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20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docx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也称为民族独立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一切被压迫民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

前者往往只求得民族独立,后者往往在取得民族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十月革命胜利后,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

发展阶段:

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特殊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地区变化:

美洲-亚洲-亚非拉

性质变化:

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类型或特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有不同的类型,具体表现在:

(1)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尼德兰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都是以民族解放的形式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

(2)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民族主义兴起,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实际包含两种类型:

一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范畴的运动,即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二是反对外来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这当中又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848年东南欧革命运动等,另一类是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运动,以19世纪亚洲革命风暴最为典型,仍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发展不平衡,亚洲拉美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而非洲属于旧式的反帝民族独立斗争

(4)一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汇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其中中国等国最为典型,因为无产阶级在这些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革命

(5)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是反对法西斯侵略

(6)二战后的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而大多数国家则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开始联合团结起来进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南北对话、实行南南合作,则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对世界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

(1)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扩张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2)民族解放运动的水平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而且充满艰辛的过程。

(4)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殖民者的殖民政策的改变和调整有一定的联系

(5)、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在形式上取得独立之后,还面临着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制约和压制,所以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霸、反殖的民族解放斗争,以防止发达国家用新的方式所进行的殖民活动的

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17世纪到19世纪初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

这一时期,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为代表。

其中北美人民通过斗争赢得了胜利,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拉美独立运动,彻底打碎了西葡长达3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打击了西葡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拉美独立运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但是由于拉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因素薄弱,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半封建的大地产制根深蒂固,因此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土生白人上层地主手中,新兴资产阶级分子知识作为一般动力参加斗争。

独立革命后政权一般都从欧洲殖民者手中转移到土生白人上层地主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手中,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触动旧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大地产制。

因此独立后长时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仍然受到落后的封建关系的严重束缚和阻碍;在经济上摆脱了西葡殖民主义的束缚,却又陷入对欧洲和北美殖民主义的附庸和依赖地位,因而革命的结果没有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拉美独立运动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第二阶段:

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初的亚洲革命风暴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经有许多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印度等地,其他地区,如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等国的领土和主权也相继遭到侵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资本主义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使得矛盾激化。

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中包括五次大规模的起义。

从总体上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各国的具体原因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于旧式的民族解放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农民阶级或封建地主阶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不具备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

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很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各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究难以成功

第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扩大商品市场、掠夺原料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地区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列强在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加强了与各国封建势力的相互勾结,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封建势力同人民大众的矛盾空前尖锐,激起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同时这一时期亚非拉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相继出现和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和壮大。

因此从民族解放运动的总体来看,摆脱了旧式民族解放运动的模式,呈现出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运动的新特点。

但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外来资本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斗争水平高低不一,形式不尽相同,表现出历史的多样性。

在亚洲,是一种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主流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

同时也存在着处于次要地位的旧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朝鲜的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亚洲觉醒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对运动的领导,如印度的国大党、中国的同盟会等;②主要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③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建立本阶级的革命团体和政党,提出自己的斗争纲领,领导和联合各阶层进行更自觉、更明确和更有组织的斗争;④被压迫民族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相互声援和支持。

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致使革命无一例外的失败;在非洲,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十分突出。

这一时期,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非洲人民反殖斗争的主要形式。

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都是其中的突出事件;在拉美,独立后的各国普遍建立了共和国,但实际掌权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控制了政权以后,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大地产制,而且更加扩大了。

大地产制的存在,使得政治上普遍出现独裁局面,以及英美等国的经济或军事侵略,都导致了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反帝反封建仍是拉美人民面临的艰巨任务。

1910年~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这一时期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突出事例

第四阶段:

一战以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月革命把西方无产阶级和东方被压迫民族连接成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

从此,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变成了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潮。

1924年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西方工人运动转入低潮,而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仍持续发展。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3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又出现了新的高潮,并且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

中国人民首先举起了东方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帜,朝鲜人民开展了抗日武装斗争,埃塞俄比亚则在非洲最早开展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十月革命后的这些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具有持续发展的特点;其次具有多样性,这首先表现在领导权上。

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但是中国、朝鲜、越南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走上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道路,这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

此外,还存在着一些过渡形式,如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运动由爱国的封建王公领导。

多样性还表现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形式和内容方面。

民族解放运动的结局也具有多样性。

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统一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同一目标之中,形成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历史进程

第五阶段: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胜利

1945年反法西斯的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战后,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洲、非洲和拉美。

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在亚洲和北非;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开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争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亚非拉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得作用

三、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掠夺加强,近代意义的民族运动开始出现。

运动的中心在北美和拉美,突出的有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这些革命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互影响,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许多国家取得了独立,但除美国外,拉美诸国并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 背景:

西欧各国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和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

(2) 主要事件:

美国独立战争、海地革命、西属拉美独立战争、葡属巴西独立。

(3) 性质:

反对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4) 特点:

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发生在最早被殖民的地区,运动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一、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打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

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拉丁美洲指的是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在历史上,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处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此外,荷兰、英国、法国也在拉美地区占据了一些殖民地

(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1、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1)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其具体表现在:

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强占了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建立了享有各种特权的大庄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在庄园里从事繁重的劳动,创造的财富除供殖民者享受外,还源源不断的运往宗主国,此外,西葡为了把拉美永远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除了对殖民地征收沉重的赋税外,还禁止殖民地生产任何可能与宗主国竞争的工农业产品,也不允许殖民地同宗主国以外的国家有贸易往来,甚至不准各殖民地之间的相互贸易(这对拉美以后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专制统治,激化了殖民地的矛盾

(2)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掠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拿破仑战争,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为拉美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美人民

2、独立运动的过程

(1)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起义,杜桑·卢维杜尔领导海地人民废除奴隶制度,英勇抗击前来镇压的法国军队。

1804年,海地获得独立,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海地独立掀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过程

1810年,西班牙被法国军队占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遭到严重削弱,西属拉美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

1810年~1815年为第一阶段,沉重打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者;1816年~1826年为第二阶段,独立运动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810年~1815年:

各地人民纷纷起义,驱逐西班牙殖民官吏,建立独立政权。

这一时期,伊达尔哥领导的墨西哥人民争取独立的起义(开始于1810年9月16日的“多洛雷斯呼声”,墨西哥独立战争由此开始,这一天成为墨西哥的独立日),沉重的打击了西班牙殖民者,特别引人注目

但是,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西班牙王室复辟,为恢复殖民统治,西班牙向美洲派遣重兵进行疯狂反扑,到1815年,各地独立政权大多遭到镇压,独立运动转入低潮

1816年~1826年:

1816年以后,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这一时期独立运动的中心是南美洲,北部和南部分别出现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独立运动高潮。

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统一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为总统;圣马丁指挥军队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

1822年,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会谈,为统一独立运动力量,打击西班牙军队,圣马丁主动隐退,军队交由玻利瓦尔统一指挥。

在玻利瓦尔的指挥下,起义军节节胜利,在1824年的阿亚库巧战役中打败西班牙殖民军主力,彻底击溃了西班牙军队。

1826年,西班牙残军投降,结束西班牙在南美大陆的三百年的殖民统治

在南美独立运动期间,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墨西哥也宣布摆脱殖民统治,成立独立国家。

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同时期,1822年,葡属巴西宣布独立。

这样,到1826年,拉美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基本上都已经独立

参考教材掌握《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独立情况》简表

3、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拉美独立运动,彻底推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国家。

独立以后,拉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国,拉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拉美独立运动还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附:

1、拉美革命发生的条件与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条件的异同

(1)相同点:

①殖民宗主国对殖民地经济进行压制和大肆搜刮是导致殖民地反抗直至争取独立斗争发生的根本原因;②启蒙思想的传播是殖民地人民民主意识日益增长;③殖民地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不同点:

①美国形成了统一市场,而西属拉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统一市场,这导致了美国是13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国家,西属拉美由胜利后初期的统一局面分裂为许多国家,出现这样的结果与北美是资本主义英国进行殖民,拉美是封建的西葡建立的殖民地有关;②拉美革命受到美国独立战争鼓舞;③美国独立战争曾经得到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国际支持,国际条件比较好,而西属拉美开始受益于法国大革命,冲击了西葡,但后来欧洲局势发生变化,西葡殖民势力卷土重来,拉美独立斗争出现波折;④在拉美独立革命中,作为革命的一项内容,废除了黑奴制,典型是海地,而美国是保存了黑奴制

2、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战争的比较

(1)相同之处:

①背景:

南北美洲人民都受到西方列强的殖民压迫和剥削;经济的发展促使南北美洲人民强烈要求打破宗主国的束缚,也为南北美洲人民奠定了独立战争的经济基础;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南北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欧洲列强相互战争、相互削弱,为南北美洲人民的独立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

②目的:

都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

美国在于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拉美在于摆脱西葡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③过程:

都具有人民性、正义性、艰苦性、长期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都是以弱胜强,赢得国家独立的光辉典范;南北美洲独立战争中都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领导人物

④结果:

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兴国家,基本上奠定了近代美洲国家政治布局;打击了欧洲列强,促进和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激励着以后其他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⑤性质:

都是以独立战争为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2)不同之处

①背景: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较高,因此北美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拉美的资本主义经济非常微弱,革命前的主要矛盾是西葡殖民者的封建专制统治同殖民地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西葡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拉美独立运动带有外部条件引发的明显特征,革命具有早产性质。

北美十三州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拉美没有形成统一民族

②经过:

北美十三州人民有统一的领导和军队;拉美各地区的人民各有各自的领导和军队,但是他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了法国、荷兰等国的援助;拉美独立运动基本上是没有外援

③领导者:

美国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了领导作用;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是作为一般力量参加革命,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手中

④结果:

北美独立以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拉美独立以后,封建庄园制经济依然存在,政治上又处于独裁统治之下,它在很大程度上只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美国获得彻底独立;拉美各国独立后又受到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

1、历史背景:

独立以后,拉美国家普遍取得民族独立,建立了共和国,但是没有铲除封建主义,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在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盛行;在政治上,形成了考迪罗体制,即大地主的独裁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会仍然保持着传统影响;在列强的经济和军事侵略下,拉美实际上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拉美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

2、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突出事例-1910年~1917年发生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历史背景:

独立后的墨西哥长期混乱,1876年,美国支持下的军事将领迪亚斯上台,代表大地主、天主教会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利益,对外出卖民族利益,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对内维护大地主的利益,镇压和压榨人民。

迪亚斯的反动统治,激起墨西哥人民的强烈不满

(2)革命过程:

1910年,墨西哥的农民、工人、部分军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掀起革命,推翻了迪亚斯的统治。

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又发动政变,建立反革命政权。

不久,以工农为主体的武装力量,再次推翻反革命政权,挫败了美国的干涉,维护了革命成果

(3)革命的结果:

墨西哥政府于1917年制定新宪法,规定国家是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国家采取适当的方法拆散大地产;宪法还保障工人权利。

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这部宪法的制定,是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

(三)在世界现代史,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其中的重要事件就是古巴革命的胜利和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四、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非洲是西方殖民者入侵较早的大陆,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就已经占据了非洲的一些地区。

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在非洲从事罪恶黑奴贸易,持续了几个世纪,给非洲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和损失。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非洲的绝大部分土地成为欧洲的殖民地。

在这一时期,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因此,这一时期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

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都是其中的突出事件。

具体表现如下:

1、埃及的抗英斗争:

非洲东北部的埃及,战略位置重要,特别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因此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19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不仅控制了苏伊士运河,而且排挤了法国势力,单独控制了埃及。

在埃及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埃及人民奋起保卫民族独立。

1882年,在爱国军人阿·阿拉比的领导下,埃及军民英勇抵抗英军进攻,但由于官僚地主集团的动摇和背叛,这次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最终失败。

此后,埃及处于英军的占领下,成为事实上的殖民地

2、苏丹马赫迪起义:

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

这次起义的领导人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赶走外国侵略者。

在这次起义中,曾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英国殖民者戈登被击毙。

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894年,意大利发动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189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独立;1896年,埃塞俄比亚军民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是这一时期非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斗争的唯一的一次完全胜利。

一战结束以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其中埃及人民的华夫脱运动影响最大。

在埃及人民的斗争下,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的承认埃及独立,但埃及人民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二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殖民势力遭到严重削弱,非洲人民掀起了新的民族解放浪潮。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非洲各国基本上取得独立。

90年代初期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同时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也标志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五、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世界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亚洲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而欧洲殖民者也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亚洲国家,从新航路开辟时起,西方殖民者就开始了对亚洲的侵略和扩张。

从16世纪开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列强的侵略扩张下,亚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但是亚洲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好传统,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亚洲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和探索,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亚非拉国家争民族解放运动中斗争水平最高

一、19世纪上半期的亚洲革命风暴

1、历史背景: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经有许多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印度等地;其他地区,如奥斯曼帝国、伊朗和中国等国的领土主权也不断遭到侵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

这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

广大劳动人民受到本国统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榨,生活困苦不堪;一些有骨气的上层人士痛恨国家主权的丧失,也希望赶走外国侵略者。

这样,为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加上当时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同殖民势力相互勾结,也遭到人民的反对。

因此,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就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2、亚洲革命风暴的主要表现:

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后三次起义把这次亚洲革命风暴推到了顶点

3、亚洲革命风暴的典型事例

(1)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9世纪上半期,伊朗一方面受到俄国的不断蚕食;另一方面,英国等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