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029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库实习体会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种过渡气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

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犹如江南风光;

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

信阳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

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

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

  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属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仅占1.8%。

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长437公里,其中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

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侧支流占支流总数的2/3,河短流急,水量丰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

淮干北侧支流是坡水河道,湾多水浅,流速缓慢,流程多在百公里以下,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淮河。

淮河支流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条,其中一级支流15条。

属长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别山主脊南侧的十几支源头细流,河道陡浅,蜿蜒南流,境内流程总长83.7公里。

全市河流水面面积共计3.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96%。

  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全国668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

信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

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66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

另外,信阳还有温泉水、矿泉水等特殊水资源。

  三、南湾水库简介:

  风景优美的信阳南湾水库位于淮河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阳市城市规划区内,位于信阳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湾风景管理区,大坝距市区中心7公里,是建国后首批兴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

水库工程开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其功能当初第一考虑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后是发电和水产养殖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水库已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集城市工业与生活供水、水利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南湾湖附近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具有过渡气候特点。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低山环抱,皇陵起伏。

南湾水库上承浉河(发源地鸡公山、四望山),五道河(发源地:

拦箭是垛北侧豫鄂两省交界处),董家河(发源地:

天云寨东麓),小泗河(发源地:

天云寨北部),飞沙河(发源地:

湖北省应山境内)。

五条河流之水汇聚一湖,水质清澈,碧波万项。

南湾湖上游耸立着李先念战斗过的四望山;

下游连着历史文化悠久的贤隐山。

贤隐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垒”遗址;

有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南阳玄观庙齐名的贤隐寺;

有奇异的仙人床、丈人石、动人神奇的平顶松传说。

登此山,东可眺信阳城貌,西可观南湖烟波。

  南湾湖处在南北气候过渡带,青山叠翠,绿洲点点,山深林密,季相多变。

由于地理位置稍偏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颇有江南水乡之美。

年平均气温为15.1°

C,夏季炎热之时,林内温度在35°

C以下。

动物种类达10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200余种,属保护动物有猕猴、扬子鳄、大鲵、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等;

种子植物有116科525种,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

  南湾水库:

主坝816米、坝顶高程114.1米、坝高38.3米、坝顶路面8米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流域面积:

1100平方公里总库容:

16.3亿立方米兴建于:

1955年主要建筑物:

大坝、溢洪道、土门堵坝、输水洞、泄洪洞、电站位于淮河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阳市城市规划区内,位于信阳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湾风景管理区,大坝距市区中心7公里,是建国后首批兴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

师河.全长141.5公里,流域面积2070平方公里,南湾水库控制了76.5公里,占54%,控制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占53%。

水库原设计百年一遇水位106.9米高,9.8亿立方。

万年一遇校核水位110.5米,高13.1亿立方。

后于1979-1982进行第一次除险加固防洪提高到千年一遇108.9米高,11.7亿立方,可能洪水校核112.8米高16.3亿立方。

水库设计合理,施工质量优良,经53年运用,2007年7月14日达历史水位105.89米,库容8.8078亿立方。

经鉴定可按万年一遇标准运用。

  气候为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浉河流域平均年降雨量1195.9毫米,全年无霜期222天,坝址以上1144mm。

降水特点:

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为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60%。

  四、息县水文站:

  息县水文站位于淮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0190km2,上游主要有浉河、竹竿河、游河、明河、清水河等支流汇入。

该站建于1931年5月,解放前由于政府的腐败和战乱,观测时断时续,仅有片断的水位、降雨观测资料。

解放后,1950年恢复设站,位于息县县城关大埠村淮河北岸。

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水文事业得到飞跃发展,实现了水位、降雨量观测自记化,电子遥测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不断得到推广。

  息县水文站是淮河干流的一个主要控制站,是国家重点水文站,现有职工9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人,党员共5人。

现有主要测验任务有:

水位、流量、单沙、输沙、比降、水温、水质监测、降水量、墒情、水量调查、蒸发等,每年还担负着为中央、淮委、省、市及当地政府防汛发布水情的任务。

下属有9个委托雨量站。

  息县水文站历史水位为45.29m、流量为15000m3/s、断面宽为2470m、水深为10.50m、涨率为0.81m/h、流速为2.73m/s、含沙量为9.25kg/m3、比降为4.1万分率、至河口距离为540km。

该站保证水位为43.00m,警戒水位为41.50m。

  几十年来,息县水文站职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战,取得很大成绩,为当地政府提供水情服务,取得很大经济效益,直接减少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该站职工于1978年光荣出席全国第一次科技大会,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留影纪念,同时荣获“水文缆道自动测流、取沙技术”科技成果奖。

该站于1977年、1990年先后二次被评为“全国先进水文站”,1992年被水利部评为“水利系统抗洪抢险先进集体”,2003年被国家水文局评为“全国先进报汛站”,站长廖中楷同志于1992年荣获“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此外,该站还多次被省水利厅和省、市水文局评为“先进水文站”、“先进党小组”等。

  五、实习行程:

  8月24日上午启程出发,当天将行李、住处等都安排妥当,我们此行人在信阳市区锦和宾馆入宿,当晚我们想到明天就要开始认识实习了,都有些兴奋,可是为了更有精神,因此早早便入睡了。

  8月25日早上大家很早就起来了,吃罢早餐,等了一会儿租借的公交车也到了,大家登上车,约莫40分钟到达南湾水库,这天上午主要是听南湾水库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南湾水库的地理位置及所在流域。

吃过午饭,下午在水库管理处参观了遥感数据收集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遥感测量雨情及水深,以及数据收集、备份、上传等,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相应软件的来源和用法。

有了这些技术,我们对水位、水情、雨情的资料的收集就变得更加方便了,这样形成的工作数字化、档案数字化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方便。

之后我们还去南湾水库电站进行了参观,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电站的运作机制并简易介绍了一些设施的工作原理,我们因此对发电站也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

这天第一次见到了美丽的南湾湖,真的很惊叹,太美丽了,都有些嫉妒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了。

.

  8月26日上午我们再次来到了南湾水库,参观了泄洪道、泄洪洞和相关闸门、闸室,很壮观的设施,再一次惊叹于工业时代那令人震撼的钢铁装置。

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直观的认识了泄洪道的原理,挑流坎等等...并对这样的大型设施的严格的管理和应用有了很直接的认识。

接着,我们去参观了水库的大坝和输水洞。

下午,我们在南湾水库的一个小水文站参观了,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水文站进行测流、测水深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仪器,并告诉我们这里的一起还比较落后,我们将要去的息县水文站会有更加先进的仪器,大家都有些兴奋和惊叹。

  8月27日的上午我们早早起床,搭上了去息县的大巴,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息县,并在息县水利招待所安置妥当。

当天下午,由老师带领我们前往淮河干流的水文站-息县水文站。

到达之后,余金峰站长对我们致欢迎词,接着由程秀斌副站长向我们介绍了西县水文站所在流域的基本情况,与以前工作条件的对比,西县水文站所获得的荣誉,以及西县水文站在淮河干流中上有所起的控制作用。

  8月28日上午,我们了解了息县水文站的所需测量的各种数据和测站的工作流程,测量方法和先进的测量仪器,例如“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简称ADCP),并为我们演示了ADCP的工作,因为停电,所以未完成的参观计划延迟到下午。

下午,我们参观了水文站的流速仪测速、测沙等等,大家都因此对水文与水资源这个专业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水文站的工作人员与我们进行了合影留念,至此,为期一个星期的认识实习也就落下了帷幕。

  8月29日我们早早的开始起程,踏上归途。

  六、感想及结语:

  经过这近一个星期的认识实习,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很有收获,认清了本专业的工作方向和任务,见识了实际工作中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先进仪器也促使我们更加努力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途中的站长的一句话“未来还要靠你们,这些先进仪器还需要你们这些大学生来操作,更希望你们能让我们国家用上自己研发的精密仪器”让大家感觉肩上有了一种责任与希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看、问,亲自动手等方式,对所学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

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尽管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周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作用,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虽然我们还算是水文专业领域的门外汉,这次的实习也算是长见识、看热闹,但这次的经历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宝贵的财富。

同时也促使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认识实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更多的实习工作甚至于将来的工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我认为认识实习,是在我们完成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在意我对专业知识得到的多少,是以了解水文测量的环境,水文站的运作为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们了解本专业的一次认识活动,是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

所以说,本次认识实习,我感觉我们真的完成的很好。

  总的来说,我们的这次认识实习是有意义的,让我们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将来,初步明确了本专业将来要涉及的方面和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

这样的实习正是我们所希望要的。

  我坚信此次的认识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有益,在我今后的学习中以至于今后的工作中都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得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利用他们或是学习或是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水库实习体会2

  一.实习概述

  实习日期:

5月17日~5月18日

  实习地点:

上饶市玉山县七一水库

  实习目的:

了解主坝、副坝、溢洪道及发电机组

  二.实习地点概况

  2011年5月17-18日,全班同学一同前往上饶玉山七一水库进行认识性实习。

七一水库位于鄱阳湖水系信江支流金沙溪中游棠梨山西侧,距玉山县城16.0km。

工程于1956年开始查勘和规划设计,1958年经上级部门批准于7月1日动工兴建,定名为七一水库。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24.0km2(本次复核,下同),总库容22800万m3。

水库灌溉面积10.51万亩,电站装机9250kw,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

(2)型水库。

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

主坝、副坝、溢洪道、灌溉发电引水隧洞及电站等。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库枢纽工程等级为II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为2级。

正常蓄水位为160.40m(黄海高程,本工程以前各阶段均采用假设高程,黄海高程=假设高程+66.399m,下同),相应库容为20100万m3;

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161.61m,相应库容为21325万m3;

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163.02m,相应库容22800万m3。

  三.实习地点工程概况

  5月17日,唐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主坝,5月18日,唐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副坝等一些建筑物。

  1主坝

  主坝原设计为大体积心墙坝,现状坝顶高程167.40m(大体积心墙顶高程165.60m),坝顶长420.0m,坝顶宽12.0m,坝高53.10m。

大坝上、下游分别为块石和草皮护坡,上游坝坡坡率自下而上分别为1:

3.0、1:

4.0、1:

3.75和1:

2.78;

下游坝坡坡率自下而上分别为1:

2.75、1:

2.75和1:

2.75。

上游坝脚粘土铺盖总厚约6.3~9.0m,分新、老两层,老铺盖于1960年建坝时施工完成,新铺盖于1974年扩建加固时施工完成。

下游坝脚排水棱体顶高程120.40m。

  2010年主坝坝体防渗加固采用C20常态混凝土防渗墙,墙体材料防渗标号为W6。

防渗墙厚0.60m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底深入强风化层中、下限。

左岸绕渗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加固。

  上游坡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护面,厚0.14m。

下游坡进行整坡处理,布置草皮护坡,新建纵横向排水沟。

坝顶改建为C25混凝土路面。

  2副坝

  副坝位于主坝左侧约2.2km的垭口处,原设计为宽心墙坝,坝顶高程为166.20m~168.00m,坝顶长135.0m,坝顶宽8.0~12.0m,坝高23.5m。

上游坝坡为块石护坡,坡率为1:

2.45~1:

3.48,下游坝坡为草皮护坡,坡率为1:

2.15~1:

2.20。

下游坝脚排水棱体顶高程148.40m。

  2010年副坝防渗加固在心墙位置加设防渗墙,防渗墙轴线位于坝轴线,墙厚0.40m,墙体材料采用防渗标号为W6的C20常态混凝土,防渗墙体需穿透砂卵石层、全风化岩石层,进入强风化岩石中、下限部位。

  上游坡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护面,厚0.12m,下游坡进行整坡处理,布置草皮护坡,新建纵横向排水沟。

  3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主坝以东约2km、副坝以西约200m的天然垭口处,溢流道堰顶高程154.90m,堰型为WES实用堰,堰体为100#细石混凝土砌块石,并在迎水面、堰面及反弧段均设有0.5m厚150#混凝土防渗抗冲面板。

溢洪道由引水渠、导水墙、闸室及堰后护坦等组成,设5孔溢流,每孔净宽12.0m,由5扇高6.0m的弧形钢闸门控制。

  墩顶高程为163.90m,牛腿尺寸为1200×

2000×

900mm(宽×

高×

厚),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Ⅱ级钢筋。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消能防冲设施按50年一遇工况设计。

对应的库水位为161.10m,下泄流量为1200m3/s。

消力池池深3.00m,池长35m。

  启闭机房平台高程为171.00m。

启闭机房排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混凝土柱考虑启闭机水平力的影响,断面尺寸600mm×

1000mm,其中长边与水流方向平行。

启闭机平台为板梁结构,主梁尺寸1200mm×

600mm(高×

宽),次梁尺寸800mm×

400mm(高×

宽),板厚150mm。

  交通桥净宽6.0m,采用C4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结构。

人行桥采用“T”型梁结构,桥面宽2.2m。

  4灌溉发电引水隧洞

  灌溉发电引水隧洞位于主坝右侧山体内,由进水口、闸门井段、渐变段、洞身段、调压塔及发电分岔管等组成,其功用主要为灌溉、发电及水库放空。

隧洞进口底板高程121.40m,全长471.0m,桩号0+366.0之前为0.40m~0.50m厚的200#钢筋混凝土衬砌,内径

  3.5m;

桩号0+366.0以后为0.45m厚钢筋混凝土加12mm厚钢板内衬,钢板与钢筋混凝土之间设20mm厚柔性垫层,内径3.2m。

  5副坝坝下涵管

  副坝坝下输水涵管于1963年建成,位于副坝右段坝体底部,主要承担东干渠引水灌溉任务,为140#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1.0m,管壁厚0.30m,进口底高程142.90m,出口底高程141.98m,坝体中部设启闭竖井控制。

1971年因副坝加高培厚,该涵管于1972年相应接长18.0m,现总长度110.0m。

该涵管现已封堵处理。

在副坝左岸山体内新建一灌溉引水隧洞。

  新建灌溉引水隧洞由进水渠、隧洞段、埋管段、明渠段四部分组成。

隧洞段进口高程149.20m,进口设置固定拦污栅。

在隧0+000.00m位置设有闸门井,闸门井底板高程149.20m,孔口尺寸为1.20×

1.00m。

闸门井尺寸为3.00×

3.50m。

隧洞采用城门洞型,尺寸为

  1.40m×

1.80m,洞身衬砌厚度为300mm。

开挖时需要对局部不稳定岩体随即锚杆加固,衬砌后对拱顶进行回填灌浆处理。

由于隧洞下游覆盖层较厚,不具备成洞条件,因此,采用埋管型式。

埋管为钢筋混凝土箱涵,尺寸为1.40×

1.80m,埋管壁厚0.40m,埋管长度为48.50m。

埋管段后设置5m长消力池,后接明渠段,明渠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尺寸1.40m×

1.80m,壁厚0.4m。

  6电站及灌区

  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9250kw,年发电量2939.3万kw.h,由厂房、升压站和开关站等组成;

灌区有东、中、西干渠各一条,总长88.0km。

  七一水库地理位置重要,下游有玉山县、铅山县和上饶市、乡镇20余个,人口70余万,

  耕地面积14.0万亩以及梨温高速、浙赣铁路、320国道等重要交通设施,水库大坝一旦失事,将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四.实习地点工程建筑物

  坝址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左岸山坡角20~25°

,右岸山坡角35~37°

,自然山坡稳定,植被尚好。

坝址区冲沟较发育,切割较深,未见有较大的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坝址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炭系下统梓山组(C1z)砂岩、砂砾岩和泥质页岩互层,局部夹炭质页岩和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物(Q4)等。

  坝址断裂、节理裂隙和劈理均很发育。

河床岩石风化最浅,右岸岩石风化次之,左岸岩石风化较深。

地下水及库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无任何类型的腐蚀。

  河床相对不透水层(岩石透水率q≤5Lu,下同)顶板埋深在基岩面以下5~10m;

左岸相对不透水层顶板埋深在基岩面以下9.8~10m;

右岸相对不透水层顶板埋深在基岩面以下

  9.6~35.1m。

左岸上部(高程162.5m以上)岩体透水性强,右岸局部相对不透水层顶板埋藏较深。

  坝体填筑土料主要为紫红色、褐紫色、褐色、黄红色等杂色含砾(砂)低液限粘土和粘土质砾(砂),坝体土结构较密实,属中等压缩性土,从坝体填筑土的分区来看,心墙坝的特征不明显。

按心墙坝的防渗要求来分析,除坝轴线部位填筑的含砾低液限粘土的渗透系数平均值满足规范要求外,坝体其他部位各种填筑土的渗透系数平均值和大值平均值均大于1×

10-5cm/s,不满足规范要求。

按均质坝的防渗要求来分析,主坝各部位填筑的粘土质砾渗透系数平均值为2.4×

10-4~4.1×

10-4cm/s,不满足规范要求。

  自然山坡稳定,植被尚好。

  坝址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志留系(S)灰白、微红色砂岩、粉砂岩及页岩;

石炭系中统(C2)灰白色石英砂砾岩、灰白色石英砂岩、页岩及黑色炭质页岩,局部含煤层,以及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物(Q4)等。

  由于火成岩侵入和构造影响强烈,致使坝址岩层产状紊乱,断层和裂隙发育,坝区岩石风化特征总体表现为表层的均匀风化,由于受地形、构造及岩性影响,各部位岩体风化厚度有一定的差异。

副坝地下水类型和环境水评价与主坝相同。

  垭口底部相对不透水层顶板埋深在基岩面以下5.0~5.5m;

左岸相对不透水层顶板埋深在基岩面以下10.0~19.5m。

  副坝坝体原填筑的心墙土料相对较好,坝体填筑土料分区具有心墙坝特征。

心墙土(含砂低液限粘土)的结构较密实,压实度为0.96,属中等压缩性土,渗透系数平均值为

  2.4×

10-5cm/s,渗透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

心墙部位后期加填的粘土质砾和含细粒土砾,填筑质量差,渗透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

  3溢洪道、溢洪河道

  溢洪道沿线地形地貌属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左右两岸山坡较陡峻,山体垭口鞍部高程约156.0~166m,山顶高程150~220m,自然山坡较稳定,植被较好。

  溢洪道和溢洪河道通过地段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中、下统碎屑岩及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及冲洪积层等。

  溢洪道底板及两岸山坡岩石风化较浅,表部一般为弱风化,厚度10.0~14.5m,下部为微风化岩石,沿结构面有风化加深现象。

溢洪道通过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类型类似坝址区。

  隧洞进口事故闸门井基础坐落在新鲜砂岩、砂砾岩和页岩,允许承载力为500~550kPa,能满足建筑物基础要求。

  5副坝引水隧洞

  隧洞通过地段山体较单薄,自然山坡稳定。

隧洞进出口岩石呈全风化,岩石破碎,裂隙发育。

隧洞埋深一般为6.6~28.0m,隧洞围岩为全~弱风化岩体,岩体裂隙发育,一般属Ⅲ~Ⅴ类围岩。

  五.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利具有悠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