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000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德四方新型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是以适应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发展的需要。

广德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7月启动以来,园区建设正在按原总体规划面积有计划地向规划区域推进,“十纵十横”路网框架全面拉开,建成区内基本实现“三通一平”,绿化、亮化、美化跟进实施,一座工业新城正拔地而起,已成为广德“工业强县”的主要载体,城市建设的崭新亮点和全县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极。

为积极配合县经济开发区向祠山岗拓区建设发展需要,根据开发区建设拆迁办公室要求,本公司需要搬迁新址建设。

本公司将借助于移址新建契机,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优势产业的发展,本着规模与效益、发展与环境统筹兼顾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企业做强作大步伐。

公司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决定移址兴建建设一条年产3万吨新型优质耐材研发生产线项目。

•1.4承办企业基本情况

•本项目企业业主为广德县四方耐火材料厂,是原广德县祠山岗乡2004年招商引资项目。

项目选址在祠山岗乡工业集中区,以生产经营各种炉窑用粘土砖、高铝砖、叶腊石砖、高强轻质保温砖和各种型号浇注材料等。

四方耐火材料厂占地面积约105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年产值1500余万元。

现有职工40人,并拥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力量雄厚,工艺装备完善,检测设备齐全,为项目移址新建一条年产3万吨新型优质耐材研发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项目设计原则

•1.利用比较优势的原则。

充分利用我国在废旧资源回收加工行业的比较优势,抓住国家给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加工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国内外优质新型耐材需求市场高速增长的有利机遇,使再生资源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

2.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

在充分考虑建设单位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反映市场需求、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投资规模、经济分析等方面,客观地来说明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经济效益如何。

既要节约能源,保护土地资源,又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3.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的原则。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及本项目的良好建设条件,生产适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

对于本项目采用的原料配置、加工、成型等关键工艺和设备,坚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在合理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一线多品种的要求,兼顾设备通用性,提高产品档次。

4.因地制宜,力求节约的原则。

对该项目本着合理规划,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土建工程费用,降低工程投资;

另外在保证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生产运行可靠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使其产生良好的投资效益。

做到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5.保护的原则。

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本可研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在生产线的设计中,综合国内近年来耐材的生产经验,在方案确定上力求工艺先进、技术成熟,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良,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认真执行行业有关环保标准和项目“三同时”的原则,使项目投产后“三废”排放均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并对绿化、卫生、安全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为工厂的文明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项目占地面积

㎡/亩

16667/25

建筑占地面积

7000

总建筑面积

12000

道路堆场占地面积

4400

建筑系数

%

42

建筑容积率

72

场地利用率

68.4

绿化率

15.2

设备装机容量

KW

745(280)

年耗电量

KW.h/a

270.35×

104(18.9万KW.h)

正常生产年份

日耗水量

m3/d

70

劳动定员

150

单位产品热耗

KJ/kg.cl

14.7

单位产品煤耗

kg/t.cl

300

吨产品综合电耗

KW.h/t

135.17(6.3)

项目总投资

#建设投资

#建设期利息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500

3192.8

274.70

32.50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28

设计年生产能力

万吨

3.0

新型优质耐材

年销售收入

年销售总成本

年利润总额

投资回收期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盈亏平衡点

6600

1496

4488

2.8

35.9

47.7

62.95

 

第二章耐材及其市场分析

2.1耐材产品分类

耐材一般是指耐火度在1580℃以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天然矿石(耐火原料)及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加工制成的各种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产品,具有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良好的体积稳定性。

耐材是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电力、环保乃至国防等涉及高温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各种高温工业热工窑炉和装备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材料。

耐材的技术进步对高温工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耐材制品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情况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产品类别

化学矿物组成

镁质耐材、白云石质耐材、硅质耐材、高铝质耐材、铬质耐材、碳质耐材、锆质耐材等

化学特性

碱性耐材、酸性耐材、中性耐材等

耐火度

普通耐材、高级耐材、特级耐材等

形状和尺寸

标型制品、普型制品、异型制品、特异型制品等

应用行业

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化行业、水泥行业、陶瓷行业、电力行业、特种行业等

制造工艺和外观

定形耐材(耐火砖)、不定形耐材(散状料)等

体积密度

轻质耐材、重质耐材等

由于耐材下游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成本压力增大,节能降耗目标明确,因此优质、价廉和环保节能的新品种耐材以及优质、长寿、高效、功能性耐材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普通耐材需求将大幅降低。

2.2耐材应用领域

耐材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电力、轻工等基础工业领域以及航天航空领域和舰艇、导弹等军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耐材主要应用领域及各自消耗比例如下:

耐材在高温工业的应用比例

1、钢铁行业和耐材

钢铁工业是耐材的最大消耗行业,钢铁工业用耐材约占耐材产成品消耗总量的70%,钢铁工业的规模直接决定了耐材的市场容量。

截至2010年底耐材企业数量为2504家,增长9%,增长速度大幅下降。

2006-2009年,耐材企业数增长率节节攀升,2009年增速为20%。

耐材主要下游为钢铁,占比约70%,历史数据显示,耐材的产量增速与粗钢产量增速具有高相关性。

2010年耐材企业平均产量为27万吨,同增3%。

2010年耐材的总产量为6774万吨,同增12%,2011年1-2月产量为987万吨,同增10%。

2月耐材价格指数103.8。

为了保证钢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3月正式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提出应对危机与振兴产业相结合、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内需为主与全球配置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虽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2009年至2011年钢铁产量提出了一个限制计划,但是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投资、刺激内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已经出现实质性回暖。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配套的钢铁产业政策落实和实施后,钢铁产能的释放在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耐材的需求增长在短期内也可能随之受到影响;

但是国内钢铁的产量仍将保持在高位,随着钢铁行业的产品结构优化和调整,钢铁行业用耐材的产品结构优化和调整也将随之进行,对优质、长寿、高效和功能性耐材的需求将会稳步上升,这将对我国的耐材行业提出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

耐材行业发展虽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是对于具有拥有雄厚研发和技术实力的耐材企业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2、建材等其他行业用耐火材料

建材行业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行业是耐材第二大消耗工业,占耐材消耗总量的17%左右。

同时,有色金属工业用耐材市场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近年来我国铝、铜、镍等有色金属产量强劲增长,也带动了耐材消耗的大幅增加。

预计今后两年,随着钢铁、有色、石化、水泥、陶瓷等高温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耐材产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受高温工业技术进步的发展要求带来的耐材行业产品结构的变化,我国耐材产量的增长速度可能减缓,但优质耐材的用量将会增加。

2.3国内耐火材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2011年耐原料及制品产量稳步增长,其中“十五”末比2001年增长112.67%;

2012年比“十五”末增长207.25%。

2012年,全国耐材产量2818.91万吨,同比降低4.43%。

其中:

致定型制品第二届中国耐材生产与应用国际大会1633.87万吨,同比降低7.44%;

保温隔热制品57.26万吨,同比降低14.97%;

不定形制品1127.78万吨,同比增长0.95%。

从产业区域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河南、辽宁和山东三省,2012年三省耐材产量占全国耐材总量的80.24%。

经过十年多的努力,河南、山东发展成铝硅系耐材的主产区,辽宁为镁质耐材的生产基地。

201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耐材制品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为2,126.00家,耐材制品制造行业资产合计206,123,959.00千元,同比增加22.25%;

实现销售收入385,531,381.00千元,同比增加16.62%;

完成利润总额33,668,688.00千元,同比增加10.49%;

耐材制品制造行业整体从业人数354,060人,同比增长0.2%。

2012年,我国耐材进口量2.08万吨,仅占国内耐材需求总量的0.1%,足以说明我国耐材产品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质量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高温工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新型原料及制品产量稳步增长情况

耐材产量及增速耐材生产企业家数及增速

国内各省耐材产量比例

2012年不定形耐材区域市场分析

2012年1-6月耐材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2012年1-6月耐材主要生产省(市)产量情况(万吨)

2013年中国不定形耐材市场分析

竞争结构分析

由于耐材是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化工、电力、军工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其品种质量的不断优化和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以及其他高温工业的快速发展,耐材是真正的跨行业多领域的共用材料。

目前,国内耐材的年消耗量大,应用领域广,势必对耐材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耐材的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和今后若干年对中国耐材工业来说,是一个经历结构优化,企业重组和品种结构调整的时期。

中国耐材发展的战略是以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开发高性能的合成原料和更多的高性能和功能性产品,来满足先进的高温工业发展和要求。

本项目优质产品的研发生产,在国内市场上将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2.4国际耐材市场分析

1、世界耐材年产量

我国是耐材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在国际标准化的舞台上理应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整体提高,中国在世界耐材行业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耐材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总量,不仅满足了国内高温工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而且产品遍及东南亚多国和美洲、欧盟、俄罗斯等150个国家(地区)。

新型绿色环保和节能降耗耐材将成为未来耐材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定形耐材、无铬耐材、新型绝热耐材受益于产业发展政策,将成为未来迅速发展的主要产品。

目前不定形耐材占比仅为33%,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0%以上,因此新型耐材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耐材产量(万吨)

世界各国耐材年产量所占比例

2、耐材出口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耐材出口量比2010年增长7.6%,创汇同比增长18.6%。

2011年制品的出口去向

2011年原料出口量及贸易额走势

2011年铝粘土、棕刚玉、白刚玉出口情况

2011年制品出口情况

2012年耐材出口价格走势1

2012年耐材出口价格走势2

2.5耐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钢铁、有色、石化和建材等行业均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艺技术更新和节能降耗等方面的转变,由此必将促进耐材行业在相应方面的转变。

一是耐材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加快,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

二是产业整合、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三是耐材全球化理念增强。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条件

本项目选址位于XXXXXX工业集中区。

XXX工业集中区是2006年3月经县委、政府批准设立的“八大乡镇工业集中区”之一,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园区用于征地、拆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已突破亿元,初步完成了“五通一平”工程,现有投产、在建企业20余家。

本项目选址在东亭乡工业集中区建设,符合选址原则,从区域布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共享、经济价值等多方考虑,具有很多优越条件,有利于项目建设、经营和发展。

3.2社会经济条件

XXX区域面积XXX平方公里,人口52万。

XXX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主导作用日渐突出。

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规工总产值285.3亿元,增长22.7%,规工增加值64.2亿元,增长18.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9亿元,增长26.6%。

财政总收入23亿元,增长20.5%。

实际利用外资13900万美元,增长26%。

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8.4亿元、100.7亿元。

进出口总额27000万美元,增长23%。

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0元、10600元,分别增长12%、15.4%。

XX城市化建设积极推进,广德县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人文环境日趋优化。

3.3地形地貌条件

本项目位置区域地处中纬度,选择风光秀丽的广德县境内,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9°

26'

22'

'

和北纬30°

53'

41'

之间,属于高丘地貌。

土壤为红壤,土层较厚。

其下为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组成,作为地基其岩性均匀,承载负重力大,利于建筑施工和建筑物负载承重。

3.4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建址场地地基土为岩性石夹杂少量红色土壤,各层地基土质硬度好,承截力大,便于工程施工建设。

2、水文地质条件

图表9XX水资源分布

3.5气象条件

……………..

图表10XXX区域气象资料一览表

…………

3.6交通运输条件

3.7投资环境条件

3.8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规划区供电、供水、通讯骨干网络基本形成;

地质地形条件较好,项目选址地层稳定,无地质灾害,地势平坦,地貌简单,利于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好,水质及大气基本无污染,土地供应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建设成本不高,水源有保证,交通条件好。

……

4.2生产工艺

1.废弃耐材的再利用工艺

耐材是钢铁冶金行业的重要辅助材料,在钢铁企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国目前年消耗耐材约1000万t,废旧耐材达到400万t,若能使废旧耐材循环利用,还可大幅度降低耐材的制备成本,并带动钢铁行业工业产品的成本下降与发展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耐材在使用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渗透、扩散、溶解,会导致其变质或侵蚀,而且在拆除后堆放过程中,其表面会受到环境杂质的粘附。

因此,再生利用前必须进行分类拣选、清洗、去除渗透层、破碎加工、筛分除铁等处理。

废弃耐材再利用工艺流程:

流程2:

2.耐材生产工艺流程

3.工艺流程简述

⑴主料(叶腊石)耐材工艺流程

主原料人工拣选→粗碎→细碎→震动筛分级→磨机细粉→微机配料→耐材废弃料→破碎→粉磨→微机配料→混练→成型→干燥→人工拣选→预热→烧成→冷却→人工拣选→包装→成品→出厂

⑵叶腊石耐材工艺流程简述

叶腊石系列产品生产将在创新中发展新型优质产品,生产工艺系国内逐渐成熟的工艺。

叶腊石砖生产原料采用叶腊石并结合高铝矾土熟料、废弃耐材和少量粘土,经过按不同品位分级、破碎、细磨后,根据其制品质量要求合理配料,加入结合剂混练、高压成型、高温煅烧而成。

本次新建通过多方考察,总结不同企业及本公司多年生产耐材的经验,立足合理、紧凑、生产安全、操作运行灵活、维护方便、管理科学的原则进行新型、优质产品设计建设。

①耐材废弃料加工

耐材废弃料破碎系统与铝矾土原料破碎采用一套系统,破碎后的耐材废弃料经输送设备送至一台Φ2.2×

6.5m球磨机中粉磨,粉磨后的物料从磨尾泄出,经输送设备送入料仓,供配料使用

②配料、混练

配料采用自动秤重配料装置,分别将加工好的各种原料按工艺要求比例加入到送料车,运至Φ1600×

400湿碾机,经振动输送卸入碾盘,加入结合剂(纸浆废液),混练至规定时间,经皮带送至成型工序。

③成型

经混练后的原料经皮带送至400KN摩擦压力机压制成型。

泥料送至成型储存于钢制料仓,给人工秤重加入到砖模内,然后加压至规定尺寸,放置于干燥车上,经3t电拖车运送到干燥器进行干燥。

④干燥、烧成

干燥系统采用30m隧道式干燥器干燥。

半成品经电拖车运至干燥器,推入干燥器内干燥,完成干燥后经人工对半成品质量检验、分析,合格的半成品送至梭式方窑烧成,不合格半成品报废返回混练车间,经破碎后重新混练。

合格半成品在梭式方窑侧人工码垛到窑车上,由顶车器推入窑中进行烧成,梭式方窑规格120m3,烧成过程采用微机控制系统控制,出窑后制品用叉车送至成品库。

⑤成品检验储存

出窑制品存放在成品库内,按照质量要求对外观进行检验后按标准码垛并取(送)样进行理化指标检验。

外观检验不合格品,返回原料厂作为原料再利用,理化指标检验不合格可降级或报废处理返回到原料厂。

⑥包装、发运

包装分为两类:

草绳包装、木托盘集装箱包装,包装形式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包装。

汽运到需方或送到铁路货场经铁路运至需方。

⑶辅助车间

①模具机件加工

一般模具配件立足自行加工,特殊部件或加工能力不足时可外协。

②维修

利用现有维修工具、设备基本可满足本厂维修需要,不足部分外协。

③化验、检验

实验室负责本厂进厂原料、生产过程、成品的检验化验任务。

检验项目有:

Al2O3、Fe2O3、CaO、MgO、TiO、SiO2、K2O、Na2O、体密、气孔、耐压、高温荷重软化开始点、重制线变化、吸水率、耐温度、热震稳定性、高温蠕变率及生产过程控制:

水份、粒度、坯料气孔。

④煤气发生站

煤气发生站负责生产线的烧成热源,采用2台Ø

2.4米煤气发生炉,其中一台作为备用。

4.生产项目构成和工作工序

生产车间按生产工序划分,主要包括原料拣选储存、骨料加工、粉料加工、原料配料、混练、成型工段、养护干燥工段、烧成及冷却、分级拣选及成品库、煤气发生站等,供电、供水由厂统一考虑。

车间全年工作日为270天,工作工序见下表:

车间生产工序表

工段名称

年工作日

日工作班

班工作时

原料分级拣选

270

1

8

原料骨料加工

原料粉料加工

3

原料配料及混练

成型工段

养护干燥工段

成品冷却工段

成品堆放及检验

机修

煤气发生站

4.3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

1、PEF400×

600颚式破碎机

规格PEF400×

600

装机容量30KW

生产能力25-40吨/时

最大加料粒度350mm

排矿口调节范围40-90mm

设备重量6.88吨

2、立式冲击破碎机

规格PL(ST)-700

装机容量55KW

处理能力55-70吨/时

最大加料粒度40mm

出料粒度<3mm占50%

设备重量7.75吨

3、球磨机

规格Ø

2.2×

6.5m

装机容量280KW

生产能力3.5-4.5吨/时

最大加料粒度25mm

排矿口调节范围0.074-0.83mm

研磨体总装入量31吨

电动机JR1410-8

设备重量48.9吨

4、Ø

1600×

400湿碾机

400毫米

装机容量40KW

碾盘直径Ø

3140mm

碾轮重量4000公斤/个

碾盘转速20转/分

混合周期12-20分

主电动机JO3-200M-4L3

设备重量28.6吨

5、400吨摩擦压砖机

规格400吨

装机容量28KW

公称压力400吨

冲击能量3000公斤.米

滑块冲击次数10-15次/分

滑块至工作台面最小间距400毫米

6、SZZ31000×

3000三层自定中心振动筛

筛面规格1000×

3000毫米

筛面倾角15°

-20°

振动频率850次/分

振幅1-3.5毫米

电动机JO3-112L-4

装机容量5.5KW

设备重量1336公斤

7、1000公斤配料车

规格1000公斤

最大称量1000公斤

最小称量50公斤

精度0.5%

料斗容积0.8m3

轨距950毫米

行走速度40米/分

电动机JZR2-11-62.2KW

设备重量2800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