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090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

《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潮州市旅游发展规划.docx

吹/别7TIl|J刀R/于久成林XU

许壮茂

图2山光水色

摘要:

旅游活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之一,旅游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旅游业已成为不少城市的支柱产业。

文章经合潮州现状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情况,阐述旅游发展的莉划思路、空间布局及开发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潮州市

—、规划背景

潮州是历史悠久的南国古城,建城已有160C多年,相沿为郡、州、路、府、专署所在地,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粤东的门户,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中华古典文化橱窗”等美誉。

潮州市现辖湘桥区、枫溪区和潮安县、饶平县等二区二县,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朝历代人类活动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可供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自然旅游资源亦有一定的特色。

另外,潮州是著名侨乡,1000多万的潮籍华侨将是重要的市场。

1.旅游资源现状潮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

物古迹众多,旅

游资源极为丰富。

从全市范围来看,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于以下几个区域:

(1)中部古城区集中了人文胜迹的精华,其资源丰度相当高。

古城特有的“三峰朝拱一水围”的自然环境和驰名中外的“潮州八景”,显示出山光水色、古城风情的无限魅力,形成“古城——古迹——江景——人文”的资源组合。

(2)西北部凤凰山区有以高山风光、天池仙景、叫水坑大瀑布、森林、古茶林和畲族风情特色,形成“山景——民俗——名茶"的资源组合。

(3)西南部桑浦山风景区岩、石、洞、寺庙俱全,石蛋地貌和古海蚀遗迹,东山湖温泉、矿泉和梅林湖湖景。

还有寺庙、宗祠、古墓、古寨等。

形成“山色——水景——古迹”资源组合。

(4)东南部柘林湾区域外侧有野水、欧边双眉湾、埔尾旗头山等优良海滩,海山岛有大型海滩岩堤自然奇观“僻龙”和粤东第一古寺隆福寺,还有七夕井温泉、镇风塔、龟塔等景点。

形成“海

水 海滩 海

堤”资源组合。

夕卜,潮州特产、传统工艺品、浓郁地方特色的“潮文化"也为海内外人士称道。

2.发展旅游业与现状存在问题

⑴本区域无具有大区域意义的特色自然旅游资源,比较优势不太笑出;同时位于省尾国角相对偏僻&置,远离较为发达的区域,交通距供的衰减规律对旅游市场开拓产生一定影响。

(2)潮州虽然开

图3凤凰风情

发旅游已有多年历史,但很多资源没有开发,更谈不上集团化规模经营。

(3)配套服务设施规模和档次偏低不完善,未适应各种层次旅客的有效需求。

二、旅游发展思路

1.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以“着眼大区域,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

塑造大品牌"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将旅游开发纳入到区域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背景中去考虑,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实施旅游“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

2.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在潮州市旅游发展格局上,构建“一个中心,两县为翼,三级市场,四项品牌,五圈(区)井进"发展方向。

即以潮州城区为中心;指二县为两翼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立足一级市场,狠抓二级市场,着眼机会市场(三级市场);利用潮州古城、凤凰山、桑浦山、柘林湾等最有影响的旅游资源打造品牌;协调潮州市区旅游区、桑浦山旅游区、凤凰山旅游区、柘林湾旅游区、三饶旅游区五个区域的旅游开发。

三、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聚合状况、地域条件,将潮州市旅游景区和景点规划为五个旅游区(圈)。

1.潮州市区旅游区

以中部潮州城区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一城四向”的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利用潮州古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度高、影响大,以及城市的“三山一江"自然景观组合好的优势,形成整个中部旅游带发展的依托;城区的周边以主题农庄、村落古寨、休闲景观构成城郊特色旅游带。

(1)古城风貌旅游。

利用古城的文物景点和自然风景资源,形成旅游品牌。

规划恢复和完善古城内重要的文物景点和“潮州八景”,开发韩江、金山、西湖、古街坊、传统商业街、文物古迹六个风貌,形成古城历史旅游风格。

(2)城郊休闲度假旅游。

利用笔架山至岗山水库之间面积约19.8km2的自然景观带创建东山旅游度假区。

规划建设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和娱乐服务项

目,使红山森林公园、淡浮院、高尔夫球场、休闲度假旅馆别墅、潮州绿色生态大观园等形成的整体,以增加现代化综合旅游服

图4海阳县儒学宫

图5滨江长廊

务能力和旅游容量,使之与古城区相辉映,形成综合性旅游服务网。

(3)东西设翼生态休闲旅游。

主要利用登塘万亩荔枝园、官塘万亩果园和铁铺万亩茶园的农业生产基地,兼顾开展农业观光旅游,注意农业景观的设计,增设游客参与性活

动,如游客参与农业种植、采摘、制茶等。

古巷明鸿庄园是以动物救治和动物养殖、观赏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在潮州地区比较有特色,游客参与性强,具有一定吸引力,应进一步强化。

另外,白水岩风景区、杨铁岭等开发成郊外宗教风景旅游点和革命史迹风景旅游点。

(4)村落古寨观光旅游。

古巷的象埔寨和铁铺八角楼、尚书第等保存的方寨、圆寨,是具有潮汕古村落传统特色的建筑。

保护和维修这些古建筑,将寨楼景观结合当地民俗活动、特色饮食开发,形成潮州市区古建筑旅游的补充。

(5)韩江旅游。

沿韩江上溯至归湖金舟岛,下延至江东急水塔,和西南旅游区相接,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特别是在仙洲岛依托孤立于韩江之中的自然优势和凤凰时雨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洲头公园及生态旅游区,创办配套服务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的高标准乡村俱乐部式的旅游度假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中心。

(6)城镇工业观光和购物旅游。

城镇中选择具有观光意义的工厂,形成工业旅游线。

完善购物黄店和场所,使之成为集潮州名优特产品的购物中心,增加购物旅游特色。

2.桑浦山旅游区以桑浦山东山湖温泉康体及梅林湖水上旅游为主题,结合庵埠、沙溪、金石、彩塘、龙湖以及桑浦山文物景点,开发桑浦山旅游区,形成综合景区。

(1)温矿泉康体休闲旅游。

以桑浦山东山湖为中心,利用其温泉和矿泉资源开展康体旅游。

建设东山温泉健身中心、温泉旅馆、高尔夫球场、梅林湖旅游度假娱乐中心等相应的服务、娱乐设施。

(2)古迹观光旅游。

修缮和开发庵埠、沙溪、金石、彩塘、龙湖以及桑浦山文物景点,特别是保护和开发龙湖古寨、甘露寺、云岩寺、从熙公祠、孙默斋墓、林大钦墓、庵埠文祠等富有潮汕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观光景点。

(3)宗教旅游。

南部多宗教场所,有佛教的寺庙,有天主教堂,还有家庙,进行保护开发。

宗教旅游吸引力大,并且不同于观光旅游,这一类游客(香客)反复光顾,重游率高。

(4)商贸与购物旅游。

结合这里轻工业发达、农业特色鲜明、商贸环境良好的特点,发展金石花卉、庵埠食品、彩塘不锈钢、浮洋和龙湖工业瓷,以及潮汕知名工艺品,形成为潮汕地区有特色的旅游购物中心,旅游和商务人士开展商务活动。

3.凤凰山旅游区主要开发生态旅游和风情文化旅游。

近期以开

发风景观光和畲族风情文化旅游为主,再向山地度假、狩猎和农业生态等专门旅游发展。

突现“高山一民俗一名茶”的资源组合优势。

(1)畲族风情民俗旅游:

这将是潮州吸引海内外旅游者的一块招牌。

李工坑还保留有畲族语言,村容基本保持古朴原貌,将“招兵节”等风俗恢复再现,展示民族图腾,打造畲族文化旅游品牌。

(2)凤凰山生态观光旅游。

以凤凰镇为中心,依托“乃兴生态旅游区”开发以凤凰山为主体的观光度假旅游。

重点开发乌崇天池景点、鸟髻岭攀高观日、农业旅游观光;另外,大山镇叫水坑毛竹林和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因环境容量有限,适宜开展小规模的专业考察、摄影写生、观光旅游。

(3)森林生态旅游。

利用凤凰山、万峰省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开展“森林浴”、绿色饮食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

(4)其它旅游。

以凤凰茶为特色,形成茶文伙为主线。

参观茶园、古茶树以及参与采茶、制茶活动等,体验传统茶艺文化的精华。

还有文天祥纪念堂、革命老区文化也是开发的内容。

4.柘林湾旅游区以黄冈镇为旅游服务中心,结合柘林湾、大堤

湾的海岸风景资源和普陀岩及柘林镇内的风景资源和人文景点,开发柘林湾旅游区。

(1)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建设柘林湾、大埋湾海滨度假中心和海山岛野水度假区,开发柘林湾、大埋湾海滨旅游项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2)海上(海岛)休闲度假°重点开发海上温泉度假疗养旅游资源,依托讯洲、西澳二岛,建设成海上疗养、休闲、观光的高品位旅游地。

(3)海港风情观光。

开发利用三百门港渔港渔船和海上牧场——网箱养殖景观。

(4)古迹观光旅游。

开发隆福寺、镇风塔、普陀岩、妈祖新宫、七夕井等景点;保护和开发海山岛大型海滩岩堤自然奇观“僻龙”。

(5)海上参与项目。

结合以上项目,安排游客参与海上捕捞、垂钓、品尝海鲜美食等项目。

5.三饶旅游区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以三饶为中心,省道丰柏

线和韩江林场支线为轴线的格局,并与凤凰山旅游区结合形成市域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O

(1)文化古迹旅游。

恢复或修缮三饶镇文明塔、道韵楼、里秀楼、韵丰古楼、琴峰书院、学宫、八角井以及双流寺、城隍寺、西岩寺、东岩寺等景点,保护饶平古县城、浮滨文化遗址,开展古建筑、宗教文化旅游,结合莲花活景和大屏灯、灯会,展示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

(2)自然景观旅游。

开发汤溪水库和西岩峰、西岩湖景区,形成观光和休闲度假去处。

开发韩江林场森林观光、森林浴旅游项目。

(3)生态农业旅游类。

利用万亩名茶示范基地以及百里果林长廊(青梅、橄榄)生产基地,开展农业观光以及参与型旅游,同时开发茶叶、青梅、橄榄等购物以及绿色餐饮旅游项目。

四、旅游发展的实施策略

1.实施政府主导的战略

(1)在旅游发展中,特别是初期实施政府吸引资金导向。

政府的投入或引资,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对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的引导性投入,会产生良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2)增加宣传促销投入,是打造潮州旅游形象和品牌的最有效手段。

(3)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培养旅游人才队伍。

从高校引进旅游管理人才和以招聘形式引进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

(4)健全旅游法规,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为旅游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5)宏观调控,引导发展。

围绕旅游业发展需

酒店客房的建筑设计

李志斌

摘要:

对星级酒店客房的建筑设计作出探讨,最大限度体现对客人的关怀。

关键词:

客房的尺度、类型、阳台、卫生间工程师以及酒店经营者共同商讨。

在这里主要对星级酒店客房的建筑设计作出讨论,并未包括客房的室内装潢设计及设备配置设计。

客房是酒店创造效益的主要部分,它要比酒店的外观、大厅或者其它公共区域给客人留下的印象更深。

客房的设计要最大限度体现到对客人的关怀,其具体的细节需要建筑师、室内设计师、设备

和 E冶和E

要,通过审批控制,使吃、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协调发展,力保旅游产品的高质量,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6)建立和完善旅游业信息服务体系,提供旅游需求一供给信息。

引导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在价格、服务、客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加强旅游统计工作,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准确分析资料。

2.旅游投资措施

(1)制定有利于多元化投资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出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对有发展前景的新项目采用政府扶持和贷款优惠政策。

(2)吸引华侨投资,鼓励私人参与。

潮州籍华侨有1000多万,潮人的亲情观念浓厚,华侨热爱家乡,长期积极支持家乡的建设,应积极吸引华侨为潮州的旅游发展进行投资。

(3)改善投资环境。

新建项目应由政府完成吸引投资的前期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4)通过一些招商活动,如参与广州、香港、深圳、东南亚等地的招商引资活动。

(5)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景区的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方案,为招商引资的基本材料。

3.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1)开展资源的调查,确定保护的类型和范围,防止掠夺式、破坏式的开发,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和保护资源不损害后人永续利用。

(2)在开发旅游中,坚持先规划审批,再开发建设的原则,防止四处铺摊子的粗放式经营出现。

强化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在管理中的作用。

(3)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相协调,维护景观的协调和谐,维护良好的人地关系。

对风景区附近



—、客房的尺度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假日酒店集团的客房净宽为3.7m,它以最佳的成本效益满足了一般客房的需求,这个数字后来逐渐成为国际上大多药

EE和EEE和EE的建设活动要严格控制,加强管理。

(4)对尚无能力开发的资源,应保护下来,待条件成熟再行开发,避免简单粗放开发。

(5)保护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环境,禁止砍伐树木和开山采石破坏景观。

对于正在开采的采石场,可以仿番禺莲花山采石场有规则开采,形成新景观。

对已经禁止开采的石场全面绿化。

4.近期的工作重点

(1)古城文化旅嘉区的完善。

已经具有基础,要完善和上档次。

古城文化旅游区在广东地位突出,为其它城市所没有,应积极建设,形成潮州旅游的品牌。

(2)东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开发。

这里是潮州近郊的宝地,应以红山森林公园为中心发展旅游。

现已有淡浮院等亮点,可开发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岗山水库水上旅游、青少年农业观光基地等。

(3)桑浦山旅游区开发。

主要是东山湖温泉开发、古海蚀地貌与梅林湖的保护与开发等。

(4)柘林湾旅游区的开发。

周边文物古迹,天然良港,海上渔场(海上牧场),海上温泉以及海上垂钓、捕捞和品尝海鲜都是开发要素。

(5)城市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以及旅游信息化建设。

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6)发展旅游商品,推进购物旅游。

开发传统工艺品,农副产品,包装形成旅游商品,并加强促销。

(7)保护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别是保护山区环境。

(作者单位:

潮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200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