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967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 景观设计元素.docx

第五章景观设计元素

幻灯片1

第五章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

地形

植物

建筑

空间

幻灯片2

第一节地形地貌及其设计

一、地形设计

(平地形——凹地形——凸地形)

二、地形地貌景观作用

三、结合地形的景观分析与设计方法

四、地形地貌的设计及表达

地形地貌的认知分析及设计

幻灯片3

一.地形设计(竖向设计)

自然地形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最适形态,它们是长期与大自然磨合的结果。

适应它们就是要与适应这种地形的自然力和条件相和谐。

《园冶》:

“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就低挖池,就高堆山,使园林绿地的地形符合自然山水规律,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幻灯片4

1.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

●竖向设计基本原则:

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竖向设计主要任务

●确定地形坡度与标高

●地形竖向设计:

根据功能和造景需要进行地形改造

●确定排水系统:

保证全园排水通畅,土壤不受冲刷。

确定土石方:

通过设计标高调整

幻灯片5

2.不同地形的设计特点

●2.1平地

●平地造景的特点:

平地上规划的限制性最小;道路不受地形的限制;平地无焦点;天穹是关键的景观要素;场地缺少私密感;缺少第三维;平地易流于单调;缺乏人的尺度等。

●平地造景设计

●平地规划项目主要有:

建筑用地、集散广场、露天剧场、体育运动场、停车场、花坛群、草坪等。

●也可以在平地上进行挖湖堆山,平地是山地和水体的过渡。

●平地可作为统一协调园林景观的要素

●平地有利于营造植物景观

要注意平地排水问题

幻灯片6

平地形

2.1.平坦地形

2.2坡地

●坡地造景的特点:

等高线是主要的规划因素;车与人沿等高线行进(坡道和踏步)是最省力;如需平地可用挡土墙做到梯田状改造;坡地具有动态的景观特性(眺台、挑台);具有排水问题;斜坡具有创造很好水景(瀑布、溪涧等)的特性。

●坡地造景设计

●缓坡地形(3~10%):

疏林草地,观叶、观花风景林;面积不大的园林水体(长轴沿等高线)。

●中坡地形(10~25%):

园路做成梯道;要考虑护坡措施;小型建筑一般要顺着高线布置;可作溪流水景;植物设计以风景林为主。

●陡坡地形(>25%):

做成较陡的梯步道路;利用岩石隙地栽种耐旱的灌木为主;适宜点缀占地少的亭、廊、轩等风景性建筑。

存在滑坡甚至塌方的可能性。

幻灯片19

2.3地形和视线

凸地形

凹地形:

两地形视线开闭相反,均可组织成观景及造景之地。

地形的挡与引:

视线、行为、寒风和噪音等

地形高差和视线:

平视、仰视与俯视观景

利用地形分隔空间:

分隔、形成不同特色空间

地形的背景作用:

各种地形要素都可互为背景

幻灯片20

2.3、凸地形

 

视线

积聚

延展

山丘、坡地、梯台

2.4、凹地形

 

地形地貌及其设计

一、地形设计

(平地形——凹地形——凸地形)

二、地形地貌景观作用

三、结合地形的景观分析与设计方法

四、地形地貌的设计及表达

地形地貌的认知分析及设计

幻灯片41

二、地形地貌景观的作用

  

1、地形的生态功能

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

  2、地形的防灾作用

同时具有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3、地形的实用功能

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组织景观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幻灯片42

3.地形的实用功能

1)围合空间

幻灯片43

幻灯片44

幻灯片45

幻灯片46

2)控制视线

幻灯片47

幻灯片48

欲扬

先抑

幻灯片49

幻灯片50

幻灯片51

幻灯片52

幻灯片53

3)地形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幻灯片54

幻灯片55

幻灯片56

4)改善小气候

幻灯片57

地形地貌及其设计

一、地形设计

(平地形——凹地形——凸地形)

二、地形地貌景观作用

三、结合地形的景观分析与设计方法

四、地形地貌的设计及表达

地形地貌的认知分析及设计

幻灯片58

结合地形的设计

幻灯片59

幻灯片60

某公园设计前地形图的局部识读

 

幻灯片61

地形地貌及其设计

一、地形设计

(平地形——凹地形——凸地形)

二、地形地貌景观作用

三、结合地形的景观分析与设计方法

四、地形地貌的设计及表达

地形地貌的认知分析及设计

幻灯片62

结合地形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地形图的识读:

●地形与排水、道路、植物、工程设施

●地形与功能:

●坡度的可利用极限

●地形与造景:

●地形处理结合水景的景观

●作为背景

●地形处理结合建筑的景观

●地形与空间心理:

 

幻灯片63

地形的识读及分析

●地形与排水、植物

●地形与道路

●地形与工程设施

幻灯片64

 

幻灯片65

 

幻灯片66

 

幻灯片67

 

幻灯片68

地形结合功能

●通道的各种形式:

●主次园路—服务车行道—边道-台阶

●场地的各种形式:

●停车、运动、游戏、铺装与排水、草地与排水、种植

地形结合造景

●地形处理结合水景的景观

●作为背景

●地形处理结合建筑的景观

1.地形与空间心理

地形地貌的认知分析及设计

一、地形概念

(平地形凹地形凸地形)

二、地形地貌景观作用

三、结合地形的景观分析与设计方法

四、地形地貌的设计及表达

幻灯片94

四、地形地貌的设计

●1、地形地貌景观的创作原则

●2、地形地貌景观创作的限制因素

●3、地形地貌设计的表达

幻灯片95

地形地貌景观的创作原则

1、因地制宜

2、师法自然

3、顺理成章

4、统筹兼顾

 

幻灯片96

地形地貌景观创作的限制因素

1、山、丘的多少大小和容人量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堆山而挖湖所减少的陆地面积并不小;

2、经济因素;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

五、设计手法

1、方格网法

2、断面法

3、标高法

4、等高线法

5、GIS等新技术

幻灯片97

地形地貌设计的表达

●等高线的平面表达几种方法

●设计彩色平面图

●结合地形设计的表达

●GIS分析

幻灯片98

示图11

幻灯片99

●一、地形表达基本知识

●1、地形平面图表示方法

(1)等高线法(示图1):

●最基本、最常用的的地形

●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形图

●中有两种等高线(示图2),等高线,称

●为首曲线,常用细实线

●表示,另一种是每隔4根

●首曲线加粗一根并标上高

●程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在设计中,有时为了混淆,

●原地形等高线用虚线,设

计等高线用实线。

示图1

示图2

幻灯片100

(2)坡级法(示图3)、(示图4):

用坡度等级表示地形的陡缓和分布的方法称做坡级法。

常用于基地现状和坡度分析图中。

 

示图4

示图3

幻灯片101

●(3)分布法(示图5):

将整个地形的高程划分为间距相等的几个等级。

并用颜色渲染,色度随着高程从低到高的变化也逐渐由浅变深,它主要表示基地范围内地形变化的程度、地形的分布和走向。

示图6

示图5

(4)高程标注法(示图6):

表示地形图中某些特殊的地形点,用十字或圆点表示,并注上该点到参照点的高程,高程常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这些点常处于等高线之间。

高程标注法适用于标注建筑物的转角、墙角和坡面以及地形图中最高和最低等特殊点的高程。

●2、景观设计图中地形常见的表示方法(示图7、8、9、10、11)

 

地形地貌及其设计

一、地形设计

(平地形——凹地形——凸地形)

二、地形地貌景观作用

三、结合地形的景观分析与设计方法

四、地形地貌的设计及表达

地形地貌的认知分析及设计

幻灯片111

5现代地形造景的手法

●用点状地形加强场所感、用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

●将地形做成诸如圆(棱)锥、圆(棱)台、半圆环体等规则的几何形体,像抽象雕塑一样,与自然景观产生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效果。

●微地形的利用与处理:

●利于地形排水、平衡土方;

●易创造优美、细腻的景观;

●微地形造型应有起伏曲折,以符合自然特征。

●下沉式地形设计应注意排水与实用功能

幻灯片112

5.1地形造景

●5.1.1中国传统园林地形造景的方法

●缀山(假山)

●土山以土堆成,较矮、占地面积较大的假山。

坡度最好在土壤安息角(<30º)之内.

●石山以自然山石堆砌而成,外形多变的假山。

●土石山土石结合堆成,应用最多。

筑山应主客分明;未山先麓,脉落贯通;山观四面而异;山水相依,山体最宜东西走向,山居北面,水于南面,山坡南缓北陡。

幻灯片113

●置石

●特置:

由玲珑或奇巧或古拙的单块山石立置而成,用作主景。

●散置:

“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布置形式。

布局无定式,通常布置在廊间、粉墙前、山脚、山坡、水畔等处。

●群置:

是指山石成组配置在一起,山石间有主次、有聚散、有立卧、有呼应。

●人工塑石假山

●以石粉及细石渣(3mm)为原料,以树脂为胶结,注模成型。

●用混凝土加色,内部配筋,用一次阴模制成。

第二节 植物

  既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特性,又要考虑植物与生境及其它植物的生态关系;同时还应满足功能需要、符合审美及视觉原则。

幻灯片179

一、园林植物分类

●1、自然分类系统

●界(kingdom,Regnum):

如植物界、动物界。

●门(division,Divisio(phylum)):

如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被子植物亚门),门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phyta。

●纲(class,Classis):

如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Liliopsida、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Magnoliopsida,纲的拉丁名词尾加-opsida或-eae,但藻类为-phyceae,菌类为–mycetes。

●目(order,Ordo):

如菊目(Asterales),目的拉丁名词通常加–ales。

●科(family,Familla)如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科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aceae,但十字花科Cruciferae、豆科Leguminosae、藤黄科Guttiferae、伞形科UmbeIIiferae、唇形科Labiat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棕榈科Palmae。

●属(genus,Genus):

如菊属Dendranthema;Chrysanthemum;

●种(species,Species)

●各级可根据情况再分为亚级(sub-),

幻灯片180

●物种(Species)

●物种简称为“种”,是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种间形态特征差别大,且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现以桃树为例:

植物界—种子植物们—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蔷薇目—蔷薇亚目—蔷薇科—李亚科—梅属—桃亚属—桃

幻灯片181

●植物双名法

●1867年-德堪多,国际命名法规会议,植物学名命名法

●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得字做为植物的学名,第一个是属名,名词性质;第二个是种名,多为形容词性质。

●完整的林奈命名法,包含了第三個部分—命名者(authority)或命名的科学家缩写。

如银杏学名为GinkgobilobaL.

 

幻灯片182

2、适用园林景观的分类方法

常绿乔木

乔木类

生长类型分类

落叶乔木

木本植物

落叶灌木

灌木类

常绿灌木

地被植物

植物

竹木类

木质藤本

藤本类

草质藤本

草坪

草本植物

1、2年生花卉

多年生花卉

幻灯片183

观赏特性分类

(二)观赏花期

●1、春花类:

2~4月

●如梅花、水仙、郁金香、金盏菊等

●2、夏花类:

5~7月

●如荷花、石榴、金鱼草、夹竹桃等

●3、秋花类:

8~10月

●如桂花、木芙蓉、菊花等

●4、冬花类:

11~1月

●如蜡梅、山茶、一品红等

(一)观赏部位

●1、观形类

●2、观花类

●3、观果类

●4、观叶类

●5、观茎、干类

●6、观根类

●7、其它

幻灯片184

园林用途分类

(二)园林花卉

●1、室外露地花卉(①花坛花卉②花境花卉③花台④花卉花丛、花群花卉)

●2、盆栽花卉

●3、室内花卉

●4、切花花卉

●5、观叶花卉

●6、荫棚花卉

●(三)草坪、地被植物

(一)园林树木类

●⒈独赏树

●⒉庭荫树

●⒊行道树

●⒋花灌木类

●⒌防护树类

●⒍木质藤本类

●⒎植篱类

●8、地被类

●9、其它(盆栽、室内装饰)

幻灯片185

生态因子分类

(一)温度因子

热带植物、亚热(暖)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亚寒带植物

(二)光照因子

1、光强:

阳性植物、阴性(耐荫)植物、中性植物

2、光照时间:

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植物

(三)水分因子

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

(四)土壤因子

酸性土、碱性土、中性土;耐贫瘠、喜肥

(五)气体因子

抗风、抗烟尘、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抗粉尘和卫生保健

幻灯片186

其它分类

(一)原产地气候型分类

●1、中国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

●2、欧洲气候型

●3、地中海气候型

●4、墨西哥气候型

●5、热带气候型

●6、沙漠气候型

●7、寒带气候型

(二)经济用途分类

幻灯片187

二、植物的作用

 1、环境功能——改善小气候和保持水土。

 

幻灯片188

2、景观功能——主景、背景和季相景色 

季相景色是植物材料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暂时性景色。

幻灯片189

幻灯片190

 3、建造功能——植物材料和视线安排:

  ①  全部遮挡

  ②   漏景

  ③   部分遮挡及框景

幻灯片191

幻灯片192

4、其它作用

  丰富过渡或零碎的空间、增加尺度感、丰富建筑物立面、软化过于生硬的建筑物轮廓等。

幻灯片193

●各类植物分别起到的作用:

●乔木:

种植设计中的基础和主体。

●灌木:

作为低矮的障碍物,可用来防止破坏景观、避免抄近路、屏蔽视线、强调道路的线型和转折点、引导人流、作为低视点的平面构图要素、作较小前景的背景、与中小乔木一起加强空间的围合等。

藤本及地被植物:

藤木可作为墙面绿化、美化材料;地被植物可用来限定道路,覆盖地面,形成群体植物景观。

幻灯片194

三、种植设计基本方法

1、设计过程:

 ①研究初步方案:

作出种植方案构思图。

 ②选择植物:

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使用优良的引进品种。

幻灯片195

③详细种植设计:

包括详细的种植配置平面、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种植间距等。

④ 种植平面及有关说明:

植物的平面位置或范围、详尽的尺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苗木的规格、详细的种植方法、种植坛或种植台的详图、管理和栽后保质期限等图纸与文字内容。

幻灯片196

2、基地条件和植物选择:

① 光照条件:

喜荫、半耐荫、喜阳植物。

② 风:

深根、浅根植物;快长、慢长植物。

③ 小气候:

④ 空气污染:

⑤ 土壤PH值:

喜酸、中性、耐盐碱植物。

⑥ 耐水湿植物:

幻灯片197

3、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应综合考虑植物材料间的形态和生长习性,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又要保证能创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与设计主题和环境相一致。

幻灯片198

规则式种植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配置方式

●对植:

在轴线左右,对称地栽植同种、同形的树木。

●列植:

将同形同种的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排列种植。

●图案种植

幻灯片199

幻灯片200

幻灯片201

幻灯片202

幻灯片203

幻灯片204

幻灯片205

自然式种植

●按种植审美特征分:

●英国风景园中的自然式栽植:

●种植较为简单,突出强调种植的视觉审美效果,通常只用有限的几种树木组成疏林或林带,草坪和落叶乔木是园中的主体,有时也偶尔采用雪松和橡树等常绿树。

●美国自然式种植:

●以生态学的方法来代替以往单纯从视觉出发的设计方法。

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

幻灯片206

幻灯片207

 

幻灯片208

●按植株数量分为

●孤植:

是指乔灌木的孤立种植方式,也叫孤立树;也可以2~3株紧密栽植,但要具有统一的单体形态,必须是同一树种,相距不超过5米。

●丛植:

是由二株到十几株的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的类型。

主要用于自然式园林中。

●群植:

组成树群的树木株数一般在20~30株。

树群以表现群体美为主,是构图上的主景,可以分隔、围合空间。

●林植(风景林)把群植增大,变成大面积林地,以一定的艺术布局供人们使用,它分密林、疏林两种表现形式。

幻灯片209

幻灯片210

幻灯片211

幻灯片212

●4、种植间距:

与植物的最大生长尺寸或成年尺寸有关。

●解决设计与栽植效果差别的方法:

● 密植(图);

 合理搭配和选择树种

幻灯片213

幻灯片214

四、种植平面及施工图 

  种植设计图包括设计平面表现图(图)、种植平面图、详图以及必要的施工图解和说明。

 1、定点放样:

(图)

 2、种植平面图:

 ① 应标明每种树木的准确位置及名称。

 ②随图附植物名录,名录中应包括与图中一致的编号或代码、普通名称、拉丁学名、数量、尺寸以及备注。

(图)

 3、详图:

(图)

幻灯片215

幻灯片216

幻灯片217

幻灯片218

幻灯片219

第三节园林景观建筑

●园林景观建筑的外形与平面布局除满足和反映特殊功能性质,还受到园林造景制约,设计时要把园林景观建筑的功能和它们对园林景观起的作用恰当的结合起来。

可以把园林景观建筑的作用归纳如下:

(1)点景(点缀风景)建筑往往是整个园林的重点和主题。

(2)观景(观赏风景)以园林景观建筑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园林景观建筑的位置、朝向、封闭与开放占主要因素。

●(3)建造园林空间:

就是以建筑围合的一个空间。

●(4)组织游览路线:

以道路结合建筑的穿插,达到移步换

 

幻灯片220

 

幻灯片221

 

幻灯片222

 

幻灯片223

 

幻灯片224

 

清西陵泰陵三座石牌坊和大红门组成的“四合院”式的格局

幻灯片225

东陵

幻灯片226

赵州桥

幻灯片227

天坛

幻灯片228

五台山

幻灯片229

塔尔寺

幻灯片230

园林构成要素(法国凡尔赛宫)

幻灯片231

●园林景观建筑的分类

幻灯片232

幻灯片233

●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

幻灯片234

 

幻灯片235

 

幻灯片236

 

幻灯片237

 

幻灯片238

 

幻灯片239

●廊

 廊的主要作用有:

遮荫防雨,供游客休息;作导游参观和组织空间用;作为透景、隔景、框景等造景手法,使空间产生变化。

幻灯片240

 

幻灯片241

 

幻灯片242

 

幻灯片243

●榭

一般指有平台挑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园林景观建筑。

幻灯片244

 

幻灯片245

●舫,运用联想使人有虽在建筑中,犹如置身舟揖之中。

●厅堂,是古典园林中的主要建筑。

●楼阁,是登高望远,游息赏景的园林景观建筑,现代园林中楼多为茶室、餐厅、接待室等。

幻灯片246

 

幻灯片247

 

幻灯片248

●园林景观建筑的组合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化大为小,融于自然”。

 根据地势的不同,建筑所围绕的庭园可分为平庭、水庭、山庭。

幻灯片249

 

幻灯片250

 

幻灯片251

●园林绿地建筑小品

●园椅、园凳

●园灯

●栏杆

●宣传廊、牌

●园林的门、窗、墙

●雕塑

幻灯片252

 

幻灯片253

 

幻灯片254

 

幻灯片255

 

幻灯片256

 

幻灯片257

●园林景观建筑的布局的要点

●满足功能要要求

●满足造景需要

●使用室内外互相渗透、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幻灯片258

第四节 空间

一、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1、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

地、顶、墙。

  顶与墙的空透程度、存在与否决定了空间的构成,地顶、墙诸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

幻灯片259

2、空间的形式:

  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

 ①容积空间:

基本形式是围合,空间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

 ② 立体空间:

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

(图)

幻灯片260

幻灯片261

●3、空间的封闭性:

●  影响空间封闭性的因素:

墙的高度、连续性、密实程度等。

● ① 高度:

●相对高度:

墙有实际高度和视距的比值,常用视角或高宽比表示。

(图)

●绝对高度:

墙有实际高度。

当其低于人的视线时,空间较开阔,反之较封闭地。

②墙的连续性和密实程度。

(图)

幻灯片262

幻灯片263

幻灯片264

●4、空间处理:

●单个空间的处理:

空间的大小和尺寸、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内容。

 (图)

多个空间的处理:

空间的对比、渗透、序列等关系。

(图)

幻灯片265

拙政园平面图

1、腰门2、嘉实亭3、枇杷园4、玲珑馆5、绣绮亭6、东园7、海棠春坞8、梧竹幽居9、勤耕亭10、绿漪亭11、待霜亭12、雪香云蔚亭13、荷风四面亭14、见山楼15、拜文揖沈之斋16、浮翠阁17、笠亭18、留听阁19、卅六鸳鸯馆20十八曼陀罗馆21、宜两亭22、云坞23、西半亭24、笔花堂25、野飞26香洲27、清花阁28、松风亭29、小飞虹30、远香堂31、听香深处

幻灯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