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142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押题安徽省高考高三历史我为高考命题仿真模拟试题二Word下载.docx

30.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扩大侵略,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

为此国民政府组织了会战,如图2所示。

该会战

图2

A.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阻碍了沿海地区民族工业的内迁C.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D.迟滞了日军南下进攻武汉的速度

31.1979年7月,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案:

一是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

二是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

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附属物的体制。

该方案实际上是A.调整国民经济结构B.放权让利以调动企业积极性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32.(改造)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

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

这表明罗马法

A.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C.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D.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

33.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

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

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

34.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狄德罗论证了除去物质宇宙之外再也不存在任何别的实体,物质实体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的。

这表明

A.路德教“因信称义”论受到质疑B.理性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C.百科全书派主导了启蒙运动进程D.近代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35.二战后,发达国家全球性资本过度积累,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明显不足;

时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压低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

这反映了

A.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力加强B.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D.发展中国家未实现民族独立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经济。

古代人们一直非常看重环境的保护,从商周时期到清代,古人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如:

《礼记·

月令》中规定“孟春毋覆巢,毋杀……”;

《唐律》中规定: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清雍正帝传谕广东督抚,禁止广东工匠制作象牙制品。

同时,许多朝代都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环保机构,如秦汉以后,山林、川泽都归少府管理。

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通过设置“类似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这对保护祖国的秀丽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环境史:

从史前到现代》

材料二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每每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

有道家式的“天人合一”(《庄子.达生》曰: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也有儒家式的“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天人感应”为前提的,并产生出灾异谴告说,以为人间政治上可感天,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

这些观念是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渊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

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

(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古今环境保护措施,对当今中国加强环保的启示。

(3

分)

(原创)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清末新政是以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

清政府原想借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而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加速它的灭亡。

......

历史的效果往往不以人们的动机为转移。

清末官制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体制的近代化;

教育改革,奠定课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

军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法律改革,开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河;

奖励实业,则直接促成了创办实业的高潮。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改革的成与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1.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选取表中某一个时期进行阐述)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1935年,钱学森远赴美国求学,准备离开祖国之前,他表露过自己的心声:

“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习科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服务!

”1949年,钱学森听闻中国解放消息后,先后辞去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和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职务,积极为回国做好准备。

但美国当局以钱学森曾以中国人身份参与过美国一系列核心军事计划,离去“不利于美国的最高利益”,将其软禁在美国五年之久。

1955年,在中国政府与美国的多次谈判后,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到祖国。

回国后,自1958年4月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等。

他还积极投身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提出发展科技必须重视教育,培养熟悉科学技术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工、文、艺结合的现代人才。

钱学森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给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穆淼《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能够回国的主要原因。

(7分)

(原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学森回国后的贡献。

(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C

D

A

41.(25分)

(1)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美国国内统一市场发展的需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借鉴德国经验;

联邦政府的支持;

加强国防的需要;

冷战的影响;

政策法律的延续性。

(12分,答出其中六点即可。

(2)特点:

起步晚;

发展快,成就巨大;

投资主体多元;

投资形式多样。

(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意义:

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大大方便了人们生活;

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

(7分,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

42.(12分)评分说明:

等次

阐述

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准确、充分运用现代史的史实。

②对“改革的成与败”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二等(8—5分)

①观点表述不很清晰,能够运用现代史的史实。

②对“改革成与败”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4—0分)

①没有观点,运用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改革的成与败”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47.(15分)

新中国对钱学森的感召力;

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热情;

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

视。

(7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7分。

(2)贡献:

推动了新中国航天、原子能开发和利用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促进国防事业的现

代化,有助于提升国际地位;

其科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后世科学研究的基础;

其教育主张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启发;

其个人的科学品质和爱国情怀成为人们的榜样。

(8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赠送: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两弹一星

(1)背景:

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2)目的: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3)成就

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②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③1970年4月,“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2.“东方魔稻”

(1)研制: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2)意义: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在世界各地推广。

3.“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①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②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神舟”号飞船

(1)发射: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

(2)意义

①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②在未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③成为带动高新科技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1.扫盲教育

(1)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措施: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均提到要扫除文盲。

(3)成果: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义务教育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3)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3.高等教育

(1)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2)曲折发展

①1958年,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实行三类办学体制。

②1961~1963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③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3)迅速发展

①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③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

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

——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核心论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确立起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高等教育面向工农,为社会服务;

借鉴苏联经验。

   

【漫画解史】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背景

信息提取:

中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核威胁,增强国防实力。

【教材补遗】

1.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誉名为“星火计划”,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农村大地。

1986年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2.863计划:

1986年3月,邓小平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

1986年11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正式启动。

“863计划”以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旨在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构图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就

【轻巧识记】 现代中国的教育

【图解历史】 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关系

1.“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需要团结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

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

2.遭遇挫折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开始纠正这一错误。

(3)“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3.文学艺术的春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

1979年,“双百”方针重新确立。

(2)表现

①文学领域:

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②学术、科技领域迎来百花齐放的学术春天。

【误区警示】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VS中华人民

共和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

【构图解史】 理解“双百”方针

在艺术问题上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

重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的发展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是一种核裂变型原子武器,氢弹是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核聚变型原子武器。

“两弹一星”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对点训练] (2020·

天津二模)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

“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得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

”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解析:

选C。

C项与材料中“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相符,故选C项。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与材料中“1967年”不符,更何况氢弹不可能是主要条件,排除A项;

1955年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与材料中“1967年”不符,排除B项;

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D项。

“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新时期中国的科技史研究

史料 2017年,中国科技史作为一个学科、一项职业化和建制化的学术事业走过了一甲子岁月。

……随着编著古代科技史丛书,即26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顺利进行,我国学者们在思考如何尝试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范式。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开展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时尝试了社会史、文化史等视角……同时深化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典籍整理、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以期突破过去的“成就阐释”模式,努力在微观考释和宏观叙事方面有新作为。

——张伯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六十年之探索》

(发表于《光明日报》2017年1月26日)

【解读】 史料主要说明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史的研究成就显著。

【思考】 史料体现了在新时期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取得哪些成就?

有哪些新突破?

试答:

                                          

【提示】 成就:

完成了古代科技史丛书的编撰;

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等视角开始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史;

深化了文化遗产认知、科技典籍整理、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等方面的工作。

突破:

在微观考释和宏观叙事方面有新发展,突破了“成就阐释”模式。

“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

1.“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和平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民主法制逐步发展完善,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②经济:

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国力迅速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大大增强。

③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继承并借鉴中外优秀科研成果,并在创新中求发展。

④其他: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等。

(2)不利因素

①主要在于“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

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比较直接的是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普遍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③相当一段时期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交流。

“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

①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

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2)侧重点:

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以提高国防实力。

(3)影响:

①巩固并维护了中国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80年代以来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③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①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

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重点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文艺的发展

1.“教育大革命”的提出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指示》突出强调了“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思想”,提出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应当成为中等以上学校“普遍和经常的方法”,提出“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

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从大区到省、地、县都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求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

“教育大革命”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教学改革,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

[对点训练] 1.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

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

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选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时期培养的工科毕业生数量较多是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建设的需要,故选B项。

1965年,我国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中美工科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