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115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燃机车检查给油基本知识Word下载.docx

近150℃

变色

烧热

150℃以上

生烟

(三)目视法:

在使用锤检和手检的同时也要进行目视,做到手、眼、锤、灯配合协调,动作一致。

对各仪表指针的位置,检验日期的确认,各紧固件螺栓平垫及弹簧垫片状态,油水管路的漏泄程度,各油、水位的确认,电机火花等级的判定等均需要进行目视。

本检查程序中“目视”方法一律未加说明。

 

电机火花等级的判定可参照下表:

火花等级

电刷下火花的特点

换向器及电刷的状态

1

无火花

换向器表面无黑痕,电刷上无灼痕。

1.25

电刷边缘仅小部分有微弱的点状火花或者非电性的红色小火花

1.5

电刷边缘大部分或全部轻微的火花

换向器上有黑痕、用汽油擦拭其表面即能除去,同时在电刷上有轻微的灼痕。

2

电刷边缘全部或大部分较强烈的火花

换向器上的黑痕、用汽油能擦除,同时电刷上有灼痕。

3

电刷的整个边缘有强烈的火花,同时有大火花飞出

换向器上黑痕相当严重,用汽油不能擦除,同时电刷上有灼痕,如在这一火花等级下短时运行,则换向器上将出现灼痕,同时电刷将被烧伤或损坏。

机车直流牵引电动机在正常运行时的火花等级,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1.5级。

在短期的冲击负载时,容许火花等级不超过2级。

(四)测量法:

使用塞尺、直尺、卷尺及专用工具测量有关部件正常间隙、距离、行程等各限度尺寸。

本检查程序中相同的尺寸限度只标注一次。

(五)测试法:

使用万用表测试电压、电阻、电流的数值,使用试灯测试电路中的断路、虚接等故障。

1、使用万用表时,应先调好表针处于“0”位,安好表笔(红表笔插“+”,黑表笔插“—”),然后根据测试项目,选择好挡位及量程。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防止烧表及触电事故。

2、试灯有正灯、负灯之分,线夹接正极线时称为正灯;

线夹接负极线时称为负灯。

正灯用于测试电器的负端电器故障,负灯用于测试电器的正端电器故障。

区分试灯使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用试灯直接导通电路,使电器动作造成危害,在实际工作中大多使用负灯。

3、两种故障形式的试灯查找方法:

①断路

如通电后该电器不动作,可先使用正灯测电器负端,如灯不亮为负端电路断路;

如灯亮且亮度正常,则证明负端电路正常。

再用负灯测该电器操动线圈的正端,如试灯亮为该电器本身故障;

如试灯不亮则为电器正端断路,正端电路中若涉及到的开关及联锁触头较多难以确认故障处所,应采取优选法,从该电器正端电路中间分段查找,既缩小测试范围,又缩短了查找故障时间。

②虚接

机车在运行中,由于电器触头氧化、松动或接线不牢等原因,在高速运行发生振动的情况下,造成电路时断、时通,电器动作不正常。

由于这种故障多发生于机车运行中,而停车后故障现象随即消失,所以在运行中尽可能根据故障现象及该电路各电器联锁及接线的特点直接判断,不能直接判断可采用短接的方法,分段短接各联锁触头,直到电器动作恢复正常时,即可判定所短接的联锁触头虚接。

但应注意,属于保护装置的电路不能长时间短接,使其失去保护作用。

二、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要求

(一)使用工具

1、司机:

检查锤、手电筒、试灯及少量棉丝。

(二)作业时间

1、整备作业:

应根据编制运行图时规定的检查时间。

本作业程序中,出入库检查项点用“□”、中间站检查项点用“△”符号标注。

2、全面检查:

司机:

110分钟;

(三)机车检查、给油作业顺序及路线:

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应在柴油机停机状态下进行。

局部顺序:

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时,局部顺序原则上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

以检查部位为“点”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连成“线”,使应检查的部位都包括在检查顺序中。

从而做到熟练掌握机车检查作业顺序。

且检查全面不漏检。

(四)机车检查给油作业中的注意事项:

1、进行机车检查作业前必须先确认机车已制动(无风时使用手制动机),并打好止轮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机车停放在有地沟的平直线上,机车前后应放置渡板,在作业中严禁跳跃地沟。

3、进行各种试验时,必须与本班人员充分联系,紧密配合,保证安全。

4、各部件检查完毕后,必须恢复正常状态和原位置。

5、进行电器试验时,严格遵守试验程序,使用试灯查找时应小心谨慎,防止火花烧伤;

人为短路故障发生。

6、作业完毕后,须缓解手制动机,并确认轮对已完全处于缓解状态。

第二章司机检查作业顺序

司机全面检查机车内容及技术标准

顺序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及要求

检查

方法

车后

1.1左

半部

1.1.1头灯、标志灯、前近照灯外观完好,玻璃无破损。

1.1.2排障器无变形,距离轨面高度符合规定80----160mm,排障器透风口边有无裂纹。

1.1.3脚踏板无裂损变形。

1.1.4排障器底面距轨面高度80~160mm。

1.1.5扫石器架距轨面高度60~100mm。

1.1.6扫石器胶皮压板距轨面高度40~60mm。

1.1.7扫石器胶皮距轨面高度20~30mm。

目视

测量

1.2车钩

1.2.1钩提杆座紧固螺栓无松动,钩提杆无变形,提钩自动开放无抗劲,车钩全开时钩舌与钩唇距离为220~250mm。

1.2.2车钩摆动灵活,双侧摆动量74~200mm。

1.2.3钩体、钩舌各部无裂纹,吊杆及托板状态良好。

1.2.4钩舌销锁无折损,开口销完好(开度为60度),径向间隙1~4mm。

1.2.5钩舌锁闭作用良好,防跳台不少于90度,车钩锁闭后钩舌与钩唇距离为110~130mm。

1.2.6车钩中心线距轨面垂直高度在815~890mm之间。

1.2.7钩体上部与均衡量吊杆座距离47mm。

1.2.8钩体后部与均衡量吊杆座距离76mm。

1.2.9钩舌与钩锁接触面平直高度不小于40mm。

1.2.10钩锁向上的自由活动量5~22mm。

锤检

手检

1.3制动软管

1.3.1制动管卡子状态良好。

1.3.2折角塞门状态良好,各部无漏风。

1.3.3制动管防尘堵状态良好。

1.3.4连接器无缺陷,胶圈无老化、丢失,口面与地面垂直,与机车中心线夹角为45度。

1.3.5软管无老化龟裂、卡箍无松动,卡耳间隙不少于5mm。

1.3.6软管水压试验日期不超过3个月。

1.3.7前制动管伸出前盖板长度80~100mm。

1.3.8前排障器与车体不平齐度不大于5mm。

1.3.9总风管、平均管无漏风,安装牢固。

1.3.10平均管堵及链齐全。

1.3.11机车重联插座无松动,防雨盖严密。

1.4右半部

1.4.1雨刷、前玻璃及标志灯外观完好。

1.4.2排障器无变形,距轨面高度符合规定。

1.4.3脚踏板无裂损变形。

2走行部右侧

2.1后排障器内侧

2.1.1车体百叶窗有无变形异,油漆无剥落。

2.1.2小排障器支架安装牢固无开焊。

2.1.3扫石器安装牢固,胶皮无破损,距轨面20~30mm。

2.1.4自动信号接线盒安装牢固,接线无破损、脱落。

2.1.5机车信号接收器安装架无开焊。

2.1.6平均管、制动管、总风管塞门位置正确(制动管塞门在开放位,平均管总风管在关闭位)各风管卡子无松动。

2.1.7均衡风缸、过充风缸安装带无松动,排水阀无松动漏风,接续管齐全,开关灵活无堵塞。

2.1.8缓冲梁无裂纹。

2.1.9轮缘喷脂器风管无漏风。

2.1.10过充风缸排风孔(直径Ф0.5mm)无堵塞。

2.2第六基础制动装置

2.2.1制动臂内中销,穿销、开口销齐全完好。

2.2.2闸瓦托吊杆、制动杠杆各穿销开口销及垫片齐全完好,各销与套的径向间隙不大于1.5mm。

2.2.3闸瓦间隙调整器手轮、罩盖及防尘套齐全,调整作用良好,内部清洁。

2.2.4制动缸安装螺栓齐全牢固,前后端盖螺栓无松动。

2.2.5制动缸风管接口紧固螺母无松动漏风,鞲鞴杆穿销、垫圈及开口销齐全完好。

2.2.6制动缸鞲鞴行程100~140mm。

2.2.7闸瓦安装正确无偏磨,无裂纹,闸瓦顶丝无脱落。

2.2.8闸瓦与车轮踏面缓解间隙6~8mm,闸瓦厚度不少于20mm。

2.3第四撒砂装置

2.3.1砂箱外观完好,箱盖锁闭严密。

2.3.2砂箱安装螺栓无松动。

2.3.3存砂量充足(100kg)砂质纯净,干燥。

2.3.4撒砂器及砂管安装牢固、无堵塞。

2.3.5撒砂管无变形,管口无偏斜,距轨面高度35~60mm。

2.4第六动轮

2.4.1轮箍无弛缓,厚度不少于38mm,轮箍、轮辐无裂纹。

2.4.2轮箍踏面擦伤深度不大于0.7mm,剥离长度不大于40mm,深度不超过1mm,踏面磨耗深度不大于7mm。

2.4.3轮缘无碾堆,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厚度不小于23mm。

2.4.4弛缓线标准清晰。

2.5第六轴箱及弹簧

2.5.1轴箱拉杆无断裂。

2.5.2轴箱拉杆芯轴与梯形槽底面应有0.5mm以上间隙,两侧接触面不少于80%;

芯轴防缓铁丝无破损。

2.5.3轴箱弹簧无裂损、无倾斜,胶垫无老化龟裂。

2.5.4轴箱止挡座无裂纹止挡与座间隙8——18mm。

2.5.5轴箱端盖螺栓齐全、紧固,内外油封无漏油。

2.5.6轴箱通气孔无堵塞(孔径φ5mm),运用温度不超过70℃

2.5.7轮缘喷脂器安装牢固,风管接头、油管接头无松动。

2.5.8五轴光电速度传感器接线盒无松动,3个航空插座及接线安装牢固。

2.6第四油压减震器

2.6.1安装座无裂纹。

2.6.2胶垫无老化龟裂,防护胶帽无丢失,标志牌位置正确。

2.6.3减震器体无破损、偏磨、漏油。

2.7第四旁承

2.7.1旁承安装螺母无松动。

2.7.2防尘罩完好,卡子无松缓。

2.7.3放油堵无松动漏油。

2.8后牵引杆装置

2.8.1牵引杆拐臂、牵引杆、牵引座各部无裂纹。

2.8.2拐臂销止钉螺栓无松缓,防缓垫无破损。

2.8.3拐臂与构架间隙不小于18mm。

2.8.4拐臂座与拐臂间隙为1~2.5mm。

2.8.5拐臂与连接杆叉头间隙为1~2mm。

2.8.6牵引杆叉部与拐臂间隙为20~21mm。

2.8.7牵引销与牵引座应密贴间隙深度不大于10mm。

2.9车体侧挡

2.9.1侧挡安装螺栓无松动。

2.9.2横动间隙28~32mm

2.9.3侧挡板焊波无裂纹。

2.10第五动轮

检查内容及要求同2.4项。

增检:

机车速度表电机安装牢固

速度表电机接线无破损,接线插头无脱落。

手动

2.11第五轴箱及弹簧、2.12第五基础制动装置、2.13第三旁承、2.14第四动轮、2.15第四轴箱及弹簧、2.16第三油压减震器、2.17第四基础制动装置、2.18第三撒砂装置同前

2.19第二总风缸及附近

2.19.1柴油机机油放油管及卡子牢固,放油阀关闭严密,防尘堵及安全链齐全完好。

2.19.2总风缸安装带无裂纹位移,螺栓无松动,局部间隙不大于1mm。

2.19.3总风缸排水阀无松漏,接续管齐全,排水作用良好。

2.19.4总风缸风管接头无漏风。

2.19.5总风缸履历牌良好,标记清晰。

2.19.6冬季总风缸管防寒包扎良好。

2.20蓄电池箱

2.20.1蓄电池箱门锁闭良好,防开销应插牢。

打开蓄电池箱门做内部检查:

(注:

先断开闸刀开关,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禁止金属器具放在跨板上。

2.20.2蓄电池箱内部应清洁干燥,壳体不许有裂损,封口填料完整,电解液无溢漏,导轨及滚轮应良好无卡滞变形和破损。

2.20.3各单节跨板无松动、烧损、氧化,连接正确,防护油层均匀完整,连接板有效导电面积减少不大于10%。

2.20.4跨板联接线无松动、烧损、绝缘套无破损。

2.20.5各单节注水口盖及胶垫齐全、紧固,通气孔畅通。

2.20.6各单节电解液面高出极板10~15mm。

2.20.7各单节电压不低于2V,电解液比重按季节配制,充电后的蓄电池电解液密度为1.23~1.27。

2.20.8蓄电池箱沥青防腐涂刷良好。

2.21燃油箱

2.21.1燃油箱体外观应清洁完好、无破损。

2.21.2燃油箱吊装座无开焊,吊杆螺栓无松动,燃油箱吊杆座开口销开度60度。

2.21.3加油口盖严密,安全链完好。

2.21.4前端部无破损、变形,外部包皮良好

2.21.5燃油表清晰完好无漏泄,燃油箱油位在运用标准。

2.21.6污油箱检查孔及各油管接头无漏泄,排污阀在关闭位。

2.22第一总风缸

2.22.1安装带无裂纹位移,螺栓无松动,局部间隙不大于1mm。

2.22.2总风缸塞门在开放位,管卡子无松动,风管接头无漏风。

2.22.3履历牌良好,标记清晰。

2.22.4主发通风网清洁无异物。

2.22.5冬季总风缸管防寒包扎良好。

2.23第三基础制动装置、2.24第二撒砂装置、2.25第三动轮、2.26第三轴箱及弹簧、2.27第二油压减震器、2.28第二旁承、2.29第二基础制动装置、2.30第二动轮、2.31第二轴箱及弹簧、2.32前牵引杆装置、2.33第一旁承、2.34第一动轮、2.35第一油压减震器、2.36第一基础制动装置、2.37第一撒砂装置、2.38前排障器内侧检查同前

3机车前端部

3.1机车前端部

4走行部左侧

4.1走行部左侧

检查内容及要求同走行部右侧。

4.1.1动车插座接线无松动,接磨。

4.1.2前后转向架制动缸塞门应在全开位。

4.1.3总风缸管电加热套接线无松动。

4.1.4燃油箱吸油管、回油管及接头无漏油。

4.1.5Ⅱ端电磁排污管卡子无松动。

5车底后半部

5.1车钩缓冲装置

5.1.1车钩扁销止推销螺母无松动,开口销无丢失,开度60度。

5.1.2缓冲器从板与从板座应密贴。

5.1.3钩尾与从板间隙2——9mm。

5.1.4从板及钩尾框无裂纹。

5.1.5缓冲器托板螺栓无松动。

5.1.6车体构架牵引梁无开焊

5.2转向架端梁

5.2.1端梁无开焊。

5.2.2撒砂管胶管卡子无松脱。

5.2.3手制动机装置各部良好,钢丝绳滚轮穿销开口销开度适宜。

5.3第六轮对及附近

5.3.1轮箍、轮辐无裂纹。

5.3.2轮箍踏面无擦伤、无剥离。

5.3.3闸瓦吊杆各销及开口销完好。

5.3.4吊杆横拉杆螺母无松动,开口销无丢失。

5.3.5横拉杆无断裂、弯曲、变形。

5.3.6牵引电动机大线夹板无松动,无丢失。

5.3.7牵引电动机上盖严密,通风罩及卡子完好。

5.3.8轮缘喷脂器喷嘴位置正确,油管无漏油。

5.4第六抱轴

5.4.1抱轴油盒紧固螺栓齐全牢固,放油堵无松漏。

5.4.2油盒加油口盖完好严密,油尺无丢失。

5.4.3抱轴瓦防尘罩完整严密,开关灵活。

5.4.4抱轴瓦无错口,无裂纹,无碾片。

5.4.5抱轴运用温度70℃;

抱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0.2~1.2mm之间,抱轴瓦与轴颈的轴向间隙原形1~2.6mm,中修4mm;

抱轴瓦间隙左右差不超过0.3mm。

5.5第六齿轮箱

5.5.1安装牢固,箱体无裂漏。

5.5.2合口螺栓无松动、漏泄。

5.5.3油封无甩油。

5.5.4放油堵无松漏,通气孔无堵塞。

5.5.5加油口盖完好严密。

5.6第六牵引电动机外部

5.6.1牵引电动机外观无异状,机体端盖无裂纹,铭牌齐全完整,各紧固螺栓齐全,紧固状态良好。

5.6.2电机检查孔盖锁闭良好与机座安装状态严密良好。

电机检查孔盖必须严密。

5.6.3电动机通风道帆布罩安装牢固、无破损。

5.6.4油管、油堵齐全,轴承无过热变色。

5.7第六牵引电动机悬挂装置

5.7.1悬挂吊杆无倾斜、裂纹。

5.7.2螺栓无松动,开口销完好。

5.7.3吊杆芯轴与座两侧应密贴,芯轴螺栓无松动,防缓铁丝无破损。

5.7.4橡胶垫无变形、老化,两块橡胶垫总压缩量为28mm。

5.7.5吊杆定位销无窜动。

5.7.6安全托铁与座无松动裂纹,安全托与电机间隙50±

5mm,

5.8第六牵引电动机内部

5.8.1电动机盖锁闭良好。

5.8.2内部无异物,轴承、油封无漏油。

5.8.3换向器表面不许有严重凸片及严重的烧损和拉伤,换向器表面磨耗深度不超过0.5mm,换向器云母槽深度不少于0.5mm,换向片倒角为0.5×

45°

5.8.4刷架螺栓无松动,防缓标记无位移,刷盒与换向器工作表面的距离为2~5mm,刷盒与换向器升高片的距离为5~9mm,刷盒与换向器轴线的平行度和倾斜度为1mm,并处于中性位上。

5.8.5弹簧压指无裂损,压指应在工作位,压指压力为40~50N。

5.8.6电刷无卡滞、无破损、长度不少于原形尺寸的1/2,与换向器接触面不少于80%,刷辩无破损,无松动。

5.8.7连线或引出线不许有裂纹无过热烧损,接线端子无松动,断股不超过横截面的10%,瓷瓶无破损,各绕组无破损、烧伤、过热、变色。

5.8.8升高片无烧损、开焊、甩锡变色现象,无纬带不许有起层和击穿痕迹。

5.8.9通风网无堵塞、破损。

5.8.10主极气隙为5mm,换向极气隙为7mm。

5.9第五轮对及附近、5.10第五抱轴、5.11第五齿轮箱、5.12第五牵引电动机外部、5.13第五牵引电动机悬挂装置、5.14第五牵引电动机内部、5.15第四轮对及附近、5.16第四抱轴、5.17第四齿轮箱、5.18第四牵引电动机外部、5.19第四牵引电动机悬挂装置、5.20第四牵引电动机内部同前

5.21燃油箱后端部

5.21.1端梁无开焊。

5.21.2制动缸管接口螺母及卡子无松动。

5.21.3撒砂管卡子无松动,胶管无破损。

5.21.4污油槽放油杆篇及卡子应牢固。

5.21.5燃油箱外观完整无破损。

5.22燃油箱底部

5.22.1燃油箱外观完好无破损。

5.22.2燃油箱放油堵无松动漏油。

5.23轮对及前排障器检查

检查内容及要求同车底后半部。

6电器间左侧

6.1

司机室门

6.1.1锁闭作用良好,隔音胶条及玻璃压条完好严密。

6.1.2TPK19A型机车空调电器控制箱安装牢固。

6.2

电阻制动柜

6.2.1大线、防护板安装牢固,无变色。

6.2.2防护胶皮安装牢固无破损。

6.2.3传感器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

6.2.4检查孔盖安装牢固。

6.2.5大线夹板无松脱,破损。

6.2.6帆布罩无破损,卡子无松动。

锤检

6.3电器柜背面

6.3.1各接触器、继电器、电阻接线无破损脱落。

6.3.2各包扎线无松脱。

6.4侧壁百叶窗及照明

6.4.1开关灵活、关闭严密、窗叶无丢失,滤尘网良好。

6.4.2安装螺栓无松动。

6.4.3灯罩齐全,锁闭良好,手动试验侧壁灯开关应灵活。

6.5电器柜左侧

6.5.1各柜门平正、锁闭良好。

6.5.2电阻制动接线及ZFK接线无松脱,各接线无接磨。

6.5.3各熔断器完好牢固。

6.5.4充电电阻及磁场削弱电阻安装牢固无烧损,在电阻值不超过规定的情况下,允许其断面的缺损不超过原形截面的10%,接线无松脱,线号齐全,骨架无断裂。

6.5.5蓄电池闸刀无烧损,在断开位。

6.5.6各脱扣开关位置正确。

6.5.7各大线支架无松动,线束抱扎无破损。

6.5.8各分流器不许有断片、裂纹和开焊,接线良好无松脱,。

6.6车载安全装备

6.6.1机车自动信号、自动停车装置、无线列调电话控制箱安装牢固,各部状态良好,接线无脱落。

6.6.2电源开关在闭合位。

6.6.3工具箱各工具齐全,摆放整齐。

6.7启动发电机

6.7.1安装螺栓齐全、无松动。

6.7.2接线盒严密,接线无脱落。

6.7.3轴承油封无漏油。

6.7.4轴承无过热变色。

6.7.5罩盖严密、锁闭良好。

6.7.6打开罩盖检查内部:

6.7.6.1内部清洁,轴承油封无漏油。

6.7.6.2换向器表面无拉伤、灼痕,云母槽下刻深度不小于0.5mm。

6.7.6.3刷盒安装牢固,与换向器工作表面的距离为2~4mm。

6.7.6.4电刷压指弹簧无裂损、压指应在工作位。

6.7.6.5电刷无卡滞、破损、磨耗不超限与换向器表面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不少于80%。

6.7.6.6刷辩螺栓无松动,刷辩无破损。

6.7.6.7各绕组无烧损、各接线牢固。

6.8空压机压力开关

6.8.1空压机压力开关风管接头无漏泄、塞门在开放位。

6.8.2各接线无脱落。

6.9前变速箱

6.9.1箱体及法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