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942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 卷167.docx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带答案卷167

教师招聘题库带答案《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word版可编辑

1.多选题。

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有的特点包含_____。

A、展开性

B、物质性

C、内隐性

D、观念性

2.多选题  以下做法能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_____。

A:

使学生进行重复地机械练习

B、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C、教授并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D、避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价

3.填空题。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受教育者把____作为教育对象,根据社会、集体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对自身明确提出一定的目标和要求,提升自我认识,健全自我发展。

4.填空题。

“社会知觉”是由____在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的。

5.单选题。

_____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动机

D、兴趣

6.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以下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_____。

A、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C、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7.单选题。

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出“鸡、鸭、鹅”等,是恰当地利用了_____。

A、变式

B、反例

C、同位概念

D、以上三者兼有

8.判断题  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中的规定,要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但不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中。

_____

9.填空题。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是依从、认同和____。

10.判断题  知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_____

11.简答题  教学设计

12.判断题  教导主任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的作用。

_____

13.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1991年XX月4日第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A、五

B、六

C、七

D、八

14.单选题。

老师让学生到郊外观察自然现象,自身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是_____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践活动法

15.判断题  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_____

16.简答题  试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7.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改变了学习与学习者被动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种_____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主动建构过程。

A、加强反应

B、记录信息

C、反复记忆

D、认知加工

18.填空题。

埃里克森明确提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面I临着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

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____。

19.单选题。

“平行影响”原则的明确提出者是_____。

A、马卡连柯

B、杜威

C、科尔伯格

D、波西瓦尔

20.简答题。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但,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成一团……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我的心际,我想弄明白:

到底学生为什么这么吵闹?

当学生吵闹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结合课堂管理的相关内容,谈谈如果你是老师,面对课堂中的吵闹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21.单选题。

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并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称为_____。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22.单选题。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_____。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C、复习己学过的教材,对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23.多选题  教学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包含_____

A、教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开设顺序

C、各门学科教学时数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E、教学目标

24.简答题  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25.单选题。

儿童以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属于_____。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26.多选题  桑代克主张的三个学习律是_____。

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27.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韦氏智力量表

D、加德纳多元智力量表

28.判断题  学校德育不但包含道德教育,还包含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_____

29.简答题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

30.判断题。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

_____

31.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_____。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2.单选题。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者是_____。

A、詹姆斯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斯

33.单选题。

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

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

“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

”这是一种_____。

A、经验性想象

B、情景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34.单选题。

_____明确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皮亚杰

D、洛克

35.单选题。

在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发展中,要求他用新近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原来的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改组,或矫正,最后使新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这是_____。

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36.填空题。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____中。

37.判断题  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_____

38.单选题。

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指导和_____。

A、复式教学

B、开放教学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39.简答题  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

40.简答题。

试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41.单选题。

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为_____。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42.判断题  在现代教育条件下,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

_____

43.判断题  群体规范并非是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标准_____

44.单选题。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是强调_____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45.单选题。

“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_____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46.填空题。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____。

47.单选题。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_____。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48.单选题。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_____。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的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49.多选题  学习包含知识的哪几个过程?

_____

A、获得

B、转化

C、评价

D、实践

50.填空题。

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____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多选题。

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有的特点包含_____。

A、展开性

B、物质性

C、内隐性

D、观念性

【参考答案】CD

【解析】:

参考答案:

C,D。

参考解析:

就心智技能的对象而言,它是一种观念活动,如法则、规则利用自如,因此心智技能有观念性;就心智技能的形式而言,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里默默地进行,因此心智技能有内隐性;就心智技能的结构而言,它是从完整到压缩、简化,因此心智技能有简缩性。

2.多选题  以下做法能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_____。

A、使学生进行重复地机械练习

B、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C、教授并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D、避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BC

【解析】:

答案:

BC。

3.填空题。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受教育者把____作为教育对象,根据社会、集体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对自身明确提出一定的目标和要求,提升自我认识,健全自我发展。

【参考答案】自身

【解析】:

参考解析:

自身

4.填空题。

“社会知觉”是由____在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的。

【参考答案】布鲁纳

【解析】:

参考解析:

布鲁纳

5.单选题。

_____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动机

D、兴趣

【参考答案】A

【解析】:

答案:

A解析:

个性倾向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体意识倾向。

它是行为和活动的动力因素,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6.单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以下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是_____。

A、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B、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C、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参考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明确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A项所述为学校享有的权利,B项是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D项是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

故本题选C。

7.单选题。

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出“鸡、鸭、鹅”等,是恰当地利用了_____。

A、变式

B、反例

C、同位概念

D、以上三者兼有

【参考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同位概念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鸡、鸭、鹅同属于禽类。

因此本题选C。

8.判断题  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中的规定,要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但不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中。

_____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

参考答案:

错。

参考解析: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中。

9.填空题。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是依从、认同和____。

【参考答案】内化

【解析】:

参考解析:

内化

10.判断题  知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_____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

参考答案:

错。

参考解析:

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11.简答题  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是将教和学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12.判断题  教导主任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的作用。

_____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

参考答案:

错。

参考解析:

对各个任课教师起联系和纽带作用的主要是班主任。

教导主任是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当家”,具体负责本校的教育、教学、教务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13.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1991年XX月4日第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A、五

B、六

C、七

D、八

【参考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1991年XX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故选C。

14.单选题。

老师让学生到郊外观察自然现象,自身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是_____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践活动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答案:

D。

解析:

让学生到郊外观察自然现象,自身发现问题属于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属于是实践活动法。

15.判断题  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_____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出发点的掌握。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这里的教学设计指的是微观的教学设计,即确定教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期规划的问题。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六大步骤,即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制订教学程序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对教学成效作出确定的评价并对教学是否需要继续作出判断。

教学的出发点在于确定课程要建构的能力和品德的心理结构,即教学目标。

因此该叙述是错误的。

16.简答题  试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1)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到达目标的方法,以保证他们能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

教师还应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明确提出具体建议。

2)设置榜样

教师可以将社会上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作为榜样,使普通学生了解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

3)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可以通过生动活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也可以让学习扮演一定的角色,参与到实际学习活动中来,还可以以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教师可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经验。

要求教师用极大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利用对该点的发扬光大,迁移到学习上,使其产生学习的需要。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17.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改变了学习与学习者被动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种_____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种主动建构过程。

A、加强反应

B、记录信息

C、反复记忆

D、认知加工

【参考答案】D

【解析】:

答案:

D。

解析:

略。

18.填空题。

埃里克森明确提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面I临着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

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____。

【参考答案】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解析】:

参考解析:

答案:

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19.单选题。

“平行影响”原则的明确提出者是_____。

A、马卡连柯

B、杜威

C、科尔伯格

D、波西瓦尔

【参考答案】A

【解析】:

答案:

A。

解析:

平行影响即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提出者是马卡连柯。

20.简答题。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但,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成一团……这个问题一直缠绕在我的心际,我想弄明白:

到底学生为什么这么吵闹?

当学生吵闹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结合课堂管理的相关内容,谈谈如果你是老师,面对课堂中的吵闹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应对课堂吵闹问题的策略,其实就是考查考生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考生要能在问题的外表下抓住问题的本质。

  【参考答案】课堂中问题行为的出现是自然的,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稳定性有限,同时课堂作为一个师生共同建构的场所,作为一个交流的场所,必然会存在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因此面对课堂出现的问题行为,我们应该持这样的观点:

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

课堂纪律和课堂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和维持我们的教学,因此面对学生的“吵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这种吵闹融合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吵闹的积极作用。

如果吵闹妨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我们可以根据最少干预的原则寻找最简洁但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不错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更具包容性的课堂中尽量发展他们的个性。

同时,学生的动作和声音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教师应适应学生的发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课堂。

  如果我是这位老师,我会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课堂讨论规范,共同约定什么课堂类塑展开哪种程度的讨论是最有利于大家学习的,从而形成一种规范,让学生自愿去遵守。

接着我会健全自身的教学,使教学组织更加健全,让学生在不由自主的情况下紧跟课堂学习的步伐,推动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此外我还会及时关注课堂中学生讨论的动向,对可能出现的失控讨论行为及时予以预防。

最后,如果课堂中出现了妨碍课堂教学的讨论行为,我会用非言语暗示,及时表杨不错行为,或采用稍微的惩罚来处理。

21.单选题。

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并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称为_____。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参考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答案:

A。

22.单选题。

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_____。

A、使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B、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C、复习己学过的教材,对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D、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参考答案】B

【解析】:

答案:

B解析:

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专业人员。

23.多选题  教学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包含_____

A、教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开设顺序

C、各门学科教学时数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E、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教学计划,现称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4.简答题  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说是核心问题),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它不但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激励着教育者按照教育方针的规定去培养人才。

教育目的不但能指定整个实践活动,而且能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25.单选题。

儿童以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属于_____。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参考答案】C

【解析】:

答案:

C解析:

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属于寻求认可阶段。

26.多选题  桑代克主张的三个学习律是_____。

A、准备律

B、因果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参考答案】ACD

【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桑代克主张的三个学习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27.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韦氏智力量表

D、加德纳多元智力量表

【参考答案】A

【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医生西蒙在1905年编制的。

故选A。

28.判断题  学校德育不但包含道德教育,还包含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_____

【参考答案】正确

【解析】:

答案:

正确。

29.简答题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

【参考答案】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

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30.判断题。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

_____

【参考答案】错误

【解析】:

参考答案:

错。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班级奋斗目标。

(Y)

[content]参考答案:

对。

参考解析: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明确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升。

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