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042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docx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布置实施方案

(草稿)

前言

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司精细化管理进程,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养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规范施工现场的作业行为,全面提高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保障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工地的建筑材料、财产设备安全,完善公司对现场建筑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监管,结合我公司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的实际情况。

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292-2012)为指导,以公司《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手册》为参照,以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为依据,以文字说明及附件图片说明的形式,编写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布置实施方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工作提出实施要求。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有欠妥及错误之处,请及时提出,以便修订完善。

一总则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存在施工地点分散,人员流动频繁,场地建筑物林立,空间大,进出场通道较多,无法纯粹的靠人员巡防和盯守来管理工地,各级管理人员经常移动办公等特点,因此要求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随时打开任意前端的实时图像,以便及时掌控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安全管理和施工工艺等现场情况。

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流程、操作工艺、各类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安全文明施工都要求监控系统必须具备本地录像、检索回放功能。

宜利用视频服务器和IP网络架构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监控系统实现此功能。

为监督各施工操作流程是否符合各项技术规范,加强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规范现场作业行为,促进文明施工,提高安全和管理水平,需要根据监控对象和监控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前端捕影设备。

为实现在公司远程监控中心实时监控项目施工现场并对视频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存储功能,需要选择施工现场到监控中心的网络传输方式。

一套有效的现场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让管理者了解到现场的施工进度,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的施工操作过程和现场用料的安全。

但是,由于工地环境特殊,监控设备要随着工地建设的进度去改变监控位置。

二、系统规定

"

(一)系统架构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应由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2.捕影部分应通过摄像机获取现场视频信号。

模拟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通过有线传输方式传输给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由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和编码;网络摄像机采集的信号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网络视频录像机进行存储和管理。

3.传输部分应通过网络连接施工现场显示部分或异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应能访问和管理位于施工现场的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

4.显示部分应通过视频解码软件或数字解码器将位于施工现场的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上的各种视频信号、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展示在视频显示设备上;施工指挥场所也可通过网络视频录像机或硬盘录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口,将视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电视墙等设备。

(二)系统要求

1.视频信号应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当位于异地的监控中心需要调看施工现场的历史视频信号时,可通过连接到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的网络远程访问,进行视频录像回放。

2.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

^

3.使用权限统一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应在监控中心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分配。

4.系统应具有远程管理功能。

5.在建设捕影部分系统时,应实现设备的可移位和再利用,应合理选择捕影部分的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6.在选择传输部分网络时,应根据施工现场所在地已有的网络资源情况,合理选择通信运营商。

7.显示部分宜选择设备供应商的视频解码软件。

8.视频监控系统验收所用的仪器应有计量检测合格证书。

三捕影要求

(一)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捕影部分应由图像采集传输单元和图像压缩存储单元组成。

2.图像采集传输单元的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有线与无线传输方式。

对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塔吊、料场等)位置,宜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视频信号;对不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出入口、仓库等)位置,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传输视频信号。

3.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捕影部分可分为有线信号传输和无线信号传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线信号传输的主要设备可包括摄像机、云台、球罩、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

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包括视频线、光纤和双绞线。

(2)无线传输方式采用的设备应遵循IEEEb/g/n标准协议,可选用下列两种设备组合方式之一:

模拟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无线路由器、交换机;

网络摄像机、无线路由器、交换机。

*

(二)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

1.模拟摄像机可分为枪式摄像机和一体化摄像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枪式摄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具有彩色黑白自动转换功能;

镜头采用红外齐焦镜头,具有夜间焦点不偏移功能;

全黑环境设计,具有自动感应红外线功能

配备防护罩的摄像机具备防水、防尘功能,达到IP(防水防尘等级)65(完全防止粉尘进入,用水冲洗无任何伤害);

%

室内枪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小于10000h,

室外枪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小于20000h。

(2)一体化摄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具有彩色黑白自动转换功能;

具有内置预置位、巡视组,可储存多个预置点的功能;

支持两点扫描、360°扫描、扇形扫描、看守位、90°自动翻转功能;

具有自动光圈,自动聚焦,自动白平衡功能;

室内枪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小于10000h,

室外枪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小于20000h。

2.网络摄像机应具备压缩编码模拟视频信号,并具备通过RJ45或3G接口进行网络传输的功能。

3.视频服务器应由视频压缩编码器、网络接口、视频接口、RS422/RS485串行接口、RS232串行接口构成、应具有多协议支持功能,可与计算机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

视频服务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视频压缩编码器时延不应超过300ms;

视频压缩标准:

MPEG4/;

分辨率:

所有通道支持CIF352×288,部分通道支持D1720×576;

视频输出:

BNC接口,NTSC,PAL制式自动识别;

音频输入:

线性音频输入接口;

&

视频帧率PAL:

25帧/秒/路图像,NTSC30帧/秒/路图像;

占用带宽64k~2Mbps/路图像;

报警输入:

报警输入及报警输出端口;

本地录像:

SATA接口。

4.无线AP应符合下列规定:

具备防水、防雷、防尘功能,达到IP65防护等级;

支持IEEEb/g/n标准;

支持无线信号的桥接及覆盖模式;

支持WEP、WPA、WPA2数据加密;支持内建防火墙,克防止拒绝服务(DoS)攻击;支持病毒自动隔离;

支持服务质量(QoS)安全机制、基于局域网的供电(POE);天线可拆接;

工作温度在-40℃~60℃之间;

工作相对湿度应在5%~95%之间;

5.视频分配器应具有阻抗匹配、视频增益的功能。

6.视频放大器应具有增强视频的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的功能。

7.云台应选用匀速云台,并应具有密封性能好、防水、防尘的性能。

(三)技术要求

>

1.摄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1)摄像机应具备在低照度的环境下捕影的功能;

(2)摄像机应根据环境条件,增加防雨、防水、防雷、防高温、红外灯等辅助功能;

(3)摄像机应加装防护罩,保证摄像机在高温、多尘、潮湿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4)摄像机宜配备云台,保证摄像机水平及垂直运动;

(5)主出入口处的摄像机捕影的图像分辨率应达到DI格式标准;宜具有对车牌、人物相貌、运动物体的捕影功能;

(6)摄像机的自动光圈调节应提供视频驱动或直流驱动模式;光圈自动调节后应保证画面的亮度等级不小于10级,灰度等级不小于10级;

(7)摄像机的聚焦功能包括手动聚焦和自动聚焦;自动聚焦功能的摄像机的聚焦过程不应大于2此,聚焦后画面清晰度不应小于480线;

·

(8)一体化摄像机的变倍倍率应满足10×/18×/26×/27×/36×等倍率等级;

(9)标清图像的水平分辨率不应小于576像素;高清图像的垂直分辨率不应小于720像素。

(10)标清图像的垂直分辨率不应小于704像素;高清图像的水平分辨率不应小于1280像素。

2.云台应具有下列功能:

(1)云台水平方向应具有360°连续旋转功能,可以全范围监控无死角;

(2)云台垂直方向应具有90°可翻转功能,可连续追踪监控对象。

3.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下列功能:

(1)应采用M-JPEG、MPEG4、编码技术以及MPEG4压缩视频格式的视频服务器;

~

(2)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RJ45接口,能实现IP组网及采用TCP/IP协议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管理;

(3)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RS422/RS485串行接口、方便外接云台、快球等各种摄像设备;

(4)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配备计算机控制与监视软件;

(5)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多通道、录像与回放等功能,录像功能应支持定时录像、报警录像、手动录像等录像模式;定时录像应该能够设置录像模板管理;报警录像应该支持视频移动报警、端口报警等报警类型;

(6)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的存储空间应保证录制施工现场的视频信号时长不应少于7d;

(7)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具有用户管理功能。

4.在模拟视频信号分配给多个接收源的情况下,应加装视频分配器。

5.在视频信号传输距离超过300m的情况下,应采用更高性能的传输介质或加装视频放大器,链路中串联的视频放大器不宜超过2台。

|

(四)施工现场的部署要求

1.施工现场摄像机的部署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施工现场的作业面、料场、出入口、仓库、围墙或塔吊等重点部位应安装监控点,监控部位应无监控盲区;

(2)在需要监控的固定场景(如大门出入口、仓库等)的位置,宜安装固定式枪机;

(3)在需要监控大范围场景(如作业面、料场等)的位置、宜安装匀速球机;

(4)施工现场的重点监控部位如需要在低照度环境下采集视频信号,应采用红外摄像机、低照度摄像机或配备人造光源,人造光源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100lx;

(5)工作温度应在-30℃~65℃之间;

(6)工作相对湿度应在5%~95%之间。

2.施工现场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的部署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安装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办公室内;

(2)安装部位应满足责任管理的要求;

(3)工作温度应在0℃~40℃之间;

(4)工作相对湿度应在5%~95%之间;

(5)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配置一台UPS电源,断电后UPS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6)安装在室外的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应放置于防水等级不低于IP65的箱体内。

3.施工现场监控点数量部署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建筑面积在5×104m2以下的项目,监控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2)建筑面积在5×104m2~10×104m2以下的项目,监控点数量不应少于5个;

(3)建筑面积在10×104m2以上的项目,监控点数量不应少于8个;

4.施工现场不同监控点传输方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安装位置不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出入口、仓库等),宜采用有线线缆进行型号的传输;

(2)在安装位置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塔吊、围墙等)

宜采用以下两种设备组合的方式:

网络摄像机,通过无线AP进行视频信号传输;普通模拟摄像机,结合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通过无线AP进行信号传输。

5.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应符合以下规定:

.

需远程传输视频信号的施工现场接入的互联网、网络带宽不宜小于2M;

摄像头应设置在专用线杆或施工期间永久建筑物上;

视频传输线宜采取地面敷设方式;

摄像头供电方式应采用集中供电,当与主机距离超过300m时,可选择就近供电,但应保证供电稳定。

四传输要求

(一)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视频监控传输部分应将捕影部分输出的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信号或有线信号方式传输到显示部分。

对具有有线网络接入或存在严重无线信号干扰的施工现场,宜采用有线信号传输方式;在偏远区域且有线网络不能到达或者有线传输成本过高的施工现场宜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方式。

2.施工现场视频监控传输部分由有线网络设备或无线网络设备以及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组成。

\

(二)有线信号传输

1.有线信号传输方式宜采用互联网或SDH专线进行传输。

2.有线信号传输方式的主要设备有路由器、防火墙和交换机。

3.有线信号传输方式的网络应符合以下规定:

捕影现场的网络带宽不应小于允许并发接入的视频信号路数乘以单路视频信号的带宽;

总部监控中心的网络带宽不应小于并发显示视频信号路数乘以单路视频信号的带宽;

传输的视频信号和视频显示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CIF显示格式的分辨率;

传输单路CIF格式的图像所需的视频信号网络带宽不应小于128kbps,传输单路4CIF分辨率的图像所需要的视频信号网络带宽不应小于512kbps;

当信息经由数据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双向)不应大于3s,对多级监控中心的系统,每一级转达延时时间不应大于100ms;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传输网络端到端丢包率;采用TCP传输协议的丢包率不应大于3/100,采用UDP传输协议的丢包率不应大于3/1000;

采用互联网传输时,应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有线信号传输方式采用的路由器应具有下列功能:

CPU主频不低于150MHz;包转发率不应低于90kbps;

支持拥塞管理、流量分类、拥塞避免策略;

支持L2TP、IPSecVPN;

支持ARP攻击及病毒防范;

$

支持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时间段的过滤访问控制列表;

支持NAT、端口映射、上网行为管理。

5.有线信号传输方式采用的防火墙应具有下列功能:

支持透明模式、L2/L3混合模式接入;

支持网络层攻击防护:

DoS和DDoS防护、端口扫描防护;

支持安全管理接入、接入控制列表、接入方式控制、集中式验证、Radius接入认证;

支持Telnet、HTTP、HTTPS、SNMP多种管理方式;

支持双链路或多链路接入。

%

6.系统线缆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相关规定。

(三)无线信号传输

1.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宜采用3G的无线传输方式。

2.无线信号传输方式采用的3G路由器应具有下列功能:

1.支持IPSecVPN

2.支持ARP攻击及病毒防护功能;

3.具有支持访问控制列表,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时间段的过滤功能;

4.支持NAT和端口映射;

:

5.具有上网行为管理功能。

五显示要求

(一)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显示部分可分为单路和多路两种显示方式。

单路显示方式可采用单个视频显示设备显示单路或多路视频信号;多路显示方式了采用多个视频显示设备显示单路或多路视频信号。

2.单路显示方式的视频显示设备宜有监视器电脑屏幕、投影仪或移动终端等。

3.多路显示方式的视频显示设备宜有拼接大屏、电视墙或投影机组合等。

4.多路显示方式的视频显示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视频显示设备的要求:

应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亮度均匀,显示清晰,整屏图像均匀性不应小于95%,对比度不应小于1400:

1,亮度不应小于750lm,并应具有良好的可视角度;

多个视频显示设备的整合要求:

每一个视频窗可独立控制色调、亮度、对比度及饱和度;图像输出分辨率不应小于1600×1200,刷新率不应小于60Hz;视频传输的图像与视频图像显示设备数量的比例不宜低于16:

1;DLP大屏之间的拼接缝不宜大于1mm,等离子的液晶大屏之间的拼接缝不宜大于10mm。

(二)多路显示方式的组成

1.多路显示方式应由监控管理平台、图像处理、监控软件、数据存储、VGA矩阵、数字解码器、视频矩阵切换器、AV矩阵、图像控制器和视频显示设备组成。

2.显示部分监控中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应安装在空间较为宽敞的的监控中心大厅内,应装设在固定机架上,机架背面和侧面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散热措施,设备垂直偏差不应超过1%;

屏幕的安装位置应避免日光或人工光直射影响,屏幕表面背景光照度不应高于400lx;

设备应做好防雷接地措施,宜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

监控中心应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宜采用在线UPS供电;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6℃~28℃,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应安装烟感和温感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措施应达到一级防火等级。

(三)多路信息显示的要求

1.多路信息显示应由图像控制,监控软件和数据存储构成。

2.多路信息显示的主要设备应包括图像控制器、视频矩阵切换器、VGA矩阵切换器、数字解码器、软件系统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服务器。

3.图像处理的设备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图像控制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图像控制器基本配置参数

设配名称

>

图像控制器基本配置参数

CPU

InterPentium4以上

内存

1GDDRDRAM及以上

专用板卡

支持4路以上图像输出,4路以上复合视频输入,2路RGB输入

(2)视频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视频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值要求

带宽

350M(-3dB),满载

串扰

-50dB@10MHz

输入/出信号类型

RGBHV,复合视频、S-视频、分量视频

连接器

BNC插座

串口控制

RS-232或RS-422

串口连接器

9针D型插座

(3)VGA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

表VGA矩阵切换器基本配置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值要求

信号类型

数字VGA,数字TMDS

支持分辨率

高清480i~1080p/640×480~1600×1200(60Hz)

输入输出接口

}

HD15PIN(VGA)

控制方式

RS-232,红外、键盘面板

(4)数字解码器基本配置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数字解码器基本配置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值要求

视频解码

"

MPEG4/1080p/720p/D1/CIF

音频解码

网络协议

TCP/IP、UDP/IP、HTTP

内嵌

多媒体网关;WebServer;PPPoE

网络接口

EthernetLANinterface;RJ45(10M/100M自适应)

解码通道

1路

解码输出

AV/BNC/VGA/HDM

4.监控软件系统可由软件和软件系统服务器组成,软件应具有下列功能:

(1)应具备预置点的定时录像功能;

&

(2)应具备视频图像、声音和文字相结合的提示功能;

(3)宜具备远程管理功能,具备对云台、镜头等捕影设备的预置和遥控功能;

(4)应具备对视频图像的切换、处理、存储、检索和回放功能;

(5)宜具备施工现场视频录像的快照、检索和回放功能;

(6)宜具备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并开放接口;

(7)宜具备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清晰度的调整功能;

(8)应具备设备的IO报警和移动侦测报警功能;

(9)服务器视频转发速度不应大于,控制信令的响应速度不应大于;

>

(10)宜支持手机浏览方式,将监控视频图像发给指定用户的手机,满足移动监控的需要;

(11)宜支持通过AV矩阵或图像控制器,可将多路视频信号同时显示在多路显示设备上的多画面显示模式;画面显示模式应支持1、4、9、16、25、36等画面分割显示,应支持单屏画面切换,视频群组切换等功能,应可以设置切换序列、切换时间、开始、结束切换功能;

(12)应具备多级授权管理,可以增加、删除、编辑用户,可以精确到某个用户对某个设备的权限设置,每个用户的权限设置不少于5个;用户登录系统后,应根据用户权限自动屏蔽用户不具有权限的操作,并在窗口上显示出来,避免非法用户的误操作;

(13)应具备管理设备的名称、网络参数、视频参数、镜头参数、音频参数、485参数、232参数和存储参数的功能;

(14)应具备日志查询功能,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查询用户信息、设备状态、报警信息和服务器信息等。

5.数据存储由存储软件和数据存储服务器组成、应具有下列功能:

(1)应具备断电数据备份和灾备恢复机制;

(2)应具备重要视频数据归档和迁移管理功能;

(3)数据存储系统宜具备容量扩展功能;

(4)在进行海量视频数据存储和处理时,应支持对施工现场视频数据的调取和阶段性保存;

(5)系统应具有RAID0/1/5/6等数据冗余保护功能,集中存储系统应采用开放的网络协议,支持多种品牌的网络摄像机接入,支持视频转发功能,支持多用户的录像文件回放功能,支持视频录像不少于4种倍率的播放。

六安放位置

根据以往工地管理的经验来看,需要重点监控的位置主要有如下几处:

1.大门出入口:

主要是进出人员管理、对各种工程车辆进行视频监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宜安装固定式枪机);

2.办公区:

主要是对办公区域的监控,保障其正常运转以及财产和人员的安全(宜在项目部办公区背后安装固定式枪机);

3.生活区:

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保障生活区的正常(宜安装固定式枪机监控大门进出点);

4.材料堆放和加工区:

对材料进出场、过程加工及使用进行监控(宜安装匀速球机,可360°水平移动及远近缩放);

5.作业面:

主要为了监控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了解形象进度等。

在作业面、料场、出入口、仓库、围墙或塔吊等重点部位增加监控摄像头,配合以严密的安保系统,足以保证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监控(宜安装匀速球机水平方向应具有360°连续旋转功能,可以全范围监控无死角;垂直方向应具有90°可翻转功能,可连续追踪监控对象,塔吊监控应居高临下,对工地全方位实时监控);

七系统保养维护

1.施工现场应对视频监控捕影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所涉及的设备、网络和软件部分进行维护保养。

2.维护保养的设备应包括捕影部分的摄像头、云台球罩、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传输部分的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AP,显示部分的视频显示设备、图像控制器、视频矩阵切换器、VGA矩阵切换器和数字解码器。

3.在维护保养过程中,摄像头、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网络视频录像机、无线AP、路由器、防火墙和视频显示设备等关键设备如指标不达标,处理机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摄像机摄像机直连监视器的图像质量损伤或干扰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和网络视频录像机的视频压缩编码器延时超过300ms,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AP任一接口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4)视频显示设备如出现不正常开机、分辨率下降、图像显示不稳定、有持续干扰信号等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4.维护保养应分常规巡检、季度巡检和年度巡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常规巡检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对近期维修过的设备进行复检;对网络线路进行检查与测试;具体检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