平面内任何部位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

(4)、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a、自动喷淋灭火设备用水量:

30L/s,火灾延续时间1h。

b、喷淋系统:

由喷淋给水加压泵(2台、1用1备)、预作用报警阀、水流指示器、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组成。

c、危险等级:

按中危险级设计。

喷水头设于宿舍、会议室、走道、杂物间等处。

(5)、灭火器配置

在每层平面均设一定数量的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

(6)、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a、污废水量:

生活污、废水量按给水量的90%计算,教师培训楼的最高日污水量为:

40.5m3/d。

b、排水体制:

生活污水为粪便污水和洗涤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雨水分流,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7)、雨水系统

a、屋顶按不大于180m2/个设置雨水口。

b、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

五、电气设计

(一)、设计内容

(1)配电系统设计

(2)电气照明设计

(3)接地系统设计

(4)综合布线系统

(5)有线电视系统

(6)监控系统、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二)、变、配电系统

1)本工程消防用电属于二级负荷,其他用电为三级负荷。

2)各子项的估算用电容量如下表

子项名称

负荷密度

(VA/㎡)

建筑面积

(㎡)

估算容量

(KW)

1.教师培训楼

60

7344

440.6

3)经甲方核实,原有变压器为100KVA,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用电需要,所以需重新设置一台箱变,总容量为440.6KW,按70%的负载率选型,并且考虑以后发展用电,所以总体设置一台630KVA的箱变。

(三)、建筑电气节能系统

1)合理选用电缆及电线,确保线路损耗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采用高效低耗节能光源、灯具及照明附件,有些场所可以采取多种照度的照明方案,针对不同时段和用途,开启相应的照明。

3)走道与楼梯间公共部位全部设置声光控开关,若无人使用时其自动熄灭,以免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第四章消防设计

一、建筑专业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类别:

老年宿舍楼:

主体五层;老年活动中心主体三层;职工宿舍楼主体三层。

建筑高度均低于24米,属于多层民用建筑。

3、总平面:

建筑长边均临两条主要通道或广场,满足消防扑救要求(详见总平图)

4、本方案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立足自房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达到安全、方便、经济合理。

5、耐火等级:

本工程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均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1条“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大于或等于一级标准”,因此将所有子项的耐火等级定为二级。

二、结构专业消防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保护层厚度:

3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保护层厚度:

25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保护层厚度:

15mm厚,均满足规范对结构耐火极限的要求。

三、给排水专业消防设计

老年护理院和活动中心设有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手提式灭火器。

a、消火栓给水系统

1、本工程属于二类多层建筑。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升/秒,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升/秒,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2、消防用水由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