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1717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7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docx

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案

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角度 地理环境整体性

(高考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下图,完成第1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解析:

选B。

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故选B。

(高考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2~4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2.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3.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

第2题,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发现,与2009年相比,2010-2013年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虽然略有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大幅度上升,可见实验期间生物量是提高的,①正确,②错误;与2009年相比,2010-2013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虽然不变,但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在持续增加,因此植株密度在增加,③正确;实验期间,植被类型及其分布不变,④错误。

故选A。

第3题,对比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上升。

故选D。

第4题,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较少、地下生物量在下降,说明灌木植物有萎缩的趋势;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在增加,说明草本植物有繁茂的趋势。

故选D。

答案:

2.A 3.D 4.D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自然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要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的因果关系。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步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水文D.生物

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B.整体性

C.差异性D.开放性

解析:

第1题,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到后期陆生生物生长,演变过程结束。

第2题,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枯死、腐烂)是最早发生的现象,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

第3题,图中演变过程最初是由生物因素发生的变化,导致水文因素的改变,最终导致整个环境整体发生变化,故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1.A 2.D 3.B

下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地区的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

读图,完成4~6题。

4.气温升高导致该地区中小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增强B.径流量增大

C.冰雪融水增加D.降水量增加

5.导致该地区中小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温度上升

B.湖面蒸发作用加强

C.降水强度增大

D.地表径流量增大

6.该地区中小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

C.冻土融水D.地下水

解析:

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中小湖泊面积明显缩小,据此判断A项正确。

第5题,黄河源地处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超过湖面水分蒸发增加的影响,使湖泊面积增加。

第6题,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降水少,中小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

答案:

4.A 5.D 6.B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着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

下表示意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

读表,回答7~8题。

深度(cm)

N(mg/kg)

P(mg/kg)

Na(mg/kg)

Mg(mg/kg)

0

128

340

30

10

20

91

265

45

10

50

84

283

56

8

7.表中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A.NB.P

C.NaD.Mg

8.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土壤盐渍化加剧

解析:

第7题,由表中四项营养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标变化知,N元素、P元素和Mg元素在土壤表层的含量比在深层的含量大,淋溶程度不太大;Na元素由土壤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升高,说明由土壤表层通过淋溶作用转移到深层的Na元素多,淋溶程度高,选C项。

第8题,土壤的淋溶作用是土壤形成作用之一,指下渗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

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壤逐步酸化,D错;地下水位下降与淋溶作用关系不大,A错;水土流失是外力作用(流水侵蚀)导致的土体及其营养物质的流失,淋溶作用是土体内部可溶性物质的迁移,B错;在湿润地区由于水分长时间自地表向下淋溶,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不断遭到淋洗,最终导致土壤颜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降低,C正确。

答案:

7.C 8.C

 地理环境差异性规律的分析

角度1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2017·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

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如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解析:

(1)由材料可知,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

由图可知,图中阴坡存在单峰变化的规律,而阳坡没有这个规律,说明阳坡受到干扰。

在2000~2300米的高度,阴坡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多,而阳坡在这一高度范围内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减少,说明该苔原带在这一高度范围受到干扰。

(2)在未遭受干扰的情况下,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2300米左右,而图示这一高度阳坡植物多样性低于阴坡,由此可以推断阴坡植物多样性较阳坡高。

(3)与阴坡相比,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地表温度较高,融雪较早,蒸发强度较大,并且蒸发历时较长,水分条件较差,湿度低。

(4)2300~2600米,随海拔升高,山地阳坡和阴坡的面积逐渐缩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阴、阳坡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作用增强,因此,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

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

(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

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

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2016·高考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2~3题。

2.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3.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解析:

第2题,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4300米左右;四川西部山地该海拔附近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

第3题,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少。

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由于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较磷高累积区的海拔低,因此气温较高,A选项错误;该山坡海拔2000~3000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B选项错误;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则土壤水分减少不利于磷累积,C选项正确;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D选项错误。

答案:

2.A 3.C

角度2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17·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4~6题。

4.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5.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

6.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该景观照片拍摄于春季,图中树木已发新叶,可知冬季叶落,当地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第5题,由材料可知,同一街道,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说明隔离带景观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人们对隔离带的维护不同。

同一街道用地类型、景观规划、居民爱好差别不大。

第6题,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热、水、土。

植物是气候的反映,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在景观植物栽种时,主要根据各地区的年有效积温来选择景观植物的品种。

由于年有效积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因此不同景观植物栽种范围的大小不同,即影响城市景观植物栽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答案:

4.B 5.D 6.A

7.(高考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

选B。

①地和④地降水较少,且位于沿海平原,开发程度高,森林较少。

③地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喜温喜湿的樟树生长。

8.(高考全国卷Ⅰ)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解析:

选C。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位于温带(45°N附近),不可能分布着亚热带的植被类型,故排除A、B两项;由于西坡是迎风坡,降水丰富,应分布着大片森林而非草原,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

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

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

③看自然带变化:

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④看主导因素:

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

东西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

多南北方向。

③看自然带变化:

森林→草原→荒漠。

④看主导因素:

水分。

2.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1)判定南北半球: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

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3)判读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

(4)判断迎风坡:

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

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3.雪线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掌握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有气温、降水、地貌等。

(2)分析全球山地雪线

山地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因此全球山地雪线的分布曲线呈马鞍形,即在副热带山地雪线最高,然后向南北两侧降低。

夏季气温高,山地雪线较高;冬季气温低,山地雪线较低。

(3)分析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雪线

山体坡度大,雪易下滑融化,雪线偏高;阳坡气温偏高,雪线位置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分析时要注意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4)分析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对雪线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2017·邯郸质检)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在向阳的地方分布的海拔较高。

读理想大陆某部分区域图和该区域Ⅲ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左图中Ⅰ地的气候特征为(  )

A.终年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终年炎热干燥

2.左图中Ⅱ、Ⅲ两地相同的是(  )

A.农业地域类型B.自然带类型

C.热量带D.冬季盛行风向

解析:

第1题,由Ⅲ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知,同类自然带在北坡海拔较高,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据此可知左图中Ⅰ地位于南半球20°~30°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特征为终年炎热干燥。

第2题,左图中Ⅱ、Ⅲ两地分别位于南半球30°~40°大陆西岸和东岸,二者纬度相同,热量带相同。

答案:

1.D 2.C

(2017·乌鲁木齐诊断)常见植物有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常绿植物并非不落叶,只是当它的新叶长出时,老叶开始凋落,故四季常青。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两种树种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甲树种广泛分布区所属地区可能为(  )

A.东南丘陵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4.造成乙树种春季凋落量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大B.气温回升

C.日照强烈D.降水稀少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甲树种落叶主要集中在秋季,符合华北平原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征,故C项正确。

第4题,乙树种全年都有落叶现象,应该属于亚热带常绿林,春季凋落量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与气温回升快、植物快速生长有关,故B项正确。

答案:

3.C 4.B

雪莲,别名雪荷花,野生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

幼苗能经受-21℃的严寒,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000m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

目前,国家已把雪莲列为二级濒危植物。

下图示意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

据此完成5~6题。

5.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  )

A.山地草甸草原带B.云杉林带

C.高山草甸带D.高山冰原带

6.导致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结构调整

B.地质灾害频发

C.人类过度采挖

D.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雪莲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m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雪莲种子在0℃发芽,且生长温度为3~5℃,即雪莲生长在高山冰雪带以下,结合图示可以判断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高山草甸带,故C项正确;山地草甸草原带和云杉林带大部分在3000m以下,低于雪线海拔,温度较高,不利于野生天山雪莲生长,故A、B两项错误;高山冰原带年均温在

0℃以下,不利于野生天山雪莲种子发芽,故D项错误。

第6题,天山野生雪莲生长环境气温较低,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气温升高,适宜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这是导致其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天山野生雪莲的生长区环境恶劣,不适宜农业的发展,所以不存在农业结构调整,故A项错误;过度采挖会使天山野生雪莲数量减少,但不会使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故C项错误;地质灾害频发不会造成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故B项错误。

答案:

5.C 6.D

(2017·大连测试)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

下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地下列四个坡向中,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

A.东南坡B.东北坡

C.西南坡D.西北坡

8.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森林火灾B.毁林开荒

C.修建梯田D.封山育林

解析:

第7题,由材料中林树下线的定义及图像信息可知,分布海拔较混合交错带高的是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较混合交错带低的是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图中西北处该数值最低,即林地的混合交错带海拔最低,说明同海拔该处比其他坡向水分条件优越,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第8题,图中1999-2009年林树下线主要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地水分条件变得更加优越。

森林火灾、毁林开荒、修建梯田都会使该地气候变得干燥,水分条件变差,故A、B、C项错误;封山育林可以改善局地气候,使山地降水增多,故D项正确。

答案:

7.D 8.D

热点交汇 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角度 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7·高考全国卷Ⅰ)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B.洪积扇

C.河谷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解析:

第1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平均降水量相当。

该地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因此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210毫米。

第2题,由图可知,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存量小,实际蒸发量最小。

第3题,植物生长吸收水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得流入盐湖的水量减少,导致盐湖面积缩小。

答案:

1.C 2.A 3.B

4.(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解析:

(1)森林有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图a中山坡上森林较密集,使得山坡下有了稳定的水源。

(2)速生桉和其他植被抢夺水源、阳光等,造成天然次生林和灌丛的退化。

(3)顾名思义,速生桉生长快,成材快,为造纸业提供原材料,并且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造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题干中提到,这种速生桉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西南地区为季风气候,旱季水分不足。

答案:

(1)原因:

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

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

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

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