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192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docx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

武汉城市发展概况

一、武汉的历史概述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武汉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迄今中国发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

武汉被学者认为是中华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

1986年经国务院颁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是中国建成史最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汉的考古可上溯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汉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

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现今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

古语云“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

汉阳及武昌皆有1800年历史,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紧连汉阳的荒洲。

二、武汉地区城市中心的变迁

在武汉地区这个江汉平原东端、江河交汇的地理单元数十公里范围内,最早出现的城市莫过于商代盘龙城了。

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当时控制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入江口这个战略要地的军事重镇,也是一个行政中心。

而在其后直至三国时期,现武汉地区经过考古发掘和见诸史籍的古城址有位于黄陂的作京城(年代约为东周至西汉之间)、新洲的邾城(西汉诸侯国)、黄陂的马寨城(汉代)、江夏的五谷城(又称武穆城,东汉)、黄陂的石阳城(东汉、三国)、汉阳的却月城和鲁山城(三国)、武昌的夏口城、蔡甸的诸葛城(三国)。

武汉地区比较独特的现象是,从三国时期直到宋元时期,由于长江的阻隔,长期形成武昌和汉阳两个紧临的城市中心。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汉口的崛起,更形成三镇鼎立的格局。

三、武汉经济发展——码头文化

码头的功能就是集散和流通,而城市也就是集散和流通的产物。

武汉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武汉码头的兴衰流变息息相关。

从古至今,武汉码头大约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内河经济时代

武汉码头即为“不夜港”。

武汉的码头最早起源于内河。

武汉有名可考的最早码头是1736年(清乾隆元年)在汉江上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码头,码头停泊木船最大吨位约900吨。

但在此以前,武汉就因横跨东西的长江和连通南北的汉水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至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口即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著名码头。

鸦片战争前,汉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之称谓。

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商来汉进行贸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码头。

当时汉水两岸所停泊的船只常在二万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清人曾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诗句将之喻为“不夜港”。

随着水上航运规模的扩大,汉水两岸港区已不能满足需要,码头始向武昌江岸发展,人们在武昌城北武胜门外塘角(今武昌三层楼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小河,名下新河,用以专泊来自下江的盐船,“河中所泊盐船常绵延十余里”,场景十分壮观。

这是武汉码头发展的第一个大的阶段,被定义为“内河经济时代”。

2.大江经济时代

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后,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大江经济时代”。

随着租界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船运输的日益发展,临长江沿岸开始相继拓建一批近代轮运码头。

1863年,英国宝顺洋行在今天津路建宝顺栈五码头,为汉口港首座轮船码头。

兴旺发达的港口码头使得武汉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汉口码头的年货物吞吐量仅次于上海,水陆航线可达海外诸国。

武汉被外国人誉为“东方芝加哥”。

至解放前夕,武汉共有水码头243个,码头工人5万多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码头的航运依然繁盛。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陆路、航空的迅猛发展,长江航运业“风光不再”。

经历了二十年的整体萧条后,武汉码头近年显现出“复苏”的势头。

2004年,长江中上游首家内地与港合资的武汉阳逻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在距汉口约三十公里的阳逻古镇武矶山建成投产。

作为一座丰水期可通行万吨级巨轮的现代深水码头,其货物可在“48小时”通江达海。

正在“大手笔”打造和建设的武汉新港,更是打破了行政区划。

建成之后,它将成为中国中西部直达海外的国际港和水水、水陆中转的枢纽港。

3海洋经济时代

武汉码头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既是地理及其辐射范围的变迁和扩展,也是武汉逐步由内陆向海洋、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经济转变的发展轨迹。

而相应而生的码头文化也逐步由保守走向开放,每次转型都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秦尊文分析说,处于“内河经济时代”的武汉码头文化构建于农耕文明基础之上,随着人口和经济的积聚,武汉成为名闻天下的商贸重镇;进入“大江经济时代”,武汉的码头文化转型为具有近代工业文明特质的城市文化形态,武汉不仅由此成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祥地,也成为现代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

在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作为中部崛起领军城市的武汉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必将向以物流、金融、高新技术及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商贸金融经济格局发展,其航运主业开始由长江向海洋延伸,并由单一码头(主要是水运)向立体大码头(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及信息港等)转型,其码头文化也正面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一个全新的大码头文化格局正在中国中部重镇的武汉展开。

四、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

1 .三镇格局的形成

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3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

武汉三镇中,武昌历史最为悠久,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将郡治移至夏口城,即今武昌。

在武汉城市发展中筑城最早的,一是东汉末年“戴监军筑,黄祖所守”的却月城(今汉阳龟山以北);二是孙权于公元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江夏山)筑的夏口城。

却月城周围一里八十步;夏口城周围二三里,两城隔江相峙。

也正是在三国时期,武昌、汉阳开始分治,两城独立发展。

后武昌城于唐敬宗宝历初年改筑砖城,明洪武四年再次扩建,城区基本定型。

汉阳城则几度兴废,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城区自此定型。

元、明、清时期,武昌为湖广行中书省、湖广布政使司、湖广总督署所在地,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为汉阳府治和县治。

 

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

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

明末汉阳通判袁焻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全长十一二里,汉口城区得以扩大。

 清末,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纷纷侵入中国。

1850年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商船开进汉口港,武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

武汉开埠后,英、俄、法、德、日等国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进一步带动了汉口城区的扩大及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至上世纪初,汉口城区规模已超过武昌、汉阳,城市发育成熟,并与武昌、汉阳两城呈“三镇鼎立”之势

2.三镇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1)突破了一般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方正居中”的空间布局模式,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自由的扇状发展。

2)城市扩展主要沿通往水运码头的道路逐层向外扩展,并随着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与“路”相垂直,与江河走势相呼应(平行)的商

邑文明最先起源于军事城堡。

武汉军事重镇的地位,使它的地位大大提升,由此带来了天下群雄的看中和觊觎。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鼓架山、落驾山和马房山等;汉末三国时期,有夏口城、鲁山城、梁废城、白马洲、黄军浦、伏虎山、晒甲山(今岱家山)、卓刀泉、洗马长街、诸葛城、锁穴、铁门关等,宋代又有冰藏角、顿甲岭、报国巷、斗级营等,明代有广埠屯、失马港等,清代有阅马场、操场角、辎重营、汉防营(今汉防街)、戈甲营、工程营等,就是到了民国初年,还产生了营房村等地名。

这些地名记载了当年英雄豪杰鏖战武汉的足迹,也为武汉这座城市留下了可资观览或凭吊的历史景观。

   第三,以官署衙门、文化设施命名的地名也较为突出。

隋唐以后,由于封建帝国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武汉地域的军事功能逐渐弱化,而政治、文化、商贸性质的功能日益增强,逐步形成区域性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带来了武汉政治地位的上升,其间产生的大量地名,如察院坡、抚院街、都府堤、粮道街、八铺街、三道街(分为道台、粮道、盐道)、小都司巷、巡回街、巡司街、候补街、牙厘局街、恤孤局街、显正街、警署街、三曙街、府前街等,传达出武汉历史上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还有诸如读书院、御书楼、学府街、崇文坊、文昌阁、黉巷(今红巷)、方言街、楚材街、太平试馆及雄楚楼、烟波楼等,说明武汉是一座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城市。

第四,以历史人物作为城市道路地名的出现,丰富了武汉地名文化的蕴涵。

以姓氏作地名古以有之,是约定俗成的早期地名模式。

诸如张家湾、李家村、鄂城墩、高家台等聚落地名称谓,留下了定居者姓氏或原籍所在地的印记,这也是后来出现以人名作地名的源头。

以人名作为地名的,在武汉早期的城镇中虽有出现,但为数不多。

它的得名大多与最初的定居者有关。

 

   第五,具有一批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地名。

如纪念太平天国战事的九女墩、义烈巷等;而体现辛亥武昌首义和阳夏保卫战的起义门、红楼、首义路、烈士路、黎黄陂路、黄兴路、一大堆、六大堆等地名,则再现了中国人民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进行的不屈不饶斗争的辉煌而壮烈的历史;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命名了二七路、二七街、施洋烈士陵园等;1928年至1933年,汉口市政当局在今中山大道南侧扩建了三民路和民生、民权、民族3路,以示纪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38年8月,汉口市政当局将收回的日租界的街道,命名了五三街、七七街、九一八街、卢沟桥路、台儿庄路、虹桥路等和以阵亡将士名字命名的街道,以表达抗战的决心和对阵亡将士的崇敬。

事隔两月武汉沦于敌手,更改的路名实际上未能实现。

抗战胜利后,仅恢复了卢沟桥路等少数地名。

   第六,拥有一批因事物、建筑物等特点命名的地名。

这些地名最能表达武汉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物的特征。

诸如三眼桥、月亮湾、鼓楼洞、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龙灯堤、花楼街、六渡桥、单洞门、双洞门等一大批地名,形象生动、上口易记,赋予创造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由于它们的知名度较高而往往成为区片名称。

第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武汉,其地名中的历史文化中的遗址、名胜古迹、墓冢、革命纪念地等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其中有:

(1)古文化遗址,在汉口地区有盘龙城遗址(黄陂滠口)、纱帽山遗址(汉南纱帽),在武昌有老人桥遗址(武昌南湖附近)、放鹰台遗址(武昌水果湖)、许家墩遗址(洪山区花山镇)等;

(2)名胜古迹,在武昌有黄鹤楼、宝通寺、洪山宝塔、长春观、抱冰堂等,汉阳有晴川阁、古琴台、归元寺、石榴花塔、莲花湖、月湖等,汉口有古德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