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21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农民增收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我县农民增收工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

下面,按照会议的要求,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感。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

去年,江总书记几次深入农村调研,特别关心的问题是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朱镕基总理在中外记者召待会上也明确表示,面对To的新形势,中国政府对农民收入问题最为关切。

省委书记王云坤在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上,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对农民增收的极端重要性做了非常全面透彻的阐述。

深入贯彻和理解中央、省领导讲话精神,做好新阶段农民增收工作,必须对我县农民收入情况和农民增收所面临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增速较快。

进入90年代中期,国家提高粮食保护价格,农民收入再次出现较快增长。

1998年我县农民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592元。

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农业发展更多地受到市场影响,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增收滞缓的问题。

1999年和XX年,由于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之农产品价格下滑,我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199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比1998年下降了7.4%,XX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比1999年下降了35.4%。

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比XX年增长了48.4%。

应该说,在自然灾害较重,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能够一举扭转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下降势头,是很不容易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采取了科教兴农、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等综合性措施。

  尽管农民增收势头较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县农民增收仍面临着许多困难。

虽然去年农民收入较前年有了大幅度地增长,但这个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乡与乡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收入不平衡的问题仍很突出。

从总体上看,农民增收的步履仍很艰难。

农民增收滞缓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发展新阶段,也是农民增收难的阶段。

这其中的因素很多,有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民市场经济、科技意识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还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

大部分农民竞争意识较差,不善于按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

习惯于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对市场缺少研究,依赖政府的意识较强。

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品种选择,都带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不注意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在低水平下重复,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法制、政策观念淡薄。

一些农民对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道理知之甚少,在经济交往中,一方面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上当受骗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国家集体观念淡化,只强调权利,不愿尽义务,不能自觉地上交农业税和统筹提留款,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是信息闭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效益。

一条好的信息可以救活一个厂子,对农民来说,一条信息可以带动一个村脱贫致富。

而农村由于交通、通讯及文化发展水平的原因,农民对信息的占有量非常贫乏,在发展种养业上,一味地跟着别人后边走,没有挖掘市场和开拓创新意识。

  四是粮食及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农民的大收入是农业,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65%左右。

据统计部门估算,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提高对农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0%左右,而自1996年以来,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不仅没有提高,而且持续下降。

由于农产品产量没有明显增长,而价格大幅度下降,价格下降意味着减收。

因此,使以农业为主的农户绝对收入减少。

  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龙头”作用不明显,基地还没有形成规模。

  六是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慢,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性不强,二、三产业发展不快,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不出来。

  七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还是靠天吃饭。

  上述这些因素,决定了新阶段农民增收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对此,各级干部应予以高度重视,必须看到,农民收入增长过缓,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农业如果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市场需求将受到严重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品卖难,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多;农民不能尽快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目标,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应该看到,尽管目前农民增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困难是暂时,完成农民增收的根本任务,我们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一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现在,农民增收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抓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都非常明确,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上上下下形成了共识,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性措施,发展的大环境十分有利。

  二是广大农民增收的愿望强烈。

开展农民增收行动,得民心,顺民意,一定会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

这是我们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内在动力。

  三是农民增收的现实潜力很大。

我县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这些都是我县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农民增收工作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由于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科教兴农、结构调整等措施,全县农民增收出现了一些新亮点。

肉鸡代养,绿色食品,井旁经济,暖棚经济,劳务输出等都在农民增收上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并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五、我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又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目标。

在新阶段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历史性任务。

只要我们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战略调整为主线,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知难而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历史性的新台阶。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面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

  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农业进入新阶段后,温饱问题解决了,形势发生了变化,解决农民增收滞缓问题成为农村工作的主题,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因此,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思路,探索新途径。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从表面上看,主要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走低,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根本症结不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而在外部。

事实上,农业进入新阶段以后,由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农民增收已经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程度,取决于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效果。

从更深的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非农化程度低所致。

因此,加速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裂变”进程,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按照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结合我县农民增收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

总的任务和目标是:

到XX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按现价计算达到4000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粮食收入保持稳定,人均粮食收入1600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人均牧业收入达1200元以上;绿色和特色食品产业收入大幅度增长,人均绿色和特色食品收入600元,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务收入明显增加,人均劳务和第二、三产业经营收入达600元。

农户经济的发展目标是:

户均“三亩效益田”,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户均开发一个新的增收项目,年纯收入XX元以上;户均转出一个劳动力,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户均降低一成生产成本,主要产业降低10%以上;到XX年,全县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组织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县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县委“三个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实施步骤。

县直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把农民增收行动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并动员和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农民增收行动计划中来。

按照我县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总的要求是,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一条主线,抓住一个根本,加快“三化”进程。

即瞄准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突出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根本,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非农化进程。

  按照这个总的要求,我县全面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必须牢牢把握这样几个战略重点:

  以“五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们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围绕项目开发做,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搞好加工和转化,重点建好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积极发展精品牧业。

以德大公司为龙头,不断扩大代养鸡规模。

在目前建成的4个祖代种鸡场、3个8万套父母代种鸡场和2个孵化场的基础上,再建设1个8万套父母代种鸡场,养鸡重点向小区和大户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并努力促成德大公司2500万只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一条龙项目和18万吨饲料加工厂的建设。

到XX年,代养户年均收入10000元。

目前,德大公司在我县已发展代养户973户,今年要完成1200万只的代养任务。

在现有草原乳粉厂基础上,大力发展乳制品业。

一方面,要加快奶源基地建设,采取低成本扩张,推进“黄改奶”工程,扩大奶牛数量,今年要完成新购奶牛900头和“黄改奶”XX头的任务,年末奶牛存栏数达到8400头,XX年全县奶牛要发展到5万头,年加工鲜奶20万吨。

另一方面,加大乳业招商力度,积极与各大乳品企业洽谈合作,引进大的龙头企业。

  二是积极发展稻业。

水稻是我县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开发潜力很大。

稻业发展以水田开发和稻米精深加工为主,开发重点放在七门吐泄干、高家电灌站和一引干末端的水田开发区域。

“十五”期间要开发水田15万亩,使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75万亩。

今年要完成5.4万亩的开发任务。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扩大名优品种稻米和有机大米的生产,打出品牌,提高效益。

在现有吉粮米业、莲花泡农场稻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大力招商引资,上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把前郭米业系列做大做强,逐渐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三是积极发展草业。

草业是前郭地方特色很强的新兴产业,它不但具有生态效益,还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县有草原面积270万亩,需改造的草原90万亩。

我们要以生态县建设为目标,重点抓好生态草工程建设。

采取招商引资、争取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和社会投资的办法,进行播、改、补,大力恢复草原植被,加快草原改造步伐。

在此基础上,搞好商品草的出口创汇和草产品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使其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今年,要完成生态草建设面积15万亩。

到XX年,全县生态草建设面积要达到60万亩,羊草产量要达36万吨,纯收入5400万元。

水田乡、场要组织好群众搞稻草加工,提高利用率。

  四是积极发展渔业。

我县江河湖泊和自然泡沼较多,地表水资源量丰富,适合渔业发展。

要依托查干湖、新庙泡、库里渔场和余热鱼苗繁殖场的优势,搞好水产品开发,引进新优特品种,推广现代养殖技术,扩大养鱼水面,增加水产品产量。

“十五”期间抓好查干湖大水面投种养殖和绿色水产品养殖项目区建设,建成1000亩标准三用鱼池,要把余热鱼苗繁殖场建成现代化名、特、优水产品繁育基地,在保证鱼苗自繁自用的情况下,还要出售商品鱼苗。

余热鱼苗繁殖场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规模翻番,效益翻番,稳固占领东北市场,力争申报成国家级良种场。

利用灌区泄水和泡沼,组织群众发展渔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积极发展林业。

我县荒山荒地较多,林业资源潜力很大。

林业重点放在生态林建设上。

要充分利用生态林业示范县建设的政策和资金,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全县要实施1000亩速生优良品种育苗基地和2万亩示范林实验基地建设,到XX年,全县果树面积达到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6700公顷,森林覆被率26.6%,林业产值达到8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

  高标准建设好基地。

坚持“划分区域、确定品种、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好玉米、大豆、水稻、杂粮杂豆、经济作物、蔬菜、猪、牛、羊、禽等十大类生产基地,并按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的模式组织生产,逐渐把基地办成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

  优化品质结构,加快畜牧业大产业建设

  牧业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之一。

我县粮食较多,饲料和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

因此,我们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转化粮食、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重点,力求取得较大突破。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建设好六大畜牧产业经济区。

即西部“九乡三场”为重点的高产奶牛产区,西部“七乡一场”为重点的优质细毛羊产区,深井子以东十八个乡镇为重点的肉鸡产区,以农区为重点的肉羊和乳肉兼用牛产区,查干湖和松花江沿线的大鹅产区,铁路沿线为重点的生猪产区,逐步形成分区推进、梯次跨越、整体越升、良性发展的集约化经营格局。

  深入开展“抓三户、建强乡、办小区”活动,不断扩大畜禽饲养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要改变资源依赖型的养畜观念和粗放的经营方式,逐步向舍饲圈养和牧业小区方向发展。

到XX年,全县要建成牧业小区120个,牧业经济强乡4个,“三户”达8500户。

  全面实施畜牧业良种工程。

根据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把良种引进与本地品种开发结合起来,尽快改善畜禽品质,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畜产品质量,为发展精品牧业构筑品种优势。

以县乡畜牧站繁改技术人员和村繁改技术员为基础,成立繁改专业队,形成行政与技术并行的双轨责任制,繁改专业队负责配种,保受胎率,按受胎率定报酬。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按照《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责任,健全完善县、乡、村、社四级指标考核体系,实施计划防疫与强制免疫,依法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实现与国际畜产品生产标准接轨。

在防疫上必须强化乡镇畜牧站和村社防疫员的主体作用,禁止养户自行防疫。

  加强草原管护。

认真落实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季节休牧和划区轮牧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草原的建设和管理。

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地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引导养畜户由单一放牧向半舍饲和舍饲过渡。

对草原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明确权属,划分等级,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做到落实地块,落实人头,落实责任。

成立畜牧执法监察大队,依法加大对私开滥垦草原的查处力度。

县人大要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全县畜牧防疫、繁改、草原管理方面的单行条例,为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搞好粗饲料的开发和利用。

坚持“春抓种、秋抓贮、常年抓加工”的做法,生产青黄贮饲料,为养畜户半舍饲和舍饲提供充足的饲料。

到XX年,全县生产青黄贮饲料60万吨,“三化”饲料50万吨。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县

  发展绿色食品要坚持面向市场,符合标准,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争创名牌的原则,抓好系列开发。

到“十五”末期,要开发绿色食品名牌10个,绿色食品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基地初步形成规模。

一是抓品牌。

在绿色食品生产上,要统一品牌。

在现有莲花泡“松莲”、鲜丰的“长巴粒”、平凤“二马泡”大米品牌、“查干湖”鳙鱼品牌、红星的“兴曙”牌羔羊肉片品牌基础上,再创一些名牌产品,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抓质量。

积极推广新技术,选用优质品种,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

建立生产操作规程,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测,包括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检测体系建设,硬件和配套设施建设,经营者自身素质和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实现与世界有机农产品接轨。

三是抓规模。

要扩大绿色食品生产的范围,使更多的农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增加总量,从而把我县真正建成绿色食品基地县。

力争到“十五”末期,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大米达30万吨,鱼2万吨,牛羊肉1万吨,奶制品5000吨。

  坚持区域化布局,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做大玉米经济,对玉米进行重新定位和对待,按照品种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区域化的要求,引导农户积极发展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等专用玉米,重点发展工业原料玉米,稳定发展饲料玉米,控制发展食用玉米,尽快把我县建成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把玉米经济这篇大做好。

通过确定品种,实行机械作业,生物和药物防虫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到XX年,粮食生产成本降低10%。

  实行区域化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种。

南部要突出玉米优势,重点发展高油、高淀粉玉米;西部要突出杂粮杂豆优势,重点选择耐旱品种,发展花生、绿豆、芝麻、葵花等经济作用和饲料作物;北部要突出瓜菜优势,努力提高复种指数,重点发展麦菜、瓜菜、菜菜复种,有水灌条件的其它乡镇也要采取这一做法;灌区乡要突出水稻优势,进一步提搞稻米质量,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稻米的生产;查干湖旅游区邻近的新庙、蒙古屯等乡镇要结合旅游项目发展观光农业;前郭镇、长山、吉拉吐、孤店要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转移农村剩余人口,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我县人多地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劳动生产率低,这是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因素。

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通过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实现就业非农化,变农民为市民,工人、商人、牧民和民营企业家。

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是“三农”裂变的核心。

从我县现实情况看,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一是向畜牧业转移。

畜牧业是农民易于进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县发展畜牧业的空间很大,要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向畜牧业转移。

二是发展劳务经济。

要把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走出土地,走向城市,走向工厂,走向社区,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成为非农人员或兼职人员。

要充分发挥好县劳务输出服务公司和达里巴国际劳务输出基地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全县劳务输出步伐。

三是开发农村小城镇,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

农村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末,是连结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地带。

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对缩小城乡差距十分有利,也给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发农村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为农民增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我们既要抓好当前,又要立足长远,切实抓好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功能,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加速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

  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流通做为一项战略措施。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农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注重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广辟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取消妨碍农产品流通的非法关卡和地区封锁,形成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

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状况,抓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以王d镇为中心,建立玉米批发市场;以兰图镇为中心,建设杂粮杂豆批发市场;以八镇为中心,建设瓜菜批发市场;以莲花泡农场为中心,建设辐射整个灌区的大米批发市场。

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省“农网”作用,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广泛宣传具有前郭特色的绿色食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素质,发挥他们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措施,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和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

加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有效措施。

我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各地要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要本着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的原则,在稳定家庭承包关系、坚持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办小额信用贷款,推行农户联保贷款等不同方式的农业信用贷款担保制度。

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绿色食品、畜牧业、多种经营等农民增收项目的投入力度。

财政部门要加大支农力度,重点扶持农户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和项目。

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我县农业基设施建设,发展抗灾避灾农业。

  四是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尽快研究制定好农民在城市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增强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

  加速组织创新,不断探索经营方式和方法。

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加速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创新,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减少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

我县农村经济组织发育势头很好,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协会50个,从业人员124人,有经纪人协会25个,会员1043人。

去年通过上述经济组织促成的农产品交易额达4亿多元。

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对农村经济组织要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壮大。

积极为新型经济组织在农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并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

执法部门和金融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要实行价格保护和信贷方面的支持。

创新经济组织,从本质上说,是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各乡镇要从当地生产力水平和主导、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创新,抓好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从我县实践看,目前应重点扶持公司加农户、专业生产协会的经济组织。

通过组织创新,把产、加、销衔接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抓好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必先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经济,只有强化小城镇的经济支撑,才能为广大农民进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吸引劳动力就近进入小城镇,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我们在抓好长新镇、王在镇、兰图镇的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其他乡镇对本地的建设也要纳入发展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商贸兴镇,以特色富镇,吸纳周边乡村农民进镇发展二、三产业。

  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领导方式。

农民增收行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