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与城市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196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1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城市与城市化.docx

《1城市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城市与城市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城市与城市化.docx

1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与城市化

重点提示

1、城市产生与形成、概念2、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3、中外城市的发展特征4、城市化现象

1.1城市

1.1.1城市的产生

(一)城市产生的过程

西方:

UrbanRevolution

AgriculturalRevolution

IndustrialRevolution

1.1城市

1.1.1城市的产生

(一)城市产生的过程

西方:

UrbanRevolution

AgriculturalRevolution

IndustrialRevolution

城市产生过程简图

始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

穴居、树居、巢居没有固定的居民点

母系社会的原始群落形成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所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固定居民点的出现农业:

相对稳定、固定→固定居民点畜牧业:

流动性的

城市雏形的出现以防御性为主的构筑物,如沟、墙等

私有制的出现

城、廓、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如―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

“市”的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的交换,如―日中为市,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

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固定交易场所;手工业者:

农村与城市差别的出现以奴隶主居住和商业、手工业者居住为主的城市以农业为主的奴隶居住地——农村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

聚居与原始聚落

原始社会:

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

定的居住点

原始聚落的出现:

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原始聚落的分布:

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原始聚落的分化: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的形成:

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

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二)城市产生的条件

1)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农业生产力创造农产品的能力,除去农业生产者及其家属所需要的份额外,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就是城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

历史上第一批城市都是诞生在农业发达的地区

2)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剩余劳动力手工业分离物物交换市场镇(雏形)

居住方式和社会分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游牧渔猎农业手工业商业

没有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集镇城市农村的推力

共同作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的拉力

(三)古代城市选址

–防御的需要(保卫劳动成果,抵御入侵)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淮南子•原道训》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管子•乘马》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适宜的环境容量(用地、人口)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必参相得。

—《礼记•王制》

–交通方便(与乡村、其他城市的联系)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

—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17

城市的定义

(一)早期的城市——城、市分离

城市是由我国古代“城”和“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成

城:

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字的演变:

中文甲骨文英文:

Urbs:

有城墙环绕的城市(伊达拉里亚语)

Polis:

(古希腊语)城邦

Metro-polis:

首府、大都市

Mega-polis(megalopolis):

大城市、都会区Ecumeno-polis:

世界城市

City:

城市的总称

━━文论:

《周礼·地官》:

“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管子·度地》:

“城、廓、沟、池以为固”

“内之为城,城外之为廓”

《古今注》:

“城者,所以自守也”

城:

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

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治野兽侵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防

御敌方侵略。

所谓

“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毁也”▲市——交易场所,人口集聚之地

《周易·系辞》: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礼·地官》:

“五十里有市”,“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

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古代常将“市”与“井”连在一起称“市井”

《史记·平淮书》注:

“师古曰,古末有市。

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买卖,曰市井。

古代城市=城+市≠城+市

(二)现代城市

城市职能和组成部分发生变化

城市的概念变得复杂

城市定义的多样性和城市标准的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三)关于城市的定义

1、各学科关于城市的定义

[城市地理学]━━城市是地处交通方便的环境、覆盖有一

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城市社会学]━━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况),是各种社

会礼俗和传统所构成的集合体,是在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

并随着传统而流传的那种思想和情感的集中体现

[城市经济学]是集约人口和集约经济的综合体

[系统论]━━现代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结构

利用为特点、已聚集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

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参考《注册规划师考试参考书》(P227)

◆共同点:

(各有侧重,亦有共同点)

城市集聚了一定的数量的人口城市产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方式有别于农村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必须提供充分的物质设施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城市定义:

依据一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中国大百科全书》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人们为了生活来到了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集聚在城市。

——亚里斯多德

四)城市的范围界定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的大型居民点。

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周一星):

1)城市实体地域(physicalarea):

即城市的建成区,在美国为urbanizedarea这是反映城市基本特征并区别于乡村的地域概念2)城市行政地域(administrativearea),即城市政府行政管辖的地域,在西方即为cityproper3)城市的功能地域(functionalarea)即城市人口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在国际上通称为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

(五)城市不同于农村的本质特征

1)职业上的不同

城市是一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第二、三产业)2)规模上的不同

城市一般聚集有较多的人口

3)分布密度上的不同

城市有比乡村多得多的人口与建筑密度

4)物质构成上的不同

城市有较齐全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5)职能上的不同

城市是工业、商业和市场、交通、文教等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中心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的大型居民点。

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周(六)关于城市的标准城市的定义——城市“质”的概念(内涵)城市的标准——城市“量”的概念(外延)

1、人类聚居体的分类

小村——Hamlet(乡村的一片房屋,国外小村尤其指教堂者)

自然村——Village(比镇小的地方,有房屋、教堂、学校等)

集镇——MarketTown

镇——Town(比村庄大、比城市小,集中了一定的人口)

城市——City

大城市——Metropolis

大都市——Megalopolis

巨型城市——Ecumeno-polis

2、世界各国设立城市的标准

从人口规模入手:

将达到某一特定人口规模或具有某一特定人口密

度的地方界定为城市

就职能而言:

一个地方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从事非农业活动的

行政地域(adminis3、我国城市设市标准

A、1993年以前的标准

分为聚集人口在10万人以上和10万人以下两类

B、1993年:

国发[1993]36号文-新设市标准(分县级

市和地级市)

主要指标

①人口指标:

人口密度(≧400、100~400、≦100人/KM2)、非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人口

数及比重

②经济指标:

工业产值及比重、国内生产总值、第三

产业比重、地方财政收入总数)

③基础设施:

自来水普及率、道路铺装率

trativearea2000

设区的市:

市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KM2以上的区辖全部行政

地域;或市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KM2的区政府驻地和区

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以及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

不设区的市:

是指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或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乡镇的全部行政地域。

建制镇:

镇人民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地域,或镇政府驻地的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周边村民委员会驻地的村委会的全部地域。

并规定:

凡在城镇地区以外的常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地区按镇划定。

乡村:

除此以外的地域为乡村

),即城市政府行政管辖的地域,在西方即为cityproper3)城

市的功1.1.3

(一)早期的城市

城市的发展

(1)时间

B.C.3500两河流域(e.g.巴比伦王国的Babylon城)B.C.3100尼罗河流域B.C.2500印度河流域B.C.1500黄河流域

这一批城市大都处于农业新技术如畜力、耕作、车辆、冶金术、灌溉等发育较为健全的地方(水资源充足!

(2)功能

·防御功能——为居民和畜群提供安全保护

·中心地功能——宗教活动、礼仪庆典、贸易、行政管理等如:

雅典卫城之宗教神庙《周礼·考工记》中之―左祖右社‖(稷、坛)

能地域(functionalarea),即城市人口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在国际上通称为(3)平面布局的特征·平面布局上出现阶级对立

·布局受一定的利益思想的影响(规矩、方整)·布局开始考虑一些自然条件的变化(老子、管子)

(4)早期城市文明的发达

(二)中世纪的城市

1、中世纪城市的发展背景

A.D330年罗马帝国迁都拜占庭

A.D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两个帝国,其中西罗马于A.D467年为日耳曼人所灭

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直到1253年为土耳其人所灭罗马帝国的解体,标志着中世纪时期的到来(A.D395年)

2、中世纪开始时期城市衰败的原因

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原因: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良好的市场前景(国内市场、殖民地市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港湾较多)·中央集权政府的建立

·人文主义(Humanism)思潮的发展

如:

伦敦1377年3.5万人,1540年6.0万人,1750年75万人

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Ⅰ、工业城市大量兴起Ⅱ、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Ⅲ、城市分布不均匀。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分布的不均匀Ⅳ、城市的环境恶化Ⅴ、城市居住条件下降Ⅵ、城市公用设施不足Ⅶ、城市建筑艺术的退化

(四)中国近现代城市

中国近现代史始于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之前,城市大致可以分为:

1)封建统治的都城如:

元大都,明清北京城2)地区封建统治的中心如:

各省会城市3)一般的府县及工业城镇如:

松江——商业城镇芜湖——手工业城镇

鸦片战争之后,裂变成:

1)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

①有些城市长期受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控制

如:

青岛(日、德),广州(法)哈尔滨(俄)

②有些城市处于几个帝国主义的占领之下,有特殊的租界地带如:

上海、天津、汉口等

③有些因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城市如:

唐山,李鸿章兴办―洋务‖,开办开滦煤矿④现代化的交通尤其是铁路,是位于铁路枢纽和铁路干线交叉口的城市发展起来如:

蚌埠,古为―采珠之地‖,1908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成为水陆交通的换乘之地而得以发展

2)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本国资本的发展,发生局部的变化

①一些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城市

如:

南通

②封建统治中心,城市的外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宫城仍保存完好

③一些沿江及沿海的城市往往辟为商埠(CommercialPort),或设有租界,而这些商埠或租界一般位于城市的近旁,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区,与旧城的格局及面貌完全不同如:

芜湖、南京、济南、洛阳等

1.2城市化

1.2.1城市化概念与特征

(一)城市化现象

1)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大城市人口的变化━━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城市数量(尤其是大城市)急剧增加并居主导地位━━大城市数量的变化

二)城市化概念

1、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他的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

20这一名词已风行世界,70年代传入中国

2、不同学科对Urbanization的理解[社会学家]农村生活方式城镇生活方式

[人口学家]城

镇数量的增加

农村人口城镇人口

城镇地区人口的增加

[经济学家]农村自然经济城市社会化大生产[地理学家]经济区位

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劳动力和消费区位

综合:

人口由农村城市转移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城市设施(基础、公共)水平的提高

农村地区城市地区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城镇数量的增加文化价值观在地域上的扩展城镇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文化价值观

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

3、概念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它表现为:

·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景观地域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

·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注意:

应就一定区域而言!

1、单一指标法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

Pu

=×100%Pt

其中:

Pu——某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人口或非农业人口Pt——某一定区域内的总人口

优点:

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缺点:

①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统计范围的影响

②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③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不能反映其它性质④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⑤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

2、复合指标法城市指数,城市度

四)城市化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迅速扩张(Sprawl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此消彼涨,不断变化

3、城镇化生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1.2.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4问题1:

为什么大城市相对于小城市来说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完较较

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强的技术力量多的就业岗位等

▼问题2:

大城市的优势有哪些?

1)有利于现代化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2)有利于现代化企业的分工、配套协作和综合利用成分的提高

3)文化科技发达、信息传播迅速

4)商业发达,金融服务业活跃

5)设施齐全,多种服务周到

6)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城市化的动力

1、工业化伴随着城市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现象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城市化的原动力之一

3、殖民主义使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4、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发展动力,并不是每个国家都相同,不国家(地区)在不同的时期其主要动力不尽相同、

,1.2.3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一)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模式

城市化至今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前城市化(Pre-urbanization)

2、城市化(Urbanization)

3、郊区化(Sub-urbanization)

4、逆城市化(De-urbanizationorCounter-urbanization)

5、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orRe-concentration)

二)城市化发展的时间模式

美,城市地理学家,RayM.Northam,1979年提出,以城市化水平作为划分的依据

1、初始阶段

特征:

·城市化水平不超过30%,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

·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

2、加速阶段

特征:

·城市人口的比重由一个大的上升,接近70%·城市人口从事的产业从第一产业转向第

二、第

三产业,尤以第三产业为主

·城市化的发展动力是工业化

3、后期阶段

特征:

·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70%以上,并趋向饱和·人口增长的速度很慢

·城市人口所从事的产业仍以第二、第三产业为

主,但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明显的增加·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工业的现代化和第三产业

三)城市化发展的地域模式

1、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城市核心区和中间地带

城市中心区(CBD—CentreBusinessDistrict):

城市中心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城市人口在市中心的集中

中间地带:

该处的城市化表现为一种“填充”式的,见缝插针地建起公寓、工厂而耗用城市的土地。

人口来源:

郊区的农业人口、郊外小城镇的人口、城市内的人口流动、城市人

口的自然增长等。

2、城市外围地区的城市化

原因:

工业、住宅、基础设施的扩展等

人口来源:

大城市的外迁人口、辖区内农业人口的转化等

3、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小城镇的城市化

即农村地区的人口向附近的小城镇集中,因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发展小城镇是一些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农村地区城市化

主要途径:

①从劳动结构和经济状态上解决农工一体化的问题

②从生产工艺上解决农业生产的企业化

1.2.4世界城市化趋势

1、历史与预测

1993年,联合国发表了《世界城市化展望》

(1)历史:

1950→1980

全球:

29%~41%

发达国家:

53%~72%

发展中国家:

16%~30%

美,城1.2.4世界城市化趋势

1、历史与预测

1993年,联合国发表了《世界城市化展望》

(1)历史:

1950→1980

全球:

29%~41%

发达国家:

53%~72%

发展中国家:

16%~30%3)各洲的城市化状况

非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预测结果

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美:

地理学家,马克·杰弗逊,1939年,《城市首位律》)

如:

1990年,墨西哥1800万/250万(瓜达拉哈拉)=7.2智利430万(圣地亚哥)/27万(瓦尔帕莱索)=16秘鲁600万(利马)/11万(阿雷基帕)=54.5

B、城市发展的区域并平衡(即分布的不均匀性)

各国家城市分布的不合理性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历史演变,是在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及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说,在发展中国家:

·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要高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化

·交通沿线地区的城市化要高于非交通沿线地区的城市化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尤其是首府等行政中心)要高于中小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

如: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发展模式

又如:

一些发展国家的首都由原来的港口地区迁往内陆建新都,旨在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

巴西:

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

尼日利亚:

拉各斯→阿布贾

1.2.5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一)解放后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水平发展的速度缓慢

分历时45年,才完成了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究其原因:

1)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战乱、人口等因素)

2)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所占的百分比的增长较慢(如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户籍制度的限制等)

依2、城市人口的总数较多,与国民经济的水平不相适应

3、城市人口的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4、省会城市人口的增长具有特殊性

如:

合肥和芜湖市的发展比较(地位、地理条件等)据5、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起伏较大

(1)第一阶段(50年代初中期)----短暂健康阶段

如:

1950~1955年,城市人口增长率为6.1%

城市人口比重由11.2%→13.5%,年均增长0.46%

(2)第二阶段(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

----过度城市化阶段1955~1960年:

城市人口增长率为9.5%

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3.5%→19.7%,年均提高0.46%

城市人口净增职为4700万人

(3)第三阶段(60年代前半期)

----第一次反向城市化阶段

1961~1963年上半年,全国共精简职工1887万人

减少城市人口2600多万人

1960~1965年,城市人口由1.6亿→1.3亿

城市人口比重由19.7%→13.5%

恢复到第一阶段水平

4)第四阶段(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中期)

----第二次反向城市化阶段

1965~1975年,城市人口的比重由13.6%~12.2%

(5)第五阶段(70年代后半期——)

----城市化新阶段

1978~1994,城市范围内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为851.61万人/年(其中1988~1994年为968.7万人/年)

1978~1994,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的比例为113.6%,小于经济增长的比率

1978~1994,5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40个→73个,增长82%20~50万人人口的城市59个→177个,增长200%

<20万人人口的城市92个→372个,增长301.3%

建制镇增加了1万余个

建国后,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大致可划分两大阶段和两种类型,即以1978年为界,形成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

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所谓自上而下,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所谓自下而上,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6、城市和进程的地域差异(区域性)

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原因:

(1)经济水平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