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97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瓶装气体.docx

第二章瓶装气体

第二章瓶装气体

第一节常用术语

1、压缩气体:

永久气体、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的统称

2、永久气体:

是指临界温度小于-10℃的压缩气体.如:

空气,氧,氮,氢,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

3、液化气体:

介质在最高使用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力不小于0.1MPa,且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10℃的气体,是高压液化气体和低压液化气体的统称。

4、高压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70℃的为高压液化气体;

5、低压液化气体:

临界温度大于70℃的为低压液化气体

6、瓶装气体:

以压缩、液化、溶解等方式装瓶储运的气体

7、溶解气体:

在压力下溶解于气瓶内溶剂中的气体。

8、可燃性气体:

能够引燃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的物质。

9、毒性气体:

泛指会引起人体正常功能损伤的气体。

第二节瓶装气体的分类

1、永久气体的特点:

(1)、常温常压下为气体,高压下依然是气体。

(2)、常用气体充装压力为15Mpa(氧气)、20Mpa(天然气).

2、液化气体的特点:

(1)、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常温高压下转变为液体。

(2)、常温常压下为气体,低温高压下转变为液体。

(3)、常用液化气体有液化石油气(2.1Mpa),液化天然气(低温)

3、溶解气体的特点:

(1)、常温常压下为气体,以溶解形式存在于气瓶中。

(2)、只有乙炔气体一种。

第三节瓶装气体的危险特性

一、瓶装气体的特殊性

1、有一定的压力

2、内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

二、燃烧性和爆炸性

(一)燃烧和爆炸的基本概念

1、燃烧和爆炸的共同点

(1)都是激烈氧化反应

(2)都是放热反应

2、燃烧和爆炸的不同点

(1)燃烧与爆炸的区别在于氧化速度的不同。

(2)决定氧化速度的因素是在点火前可燃物质与助燃剂的混合均匀程度。

(3)同一种物质,在一种条件下可以燃烧,在另一种条件下可以爆炸。

(4)燃烧和爆炸都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但爆炸在瞬间完成并且伴有巨大的响声。

(5)燃烧可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爆炸是瞬间完成的的化学反应。

3.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的。

一般有大量的气态生成物产生,反应瞬间完成,温度骤升,气体体积急剧膨胀,爆炸瞬间放出大量的能量,会产生爆破及推动作用。

4、爆炸极限: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爆炸性合物,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不会发生爆炸,

5、天然气和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分别是5.3%、15%。

(二)可燃性气体

1、可燃性气体种类

自燃气体:

在温度低于100℃下与空气接触能自发燃烧的气体。

可燃气体:

爆炸下限大于10%且爆炸上下限小于20%的气体

易燃气体:

爆炸下限小于10%且爆炸上下限大于20%的气体

2、可燃性液化气体的燃烧爆炸危险性比易燃液体大的多。

3、燃烧三要素: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这三要素。

(1).可燃物:

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2).助燃物:

是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3).着火源:

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

4、要发生燃烧、爆炸三要素缺一不可。

因此,如采取措施使三要素不同时存在,比如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即可阻止燃烧发生。

5、爆炸危险度:

(爆炸上限-爆炸下限)/爆炸下限

三、毒性与腐蚀气体

1、毒性气体:

作用于人体,对人体有毒害的气体。

2、毒性气体分级

气体毒性级别最高允许浓度

极度危害(Ⅰ)<0.1mg/m3

高度危害(Ⅱ)0.1---1.0mg/m3

中度危害(Ⅲ)1.0---10mg/m3

轻度危害(Ⅳ)≥10mg/m3

2、腐蚀气体:

是指能和和金属发生缓慢化学相作用,使金属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金属受到损伤的气体。

第四节常用气体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用途、制取方法及危害与防护

一、永久气体

(一)氧气

1、物理性质(O2)

1).色、味、态:

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密度:

比空气密度略大1.423kg/m3

3).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4).三态转化:

临界温度:

-118℃、沸点-183℃、熔点-218℃。

2、化学性质

1)、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并放出热量

2)、和可燃气体混合后爆炸极限扩大。

(二)天然气(CH4)

1.别名:

沼气.

2.用途:

(1)燃气、用于城市燃气事业,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燃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

(2)、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

(3)生产原料。

3.物理性质

分子量:

16.043

熔点:

-182.6℃(101.325kPa)

沸点:

-161.5℃(101.325kPa)

液体密度:

422.62kg/m3(-161.52℃,101.325kPa)

气体密度:

0.7163kg/m3(100kPa,270K)

相对密度:

0.555(空气=l,0℃,101.325kPa)

比容:

1.4795m3/kg(21.1℃,101.325kPa)

气液容积比:

630L/L(15℃,100kPa)

临界温度:

-82.1℃

临界压力:

4640kPa

临界密度:

162.5kg/m3

压缩系数:

是实际气体性质与理想气体性质偏差的修正值。

温度℃

压力kPa

101.325

1010

6080

10133

25

50

0.9982

0.9988

0.9814

0.9869

0.8950

0.9290

0.8493

0.8956

熔化热(-182.5℃):

58.42kJ/kg

气化热(111.66K):

509.88kJ/kg

蒸气压(-180℃):

16.2KPsa

(-140℃):

437kPa

(-100℃):

2620kPa

4、化学性质

空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

5%~15%

空气中最低燃点(101.325kPa):

580℃

空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

1957℃

空气中当量燃烧时最大火焰速度:

0.4m/s

氧气中可燃范围:

5%~60%(20℃,101.325kPa)

氧气中最低燃点:

555℃(101.325kPa)

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

2810℃

氧气中当量燃烧时最大火焰速度:

3.90m/s

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燃烧热:

高-39873.52kJ/m3

低-35856.88kJ/m3

闪点:

-188℃

在空气中最易引燃浓度:

7.8%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

9.8%

5.毒性:

甲烷本身对人体没有特殊毒作用,只是在浓度高时有麻醉效应。

当空气中含量大时,也能造成缺氧、窒息,引起中毒症状。

当甲烷浓度大于10%时产生眼睛和前额的受压感,浓度更高时,开始出现呼吸急促、疲劳、恶心、呕吐等窒息症状,并能导致失去知觉。

吸入甲烷气体的患者应迅速转移至无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舒适。

当呼吸微弱或停止时要立即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

速叫医生来诊治。

6.安全防护

设备要严格密封,可用肥皂水探漏。

对甲烷来说,其爆炸性比毒性更危险。

甲烷是非腐蚀性气体,可以用所有通用金属材料。

对液态甲烷可以用含5%~95镍的铁类合金,含37%或9%镍和19%铬的奥氏体钢、含11%铬和3.95镁的铝基合金。

可以用醋酸纤维、尼龙、酚甲醛、酚呋喃、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醋酸纤维、聚乙烯偏二氯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二乙醇聚合体、丁腈橡胶、氯丁橡胶、海帕伦等。

着火时可用雾状水、泡沫和二氧化碳,最好是用干粉灭火剂。

泄漏气体时,要用强制通风的方法使其浓度在爆炸范围以下。

漏气的钢瓶如果无法堵漏,则要转移到空旷地方放气,或者装适当的灯头燃烧。

3、车用天然气质量要求;

4、天然气加臭:

如果发生泄漏能及时发现,防止着火、爆炸、人员中毒等事故发生。

二、溶解气体(乙炔气)

(一)、物理性质

1、乙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可燃气体它是由电石(CaC2)与水作用而制得。

2、分子式“C2H2,相对分子质量:

26.04。

3、乙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17167kg/m3。

4、临界温度:

35.2℃、熔点:

-81.8℃。

沸点:

-83.8℃。

5、溶于丙酮、氯仿、苯

(二)、化学性质

1、乙炔与空气温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

2.1%(体积分数),爆炸上限:

80.0%(体积分数)。

2、乙炔与氧气温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

2.8%(体积分数),爆炸上限:

93%(体积分数)。

三、液化石油气LPG

1.别名·液化气;Liquefiedpetroleumgas.

2.用途:

家庭用燃料、食品烟叶蔬菜等的干燥、机关学校影院等的取暖、城市煤气的原料、工业用燃料(辉光热处理、汽车飞机零件的表面硬化、钢材的切割、玻璃工业、炼铁……)、氨甲醇等的制造用化学原料、汽车燃料。

3.物理性质

气体比重(0℃,101.325kPa,空气=1)1.562

气体和液体的容积比272.7

液体密度kg/m3(0℃)528

熔点℃(101.325kPa)-187.8

沸点℃(101.325kPa)-42.1

它比空气重,易在地面扩散,积聚在低洼处。

4、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自燃点为446~480℃,在空气中的爆炸界限为1.8~9.5%(体积)。

5.毒性

最高容许浓度:

1000ppm(1800mg/m3)

石油液化气在高浓度时,因缺氧而引起窒息。

液体触及皮肤时可能造成冻伤。

吸入高浓度液化石油气的患者要尽可能快地转移到空气新鲜之处。

6.安全防护

近年来,液化气的产量日益增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由于对石油液化气的特性及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了解不多,以及管理和使用不当,常常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石油液化气储罐应布置在通风良好、远离明火或散发火花的露天地带,要与重要建筑物、重要设备、交通要道和人员集中的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