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136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docx

精品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中科学电子教案

执教:

宋广艳

年级

课题

日期

六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认识科学

2014年

9月1日

第1周

上课类型

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课

试卷分析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是什么;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能够列举出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发明和发现。

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课本知识结构,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动手、思考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探究未知科学领域的激情。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知道如何学习科学。

.

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相关链接

前期:

小学五年自然基础知识

后期:

实验探究兴趣培养

教学预设

教学后记

一、导入新课

师: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科学课,科学要带领我们探索一个怎样神奇的世界呢?

首先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

请观察我手中的试管里装的是什么?

生:

清水。

师:

你相信吗?

老师可以将清水变成牛奶。

生:

不相信。

(演示实验)师:

老师还可以接着把牛奶变汽水,汽水变成红酒呢。

(碳酸钠+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然后加盐酸、再加紫色石蕊)学生惊奇不已,科学的世界原来如此奇妙!

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现象,例如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可乐罐为什么会“流汗”呢?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在妈妈十月怀胎的日子里,我们是怎么长成小宝宝的呢?

很多学生并不知道问题的准确答案,却很想知道这些神奇现象背后的真正奥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学生活动

活动1.1:

怎样用吸管移取水

师演示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

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让学生通过完成用吸管移取水的活动,体会到科学探究是科学的主要特征,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当你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你就已经具备了成为科学家的先决条件了。

活动1.2: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师请学生阅读青霉素的发现,概述其发现过程,进而得出科学探究一般有六个基本要素:

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活动1.3: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发展

师请学生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一位科学家和他的发明发现,认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技术社会(STS)”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个活动以小组、全班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比我国四大发明发明前、发明后及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促进作用。

本课小结

1、怎样用吸管移取水

2、科学探究活动六要素

3、发现与发明

◆学习自评、互评表

六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

自评人:

                     月   日

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

总体自我评价

较好

一般

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较好

一般

积极参与合作

较好

一般

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较好

一般

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

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

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查找更多科学发明、发现背后的艰辛历程,制作一份手抄报。

初中科学电子教案

执教:

宋广艳

年级

课题

日期

六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2014年

9月4日

第1周

上课类型

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课

试卷分析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理解实验室安全守则;初步学会实验室意外的紧急应变方法。

过程与方法

锻炼学生观察、识别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的安全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我们的实验室。

.

教学难点

了解简单实验意外的紧急应变措施。

相关链接

前期:

认识科学

后期:

测量、天平和质量、刻度尺和长度

教学预设

教学后记

一、熟悉实验室环境。

师组织学生学习本校科学实验室守则,观看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实验仪器,如灭火器和灭火沙桶、急救箱、洗涤槽、试管、电源插座、酒精灯、烧杯、显微镜等。

生通过老师的介绍,认识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知道它们的用途。

二、找出潜在的危险

师:

在实验室里学习和进行实验既有趣又令人兴奋,但我们不可忽视安全问题。

我们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才可确保实验的安全。

根据所学实验室守则,请学生先独立寻找图片中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地方,然后相互交流讨论。

生:

倾倒液体时,容器口没有相互接触,液体容易倒出。

生:

不加热,不熄灭酒精灯,浪费酒精,不小心打翻可能引起火灾。

生:

试管随意放在桌上,容易打碎。

生:

自来水龙头没有关,浪费水。

生:

实验桌上沾上药品,不清理,桌面可能被腐蚀,同学也可能会沾上药品。

生:

加热液体时无人照看,液体可能会溢出。

同学独立站在凳子上取药品,一不小心会打翻在身上。

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按照由左向右,由后往前的顺序寻找,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学习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意识。

三、发生意外怎么办

师:

做实验的时候,即使采取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有时候也会有难以避免的意外,下面我来看看发生意外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

1、烫伤手指

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应急方案,师引导用蓝油烃涂抹,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2、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

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应急方案,师引导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3、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

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应急方案,师引导用蒸馏水冲洗。

4、实验室发生着火

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应急方案,师引导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扑盖,用黄沙覆盖。

师:

同学们,万一发生了意外,我们一定要保持镇静,并立刻向老师报告。

这块的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假设的情景中,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应急方法,然后相互交流补充、教师纠正,从而让学生掌握实验意外的简单紧急应变措施。

四、课堂小结

1、认识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知道他们的用途。

2、找出实验室的潜在规则。

3、发生意外后,必要的安全措施。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

◆学习自评、互评表

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

自评人:

                     月   日

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

总体自我评价

较好

一般

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较好

一般

积极参与合作

较好

一般

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较好

一般

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

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以“实验室安全”为主题的海报并向全校展出。

初中科学电子教案

执教:

宋广艳

年级

课题

日期

六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三节测量、天平和质量、刻度尺和长度

2014年

9月11日

第2周

上课类型

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课

试卷分析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度的概念,单位,米,m

2、知道质量的单位,知道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会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简单的质量估算。

4、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课本知识结构,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动手、思考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正确的实验习惯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书的时候的估算.

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会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简单的质量估算。

教学难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书的时候的估算。

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会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简单的质量估算。

相关链接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课件,避免了老师在讲堂上师范学生看不清楚的问题。

找了一些特殊物体的特殊的测量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给学生提供测量工具,让他们课后进行教室的测量,包括教室的门窗,课桌椅,甚至电视等等

课前准备好各种尺所需要的仪器和物品

教学预设

教学后记

一、导入新课

测量的重要性:

提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测量,那我们具体什么时候需要测量呢?

(学生回答)

小结:

各行各业都需要,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

提问:

如果不借助工具,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呢?

学生:

桌子有几个手长;用脚步量教室长度,有几步;甚至到家里乘车有10分钟的路,用时间表示。

上节课我们知道,用我们的感官对测量判断可靠吗?

下面我们通过视觉、触觉、估计质量来加以验证。

小组活动讨论得知:

个人有差异,上面三个例子因人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师总结: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测量需要一个标准……

质量的含义

举例说明生活中要用到质量的例子(P17的两个图)

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和质量有关的事物(克、千克)

如:

买菜、体检等等

 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管怎么样,物体的质量都是不变的,除非物体本身发生了变化。

人在月球变轻,是重力变小,质量不变。

人从小到大,质量的变化,长大。

一杯水一桶水比较。

 

质量的单位:

介绍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国际千克原器介绍:

最初,4℃时,1000CM3蒸馏水的质量为1千克;1878年,用铂铱合金制成“国际千克原器”(圆柱体,高、直径都为39MM)

1千克=2×200克=2斤=20两(1000辆黄金=?

克)

千克(Kg),克(g),毫克(mg),吨(t)之间的单位转换

思考:

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以千克为单位的,准确的值为多少?

如:

一只苹果,0.15千克;学生体重,50千克;500ml矿泉水,0.5千克;铅球,4千克;大象,6.0×103千克

然后对一些不同数量级的物体进行质量的估算:

质量的测量:

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电子秤,电子分析天平,杆秤,物体天平,弹簧秤等等。

(测量都是和标准进行比较)(如果称大象?

托盘天平(实验室常用)

1、介绍。

原理:

依靠横梁平衡的原理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结构:

托盘,横梁,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底座和砝码。

2、操作。

放平——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平(调节横梁螺母)——称量——读数——记录——整理(先拿砝码)

3、天平的维护,注意几点。

1先看称量范围,称量的时候先估计,不能超过称量范围。

2不能用手摸托盘和砝码,要用镊子。

3砝码由大到小轻拿轻放。

4读数时,右盘砝码+游码(游码读左边)。

5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

长度单位:

以前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长度标准,中国市尺,英国英尺,不统一,引出国际单位制米(m)。

[量课桌,用米表示]但对于大点的距离,我们用千米(km)(公里)表示,小点的距离用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和纳米(nm)表示。

10-3千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科学计数法(当长度非常长或者非常短时,就可以用到,如地球周长4万千米=4×107米)

让学生估测一些长度(教室的长,学校跑道的长度,校园楼高等)

纳米技术:

纳米衣服,纳米洗衣机等等

 

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

1、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有的尺,注意:

测量范围,起始点,大格小格的单位,零刻度线等等)

2、正确示范(课件演示)

1测量时,先要将刻度尺与物体待测部分并齐(没并齐的后果)

2读数时要注意视线垂直尺面对准待测物体(叫学生上来左右读

3如果刻度尺零刻度磨损或刻度不清怎么办?

(可以以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来进行读数)

3、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科学书,手(讨论并回答)

 

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

1、测量工具的选择:

不同的长度要用不同的尺,不同的精度【精度由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也要用不同的尺。

(演示各种尺),除了尺,还有其他的测量工具:

声纳、电磁波、激光等等

2、测量方法:

1测厚度,可以先测量n张纸的厚度,然后测得的值L再除以n,从而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为L/n(n>50,越厚越准确);测钢笔杆的直径,可以看课件的演示,方法有两种。

(注意多测几组,因为直径不规则)

2课后思考讨论,有合理方案的下节实验课去做

 

总结:

师提问,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达成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初中科学电子教案

执教:

宋广艳

年级

课题

日期

六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三节量筒和体积、温度计和温度、加热器和加热、计量时间

2014年

9月15日

第3周

上课类型

新授课

复习课

习题课

试卷分析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体积的常用计量单位;初步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应用自己的脉搏或心跳的规律可以粗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体积测量与人类是密切相关,让学生亲自操作,初步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养成仔细观察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以及在探究活动中与人分享和交流思想的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量筒的使用方法。

能正确的操作温度计、秒表、酒精灯,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相关链接

通过网络查找了一些有关时间历史、从古到今各种测量时间工具的资料,做成了PPT课件。

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水,冰块,各种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等

教学预设

教学后记

导入新课

现实生活中体积的印象:

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体积,小的用(ml)表示:

如洗发水、可乐、牛奶等,大的用(L)表示:

如集装箱、饮水机的水桶等。

比较买洗发水的时候,买大点的合算还是小点的合算。

 

体积的常用单位:

一般液态商品都用mL做单位,大点的用L来表示。

对于固体,体积单位用立方米(m3)表示,1立方米=一个边长为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小的用立方厘米表示;1立方米=?

立方厘米(两者比较是什么概念)

我们规定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体积的测量(液体、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1、对于规则的固体,我们可以用前面学的知识,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算出它的体积,如长方体,圆柱体。

2、但液体和不规则物体,如果不标明刻度,我们就不能简单的用尺量出,这时候就要借助另一个常用的工具——量筒。

(1)量筒的使用,测液体体积(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1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凸液面提及一下)

3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叫学生读数。

可以叫高点,矮点的不同的同学上来读数,然后在黑板上进行比较,有差异比较寻找原因,指出并纠正错误。

(估读)

 

(2)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把物体放入量筒,看水面上升了多少,然后叫学生上来读数

注意:

不要把水溅出;

思考:

(1)如果量筒的水是满的,我们可不可以根据排出水的体积来测物体体积?

(2)我们不知道一个杯子里水的体积,但我们有一个量筒,我该怎么测?

(3)给一个小圆柱,先用尺测体积,再用排水法测,比较两者结果。

引入

1、让学生回答以前用到过的实验测量仪器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我们去测量?

(亮度、硬度、温度、时间长短等等)

3、总结,引出温度的测量

感觉温度实验

在两个大烧杯里分别倒有冷水、温水,另一个烧杯里放常温水。

叫8个同学上来,分成两组,先分别在冷水和温水里浸一下手,然后叫学生把手放入常温的水里,并告诉大家常温水是冷是热。

答案不一样,叫学生讨论为什么?

总结:

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所以,用直觉去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如:

冬天感觉井水热,夏天感觉井水冷……(相对论)

温度计

我们一般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

——温度计。

1、温度计有哪几种呢?

——体温计,家庭气温计,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等

2、温度计的构造原理:

原理: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摄氏温度:

(课件)

摄氏温度的规定(验证的方法)

实验:

冰水混合物为0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高山上,沸点低,高压锅,压力大,沸点高)

1摄氏度:

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份为1摄氏度。

(比较不同温度计0—100距离是否一样大)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原理在做温度计:

(伽利略温度计,课件)正确使用温度计

看书后,叫学生说明为什么不能这样或一定要这样操作

总结:

(课件)(练习)

体温计:

(课件简单介绍)

正确的读数方法 

其他温度计

我们一般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现代科技中,我们还用到其他很多测温度的工具。

1、色带温度计(婴儿)

2、卫星的遥感(拉登,卫星观测)

3、天文学(课件)

不同温度计原理是不一样的

用酒精灯加热水

正确认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认识酒精灯的构造,学会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切记提醒学生不能吹灭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或者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加热水的这个装置是实验室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加热装置,学生需掌握,温度计可以用铁架台和铁夹固定。

引入

问学生时间是什么?

我们能把握住时间,抓住时间吗?

时间在流逝,不会停止,所以,更要好好的珍惜时间。

 

时间的历史

让学生举例说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大概的测量时间,有哪些一起?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问:

若你不小心回到古代,没有手表,你会怎么样来测量时间呢?

1、表圭和日晷;

2、滴漏(水钟);

3、火钟;

4、沙漏(沙钟);

5、摆钟(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6、近代机械钟;

7、电子钟和原子钟。

燃香、沙漏、日晷、节拍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四季的更替等等,为什么能用来计时呢?

——在自然界,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估计时间的长短)

三、时间的单位

常用单位:

秒(s),还有小时(h)、分钟(m)、日(天)、周、月和年等等。

1秒大约有多长呢?

做P22练习3,得出一秒比脉搏(心跳)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稍长些。

同时让学生说明1秒钟可以做什么事情?

秒怎么来的呢?

秒的三次定义(课件)

练习:

时间单位的换算:

1年=365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秒=1000毫秒==>>>1小时=3600秒,1天=38400秒。

(题目见课件)

停表的使用

用手握紧停表,大拇指按在按钮上,按停表分三步,启动、停止、回表。

注意:

1观察,秒针转一圈几秒?

最小分度值几秒?

分针的读法。

2不会动或要测长时间的,要先上发条,用时用力不要过猛。

3注意使用时初时刻要在0.0秒位置

4按下时速度要快……

 

时间概念的应用及意义

1、有了时间的概念,对时间发生的前后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可以协调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通。

如:

我们学校上学7点10分,其他单位一般8点,可以缓和交通。

让学生举例还有哪些应用(起床时间,从家到学校时间比较,电视报)

练一练:

(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___________(填字母)个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__。

(2)、小明把一块体积为50立方厘米的石头放入水中,它可以排开多少水?

()

A5升B50升C0.05升D0.5升

(3)、mL是什么单位的英文缩写,代表()

A.公里,液体体积单位B.毫升,固体体积单位

C.毫升,液体质量单位D.毫升,液体体积单位

(4)、做实验时,我们利用_____________来加热

(5)、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

A内焰的温度比外焰高。

B内焰燃烧充分。

C外焰燃烧不充分。

D内焰的温度比外焰低。

(6)、下面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师生总结

师提问,学生总结,其他学生补充,达成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预习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