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8962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4.docx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4

山东省日照市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讷(nè)熟稔(rěn)角(jiǎo)斗士纵横捭(bǎi)阖

B.感喟(kuì)屏(bǐng)息紧箍(gū)咒拈(niān)轻怕重

C.挟(xiá)持聒(guō)噪炽(chì)灯绿(1ù)林好汉

D.书箧(qiè)顺遂(suì)胳(gā)肢窝扣人心弦(x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嘉奖恢弘忙不迭刨根问底

B.笑靥凑和旗舰店恣意妄为

C.喜帖青睐大姆指风尘仆仆

D.禀赋绯闻抠字眼犄角之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诚信危机引发的人心____,需要我们反思:

如何守护诚信这一几千年来最应被传承的立本之源?

②监测结果显示,淘宝的正品率最低,淘宝网不必以第一电商____,而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配合正常监管。

③竞技体育,_____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A.震荡自持纵然B.振荡自恃纵然

C.震荡自恃固然D.振荡自持固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小鸟叔”之称的江雨轩将《江南style》演绎得栩栩如生,与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竟然难分胜负。

B.大学毕业生小蔡应聘一公司文员,好不容易进了面试,却因填的一份400多字的手写简历中错别字连篇累牍,而未被录用。

C.小强在超市购物时,明明把挎包存进了超市的自动寄存柜,准备取走时却发现挎包不胫而走,谁该对此负责?

D.在反腐风暴中,大量贪腐官员纷纷落马,公众逐渐恢复对政府的信心,并对廉洁自律、奉公爱民的官场清风翘首以盼。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今年雾霾天气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教育部一开始推行汉语四、六级考试,马上就有人质疑:

这种考试真能完善“外语热”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弊端吗?

C.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是当前改善民生的硬任务,这一举措也可以有力拉动投资,促进消费。

D.羊年春节期间,亲朋聚餐、家庭购物和休闲旅游仍是节日消费亮点,境内银联卡跨行交易总金额创历史新高的纪录。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一种经济状态成为常态,一定是合乎规律的状态,体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近年来,我国经济由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的阶段性特征。

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是由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决定的。

现阶段的经济结构、技术基础和资源供给决定了我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就是中高速增长率。

明确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意义在于,一是不盲目追求高于潜在增长率的速度,二是要使潜在增长率充分释放出来。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种新常态,是规律性状态,是长期状态,但不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都属于新常态。

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产能过剩以及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等现象属于短期困难,不属于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处于合理区间,但离潜在增长率下限已很近。

应采取有效调控措施,促使经济增长率止跌企稳,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跌出合理区间。

提出新常态,表明我国的经济建设理念进一步由增长转为发展。

从发展角度研究新常态,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

一是中高速的速度应可持续,否则就不能成为新常态。

二是保持中高速的目的是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留出空间,从而实现发展的其他方面目标。

这意味着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中高速的新常态不是孤立的,需要其他方面的新常态来支撑。

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调结构成为发展战略的新常态。

在低收入发展阶段高速增长形成的现有产业结构,制造业偏重,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偏多,产业链处于中低端,由此产生高产值、低附加值问题。

因此,与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相适应,调结构要将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突出发展服务业;将产业链向中高端提升,提高附加值。

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

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此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

为此,需要由模仿和引进创新转向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由跟随创新转向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引领创新,由技术创新转向以科学发现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惠民生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

供给推动和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这些动力已发挥到极致,收入差距扩大也使发展动力出现衰减。

针对需求拉动力长期不足的问题,应改变过去低收入阶段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应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

在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的拉动力突出表现在民生改善上。

其中,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再加上生态环境改善。

人民群众从这些民生改善中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将会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的来说,经济新常态是个系统,我国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已经形成,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显现。

只要这些新常态都能形成并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就不仅可持续,而且是高质量的。

(选自2018年1月23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是我国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就是中高速增长率,明确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意义极为重大。

C.经济下行压力不全属于新常态,我们应采取有效调控,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跌出合理区间。

D.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新常态,解决新问题。

7.下列有关“经济新常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新常态,指的是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呈现出的新的状态,它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

B.经济新常态,在我国现阶段表现为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这是由现阶段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决定的。

C.经济新常态,与其它方面的新常态是密切联系的,保持新常态是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留出空间。

D.经济新常态是一个系统,我国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显现,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而且是高质量的。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针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存在的弊端,解决好发展服务业、提高附加值等问题,以适应经济新常态。

B.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要摒弃过去的模仿、引进、跟随与技术创新,转向自主、引领、产学研协同创新。

C.惠民生是发展动力的新常态,要提高拉动力,改变过去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

D.改善民生,就是要改善收入、就业、教育和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更多的分享改革的发展成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哀公问于孔子曰:

“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大则攻,其道如何?

”孔子对曰:

“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

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

”公曰:

“善哉!

”于是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

哀公问于孔子曰:

“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

”孔子曰:

“有之。

”公曰:

“何为?

”对曰:

“为其有二乘①。

”公曰:

“有二乘,则何为不博?

”子曰:

“为其兼行恶道也。

”哀公惧焉。

有间,复问曰:

“若是乎?

君之恶恶道至甚也。

”孔子曰:

“君子之恶恶道不甚,则好善道亦不甚;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

”公曰:

“美哉!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

“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

”孔子对曰:

“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公曰:

“善!

吾子之言,岂有其事乎?

’’孔子曰:

“昔者殷王帝辛②之世,有雀生大鸟于城隅焉,占之,曰:

‘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

’于是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国政,亢暴无极,朝臣莫救,外寇乃至,殷国以亡。

此即以己逆天时,诡福反为祸者也。

又其先世殷王太戊之时,道缺法圮,以致夭蘖③。

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

三年之后,远方慕义,重译④至者,十有六国。

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祸为福者也。

故天灾地妖,所以做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

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极也,唯明王达此。

”公曰:

“寡人不鄙固此,亦不得闻君子之教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

“智者寿乎?

仁者寿乎?

”孔子对曰:

“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

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

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

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一)

【注】①乘:

欺凌。

二乘:

指二人相互侵凌争胜。

②殷王帝辛:

即商纣王。

③天蘖:

指树木生长出现了反常的现象。

④重译:

通过使者辗转传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之恶恶道至甚也恶:

厌恶

B.信有天命,非唯人也信:

相信

C.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昌:

显赫

D.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疾:

疾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孔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①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②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

③存亡祸福皆已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④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

⑤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⑥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国家的防守与攻伐,孔子让鲁哀公不要考虑攻与守,而要做到朝廷遵守礼制,君臣相敬相亲,百姓就会都成为他的子民。

B.对于“君子不博”这个问题,孔子认为君子下棋时相互搏杀争胜就会走邪路,借此道理来引导哀公要喜好正道,不走邪路。

C.孔子认为国家的存亡祸福源于自身,天灾地祸都不能改变国家命运,并以纣王和太戊为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进行分析阐明。

D.关于长寿,孔子认为三种死亡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咎由自取;智士仁人行事节制,喜怒适时而止,不损害性情,就能长寿。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3分)

(2)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

(3分)

(3)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

(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

(4分)

(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子曰:

“何以报德?

_______,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2)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

(5)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橡胶树,大戟科橡胶树属植物。

与其他含胶植物相比,①:

一是树木高大,含胶量多;二是寿命长,一棵树可以持续不断的为人类提供橡胶长达三、四十年。

随着人们对橡胶认识的深入,橡胶技术也日臻完善,不论是天然橡胶还是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没有一种原材料像橡胶这样,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家居日用品到体育娱乐制品,从医疗领域到军事工业,都随处可见橡胶制品的影子。

可以说,橡胶②

17.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4分)

 

18.请仿照示例,从“白云”、“瀑布”中任选一个,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4分)

【示例】小草:

雨过天晴,小草犹如刚受了委屈而又活泼可爱的顽童,倔强地昂起头,擦干眼泪,向着太阳微笑。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五彩瓷

沙舟

济南城雅风轩古玩店苏掌柜,个矮干瘦,全无山东大汉的豪壮,通身透出江南才子的灵机。

这日,有个长袍革履戴礼帽的年轻人,手提一只皮箱步入雅风轩,问这里收不收旧物。

苏掌柜上下打量一眼来人,盯住来人提着的皮箱,问有何宝贝,拿出来瞧瞧。

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苏掌柜看到将军罐,眼睛一亮,俯首仔细端详。

将军罐约四十厘米高,品相极佳,没有丝毫破损。

底部“大明正德年制”款,周正清晰。

苏掌柜一番品赏后暗喜,遇到大宝贝了,就这么高大的将军罐,他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苏掌柜让来人开价。

来人道,这只五彩将军罐是祖上传下来的,他急于留洋用钱,不得已才出手,掌柜若有意收藏,一口价,一千块大洋。

苏掌柜咂舌,嫌价太高,道时下行情,最多值六百块大洋。

来人口气很坚决,少一个子儿他也不出手,说着捧起将军罐,就要往锦盒内装,苏掌柜抬手按住将军罐道,价钱可以再协商,八百块大洋怎么样?

来人坚持一口价,少一个子儿便走人,好玩意儿不愁买主。

苏掌柜见来人没有还口的余地,轻拍了下柜台道,成交。

不过,他手里没这么多现钱,要来人稍等片刻,容他筹措。

苏掌柜出去三四盏茶的工夫,匆匆而归,将一千块大洋置于来人面前。

来人收起大洋,冲苏掌柜笑笑,拱手告辞。

苏掌柜如获至宝,手托水烟袋,笑吟吟地凝视着将军罐,尽情品赏。

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明代五彩瓷的制作,是先入窑烧制青花,出窑后再填上红、绿两色图案,二次入窑烧制,称作后填彩。

由于五彩瓷是二次烧制,一些烧出青花未填彩的半成品流入到民间,过几百年后,有人填上彩入窑烧制充当真品。

这只将军罐就属于此种情况,苏掌柜是从填彩上看出破绽的,填上去的彩稍微艳了点儿。

苏掌柜正在懊丧之际,一名玩童手持一封信跑进雅风轩,问谁是苏掌柜,有位先生让把这封信交给他。

苏掌柜接过信,取出信笺,见上面写着“有来有往”,落款“天津云祥斋”。

苏掌柜看到“云祥斋”三个字,脑袋“嗡”地就涨大了。

苏掌柜原籍江西赣州,少时在景德镇学过制瓷,拉坯、挂彩都很在行,后来对复制古瓷发生兴趣。

有一年,他偶得一对明代赏瓶,填上彩二次烧制成功,充当五彩瓷带到天津,以一千块大洋被云祥斋收购,当时可谓天价。

他不便在天津久留,想日后云祥斋巩掌柜定会发现那对赏瓶青花图案完整,彩是后填上去的,就揣着这笔钱来到济南,开起古玩店。

不料二十年后,云祥斋巩掌柜后人,以同样的手段给他来了个“请君入瓮”,所不同的是,将军罐属五彩瓷半制品,青花图案不完整,填上彩后,一般人很难鉴别出是赝品,要不是先前作过假,有所经验,填上去的彩稍艳了点儿,他也不能看出是赝品。

苏掌柜捧起将军罐欲摔,抖几抖舍不得撒开,这可是花了一千块大洋的物件,若留着准能以更高的价出手,但又不愿再做售假之人。

犹豫之间,店外有个耍猴的,蓦然捶响铜锣,他一哆嗦,将军罐脱手坠地。

他盯着满地摔碎的瓷片,叹一声道,碎得好,省得关不住贪心,使人上当受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2期)

19.请简要概括苏掌柜的形象特征。

(4分)

20.本文写关于苏掌柜与云祥斋的旧事属于什么叙述方式?

有何作用?

(4分)

21.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4分)

(1)来人将皮箱轻放到柜台上,打开,取出一个锦盒,然后把皮箱放回到地上,开启锦盒,捧出一只五彩将军罐。

(2分)

(2)他突然眉头一皱,放下水烟袋,捧住将军罐觑目侧视几眼,瘫坐到椅子上自语,放鹰的让鹰给啄眼了,收了件赝品。

(2分)

22.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羊年春节,回家的脚步依然匆匆;与此同时,离家出游的家庭也日益增多,“有钱没钱,旅游过年”。

有人说,为了爱,就要回家;也有人说,为了爱,也可以一起离家,共游世界。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B2.A3.C4.D5.C

二、(12分,每小题3分)

6.D7.D8.B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10.B11.C12.A

四、(24分)

13.

(1)如果没有您说的这番话,我就不能听到这些道理。

(3分。

“微”“焉”“弗之闻”各1分)

(2)太戊非常恐惧,小心谨慎地修养自己的德行,思考先王治国的政令,明确教化百姓的方法。

(3分。

“修行”“养”“道”各1分)

(3)身居下位却对上冒犯君主,嗜好欲望不满足就索求不止的人,各种刑罚会杀死他。

(4分。

“干”“嗜欲无厌”“求”“刑”各1分)

14.

(1)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1分),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2分),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1分)。

(4分。

意思对即可)

(2)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2分)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

(2分)(4分。

意思对即可)

15.

(1)以直报怨

(2)集芙蓉以为裳(3)察纳雅言(4)名岂文章著(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6分。

每空1分,错一处该空不得分)

五、(12分)

16.①橡胶树具有两大优势;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4分。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7.该图以十字为中心,左侧是变型的齿轮,右侧是橄榄枝叶。

(2分)十字象征卫生健康,齿轮象征劳动,橄榄叶象征和平安全。

(2分)(4分。

意思对即可)

18.(4分。

符合情理2分,运用修辞2分)

六、(18分)

19.①个矮干瘦;②精通古玩;③不诚信;④能悔改。

(4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插叙。

(1分)介绍苏掌柜以前骗云祥斋的事情,交代了卖宝人骗苏掌柜的原因,(1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丰富了文章内涵(或:

深化了主题)。

(1分)(4分。

意思对即可)

21.

(1)运用动作(细节)描写,(1分)细致地描写出来人小心翼翼取出宝贝的过程,衬托出宝贝的珍贵。

(1分)

(2)运用动作(心理)描写,(1分)生动地刻画出了苏掌柜发现将军罐是赝品后的懊恼之状。

(1分)(4分。

意思对即可)

22.①构思巧妙。

写苏掌柜因受惊而失手摔碎五彩瓷,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和戏剧性。

②丰富人物形象。

写苏掌柜由犹豫到悔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揭示小说主题。

苏掌柜摔碎的不仅是五彩瓷,更是他内心的那份贪欲,做人要诚信。

(6分。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60分)

23.参照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