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452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会计分录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分录汇总.docx

《会计分录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分录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分录汇总.docx

会计分录汇总

会计分录汇总

一、短期借款:

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1、借入短期借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利息:

借:

财务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利息收支、手续费、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汇兑损失,指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贷:

应付利息

3、季末支付银行存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

银行存款                                                            

4、到期偿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

短期借款

贷:

银行存款

二、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在商品购销活动和对工程价款进行结算因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而发生的,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票据的持票人,它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应付票据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付票据和不带息应付票据两种。

1、开出应付票据:

借:

材料采购/库存商品(材料采购是指企业单位采用计划成本发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材料采购成本。

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

财务费用

贷:

银行存款

2、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

借:

应付票据

贷:

银行存款

3、转销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款:

借:

应付票据

贷:

短期借款

三、应付账款:

1、发生应付账款:

借:

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在途物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账款

2、偿还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3、因在折扣期内付款获得的现金折扣偿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

借:

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

银行存款

4、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贷:

营业外收入——其他(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的:

现金、政府补助、捐赠所得)

四、预收账款: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未发先付)

1、收到预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2、收到剩余货款:

借:

预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

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贷方

收到预付款项: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收到剩余货款:

借:

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五、应付职工薪酬:

1、确认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成本(产品生产人员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劳务成本(生产部门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工资)

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金)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职工福利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借:

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借:

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

累计折旧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借:

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发放职工薪酬: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向银行提取现金:

借:

库存现金

贷:

银行存款

发放: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

库存现金

代扣代缴: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

其他应收款

(2)支付职工福利费:

借: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

库存现金

(3)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贷:

银行存款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

借: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

借: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薪酬

贷:

银行存款

六、应交税费:

(一)应交增值税:

1、采购物资和接受应税劳务:

借:

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2、进项税额转出:

借:

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库存商品/原材料

3、销售物资或者提供应税劳务:

借: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视同销售行为:

借:

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营业外支出

贷: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出口退税:

借:

其他应收款(赔款、罚款、出租包装物租金、垫付款项、备用金、押金)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交纳增值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

银行存款

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

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一律为3%

1、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

借:

原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

贷:

银行存款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

借:

银行存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二)应交消费税: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了五种类型的产品:

第一类:

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

  第二类:

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第三类:

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等;

  第四类:

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

第五类:

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如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等。

1、销售应税消费品: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税附加等)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借: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营业外支出

贷: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借:

委托加工物资

贷:

原材料

借:

委托加工物资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

原材料

贷:

委托加工物资

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直接用于对外销售

借:

委托加工物资

贷:

原材料

借:

委托加工物资

贷:

应付账款

借:

原材料

贷:

委托加工物资

对应收取的收托加工代收代交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借:

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进口应税消费品:

借:

材料采购/固定资产/库存商品

贷:

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三)应交营业税:

1、计算应交营业税:

交通运输业3%建筑业3%金融保险业5%邮电通信业3%文化体育业3%娱乐业5%-20%服务业5%转让无形资产,5%销售不动产,5.5%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销售不动产时:

借:

固定资产清理

贷: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交纳营业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

银行存款

(四)应交资源税:

1、对外销售应税产品应交纳的资源税: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自产自用应税产品交纳资源税:

借: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3、交纳资源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贷:

银行存款

(五)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2.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

  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1、计算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

其他应交款——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主要包括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所得税、应交房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使用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

2、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

其他应交款——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

银行存款

(六)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缴的教育费附加税=(实缴增值税+实缴营业税+实缴消费税)×3%

1、计算应交教育费附加: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2、交纳教育费附加:

借: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贷:

银行存款

(七)应交土地增值税:

1、企业转让的土地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借:

固定资产清理

贷:

其他应交款——应交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2、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应交款——应交土地增值税

3、交纳土地增值税:

借:

其他应交款——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

银行存款

(九)应交个人所得税:

1、计算代扣代交的职工个人所得税: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3、交纳个人所得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

银行存款

七、应付利息:

1、计提利息费用:

借:

财务费用

贷:

应付利息

2、支付利息时;

借:

应付利息

贷:

银行存款

八、应付股利:

1、确认应付股利或利润时:

借: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鼓励或利润

贷:

应付股利

2、支付:

借:

应付股利

贷:

银行存款

九、其他应付款;

1、计提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借:

管理费用

贷:

其他应付款

2、支付:

借:

其他应付款

贷:

银行存款

十、长期借款:

1、取得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借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长期借款——本金

2、计提利息:

借:

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3、归还长期借款:

借:

长期借款——本金

贷:

银行存款

十一、应付债券: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付债券——本金

2、计提利息:

借:

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

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

银行存款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