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13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docx

大庆新华电厂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1

大庆华能新华发电动有限责任公司“以大代小”

(1×330MW)技改工程烟囱降水施工方案1

1.工程概况1

2.编制依据2

3.降水方案选择2

4.井点降水相关计算2

4.1井点管的埋设深度2

4.2涌水量计算2

4.3井点管根数计算3

4.4井点管间距计算3

4.5结论4

5.主要降水设备4

6.施工工期4

7.井点施工方法5

7.1施工流程5

7.2井点管的埋设5

7.3井点管的使用5

7.4井点管的拆除5

7.5施工要点5

8.质量、安全保证措施5

大庆华能新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大代小”(1×330MW)

技改工程烟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施工地理位置:

该厂址位于大庆市大同区采油七厂新华电厂基地,厂区范围内地势开阔,场地平坦。

1.2厂址自然条件:

1.2.1气象条件

年平均降水量:

432.5mm

年最大降水量:

664.3mm

年最小降水量:

242.6mm

日最大降水量:

115.2mm

平均风速:

3.7m/s

最大风速:

22.7m/s

年最大冻土深度:

209.0cm

1.2.2地质概况及地震烈度:

厂区场地底层主要为第四系冲击地层,岩性从上至下主要为粉土、粉、细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地表部分覆盖一层杂填土。

经过勘测所揭露的地层从上至下主要为:

1)杂填土:

土质不均匀,为粘性土、混砖头、碎石等建筑垃圾,厚度一般为0.00m-3.40m。

2)粉土:

主要分布在勘测范围内粉、细砂层的上部,该层厚度一般为1.30m-4.40m。

3)3-1粉、细砂:

埋深一般为0.40m-4.30m,层厚一般为4.50m-9.10m。

3-2粉土:

主要分布在勘测范围内粉、细砂层中,一般厚度为0.40m-1.60m。

4)粉质粘土:

主要存在于粉、细砂层下部,厚度为0.50m-7.40m,厂区内分布较普遍。

5)5-1粘土:

该层埋深一般为8m-13.5m,分布较普遍。

5-2粘土:

主要存在于粘土(硬塑)层中,厚度不均,一般为0.0m-8.90m,厂区分布较广。

综上所诉,厂区基土大部分由岩性较好的粘性土、粉砂构成。

为设计建(构)筑物天然地基。

1.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厂区地下水主补给和地下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径流补给,地下水东北流向,水利力度较小,约有1.90‰。

含水层主要为地层上部的粉土和粉、细沙层,平均厚度8.0-9.0m,渗透系数(平均值)5.0m/d。

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4m-5.3m,高程在133.2m-135.33m之间。

地下水年变化幅度为3.0m左右。

2编制依据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大庆华能新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大代小”(1×330MW)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建筑与结构部分

《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3降水方案选择

本工程基础平面基底半径长度为16.25m,基础埋深为见施工图,地面持力层为粉细砂,井点降水可以避免大量涌水、翻浆,而且在粉细砂、粉砂地层中开挖基坑时,可防止流砂现象发生,渗流向下改善土的性质,使基底土质便加密实,结合本工程基础施工在雨季期间,周期长的特点,采用喷射型井点降水法。

同时基坑四周设明沟排水配合六台DN100潜水泵排除明水的方法,沿建筑物环状布置进行人工降水。

4井点降水相关计算

4.1井点管的埋设深度

H≥H1+h+iL+l

式中H——井点管的埋设深度(m)

H1——井点埋设面至基坑底面距离(m)取6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点的安全距离(m)取0.5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短边距离(m)取18

i——降水曲线坡度取1/15

l——滤管长度(m)取1

H≥6+0.5+18×1/15+1=8.7m取9m

4.2涌水量计算

Q=1.366K

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取5

H——含水层厚度(m)计算查表取9.35

R——抽水影响半径(m)计算取100

S——水位降低值(m)取4

XO——基坑设想半径(m)计算取80

本工程安无压非完整井计算

=1.366×5

=1500m3/d

4.3井点管根数计算

N=m×Q/q

式中N——井点管根数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m3/d计算取13.7

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

m——井点备用系数取1.1

N=1.1×1500/13.7=120根

4.4井点管间距计算

D=2×(L+B)/n-1

式中D——井点管间距(m)

L——距形井点系统长度取18

n——井点管根数

D=3.14X2X18/120-1=0.94m本工程取0.9米

4.5结论

4.5.1由于受水文资料及井点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基础施工处于雨季期间,此计算结果为近似值,仅作为参考。

根据观查井位的水位情况目前水位在主厂房零米以下–8.0米左右的实际情况,本工程井点管深度在-8.5—-9.5m间完全能保障降水要求。

降水井点布置见〈降水井点平面布置图〉、〈降水井点管剖面图〉,见附图1、2。

5主要降水设备

本工程共设多级离心清水泵8套,污水泵φ1004台,冲孔管设备2套,备用1套。

5.1、喷射型井点降水井点管30根为一套,总管长度为50m,配用18.5W功率离心泵及循环水箱为一组合。

5.2、井点管:

本工程井点管采用直径48mm的钢管,深度为10m,管下端配有与井点管同径的滤管和管尖。

滤管长度为1.0--1.2m,滤管壁上钻有呈梅花状的直径为φ12的孔。

滤管壁处包两层滤网内层采用网眼为30-50孔/cm2的尼龙丝布细滤网,外层采用网眼为3-10孔/cm42的尼龙丝布粗滤网,井点管的上端用弯管与总管相连。

5.3、连接管与集水总管,本工程连接采用φ48透明塑料管,集水总管采用直径为100mm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度为5m。

每间隔1m设一个连接的接头。

5.4在基坑的四周设排水沟,设ø150的泥浆泵4台,24小时排水看护。

6施工工期

井点降水开工时间为2003年8月12日,2003年8月20日达到降水效果进行基础土方二次开挖施工。

(由于在雨季期间,采取先降水后开挖)

7井点施工方法

7.1施工流程

布置井点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试抽水进入工作状态基础结束及回填完后拔管。

7.2井点管的埋设

7.2.1采用直径70mm的冲水管进行冲孔,冲水管压力采用离心泵循环抽送。

冲孔进冲管应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加剧的土的松动,并且在孔旁挖一个排泥浆水沟。

冲管深度应比滤管深度深0.5m,以便流泥,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粗砂灌实。

井点管要位于砂滤水层中间,并且井点管在地面-0.5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止漏气。

7.2.2井点管埋设完毕,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

检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现象,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理。

7.3井点管的使用

井点管工作后,应保证连续不断的排水,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水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

7.4井点管的拆除

待地下构筑物竣工并进行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所留孔洞用砂填塞。

7.5施工要点

因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故采用沿建筑物环状布置井点。

井点管布置距坑壁的距离为1.0m,井点管的间距为0.8m。

为了充分利用泵的抽空能力。

集水总管标高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埋置深度比基坑深度至少深1.5m。

拉土进出口处可不设置井点管。

井点沟槽采用人工挖土。

8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为了保证达到有效降水,机械型号、功率须达到方案要求。

并现场配有备用泵。

2、在施工区域设有降水观察孔,掌握了解降水情况,保证降水效果。

3、在临近本工程的建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开始降水时,应缓慢进行,防止降水速度过快,影响原主厂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随时观察原主厂房沉降情况,控制降水速度。

4、井点降水设备正常工作后,应设置专人24小时不间隔值班,以防出现异常应及时修复。

5、由于井点降水处于湿工作状态下,电源安全装置须达到三级保护要求。

6、由于同挖土工程交叉施工,严禁在机械挖土范围内进行人工降水施工;防止机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